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476部分

鹰扬拜占庭-第476部分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1章 瘤垒和龟垒

    晚宴结束后,高文向所有人仔细分析了普鲁萨的防御体系,并让格迪埃事前做成了更大更详细的地形沙盘,其上现有的敌我双方壁垒态势一目了然。

    “泰提修斯依仗的,是沿着普鲁萨的东墙和南墙方向,构筑起九个半月形的凸出土台,还使用土方将城墙护到三分二高处来抵消我军火炮的射击破坏,并将土台面敌的一边做成了斜坡,外围则竖起木栅、掘出宽而深的壕沟,整个和原本的城墙形成了互为凹形的花瓣形状。

    如果不出意外,泰提修斯还要在西侧的通海河道上,顺着北侧堤岸拾级而上,再用土木修起数座小的堡垒,成一线式自普鲁萨直到海岸,这样可以安全接受来自君士坦丁堡和加利波利的增援,防备我军袭击切断河道。

    在城外半月土台处,泰提修斯布设了来自皇都军械大工坊的大小火炮,来射击毁坏我方的抛石机和炮垒;并且在城墙后他还设置了轻型抛石机,来破坏我方迫近的攻城器械。

    这是泰提修斯防御体系的优势,下面要谈他的劣势,这也是我们能破敌的关键。

    泰提修斯的半月形土台上没有包覆条石,限制于人力和技术水准也没有暗藏的战室和射孔,士兵只能呆在土台上的防栅后操控火炮,或者呆在城墙的藏兵洞里(都是我玩剩下来的),中间有短桥道相通。

    此外,泰提修斯毕竟只是个出身行伍的将军,他的九座半月土台堡垒只是对旧普鲁萨城墙加以临时性的改造,并不能消除火炮的射击死角,所以我的策略就是集中火力,打垮一角,夺占全城!”

    接下来高文将具体操作的方案阐述,交给了大工程师格迪埃,这个即便披着袍子但头仍乱糟糟,双眼布满血丝而脾气暴躁的军事筑垒大师。

    次日,在普鲁萨城东墙和南墙边角处外半个古里处的高文营地,也即是悬挂红手指挥旗和大主保人黑斗篷外套的绯帐所在处,许多士兵和民夫聚拢起来,开始挥动各种工具挖掘泥土并将其层层垒起。

    惊觉的泰提修斯来到城墙角楼处,在许多新军铳手掩护下往那边看去,“高文是要对着这里,也修筑个大土垒?”

    不管真实内情如何,泰提修斯唯一清楚的事就是,此刻不能让高文的任何举措成功,才算是成功的。

    原本这个边角处是没有土台的,但现在泰提修斯却驱赶士兵和城中居民,将两座最近的各处一面城墙的半月土台“合二为一”,形成个独立而巨大的凸出“瘤状垒”。

    足足两个礼拜下来,普鲁萨东南角的瘤状垒基本完工,而对角线那边高文的巨大乌龟式的土垒也接近竣工时刻。

    因为主要是掘土工事,再加上普鲁萨的平原泥土也很适宜,所以这种划时代的土垒无论是建成度还是耗费,都要比石制城堡要快也要低廉得多。

    泰提修斯又让人特意造了更宽的“桥道”,并在其上涂上了牛油,将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最长最重的铜炮,用绳索捆绑着,用大量人力牵拉着,小心翼翼地自城墙拖到并安放在了瘤状垒中央位置,而后对高文的“乌龟堡”炮。

    乌黑的高文乌龟堡上不时掀起一大团高昂溅起的泥土暴雨,伴随着骇人的巨响和烟雾,许多士兵和民夫在四周乱窜逃避。但一旦泰提修斯的大铜炮换弹的间隔期,他们又都迅聚拢起来,再度像密密麻麻的水蛭和蚂蚁般附在其上继续劳作着。

    而前来督战的凯撒始终没离开过绯帐,很多来往的军人和民夫都能看到她,她还将自己的华服和饰典当出去,来充当死伤者的抚恤金和安葬费,全力支持着自己的丈夫。

    最终,“大乌龟垒”迟了四日宣告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诞生,它雄踞在泰提修斯的视界当中,四平八稳,排满了一层层的尖桩木栅,其后还布设着“香水瓶射炮”,可以打击到四面八方。

    “它成为了敌人前进的堡垒吗?”泰提修斯站在暮色深沉的普鲁萨城头,四周山脉和原野被覆盖上了青色、墨色和灰色的光,其脚下的己方长炮还在“瘤垒”上每隔段时间就猛烈射击一次,好像在应着自己的疑问。

    有点感到畏惧的泰提修斯,急忙修了封书信送往皇都的约翰处,请求他尽快联络西奥多罗和大卫出击,逼迫高文撤走部分围城的军力。

    信刚送走的第二天,监守了望的城兵就觉昨天的夜中,那座大乌龟垒里出来了数百名士兵和矿工,在距离他们出点大约三百尺处掘出了三道战壕,战壕因为只经过了一夜的挖掘,还比较短,远远望去好像是大乌龟的头露出了三颗“小牙齿”般。

    然则即便如此,泰提修斯还是感到脚底冒出了丝凉意!

