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40部分

大时代1958-第40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老书记!不过我希望不要降低那群老肃反工作干部的待遇,大批共青团干部空降军衔和待遇都和他们待遇齐平,老干部心中肯定会不满的!”谢洛夫说完自己的想法就闭口不言,然后摘掉了自己的大檐帽,书房有些热……

  结果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谢洛夫身上,“尤里,你的额头怎么了?”谢列平问道。

  “我猜可能是瓦莉娅把他揍了!”谢米恰斯内落井下石的说道。

  

第八十八章 准备就绪


  “怎么可能,瓦莉娅现在的体型,还能打人么?”谢洛夫矢口否认,再说了,一家人之间的事情,能说是揍么?

  “要说别人么?确实不可能!但是你们两个,你可别忘了,你和瓦莉娅的婚礼还是我在阿塞拜疆主持的,我还不了解你们两个嘛?”谢米恰斯内翘着二郎腿,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抓着谢洛夫额头上面的印记不放。22ff.com

  其他诸如梅夏采夫、戈留诺夫等人默不作声的看热闹,最后还是谢列平最终制止了没有营养的对话,他本人虽然是克格勃主席,但却没有太大的好奇心!不然也不会一直想要缩减克格勃的规模了。可惜的是谢列平缩减克格勃规模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成功,每每清理出去一批人后,谢洛夫总是在调集一批人进来。

  谢列平缩减克格勃规模的努力在一年来的成果,就是让总规模人数下降了百分之一,而谢洛夫成功的把这些人换到了海外,成了中东司、法属非洲司、英属非洲司的驻扎人员。

  “每次一到下半年,我就开始为了第二年的预算做准备,我们总的规模在缩小,但是需要的经费一直都是这么多,尤其是边防总局!一个总局占据了克格勃四成多的费用!”谢列平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就相当头疼,赫鲁晓夫虽然一直在军费上面做文章,有时候也会问他克格勃的费用能不能降低一下。

  谢洛夫双手一摊表示自己爱莫能助,“这也没有办法,我们还要养着内务部队和边防军!加起来五十多万的军警,几十亿美元已经算是非常节省了!我们比起别的部门也没有宽裕到哪里去,但我听说第一书记好像还希望继续裁军?”从赫鲁晓夫上台以来,苏联已经裁撤了两百万军队、加上今年的三十万,已经有两百三十万军队退伍!不过看来似乎也没有到头。

  “我只是模糊的听到过一两句,也不知道第一书记的想法!不过只要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取得了进展,红军肯定还会继续裁撤!”谢列平按灭手上的不知道第几根烟。

  “我看第一书记还是有些保守了,这种事情进展的太慢!一步到位就行,还需要这么麻烦么?国防部那群老头子这么顽固,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的,根本震慑不住!”谢米恰斯内自信起来的样子和谢列平毫无二致,连说话都是一个腔调。

  “现在我们苏联的问题就在于,国家被一群暮气沉沉的老头子控制着!”叶戈雷切夫环视了所有人一眼,加重自己的语气道,“国家要变得更加有活力,灵活的政策和强势的铁腕手段都缺一不可,这点我们的第一书记比当初马林科夫那群人强了不少,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保守了!”

  “叶戈雷切夫说的很对,裁军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但是裁军的最终目的竟然是为了和美国和平共处?我不认为美国人会和我们友好,第一书记有些想法并不太好!”戈留诺夫插言道,“以我们苏联现在的地位,和美国平等是必须的!”

  谢洛夫默不作声的看着这群大佬发表自己的意见,满满的**集团即视感!怪不得历史上谢列平集团没有军方的支持,相反红军支持勃列日涅夫,原来这群家伙支持赫鲁晓夫裁军的举动,“我怎么有种掉坑里面的感觉?”

  这么一看谢列平其实和赫鲁晓夫的区别并不大,少了一些赫鲁晓夫的激进,但对待红军和干部终身制的问题上都是一样的,从目前的苗头看来只是对赫鲁晓夫的缓和论调颇有微词,但还上升不到不满的地步。

  干部终身制这个问题谢洛夫是可以理解,看一眼书房的人就明白,这群头目的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他们的部下更加年轻,很多都是共青团出身。干部阶层是不是要终身在位对这些人来讲还早着呢。而且年轻的干部更加希望早日有自己的岗位发挥本领,对赫鲁晓夫废掉干部终身制的举动其实是赞成的。

  “好了,今天叫大家来只是朋友之间在一起聚一聚,不要谈太多工作上的事情!”谢列平发话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谢洛夫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谢列平身上,感知到谢列平的心情非常平静,说的话绝对是真实的。这么看来此时谢列平还没有对赫鲁晓夫有不满。

