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484部分

大时代1958-第484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幅宣传画非常有名,有名到谢洛夫都在卢比杨卡见到过,经过他本人的亲自鉴定,这双眼镜还真就是自己的,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太愿意让伊丽莎白泰勒总往希腊跑。

  更何况苏联在战略进攻当中,是不可能还保持当初翩翩有礼的样子,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兼顾,这就是英美对苏强硬的党派越来越得势的主要因素。从经济危机中渐渐复苏的英美,正在酝酿给苏联一个教训,这就是苏联在全世界进攻带来的副作用和大背景。

  历史上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先后上台采取强硬政策,正好赶上苏联青黄不接的时候,最终把戈地图直接吓尿裤子,现在戈地图已经被他按在基层继续主持地方工作。对方想要给苏联一样教训,谢洛夫同样也想给他们一个教训。

  里根上台政策,主要在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较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的。从一九八三年到八八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

  但是从下一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又开始跪了,可见里根这招是不可持续的,这还要考虑到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的因素,不然的话,美国没这么多钱和苏联决战。

  八二年的春天,的一篇名为巨大的压抑的长文这样描述当时的美国经济。此时罗纳德?里根上任已经一年多,在他的里根经济学实施一年后,美国经济不但没有走出滞涨的泥潭,看起来反而进一步向崩溃的泥潭下滑。

  一般认为签订广场协议的只有日本,但其实还有德国,不过德国在西欧和英法站在一起,受到的影响远远比日本小,再者英法不是制造业大国,仍然需要德国工业的支撑。于是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只有日本自己。

  广场协议一签订,资本都开始向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投机,于是日本的房价、股市被炒上了天,日本国民的日子过的和神仙一样。日本大量的资本溢出,进入东南亚,后发现东南亚水土不服,没有工业基础,遂转战北上,来到中国,因为有了广场协议才有了中国崛起,否则廉价、高质的日本制造将会压的中国喘不来气。

  日本的制造业当时是如日中天,面对日元升值,刚开始还有招架之力,那就是压缩成本,用美国人的办法压缩成本,再卖给美国人。日本从制造业、股市、房市都中赚到了,美国人继续加力。过热的经济并没有被冷却下来,资本继续进入日本,房市和股市都被炒上了天,而制造业则一片哀鸿遍野。

  德国之所以没有日本那种长期停滞,还要感谢戈地图的跪下,让德国收获了将近两千万同文同种的廉价劳动力,保住了自己的工业。不然德国就是另一个日本。不过现在谢洛夫不准备去领诺贝尔和平奖,一定会看着联邦德国和日本一起跪下。

  苏联解体之后,德国资本大举东进进入东欧吸血?不要做梦了,不嫌远的话可以去中国,等一个名为中国的特洛伊木马把你们掏空,就是苏联西进结束冷战的时候。

  里根就算是上台,也要两年的时间先实行自己的战略看看效果,然后看效果不错才会打鸡血和苏联拼命,第二个任期应该是美苏拼杀最为激烈的时候,一九八四年后,就是谢洛夫心中设计的决战时间,苏联顶得住,被掏空的美国就完蛋了。想要剪中国的羊毛,还要看谢洛夫同意不同意。

  感受着谢洛夫结实的胸膛,伊丽莎白泰勒喃喃道,“我就知道你不是把我当做一个间谍。”

  回过神来的谢洛夫终于有了一丝表情无奈道,“我知道英国的保守派这次来势汹汹,那个女人会找苏联的麻烦,工党看来这次顶不过去了,你总是来希腊,会被发现的。”

  “我知道,那个女人的政策对我是比较有利的。”伊丽莎白泰勒也不是当初那个影后,这些年一样在恶补政治和经济的知识,比起工党政府,撒切尔夫人肯定会喜欢和富人阶层打交道,伊丽莎白泰勒没准会在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被誉为商界的撒切尔夫人。

  这么多年的情报经验,让谢洛夫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资本家这层保护色真是非常有用,他这个苏联总政委设计出来的美国梦还算成功,被塑造出来的资本家没有一个暴露的。至于这些人造富豪的遗产问题,目前还需要担心,可以以后再解决。

  “知道就好,你自己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实际上谢洛夫想要说的是,叛国的女人真可怕,能得到英国的狂风发动机已经天降横财了,他也不准备在动用这个王牌女间谍,让对方在英国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可就是这个从来在克格勃受训过的影后,比任何人带来的情报价值都大。温存过后,伊丽莎白泰勒没有忘记正事,搂着男人耳鬓厮磨道,“苏维埃的眼睛,你知道乔巴姆装甲么?”

