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601部分

韩警官-第601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大的话就是命令,事没办成不能不说一声,张莹找了个借口走出办公区,用手机给正在隆华分局参加案情分析会的冯锦辉发短信,把刚刚遇到的情况用短信汇报。

  年轻的派出所长这么做有其道理,冯锦辉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干脆提前散会,叫上分局刑警大队的顾长浩一起往回赶。

  赶到单位正好的午饭时间,案件现在归分局管辖,冯锦辉让顾长浩按办案程序签收,再让张莹带顾长浩去技术处送检,忙完正事回头笑道:“走,吃饭去!吃在东广,今天我带你去尝尝最正宗的东广菜。”

  “冯大,随便吃点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么客气。”

  “你到了深正,我当然要尽地主之谊,”冯锦辉拍拍他胳膊,不无遗憾地说:“你来的不巧,韩局有点事回了江省老家。要是他没回老家,这顿饭我想请都没机会,他肯定会热情接待。”

  “韩局是市局领导,工作那么忙,哪能惊动他。”老前辈太热情,丁阳被搞得很不好意思。

  “工作再忙也要吃饭,”经过大队办公室门口,冯锦辉犹豫了一下,边继续往楼梯口走边笑道:“算了,不叫别人,就我们两个,省得你不自在。”

  这儿的行政级别高得惊人!

  大队长副处级,大队没有教导员而是政委,全是领导,跟领导坐一桌谁能吃好饭?

  老前辈如此体谅,丁阳真有那么点感动,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冯锦辉掏出钥匙,拉开车门,一边招呼他上车,一边介绍道:“小丁,我和学平是刚从你们那儿回来的,我们知道你们对7。案很关心,跟别人肯定不能透露案情,跟你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该打听的不能打听,但丁阳确实很想知道,不禁脱口而出道:“谢谢冯大信任!”

  “王学东落网之后坚称没杀人,只承认案发当晚去过命案现场,承认因案发当日中午的事想报复被害人,承认取走了被害人的随身财物甚至在被害人家翻箱倒柜,入室盗窃这一条他肯定跑不掉。”

  “他到现场时人已经死了?”

  “他是这么说的。”

  “这就麻烦了,现场有他的指纹、脚印和DNA,又有作案动机,甚至拿走了被害人的财物,真要是他干的将来不管怎么判那是活该,是罪有应得。如果不是他干的,交代的一切属实,他的话谁会相信?”

  “所以我们前天专门重建过一次现场,发现他交代的细节与现场痕迹基本能对上。如果从你送来的衣服上检不出被害人的血迹,或者应该有血迹的位置没有血迹,只是裤脚或上衣什么地方沾了一点点,那么他的话可信度就比较高了。”

  他们的部门不愧为“积案办”,办理案件竟如此谨慎。

  丁阳受益匪浅,看着街道两侧的高楼大厦沉吟道:“但这些只能作为旁证,不能排除他的作案嫌疑。就算隆华分局不移诉,凭现在掌握的证据检察院也会要求审查起诉。”

  公安不是关着门办案的,要接受检察院监督,一起刑事案件不是公安局想不移诉就不移诉的。更何况嫌疑人确实犯罪了,如果只移诉其入室盗窃不提涉嫌杀人,检察官一样能从案卷中看出端倪。

  冯锦辉点点头,介绍道:“正因为存在疑点,光凭这些疑点又不能彻底排除其作案嫌疑,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对他进行心理测试,也就是测谎。测谎结果虽然不能作为证据,但人命关天,分局会重视,检察院一样会重视。”

  必须承认那小子真是命大!

  如果遇到眼里只有证据只认证据的办案人员,哪有这么多事,直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所有证据都对他不利,想死缓都没那么容易。

  深正同行很谨慎,办案态度很认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小命就能保住。

  接下来至少要过三关,第一关是刚才送检的衣服要与案发当晚监控视频上的衣服一模一样;第二关是衣服上不能检出被害人的血迹,至少关键位置不能有;第二关是要能顺利通过测谎。

  俗话说某人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捡回一条小命。

  他倒好,算上老前辈缜密分析出的疑点在内,他想保命要在“鬼门关”走三遭!

  想到他那个特殊的家庭,想到他那个怀孕三个多月的女友,丁阳忍不住问:“冯大,物证检验鉴定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

  “事关重大,检验鉴定一样要谨慎,图侦就不说了,光DNA检验技术处就安排了三组技术民警,确保鉴定结果不出差错,最快也要到明天中午。”

  “什么时候测谎?”