  食不言寝不语,谢洛夫认为自己做到了,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自己的职务最低不得不这么做,这里面都是一把手,除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副局长季库诺夫,但季库诺夫是第一副局长,而谢洛夫自己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排名第九,真的没法比。

  谢列平招待了这群全苏联最为年轻的集团在家吃饭,四十一岁的谢列平、三十五岁的谢米恰斯内、三十七岁的叶戈雷切夫、三十二岁的谢洛夫……这群不同部门的年轻人在一起,比其他上了年纪的干部更加热情,私下场合肆无忌惮的开着玩笑,这个时候的谢列平也不会介意,少见的改变了在公众场合的严厉。

  “一二三,唱!”上身只剩下白背心的谢列平起头唱道,“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谢米恰斯内拍着手随着谢列平唱起这首苏联共青团之歌,梅夏采夫、戈留诺夫、叶戈雷切夫、季库诺夫、谢洛夫互相对视一眼放下了手中的伏特加、加入到了合唱当中。

  “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共青团员们武装起来奔向战场、万众一心保卫国家!”众人唱到最后一句全部拿起酒杯大喊道,“苏维埃,乌拉……”将杯中的伏特加一饮而尽。

  “尤里可能到时候不在国内,但你放心,我们在生产那天都会去医院!”谢列平迷迷糊糊的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们都是小谢洛夫的长辈,你说你孩子想要做什么?塔斯社?广播电台、政府还是军人?”

  “我的孩子还是要进行伟大的事业,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被微风一吹的谢洛夫瞬间醉了,直接把大檐帽扣到了肩膀上,还是叶连娜给捡起来的。上了车直接倒在后座呼呼大睡。

  “喝多了,真少见!”叶连娜温柔地看着这个男人,她眼中的谢洛夫好像很少喝酒,当然烟戒了更好。

  “是啊,很少见!可能今天太高兴了吧!”瓦莉娅熟练地启动汽车,想起了几年谢洛夫喝醉的时候认识他的场面。

  赫鲁晓夫为了这次访美也做了不少的准备,这是苏联领导第一次访问美国,谢洛夫利用这段时间在家陪着妻子,摸着鼓鼓的肚皮低声道,“预产期九月二十五日,我肯定还在美国,但我工作完一定马上回来!”

  

第八十九章 牺牲印度


  “我等你回来起名字,以后我怀孕再也不能去国外了!都两次了!”瓦莉娅侧身抱住谢洛夫的头,让这个男人听着腹中婴儿声音,她知道这样能让谢洛夫缓解紧张感,作为妻子他很了解男人一紧张就失眠的毛病,她还知道谢洛夫很讨厌坐飞机。可这次是免不了的,迟早要适应。

  “知道了,我会往回打电话的!”和婴儿一个肚皮之隔的谢洛夫愣了一下又说道,“至少会发一封电报!”这年代美国往苏联打电话到底能不能打通可真的没准。看来必须要让手机出现了,有线电话还是有些不方便。

  再瞪上莫斯科机场客机之前,通道的两边早已经等候了送行的人群,赫鲁晓夫向周围的送行人群挥手致意,身后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再后面就是谢洛夫本人,以及一些警卫人员,这是谢洛夫从秘密警察总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谢洛夫旁边跟着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安娜·斯塔西亚娜,白俄罗斯人,在七大特工城之一的苏育斯纳亚受训归来,苏育斯纳亚城名字的意思,就是面对着整个所有斯拉夫人的国家。

  安娜·斯塔西亚娜一头自然的金发轧成马尾,穿着白色的工作装跟在赫鲁晓夫的身边,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至于多漂亮,已经被金发、碧眼、高鼻梁、鹅蛋脸、熏染了这么多年,都快脸盲症的谢洛夫,已经找不出来具体的形容词了,总之就是漂亮。

  看着庞大的图-114客机,谢洛夫的脚步微微一顿最终克制了内心的障碍进入了机舱,图-114是在波音747出现之前最大的客机,刚刚出现就打破了这个年代很多的世界纪录。图-114客机似乎并不出名,但他另外一个名字绝对响彻世界,六十年后还在不辞劳苦的绕着日本遛弯的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就是图-114客机的原型!