    同时,高文的七八千边民军,开始推着一辆辆包覆盾牌和铁条的特制篷车,向其他的城墙段开始缓缓前进——普鲁萨城的各处半月台上炮铳弩箭纷飞射下,墙后的抛石机摆臂翻动——然而边民军忍受着攻击和伤亡,坚持把“车垒”朝前移动,哪怕一天只前进五十尺哪怕三十尺。

    很快泰提修斯就感到了捉襟见肘的困难:

    困难来自于墙后的抛石机,每座抛石机哪怕是轻型的,拽动拉索的话,也需要起码五十人才行,所以当它和外面土台炮火一起射击时,泰提修斯严重感到人力的不足!

    “高文是要用自己的优势,压死我。”

    毕竟守城的新军也不过七千人,而高文围城的队伍足有三万多人。

    虽然普鲁萨城北的高山,和城西的河道阻绝了高文的全面围困,使得这里不受高文的威胁,但也让他得以在东面和南面集中更多的攻坚力量。

    剑,永远是双刃的。

    “把城中的居民全都集中起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老人,都要来拽动抛石机石。”泰提修斯现在只能搞全民皆兵的策略了。

    普鲁萨的居民还留在城中的,尚有一万人,这时也全被编组起来,打磨石头,拽抛石机等。

    这个举措果然有效果,接下来数日内高文边民军车垒推进的度被遏制了不少。

    然而城内粮食问题又变得严重起来,毕竟所有人干活都是要填饱肚子的。

第82章 皮洛丝卡

    普鲁萨的储备粮食并不足够了,于是泰提修斯只能再次向皇都发送紧急的铅封文书,请求约翰皇帝想法子弄补给。

    海峡对岸是炽热激烈的,围绕着咽喉之地的战斗,而马里马拉海的这边也不逞多让:约翰绝非是个毫无责任感的帝国主人,即便现在军队数量捉襟见肘,即便帝国只剩半壁江山,即便争取外援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代价,但他也务求殚精竭虑,来惨淡经营这仅存的残山剩水。

    他先前就指令阿克塞颇考斯管理皇产司,并将其上的农民奴仆几乎拉出来一半,在加利波利城直到沿海的地带大修防御工事而后他对来自匈牙利的妻子请求其母家的援助,而匈牙利国王科罗曼派遣来的五千援军也正在赶赴而来的途中。

    在外交上,约翰甚至派出密使前去罗马城,企图和教皇尤金接触,也抛出了教会重新合一的建议,希望教皇能够调停仲裁他和高文间的战争,“双方可以在尼科米底亚或尼西亚选择一处和谈罢战,各自尊重各自的势力范围,弭战十年。”

    讯息传过去后,据说那西方的罗马城牧首也很喜悦,但后来约翰专门去和大牧首马斯达斯谈论此事,算是旁敲侧击下探询大牧首的意思,谁想马斯达斯当即答复“如果陛下想以出卖帝国正统的信仰为代价来换取毒蛇般狠毒的拉丁主教的入侵,那我身为大牧首,只能以反抗您为荣。并且您得知道,历来这样做的大牧首都会一跃成为民众和国家心中的英雄。”

    约翰也只能默然。

    在内,约翰也认真思考了泰提修斯先前送来的提议,开始着手用钱在皇都的海湾处,大竞技场边上修筑所大型粮仓,设置同族官员来掌管,里面的储备专门供给新军。但阿克塞颇考斯却建议皇帝最好不要这样做,“若是为了犒赏新军,用任何船和任何仓库都能做到,何必在皇都专门建一个来惹人注目。更何况现在军政艰难,帝国而今的财赋地只剩下两处尚算丰饶,即传统的色雷斯和新开垦的帖萨利,前者要养许多贵族和军队,后者则刚刚成形如新生的雏鸟般还不稳定。一旦建起这个大粮仓后,皇都内官僚和民众口粮供应发生困难,陛下到时候该如何呢?是闭仓继续供应普鲁萨,还是开仓优先满足皇都官民呢?前者的话必然得罪后者,反之亦然。”

    对于心腹奴隶的见解,约翰仔细想想也觉得言之有理,但他实在是太想做出点什么来证明自己了,这是任何个帝王新任后共通的心思。

    毕竟有个大粮仓,任何人都能看到,看见它就像看到皇帝功绩的丰碑,军人们也会感恩自己。至于官民,现在的局势谁还能充分顾忌他们的想法呢?