  “周一开始,估计要到下周六才能测完,相比物证检验鉴定,测谎结果更重要。韩局帮我们请了六位心理测试方面的专家,分为三组。测一天,休息一天,让他把生理和心理状态调整好再测。”

  本想着等结果出来再回去,看样子不可能,没那么多时间在这儿等。

  不过丁阳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物证鉴定搞三次,心理测试同样三次,真不是一两点谨慎,都是由不同的刑事技术人员进行。

  人不是他杀的,深正同行绝不会冤枉他。

  人如果是他杀的,那么将来不管落到什么下场他也是罪有应得。

  只是小混蛋真走到那一步,善后工作就比较麻烦了,丁阳暗叹了口气没再问什么。

  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

  冯锦辉很欣赏身边这位年轻的派出所长,作为一个警察竟因为年轻派出所的到来而违反起交给,开着车还忍不住拿起手机拨通韩博的号码。

  “韩局,我冯锦辉,说话方不方便,没别的事,就是向你汇报一下,川下派出所长丁阳同志到了,就在车上,我们正去吃饭呢……”

  老前辈正在接待远道而来的派出所长,难得回一次老家的韩博正在接受良庄派出所接待,回头看看王燕等老单位民警,不无遗憾地说:“丁阳同志到了,真不凑巧,冯大,你先热情接待。我今晚就回去,明天正常上班,帮我留住客,明天再忙也要抽时间给丁阳同志接风。”

  “行,等你回来。有我在,他走不了!”


第九百五十七章 “娘家”

  按思岗做寿的风俗今天是外公九十大寿的“正日”,中午吃长寿面。

  换作吃不饱穿不暖的改革开放前,亲朋好友中午都会去吃面,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喜欢吃酒席,对吃面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中午没什么人。

  老爸和大舅二舅他们搞这么多年装修,堪称“一专多能”,水电木瓦油都能干,“寿材”昨天做好了,而且一做就是两口,连外婆的都一起做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上漆。

  殡葬改革已推行好多年,土葬是绝对不允许的。

  谁家死了人不送去烧,镇干部和村干部真会去刨坟。但对于骨灰入棺下葬,不管镇里还是村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这么搞与土葬没什么区别。

  不管怎么说大张旗鼓做棺材,影响终究不太好。

  普通老百姓无所谓,韩博不能不注意影响,不能带头搞封建迷信,带头违反殡葬改革的政策,干脆眼不见为净,早上去陪外公外婆说了一会儿话,见老爸招呼大舅二舅他们换衣服去干活,立马找了个借口开溜,顺便履行对老单位同事的承诺。

  来到阔别已久的良庄派出所,真像回到家一样!

  看着熟悉的办公楼,看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韩博不由想起当年在良庄打击非法经营、打拐、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的情景,仿佛就在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常局,您别着急,让司机开慢点,韩局又不是外人,行行行,让韩局跟您说!”老领导回来了,王燕格外高兴,顺手递过手机。

  回来的巧,正值星期日,老领导老战友们挤挤都能挤出点时间。

  听说自己回来,已退居二线的前南…港市公安局副局长、老良庄走出去领导干部常援建决定回来聚聚,让老领导从市局往老家跑,韩博真有那么点不好意思,紧握着手机说:“常局,程疯子也在路上,吃饭早一点晚一点没关系,安全第一是真的。”

  “程疯子还没到,他怎么搞的?”

  “可能被什么事耽误了,没关系,再说他不是回来了嘛。”

  老卢退下来之后良庄再也没之前那样的气氛,常援建很怀念当年那种氛围,兴奋地问:“除了程疯子还有哪些人?”

  “陈猛、王解放、安小勇、小任、小单,其他人离得太远,实在回不来。”韩博朝正跟曾经的联防队员老康聊天的老朋友看了看,补充道:“还有新庵市局的老宁,就是以前的柳下派出所长,我们的老邻居老朋友。”

  “宁益安,我知道。”

  “再就是周正发周主任和以前联防队的一些老同事,没别人了,没外人。”

  常援建对周正发再熟悉不过,曾经的良庄镇综治办主任,老卢最信任的干部,现在年纪大了,不再当主任,成了包村干部。

  他想了想,不无好奇地问:“除了陈猛王燕,县局没来人?”

  “他们倒是想来,我没让。”

  思岗县公安局就走出这么一个副局级领导干部,县局怎么可能不重视,常援建将信将疑:“你不让他们就不来?”

