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113部分

大时代1958-第113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阿拉伯国家解决一部分、印度解决一部分,在从蒙古解决一部分,今年的肉类供应应该就没有问题了,很好!”勃列日涅夫很是满意,像是谢洛夫这种敏锐的发现缝隙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干部,就他看来在苏联并不多见。可能是因为克格勃干部总是和外国人接触。所以才有这种宽阔的眼力和思维。

  勃列日涅夫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不代表他不会这么做,只不管通常的时候更愿意换一种方式来工作,该动手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从来都不会手软,哪怕是面对任何人。

  但在平时勃列日涅夫更愿意和干部私下交流的方式了解一个人,对于谢洛夫这个毫无疑问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勃列日涅夫的评估就很高,对于共青团干部勃列日涅夫有着自己的评价。年轻干部虽然看起来都非常有能力。但他不认为这是共青团的功劳,其实在内心中勃列日涅夫认为共青团的干部成材率并不高。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眼高手低的家伙。之所以造成了声势浩大的样子,和谢列平的识人和经营有很大的关系。

  苏联的共青团干部庞大无比,真正发挥自己作用的其实并不多,这些人云集在谢列平的身边造成了一个假象,让谢列平看起来特别强大。不是说谢列平的势力不强,但勃列日涅夫认为只要找准机会完全可以通过手段瓦解掉,真正有威胁的就是那么几十个干部……

  谢列平朋友中,勃列日涅夫都有一定的了解,最亲密的战友是谢米恰斯内,而受限最小的则是眼前的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谢洛夫因为是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两人提拔起来的干部,在谢列平的朋友中年轻最小,所以受到了谢列平集团的照顾,有了谢列平的放纵,其他都对谢洛夫十分放纵,这让谢洛夫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当司长做的是局长的工作、当局长做的是副主席的工作、现在则替谢列平照看克格勃。

  “不得不说舒里克有你作为他的助手,有很多事情都不用操心了,通常干部提到进口都会想到从阿根廷或者直接从美国那种农业大国进口,你这种从这么落后的国家进口肉类很有逆向思维!”勃列日涅夫毫不吝啬的给予自己的夸奖。

  “不过就是想的多了一点,反正原因宗教的原因,他们也不会去食用那些动物,既然这样我们帮助清理一下有什么不可以呢!”谢洛夫一边拿着卡米亚金拿过来的报告,检查其中的武器清单有没有问题,一边也装作闲聊的样子道,“其实我们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归结于物流不畅的原因,如果是简单的计划供应我们现在的肉类产量加上渔业的发展,理论上提供全国人民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因为运输的问题就变成了做不到,比如从太平洋把捕捞的鱼类运到中亚,就非常困难……”

  这点勃列日涅夫也深以为然,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是毫无疑问是合格的,当然照谢列平那种恨不得斯大林在世的要求差的远,但除了在干部终身制这个问题上犯了糊涂,很难说勃列日涅夫需要为哪个具体的问题上负责,苏联解体之后对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评价不是还比赫鲁晓夫要高嘛。赫鲁晓夫虽然也在不断的政治改革,但这位第一书记毫无疑问是个共产主义者,就算是改错了,谁都不能说赫鲁晓夫不是好意,只能说能力有问题。戈地图从开始就表现的像一个叛徒……

  既然勃列日涅夫喜欢和自己私下交流,谢洛夫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聊家常么,谢洛夫又不是不会,很快勃列日涅夫就发现,眼前的这个年轻干部几乎什么都懂一点。而且思维和通常的苏联干部一点都不一样,“未来十年,将是我们和美国之间实力对比出现平衡的十年,只要利用好未来十年的时间,我们就能改变一直以来的战略劣势!”

  这句话让勃列日涅夫迅速推翻了对谢洛夫的印象,看来谢列平喜欢提拔这个干部的原因已经找到了,一样的有毫无理由的自信,甚至比谢列平本人更加严重。

  “尤里,你觉得我们手中的最有力量的武器什么?”既然是闲聊,勃列日涅夫也不介意对方出现什么惊人之语,毕竟现在只是私下的场合。

  本来勃列日涅夫以为谢洛夫会说什么原子弹、钢铁洪流之类的东西,没想到谢洛夫把给印度的武器清单核实完了之后,给了一个出乎预料的答案,“思想,全世界遍地的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希腊共产党、印尼共产党,苏联最为强大的地方不是数百万苏联红军,不是原子弹、不是坦克,而是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去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同志,我不认识当地人,不会所在国的语言都没有关系,只要高唱国际歌,我们的同志自然会出现在眼前,这点美国人做不到……”