  “乔巴姆装甲?”谢洛夫心中一震,难掩心中的震撼,自然而然的失声道,“不知道……”

  如果对方是一般的间谍,总政委这个时候必须要体现出来自己的逼格和睿智,巴拉巴拉说一堆专业术语,表示一切尽在炮党掌控之中,共军绝对逃不出我们的五指山。

  但是伊丽莎白泰勒不是一般人,这辈子这个影后身边的男人,是自己。他比别人更有资格说自己才是影后的丈夫,两人连孩子都生了。话就不能这么说了,就算是装,也要显得自己蠢一点。

  “你们苏联最强大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坦克大军,我也知道你们的坦克上早就装备了复合装甲,但是相信你们仍然要得到这个东西。”伊丽莎白泰勒对谢洛夫的态度很满意,这让她觉得自己很重要。一边说话一边赤身雀跃着跳下床,留下一道曼妙的身姿……

  从礼服中拿出一个被密封的圆筒,跳上来趴在谢洛夫的怀中道,“这就是英国装甲的最高科技,乔巴姆装甲,原汁原味的英伦风。没有我的话,一般人是弄不到的,我出资重新修建了乔巴姆研究院,当然通过了英国军情五处的检查。很厉害吧。”

  “厉害、厉害!”谢洛夫毫不吝啬的夸奖道,心说才怪,要不是剑桥五杰的存在,你哪有这么容易就突破英国的反间谍网?

  英国的科学家们在七十年代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氧化物陶瓷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的压缩强度和高应力时的优良弹道性能,也认识到陶瓷和金属的防弹机理有很大的不同,金属是由于塑性变形而吸收射弹的动能,而陶瓷是由于其破裂而吸收射弹的动能,

  在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中,发现对氧化物陶瓷的自身的许多性能指标都对防御效果有极大地影响,比如密度和气孔率、硬度、断裂韧性、杨氏模量、声速、机械强度等。

  谢洛夫的基本常识只能辨别出和苏联复合装甲的基本差别,那就是两者的结构是接壤相反的,苏联有复合装甲不代表这玩意就不重要,能东西合璧不是更好么。

  圆筒中的胶卷谢洛夫没有看,真假自然有专家鉴定。收起来后,谢洛夫身后捏着伊丽莎白泰勒精致的下巴,很是意味深长的道,“当年在意大利设计你,目前看来是我情报生涯中最为成功的行动。”

  女人微微的抬头,紫眸微闭用诱惑般的目光瞟了谢洛夫一眼,身体微微前倾,美丽的面容几乎贴在了男人的脸,用好像过电一样的娇音道,“你那时候可是用迷药弄晕了我,得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呢?是不是非常有成就感呢?”

  声音一路向下,紫眸盯着男人的象征,似笑非笑的抬头看了男人一眼,张嘴把这个长处含住,两人不能常常见面,伊丽莎白泰勒比别的女人更放得开。

  

  


第七百九十七章 今日的巨城


  “成就感确实是有一些的。 ”看着埋努力取悦自己的影后,谢洛夫意味深长的道。

  以两人的年龄,本来应该休息一下的。不过总政委身体很好,影后则处在如狼似虎的年龄,加上两人本身就不经常见面,所以事后一点也没有疲惫感。衣衫半解的伊丽莎白泰勒站在床边迎着微风,反而有种别样的冷艳感。

  就仿佛是埃及艳后附体,不过谢洛夫可不想有安东尼的下场。正好这里是东罗马帝国的都,种种因素不得不让总政委惊醒。从潜力上来讲,美国这个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只要狠心刮地皮剪羊毛,绝对会迸出巨大的能量。

  谢洛夫所知的历史中,里根调教下的美国到底是不是最强状态他也不知道。毕竟戈地图实在不算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如果按照历史分析,对美国的实力评估可能会出现误差。

  乔巴姆装甲技术到手固然让谢洛夫高兴,不过他可不会天真的把希望寄托在一两项军事技术上面,那就和元把希望寄托在虎王坦克上没有区别了。更何况虎王坦克从国家的角度上根本就是一个失败品。