  韩博真不想搞得劳师动众,笑看着王燕说:“我跟县局领导打过招呼,不能因为我影响工作,他们要是来我立马回走。他们有机会去深正我一定要热情接待,一定要尽地主之谊。”

  老朋友老战友聚会,他们来干什么,这么办最好。

  常援建没再问,知道有好多人有话跟他说,寒暄了几句挂断电话。

  正如常援建所料,韩博确实想利用这个宝贵机会跟老同事们好好联络下感情,扔下王燕、老宁、安小勇、陈猛和小任这些以后有的是机会聚的老部下,走过去紧握着老康的手,装出一副不快的样子埋怨道:“老康,你儿子结婚那么大事也不给个电话,是不是瞧不起我?”

  “韩局,怎么可能瞧不起你?”老康一边使劲地握着他手,一边苦着脸说:“你那么忙,深正又那么远,我怎么好意思给你打电话,怎么好意思让你专门跑回来。”

  “老康,我们不说那些虚的,给我打电话我确实不一定能回来,但我可以委托王燕表示下心意。”

  “韩局,我知道你重情重义,从来没瞧不起我们这些联防队员,要不是你当时帮着交保险,我们现在哪有退休工资?已经够麻烦你了,哪能再让你出人情,再说这个人情你让我怎么还?”

  人情往来,有来有往。

  他们虽然不是正式民警,但为人处世都很讲究,不想占别人便宜,不想欠太多人情。

  韩博能理解他的心情,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想了想低声问:“老康,老徐,兰英嫂子现在怎么样,米军现在怎么样?”

  老领导果然重情重义,这么多年了对米金龙还念念不忘。

  老康接过烟,感慨万千地说:“好,都很好,米军那小子真出息,大学毕业没考公务员,去东海找个份工作,搞计算机搞网络,一个月拿好几万,还自己在东海找了个媳妇,也大学生,结婚买房,房子一装修好就把兰英接过去了。”

  “以前还时不时给我打个电话,后来渐渐没消息了。”

  “韩局,千万别误会,兰英不是忘恩负义的人,米军那孩子也不是,春节带新媳妇去我那儿拜年还念叨你呢。娘儿俩后来不怎么给你打电话,一是不想再麻烦你,二来也顾不上,米军念大学那会儿兰英在外面做小工,天天早出晚归……”

  王燕低声道:“韩局,兰英嫂子的脾气你知道的,不想再欠人情,更不想再欠钱,欠太多真睡不着。不光不想再给你添麻烦,老米走之后都没怎么来过所里。现在苦尽甘来总算熬出头了,上次一个亲戚家有事,她回来时遇到我,管我要了你的电话。”

  “有我的电话为什么不打?”

  “估计是不好意思吧,毕竟你和晓蕾对她娘儿俩那么关心,她却断了联系。”

  关心这对孤儿寡母何止自己,还有老卢。

  想起米金龙生前的音容笑貌,韩博轻叹道:“儿子出息还孝顺,老米的在天之灵可以放心了。”

  


第九百五十八章 “娘家”(二)

  “回娘家”的不管行政职务多高也全自己人,主要是叙旧,不在乎吃吃喝喝。真要是去富嫂大酒店摆六七桌,传出去影响也不好。

  在午饭如何安排这一问题上,王燕获得老领导老战友们的一致赞誉。

  就在派出所食堂,搞的跟以前聚餐一样。

  凉菜全是在集市“刘二卤菜店”买的,食堂做了几个,桌上摆满满的全是农家菜,远算不上色香味俱全,但对韩博这些长期在外地工作的人而言堪称美味,全是家乡的味道!

  吃饭前跟治安联防队的老同事叙旧,吃饭时韩博和所里的新民警坐一桌。

  常援建、程文明、安小勇和陈猛等老领导老战友岂能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不仅没非要韩博跟他们坐一桌,反而争相效仿。陈猛陪老宁、周正发和良中良小老校长等以前非常支持所里工作的客人,安小勇、小单和小任陪老康等老联防队员。

  常援建则和现任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一桌,王燕和新任教导员顾春作陪。

  难得回一趟老单位,不可能不了解老单位的情况。

  早上光顾着叙旧,饭桌上一问才知道县局对基层派出所全面推行“三队一室”警务改革,下设办案队、社区队、巡逻防控队和综合室。

  办案队负责办理各类治安和刑事案件。

  社区队负责社区,也就是管段管片,人员全部是社区民警。

  防控队负责街面巡逻和110出警,一共四个民警和十二名辅警;综合室负责内勤和户籍,一共两个民警和两个辅警。

  老搭档王燕主持所里的全面工作,主要负责绩效考核和执法质量考评。教导员协助她主持所里工作,负责思想工作和综合室。另外三个副所长各管一摊,分别分管办案队、社区队和巡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