  同时上飞机的还有四十名近卫、以及其他人的翻译和工作人员。感觉到一股重力压在身上,庞大的图-114进入天空,开始苏联领导人首次访问的美国之旅。

  图-114平稳的飞行中,坐在原地的人们可以自由活动了,不过这不包括秘密警察总队的警卫和谢洛夫本人,警卫是职责在身而且人数太多,都起来活动就没有空间了!至于谢洛夫本人不动的原因更加简单,他不想动!特别是在飞机上的时候……

  还因为谢洛夫知道飞机上除了赫鲁晓夫本人之外,没人知道的事情,就是这架苏联唯一能动用的最先进最大的客机,引擎中出现一条裂缝!虽然不大,几乎用肉眼分辨不出来。这个情况谢洛夫已经报告过了,赫鲁晓夫这次为了访美的事情也算是豁出去了,一定要让美国人见识到苏联最先进的客机,所以没有换成别的客机,执意用这架用轰炸机改装的图-114。

  图114是世界上唯一能从莫斯科直飞华盛顿的喷气式客机,苏联只有一架图114可供调动,而这架飞机让赫鲁晓夫感到骄傲自豪,但就在执行飞行任务之前,工作人员在飞机引擎内发现了一条裂缝,谢洛夫建议换一架,但赫鲁晓夫拒绝了,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震慑美国,即使让他和所有机上人员,冒生命的危险。

  “果然不愧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老一辈革命家,真豁的出去!”谢洛夫只能硬着头皮踏上明明知道有风险的客机,只能安慰自己历史不会改变,赫鲁晓夫不可能死在空难上。

  可要是历史不会改变,他还不如去死呢!这不说明他是在做无用功么……

  赫鲁晓夫召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和谢洛夫“目前,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十分冷淡和紧张,因此,未来的两个星期对我来说,是个重要的测试,因为对于政治,尤其是外交来说,适当的平衡就是一切,如果你语气太软,你的敌人就不会尊重你,要是你大吵大闹,有可能最后自己被吓得尿了裤子,而且,我去的可不是其他国家,而是美国,我们最强大的对手。”

  赫鲁晓夫最近都在研究外交部和克格勃收集的情报,这次他真的是充满了希望,和美国缓和关系,然后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发展上面了。

  谢洛夫默不作声的听着赫鲁晓夫的讲话,就他了解的现在苏联的领导层,除了赫鲁晓夫自己之外,同级别的几乎所有干部都对缓和没什么兴趣,也就说赫鲁晓夫的缓和论调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感动的了任何人。

  “第一书记同志,在你的行程之后,我申请单独留在美国两天,和第一总局一司和二司的同志们联络一下!”谢洛夫申请道,第一司主管美国和加拿大事物、第二司则是拉丁美洲的司局,他要在资本主义的心脏考察一下。

  “尤里,不准备和我们去中国么?”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问道。谢洛夫怔了一下,眼中的复杂之色一闪而逝道,“从工作上来讲,中国方面有足够的能力保护第一书记的安全,有没有我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我要秘密接触一下在美国的情报网络,回去报告给总部进行工作调整!我们驻美国的情报人员,工作态度是不是有问题还要核查一下……”

  “中国和印度的边境争端过于草率,这和现在寻求和平共处的原则相违背,我要去和中国同志沟通一下!就在访美之后!尤里,你不准备和我们一起回国么?”赫鲁晓夫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谢洛夫是以工作名义的态度留在这里两天说得过去。

  “从我的专业角度上面来讲,我个人十分愿意中国和印度开战!”谢洛夫的刚刚出口就让赫鲁晓夫和葛罗米柯大吃一惊,他知道从国际共产主义角度和和平相处的角度上劝说赫鲁晓夫是没有用的,用同样的论调劝说中国领导更加是不好使。所以直接从克格勃的角度阐述了问题,冷漠带着残忍的分析道,“中国人口六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是汉族人!人多地少,众所周知苏联东部人口很少!从地缘政治来看,还是从历史来看,苏联和中国现在的亲密关系都有一种隐忧,那就是历史上遗留的领土问题……”

  “苏联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帝俄虽然崩溃,但这不是苏联割让土地的理由!”赫鲁晓夫直接拍板定案道,“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可谈的……”

  “如果我有这个能力的话,一定会策划一场战争!把中国的注意力吸引到印度那一边,印度是个大国,有抵抗的能力,不会被灭掉!”谢洛夫畅想道,“只要印度和中国仇恨加剧,我们就不用担心中国和苏联潜在的隐忧了……”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好几年了,想要中苏不分裂那就必须转移中国和苏联的注意力,最终谢洛夫把注意打到了印度身上,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牺牲一下印度也没什么。

  

第九十章 你肯定输


  “可是中国和印度打起来一定会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