  怪不得苏斯洛夫这么看好这个年轻干部,竟然都不管对方是谢列平的朋友也要保护。勃列日涅夫找到了另外一个答案,谁说经常私下沟通没有收获?至少勃列日涅夫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干的,今天在谢洛夫这里也相当有收获……

  “这个标志才是我们最令人害怕的地方!”谢洛夫拿下自己的大檐帽、指着上面的五角星和共产党的标志,“这个标志之下有无数的人为之奋斗,人们渴望公平,所以信赖我们。苏联肩负的希望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希望,当然,我们的奋斗、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中不一定全部都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但我们的人民可以确定是全部都在支持我们,所以我们绝对不会输。”

  “而我的职责,就是避免叛徒在我们的内部出现!”说到这里的时候大檐帽重新被谢洛夫戴上,把自己的核实完毕的武器清单,递给勃列日涅夫问道,“首长,看看其中有没有问题!”勃列日涅夫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谢列平最为依靠的助手竟然把克格勃的工作交给自己查看,这当然是友善的举动。

  勃列日涅夫推辞了谢洛夫递过来的报表,表示这是克格勃自己的事情,只要解决了苏联现在的肉类供应问题就可以实行。随后谢洛夫把武器清单还给卡米亚金,说道,“受限于我本人在军事管理总局的工作,我本人和红军的关系并不好,我们的大批封存的武器装备主要在红军的控制之下,勃列日涅夫首长能不能帮助我和红军方面沟通一下?”

第二百零六章 来克格勃


  考虑到和红军方面好不容易缓和一点的关系,这件事有勃列日涅夫代劳最好不过了。

  不出谢洛夫的预料,中印战争之前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的印度,对苏联这边的建议非常感兴趣,谢洛夫设想的理由也是很光明正大,以援助第三世界农业的借口照会印度方面。例子就是现成的,谁都知道苏联在非洲下了很大的功夫,就算是喊一句非洲独立年的口号,也足以打动玩不结盟蛮开心的印度。

  谢洛夫在抓印度人的心里,谁都知道尼赫鲁口口声声宣称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今年这么多非洲的殖民地独立建国,作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难道我大印度斯坦不表示一下么?这里面独立的国家可是不乏英属殖民地。英国殖民地当中除了自己本国移民的澳大利亚、加拿大那种国家之外,剩下的殖民地当中印度人的地位最高。

  尤其是非洲很多国家当中,英国白人无法管理的地方,往往从印度调集人口负责当地的治安和管理,这些非洲的英属殖民地都有数量不等的印裔人口。可以说印度天然就有向非洲插手的机会,当然后世的印度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印度失败的理由太多,也不仅仅是这个一个方面,谢洛夫也不想多说。

  印度方面的热情,或者说对苏联释放出来的善意简直令谢洛夫惊讶,要知道他可没有在电报上明说要印度提供多少头牛,但考虑到印度的态度之后,谢洛夫的心理价格瞬间就从五十万头变成了一百万头,反正印度遍地是牛,他们自己又不吃。还不如解决一下苏联的实际问题,没有外汇?没关系,苏联当冤大头的时候多了,但方面援助都给了很多,这次以物易物也不能说赔账,二战的子弹到今天还剩下这么多。各大国防企业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防备传说中的世界大战,苏联最不缺的就是武器。

  当苏联驻印度大使和尼赫鲁继续沟通,此时是六零年十月。尼赫鲁应该在做战争准备。至于在准备对谁动手,谢洛夫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然并卵啊,历史上的战争印度可不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抵抗最后惜败,完全就是一场不在一个级别的脆败。这个时候不赶紧抓住机会用武器换一点苏联用得到的东西。等到印度输的裤衩都不剩,苏联少不得又要当冤大头,军事援助肯定是必须的,与其到时候白送,不如现在让谢洛夫解决一下苏联的实际问题。

  “第三世界非洲国家刚刚独立,应该要好好的支援嘛,我们苏联也是为了和美国争夺影响力,你就这么说,然后把印度支援的牛都给我运回来,为什么?你就说亚洲和非洲的物种不一样。苏联要科学家要检测一下会不会出现非洲那里无法抵御的动物疾病,对,就这么说!”谢洛夫拿着电话和莫斯科那边交涉,他倒是很想把电话直接打到新德里和苏联驻印度大使直接沟通,可惜稍微超出了目前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热线这个东西他一个克格勃副主席也资格用……

