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410部分

韩警官-第410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理由,要是凶手另有其人,他图什么,把谭兴涛一家全杀害,他又能得到什么?”

  憋一早上,葛正建终于憋不住了,扶着方向盘禁不住分析起案情。

  韩博缓过神,反问道:“别人下不了这个毒手,付立琴、付立清就下得了?别忘了其中一个死者是付立琴的亲生女儿,是付立清的亲外甥女。为了孩子的抚养权,他们上过法医,打过官司。虎毒不食子,他们怎么可能对孩子下得去手。”

  光想着付家与谭家的恩怨,居然忘了还有一个孩子。

  葛正建被问住了,支支吾吾说:“可能,可能他们不知道孩子在家,也可能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付立清晚上过去,就是想接孩子救孩子的。”

  破案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可以说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采用的是“有罪推定”,进入预审环节就不能这样,必须严格审核证据。案件移送到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或向法院提起公诉进入审理阶段,就必须严格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避免造成冤假错案。

  尽管小伙子全是臆测,没有任何证据,但这个假设没有错,毕竟付家姐弟确实有作案嫌疑。

  韩博沉思片刻,淡淡地说:“这个案子的突破口,我觉得应该在嫌犯的作案手法上,或者说致命毒气是从哪儿来的,只要能搞清楚这一点,接下来的工作应该会比较好做。”

  “韩处,您是说专案组的侦查方向搞错了?”

  “没搞错,基础工作必不可少,只是我们跟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些基础工作、前期工作不需要我们去做罢了。”

  专案组现在是多警种协作,发挥“大兵团”作战的优势,把网撒得很大,不管哪条线有进展,案件便能顺利告破。

  国内如此,国外同行其实也差不多。

  推理分析,一环套一环,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那是侦探小说。要是没有足够资源,不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让福尔摩斯探案过来都没用,哪怕只是一起不是很复杂的案件。

  基础工作、前期工作很重要,葛正建深以为然,想了想又嘀咕道:“凶手是怎么脱毒的,毒气是怎么出现在他家的?”

  “所以我们要去实地好好看看,或许专案组的同志也考虑到这一点,正在勘查现场,正在走访询问。”

  ……

  正聊着,车已驶近小区。

  知道领导不想惊动太多群众,不想引起小区居民恐慌,葛正建把车停在小区外面,锁好车门跟韩博一起步行进入小区。

  韩博猜对了,专案组果然想搞清楚毒气是从哪儿来的。

  小区里停着四辆警车,一个民警正忙着询问一个老人,其他人估计在楼里。死者家是整栋楼的最东边一套,两个民警正趴在东边阳台上,研究空调室外机。

  “空调不可能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不然不成抽真空了。大鹏,你家有空调,知不知道进气口在哪儿,凶手有没有可能利用进气口?”

  “我家是有空调,但我只会用。”

  楼上两位说得是普通话,其中一位老家应该不是本地人,韩博听得清清楚楚,在房子东南角停住脚步,一边观察四处环境,一边说:“汽车空调有进气口,这样的空调没有专门的进气口,因为结构和原理不太一样。”

  夜里紧急抽调进专案组的人员不少,来自好几个单位。

  楼上两位不是分局民警,之前没见过韩博,不知道他是省厅刑侦总队过来指导侦破的副处级侦查员。

  韩博这么年轻,葛正建更年轻,以为是分局的同行。

  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民警,竟好奇地问:“哥们,原理有什么不一样?”

  死者经济条件确实不错,把楼下车库装修得很漂亮,正因为朝南的车库装修过,不能再当作车库使用,于是把一辆价值一百多万的奥迪轿车停在车库门口。

  然而,车仍在,人却没了!

  韩博抬头看了一眼,注意力再次转移到车上,边观察边解释道:“这种压缩机空调,是把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送到冷凝器也就是室外机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也就是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从液态到气态是个吸热的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是冷风。”

  听上去有点道理,这小子真懂,难道当警察之前他是修空调的?