  军力的强大需要国力的支撑,不知道自己潜移默化二十几年的苏联,面对最强状态下的美国能不能抗住,想到这里谢洛夫的心思有些飘忽不定起来。

  “你总是这样,就不能高兴一点么?短短时间就变得这么严肃。”伊丽莎白泰勒紫色的双眸闪耀着莫名的目光娇声道,“在想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这里是东罗马帝国的都,我和你,像不像安东尼和埃及艳后?”搂着怀中的女人,感受着影后美妙的身体,谢洛夫道,“我知道欧美很多国家都在酝酿着保守派的思想,下一次的对抗会更加猛烈,这才是我不愿意总过来的原因,已经差不多到了决定胜负的时候了。”

  “能赢吗?”伊丽莎白泰勒恶补过政治课,知道不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现在的国际局势,自己的男人和苏联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在谢列平倒台之后,很多西欧观察家把勃列日涅夫的举动形容为清理苏联强硬派,伊丽莎白泰勒也曾经担心过一阵,可最终让这些观察家失望了,总政委没有倒台。

  国际上苏联的战略进攻一浪高过一浪,在南部非洲和东南亚都取得重大进展。这也是北约的保守派行情大涨的原因,就像是谢洛夫说的,短暂的平静之后是总爆。两个阵营的碰撞一定会越来越猛烈。

  “美国的地理环境比我们苏联要强过不少,但是!”谢洛夫低头看着小巧可人的伊丽莎白泰勒,冷漠中带着自信道,“这种对抗中,是最适合苏联的制度,我们的制度比美国强。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议会制只适合小富即安的国家,这是没有问题的。可但凡是有点追求,不甘人后的国家全部会选择集中全力奋起直追,已知目前人类中出现过的制度中,苏联创的社会主义体系可能不敢说在展上一定能稳稳压住敌人一头,但绝对是最适合对抗的制度。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的话,也不谈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奋起直追。

  苏联的制度有问题,这不代表美国的制度就没问题,如果把自己经营的思想和制度都抛弃,从心里就已经向对方拱手投降,那还谈什么胜利。苏联要是能赢,完全可以站在美国的尸体上说,美国的制度一无是处,完全就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美国人一样会指着自己的国家的尸体,低着头认为苏联说的对。

  “看来你认为撒切尔夫人这次一定会上台了?其实对我的事业是有好处的,唯一不好的地方我们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见面了。”伊丽莎白泰勒一根玉指缠绕着谢洛夫的胸毛打转,十分依恋的说道,“你赢了会怎么样?把英国变成**国家?或者实现马克思说的,把全世界变成一个**社会。”

  “不用担心,我从来没有准备这么做,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做对比,人们怎么能看到社会主义的好处么?欧美不水深火热,那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可能就不会珍惜现在的日子了!”赤化世界?如果产生立能达到的话,这么伟大的目标他当然会想办法尝试一下。

  但理想只能是理想,谢洛夫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寿命,好像根本完不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既然这个伟大的理想注定与自己无缘,那么退而求其次给社会主义阵营的所有国家信心,让他们相信**不是不可实现的,就是他的任务。

  除了安慰可能以后不会经常见面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外,谢洛夫在正常时间则是在苏维埃格勒视察,从苏联夺取这里之后,苏维埃格勒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苏联的鼎力支持,一方面也有地理的因素。

  君士坦丁堡如果不是一个好地方,君士坦丁大帝就不会把东罗马的都放在这里。这是一座虎视欧亚的巨城,说实话,这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以现在土耳其的国力,根本无法挥这座城市的影响力。配合苏联对东欧的影响力,才能让这座城市挥出辐射欧亚的风采。

  现在的苏维埃格勒被当做是苏联对外展示国力的重要地方,苏联必须证明,这座城市在自己的手里,比在任何人手里都更加合适。

  和苏联其他的城市不同,在苏维埃格勒,列宁的铜像倒不是很多。最多的是勃列日涅夫的铜像,作为当初的南方战区司令,谢洛夫也很荣幸占据了一定的名额。现在他就在一座勃列日涅夫和自己的铜像下面,仰着头享受着崇拜。

  “不知道的人可能还认为,我们两个师亲密无间的战友呢?”谢洛夫都觉得,这座勃列日涅夫指点,自己侧耳倾听的铜像,有这么一点基情的味道,这不是很顺眼。

  为了回避勃列日涅夫表示友情的接吻礼,谢洛夫不得不又在克格勃总医院伪造了一份肺炎病例,这是他唯一承认过的疾病。避免了自己没事要承受总书记的厚爱。目前承受勃列日涅夫之吻的人当中,没有自己。

  “去福尔采娃那里看看!”转完苏联城市标配、电影院、文化宫、少年宫这些配套建设之后,谢洛夫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