  “到了我们本土就不用我教你了吧?通知各地的国营屠宰场派出专业人员检查牛的质量,把肉多的好吃的挑出来屠宰,那种皮包骨看起来没什么精神的喂点草送到非洲去,就说是印度援助非洲农业的耕牛,嗯,没问题了……”谢洛夫嗯哼两声就挂断了电话。长出了一口气道,“问题解决,至少今年的肉类供应应该没有问题了……”

  “不错!干的简直可以说漂亮……”其实从提议到行动也不过就一天的时间,但给勃列日涅夫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谢洛夫这种打电话发电报的调配。就好像给了勃列日涅夫一种全世界都围着他转的假象。明明苏联今年的肉类供应因为国内出现了问题,演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却因为谢洛夫一个提议,几封电报和电话就迎刃而解。

  如果这件事情是简单的进出口解决也就算了,用钱买东西谁都会。但不是,从蒙古刮地皮不奇怪,反向思维从阿拉伯地区打着宗教的幌子进口猪肉。从印度进口牛肉就很困难了,而印度人还真的对谢洛夫的提议感兴趣,从电报中的形容就好像上赶着一样,这令勃列日涅夫不得不佩服。国际局势的脉络必须要了解的非常清楚才行……

  谢洛夫就好像知道印度的需求一样,这必须要对印度相当了解才行,而勃列日涅夫确信谢洛夫从来没有去过印度,难道从天天看情报就能对全世界的情况了如指掌?勃列日涅夫可不相信,不相信归不相信,但事情真的已经解决是毫无疑问的……

  自认为拥有敏锐判断力的勃列日涅夫,发现谢洛夫不是见一次面就能判断出来的,可能是因为双方不熟悉的关系,勃列日涅夫暗道,“有些人的性格思维需要长时间的接触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显然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有着多面性……”

  和谢列平不同,勃列日涅夫远没有谢列平这么相信自己的部下不会背叛,在他的眼中谢列平还是年轻了一点,赫鲁晓夫不就是后来居上,从卡冈诺维奇的助手变成了卡冈诺维奇的上司么?前车之鉴又不远,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赫鲁晓夫已经准备回国,刚在联合国敲完桌子的第一书记,此时的心情肯定不是很好,在自己敲桌子的同时,他口中无与伦比的苏联洲际导弹,竟然在发射台上爆炸。可预见的是中央主席团的成员少不了将受到责备。

  一个干部可以被比自己权利很大的干部迁就么?答案是可以,因为勃列日涅夫就在自己的身边,早先他已经拒绝乘坐飞机回到莫斯科的建议,谢洛夫在除非特别紧急的时候做飞机,否则一直在避免把自己的命交到天空中。在他看来如果被有心人注意到的话,他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不假,真出事了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工具。

  “没想到我们安全工作的高级干部,竟然有这种怪癖?”勃列日涅夫很是好笑的说道,“这是你的心里因素?让你一直避免乘坐飞机么?”

  “我只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命交到命运手中,作为一个陆地生物,我还是喜欢脚踏实地的感觉!”说话间不忘了给勃列日涅夫到了一杯红酒,通常高纬度地区都是酒精大国,苏联也不例外,苏联可不仅仅有传闻中的伏特加,事实上苏联的红酒产量也不低。只不过被伏特加掩盖了。

  有一个中央主席团成员陪着自己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还不是自己的直属上级,从勃列日涅夫现在的职务来看,没人会把勃列日涅夫当做是后来的苏联领导人,但这不只是实力的交锋,赫鲁晓夫看重的继承人在历史上中风了,于是本来已经被认为退出了接班人行列的勃列日涅夫因为一点点的运气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要去梁赞么?”勃列日涅夫身边的助手问道,这个人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安德罗波夫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不过连第聂伯罗黑帮老大都在自己的面前,契尔年科一个过渡的领导人,不会再让谢洛夫感到惊讶。

  “嗯,看看梁赞的问题解决了没有!”对于所有人谢洛夫自认为都很有礼貌,详细的说道,“梁赞的肉类肯定是不可能补上了,不过有些副食品仍然可以成为今年不错的亮点。包装好了不是不能作为正面的功绩来宣扬,我还要仔细调查一下。”

  “我的女儿也不比谢洛夫同志小两岁,可惜天天就知道享受,要好看的衣服,要外国的产品,真是令人头疼!”说到这里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绝对没有作伪,完全就是一个无法管教女儿父亲的角色。

  “加林娜?勃列日涅娃?”谢洛夫想了一下这应该是勃列日涅夫大女儿的名字,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