  楼上两位对视一眼,竟趴在阳台窗户上洗耳恭听。

  韩博抬头指指他们正好能看见的一根小管,接着道:“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来,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换句话说,里面吹得依然是室内的空气,外面吹得依然是外面的空气,不需要进气换气。当然,现在的空调都有净化空气也就是换气功能,但这个功能大多人极少使用。”

  楼上的矮个子警察乐了,提醒道:“哥们,你说得是制冷,我们说得是制热。”

  “制热一样。”

  “制热怎可能一样,制热不就是给电热丝通电,加热之后往里面吹热风么。”

  这是常识,他们怎么连常识都不懂。

  看样子现在的教育方式真有问题,许多东西只会用不懂原理,更不会修理。不像美国人,车坏了自己修,电器坏了先拆开来看看,据说有的美国人家里甚至有小机床,各种工具齐全得像汽修厂。

  韩博暗叹一口气,耐心解释道:“二位,这种空调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让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其实用得就是我们初中物理学到的液化,也就是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以及汽化也就是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里面没有电热丝?”

  “没有,不信你拆开来看看。”

  新阳市冬天冷,但没有东北那么冷,也没有江省那么冷。

  这里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

  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宜人的气候为新阳博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誉。

  正因为夏天不是特别热,冬天不是特别冷,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都不安装空调,就算安装上,也大多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试用几次,冬天一般不开。

  韩博昨晚就注意到几个房间的空调插头是拔下来的,禁不住补充道:“就算里面有电热丝,或者死者使用过换气通风功能,它也要有电才行。二位可以进去看看插头,看能不能找到凶手把插头拔出来时留下的指纹或其它痕迹。”

  这小子不光会修空调,说话还挺损。

  楼上两位本以为这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结果闹出一大洋相,想想有那么点不服气,跑进房间一看,空调插头果然是拔下来的,插头上有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很长时间没使用过。

  葛正建差点爆笑出来,见领导对死者的车感兴趣,强忍着笑抬头喊道:“哥们,知不知道车钥匙在哪儿,我们要打开来看看。”

  名字好像叫大鹏的民警再次探出头,悻悻地说:“在你们侯队手里,赵支队交代过,车停这儿不安全,等会要开回去。”

  “侯队呢?”

  “应该在上面询问吧,你们都不知道,我哪儿知道!”

感冒了,今天更新稍晚

?????????????~~

←  →


第六百二十五章 “拾遗补缺”

  找人拿钥匙太麻烦,韩博跟葛正建摆摆手,把车的事暂时放一边,先举起放到一半的卷闸门,观察这间昨晚没来得及看的车库。

  不进来不知道,进来才现这地方不小。

  最里面隔出一个卫生间,中间一个大卧室,靠门口又隔了一下,隔出一个可洗菜做饭的小厨房。

  装修后一直没住过人,自然不会有家用电器和厨具,卧室里甚至没有床铺,几乎成了杂物间,堆满各种杂物,其中包括高档烟酒、茶叶、保健品之类的礼品。大老板全这样,好烟好酒一箱一箱装,尤其春节前这段时间,有人给他送,他一样要给别人送。

  韩博估计奥迪轿车的后备箱里一样堆满烟酒,环顾四周,掏出手套戴上,先从最里面的卫生局开始检查。

  从里到外,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现这里只有高档礼品和一些女主人生前不喜欢用的化妆品,没有剧毒化学品,甚至连装修没用完的油漆或涂料都没找到。

  走出车库,二人再次观察起四周环境。

  葛正建指指西边单元前停的一辆车,轻叹道:“韩处,我现买地面车库比买地下车位划算,里面装装可以住人,可以做饭。车不开进去一样有地方停,停车库门口又不影响别人出入。”

  “车库多少钱一平米,地下车位多少钱一个?”韩博反问一句,拉下卷闸门。

  “车库当然贵,韩处,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谭兴涛那么有钱,又是搞工程的,照理说他应该买高点,一楼视线不好,阳光不好,他怎么会选这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站得高看得远,有人认为住下面踏实点,如果个个跟你一样想,那些新开的楼盘一楼二楼岂不是卖不出去。”

  葛正建不无尴尬的笑了笑,跟随韩博从后门再次进入死者家。

  刚才讨论空调的两位不在,一个四十多岁身穿冬棉服的中年人,站在客厅角落里叼着烟若有所思。

  “侯队侯队,2号楼1单元询问完,没现可疑!”