    有些不决的约翰便前去找自己的妻子皮洛丝卡商量,毕竟皇帝和皇后在这方面要是共同进退的。

    然而小小的皮洛丝卡虽然年龄不大,心灵却早已被虔诚的基督教义浸染得如块冰那般,她是尊重自己的丈夫的,但完全只是尊重而已,甚至还有点害怕和躲避在床榻上她的矜持和麻木已经让约翰产生了厌倦和挫败感,而在日常生活当中她几乎就是圣徒的女性化身,幽闭不出了无情趣。

    “待到为您生出三个孩子后,我一定要进入皇都修道院为尼,将余生奉献给主。”很多时候,皮洛丝卡就这样对丈夫或者宫廷里的其他人如此表述着最大的“人生理想”,这简直让约翰感到由衷的尴尬,好像他的婚姻只是预备为修女院增多个名额而已。

    但约翰还是来找她商量,得到的回答是“不管建不建粮仓,您都得每日虔诚地向主祷告,来换取它的认可。”

    由是约翰也只能去养母那里咨询,这让玛莲娜欣喜若狂

    柔色的织锦帷幔当中,沉溺在养母**的约翰这才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女人的好是什么。而玛莲娜呢,在施展了浑身解数后,用羊脂般的双臂将心爱的养子紧紧呵护在自己的胸怀里,用足以让任何个男人心花怒发的恭维和阿谀,让约翰愈发明了“建大粮仓”是件迫在眉睫的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必须从速去做。

    然而其实玛莲娜只是永远认为自己的养子做的,永远是对的。

    这是发自内心的,现在她比任何时候都害怕失去约翰的爱。

    但从养母寝宫里出来后,约翰又觉得必须去征求下母亲的意见,即便母亲不同意,但他也能由此得到别的方面的满足。

    约翰精心挑出了个名贵的象牙制品,一个三联折叠的祈祷板,两侧可以像小门那样打开,背面刻着使徒或基督教皇帝的精细雕刻,中间则是耶稣受难像,他小心翼翼,希望这个礼品能让母亲感到欢喜。

    已成为皇太后的艾琳坐在座位上,不但接受了儿子的礼物,和蔼无比地对儿子提出的方案认可,甚至还对约翰说,“如何,建造这样的大粮仓资金紧张吗?”

    约翰急忙毕恭毕敬地上前,做出希望亲吻母亲手指的姿态。

    艾琳稍微愣了下,但也淡笑着将戴着戒指的手指伸出,她儿子受宠若惊十分开心,连吻了母亲手指几下,“是的,确实有些困难。皇产司现在的开支已经濒临底线了。”

    “这样好了,我去和我兄长商量,把杜卡斯家族的财产捐出三分之一来支援你。另外也可以为你提供两千名私奴当作建造粮仓的手艺人。”母亲艾琳的慷慨让约翰几乎到了感激涕零的地步,但接着艾琳又叹口气,带着伤感的语气,“当然,最好我还是希望你能与安娜和高文和议,重新在你父亲去世的帝国废墟上将罗马给复兴起来。”

    “是,是的母亲。可是高文对普鲁萨城的围攻依旧炽烈。“约翰的意思是,拒绝和谈的并不是我。

    不过从母亲的庭院当中出来后,约翰还是非常高兴的,他避开夏日明媚而热烈的阳光,走在遮荫的长廊当中,向着自己处理公务的府邸方向走去。

第83章 圣提多之旗

    抵达府邸后却传来了非常不好的消息,阿克塞颇考斯告诉他,“高文又带着主力返归围攻普鲁萨,看起来是要死攻到底。而泰提修斯将军缺乏武器和粮秣,开始向我们告急。”

    “先让船只送去四门新铸的铜炮外加三百根火铳。另外告诉泰提修斯,朕正想方设法筹措更多的给养和军饷,要他务必坚持下去。”约翰当即命令说。

    而阿克塞颇考斯顿了下,告诉皇帝第二个也更重量级的坏消息,“克里特岛上的两个土著大贵族掀起了针对我们统治的暴乱,他们举着圣提多的战旗,已从岛屿的各个乡村获得了充足的叛军人员,开始北上围攻帝国的府邸和要塞。”

    听到这个消息的约翰不由得愕然。

    两个组织叛党的吉那特大贵族,分别是库尔塔特齐斯和卡莱尔吉斯,前者居住在岛上最肥沃的梅萨拉平原上,拥有大部分村社的效忠和团结;而后者则是高耸的白山之王,赢得了无数山民弓箭手和船只水手的爱戴。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克里特岛针对约翰皇帝的起义,是得到了安娜。杜卡斯的撺掇,据说她会见当地民意代表,出了一大笔钱,还承诺会给叛党提供军事援助。

    “库尔塔特齐斯家族响应了阿帕忒的号召,愿意奉塔尔苏斯叛逆国为宗主。但卡莱尔吉斯家族拒绝向高文效忠,他们只愿意集结在圣提多旗帜下,提出要为死去的前皇帝讨回公道,但实质上可能是希望建立个游离于我们掌控外的国度。”接着,阿克塞颇考斯对对方的详情做出了剖析。

    心情沉重的约翰手指都颤抖起来,背对着心腹奴隶,迟迟不下决断。

    “陛下,我们必须要平定叛乱,若是克里特不保,那么很快叛乱便会顺着海洋蔓延到莫利亚、帖萨利地区的。”

    “你说的朕全都明白。。。。。。”年轻的皇帝回答充满困厄和疲惫,“可是帝国哪里还有战船和机动队伍可派呢?无兵可派啊,无兵可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