  ……

  对讲机放在茶几上,电流声、通话声响个不停。

  韩博坐到沙上,再次研究起这个实在算不上大的空间。

  “韩处好,新阳市局刑侦支队赵荣升,认识您很荣幸。”中年人缓过神,也走过来坐到沙上,掏出盒烟打招呼。

  “不吸烟,谢谢。”

  韩博顾不上跟他客套,看看北面窗户,再看看南边阳台窗户,直入正题:“赵支队,这套房子虽然是一楼,其实是二楼,外面按有防盗窗,小区物业还算比较负责,可以说凶手通过窗户投毒的可能性不大。

  楼下我搜过,楼上昨天来看过,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没有剧毒化学品,只有一些日化用品,可他们又确实死于氰…化…物中毒,氰…化…物从哪儿来的,凶手是怎么投进来的,我认为这些情况必须搞清楚。”

  直来直去,这样最好。

  赵荣升夜里只睡过两个半小时,安排好各小组工作就赶过来看现场,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慢慢汇报。

  他点上根烟,回头看看餐厅和卧室方向:“韩处,我知道搞清楚嫌犯作案手法的重要性,问题是现在掌握的东西太少,现场勘查又没收集到有价值的物证和线索,只能坐这儿瞎猜。”

  他显然不打算在这个疑点上再浪费资源,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凭空推测不就是瞎猜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查查死者的社会关系,作为专案组上他是第一责任人,他的心情韩博能够理解。

  但这个案子太蹊跷,蹊跷得有点像小说里的“密室杀人案”,方向绝不能搞错,该查的绝不能有所遗漏。

  韩博从展示架上拿起一个镜框,看着镜框里的“全家福”,说道:“赵支队,许多案子乍一看错综复杂,等案件顺利破获,回过头看看又会现案情并没有那么复杂。这跟做魔术差不多,房间就这么大,道具就这么多,这个戏法到底是怎么变的,下点功夫,应该能分析出端倪。”

  “韩处,我知道您的意思,我会想办法的。”

  “辛苦了,需要哪方面支持给我打电话。”

  人家正忙,韩博不想给他添乱,留下手机号码,走出死者家,在小区里继续溜达,里面溜完去外面。

  用“地无三尺平”来形容新阳不算夸张。

  死者家所在小区,乃至周围好几个住宅区,全是削掉一半山体兴建的,韩博走走看看,一直爬到山顶。

  “韩处,上面风大,这里也没什么好看的。”葛正建跟上来,双手撑住腿,俯着身气喘吁吁。

  “这里视线好,能看清周围地形。”

  韩博看看山下小区,再回头看看建在半山腰的公路,感叹道:“没有调查就没有言权,小区前面道路限行,山上的路不限行,不能百分之百排除剧毒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韩处,您是说毒气从这边吹过去,正好吹进死者家?”

  “直线距离有一公里,海拔高度也不同,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尤其大自然,有时真奇妙,比如下雨,桥这边不下,桥那边下很大。”

  葛正建想了想,突然摇摇头:“韩处,如果确实存在剧毒化学品泄漏,谭家人中毒身亡只是一个巧合,只是一个意外,但他们生前打开窗户不可能是巧合。”

  小伙子分析得有道理,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合。

  韩博没从原路下山,而是选择一条小路,边抓着树枝往下走,边分析道:“种种迹象表明,毒气是在死者家弥散的。像一颗定…时…炸…弹,突然间爆了。可是既找不到容器,又检不出残留,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这颗定…时…炸…弹原来藏在一个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地方。”

  葛正建停住脚步,一脸茫然。

  韩博回头拍拍他胳膊,笑道:“排除掉所有可能,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专案组现在顾不上去,我们帮他们拾遗补缺,有进展最好,没进展没收获也能避免他们将来再走弯路。”

 

第六百二十六章 真相大白


  临近春节,李晓蕾忙团团转。??

  雨山县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的工作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