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醉枕山河 >

第55部分

醉枕山河-第55部分

小说: 醉枕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你们不要太过分了!!”

  “收押闹事者,禁军分内之事,恪尽职守而已,谈何过分不过分?”,禁军那位面无表情,回身收队,“带走!!”,只留下恼怒,却毫无办法的刑部一干人在原地。

  林甫有些疑惑地偷偷再跟了禁军几步,见他们在几条街外直接将柳文长等人放了,这才明白过来,这估计又是叔父或者小王爷事先准备好的手段。

  朝堂外闹成这样,不知道明日朝堂上摊起牌来,又是什么局面?


第七十二章 局中局(上)


  这天早朝的时候,皇宫正殿之内,张公公微弓着身子怀揣拂尘而出,他是司礼监大太监,按理来说这事儿应该有专门的奏事处管事来做,犯不着惊动这位老大人。

  但张公公和陛下的情谊深了,张公公乐意做,别人拦不住,陛下也就一直由着他。

  “陛下驾到!跪!”随着张公公的声音,朝堂之上,百余位官员早已等候多时的官员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缓缓地自后面走出来,看着这大殿下面密密麻麻跪着的大臣们,心中觉着有点好笑。

  前日里的春闱的风波刚刚过去,朝堂上平静了几日,如今京城里刑部屈打新科会元一案却在这几日发酵开来。

  听说昨日里已经有不少愤怒的寒门学子们往刑部大院里扔了几箩筐的臭鸡蛋和烂蔬菜,不少刑部官差那是一身的泔水。今天这朝堂上,想必少不了又是一轮接着一轮的相互攻讦。

  这帮臣子们场面上跪得彻底,实际上心底里尽跟朕作对。这朝堂上权贵结党的事情困扰了陛下好些年,想到这事便也稍稍有些不快,走到那把椅子前,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调整了一下情绪这才抬起左手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平身!”

  “谢陛下!”诸位臣子们跪得是齐刷刷的,利索得很,想来也是知道这跪慢了少搞不好是要出事情的。

  起身的时候,这些年刮来的民脂民膏却是起了作用,不少身虚体胖的权贵们比陛下还小上不少,却是比陛下身体差远了。

  “春闱案的事儿就别再议了。”有关这次大招寒门之后的一些细节,皇帝还没有想好,前几天又是被诸位大臣一波接着一波的,有关春闱案件的奏折弄得有些烦躁。

  可毕竟此次实在抓进去太多权贵子弟,其中有几位身份还是比较敏感的,皇帝也不好一直关在那里,“这事儿暂且押后,待得过几天殿试结束了再做决断。”

  下面众大臣皆是面面相觑,知道陛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是有点微妙。

  可这事本来就是众大臣理亏,陛下此时要押后,等殿试的成果出了,看看今年这届春闱的才子们,再视心情和情况做决定。他们却也是不好再开口,只能由着那些个细皮嫩肉的公子哥们再在牢里受几天苦。

  议完了国事,叶城的贸易问题,和海国以及东汉的外交问题,这就到了不同派系的臣子们相互攻击的时间。

  倒不是说他们谈国事的时候就不结党营私,只是议国事的时候总不至于那么彻底罢了。

  皇帝知道马上又是下面诸位臣子绕着弯儿表演,以打击对方为目的的环节,看得多了不由得也觉着有些无趣,右手撑着头斜着倚在龙椅上,有些无精打采地问“诸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昨日里刚刚闹出了那么一场闹剧,由小林公子拜访春闱案首犯江太岳引发,演变成了背后有着两位皇子的那一出案子,最终挑起了寒门学子们的怒意,大闹刑部,此事今天朝堂上定然是要做文章的。

  昨日里众学子大闹刑部,臭鸡蛋烂菜根扔了几箩筐,泔水几桶也交代了进去,人却是一个没抓到,刑部的威严顿时大打折扣。

  梅尚书涉案春闱,漠立堂上不敢说话,刑部左侍郎刘大人却是看不下去了。

  “陛下!陛下。。。。。。”,刘大人老泪,跪倒在地,“昨日数百上千学子大闹刑部,此事绝不能姑息啊!!放任这等猖獗学子入京任职,朝廷威严何在?!”

  刘大人热泪盈眶,戏份十足,陛下的内心却是毫无波动,“这些学子们也不是什么蛮横无理的粗鄙之人,这么闹到刑部来,总该有个由头不是?”

  陛下心中心知肚明其中因果,却偏偏不说,留给愿意为林家出头的人来。“哪位爱卿知道其中缘由,说来与朕听听?”

  林尚书听得这里,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便微微组织了一下语言,正待出列奏事,口中高声应道,“臣有。。。。。。”

  林盎臣有事要奏这一句话还没说完,刚刚开了一个头,却没想到就已经有人先声夺人,只见刷得一声,朝堂上齐刷刷地跪下了有十来位!

  口中所喊的皆是同一句话,山呼道,“请陛下为小林公子做主!!”吓了众官员一大跳。

  细看下跪之人,大都是现任兵部之人,外有两位在京的昔年军官将领。

  十几位朝官不少了,竟然会有这么多人下跪为自己侄儿出头,林盎万万没有意料到。

  这般态势,齐齐下跪求陛下做主,难道就不怕陛下生气吗?这事儿明明只是三皇子和自己这边的矛盾,七皇子那边的关系这么积极作甚?

  林盎心中一时有些不解,微微抬起头,用余光瞄了一眼陛下的表情,却看不出任何端倪,不知道陛下在想些什么。言语之间很是平静,甚至带了几分笑意,丝毫没有不愉快的意思。

  “诸位爱卿,且慢慢道来,究竟是何冤屈,竟要闹到朕跟前来?”

  瞄了一眼,饶是很得圣眷的林盎也不敢多看,连忙低下头来。待得目光扫到陛下龙椅前,那三位站着听政学习的皇子们之时,却是恍然大悟!

  兵部的人明明是七皇子的关系,可看七皇子的表情,面色铁青,一脸诧异,想来根本和自己一样,也没有想到兵部的人会这般为林甫出头喊冤!

  只见那几位兵部的大人,口中呼喊着万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起了当年的故事。最终由兵部尚书领头曹大人领头,哭着喊着搬出十几年没有在朝堂上再提起的那个名字。

  “林将军英年早逝,而今林公子归京,意在报效朝廷,却险遭屈打!我等旧臣实在寒心呐!!”

  这位曹尚书虽是自己大哥的旧部,林盎也算对其多有了解。他算不上是背信弃义之人,但也绝对不可能为林甫做到这一步。

  自己这个侄儿绝没有这么大的面子。林盎脸色阴沉地盘算着,如今朝堂上这架势,恐怕是傅风雪要回来了。如今的兵部哪里是昔年自己大哥手下的那些兵?若不是傅风雪归期在即,这帮人绝对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哪里会这般积极的,赶在自己这个作叔父的前面出头?

  抬头瞄了一眼最左侧,太子那略带笑意的表情,林盎蓦地觉得自己被算计了。


第七十三章 局中局(下)


  本来三皇子这件事情虽然理亏,但毕竟士族大都不喜这位在科场一枝独秀的外来人,既然没打伤,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虽然自己侄儿的身份特殊,却也不至于请得动这几位大员替他出头。

  在林盎的角度看来,太子这一手真的是很妙,托小王爷前去解围,稍微有心一些的人物自然不会猜不到这位小林公子的身份。

  逼出了自己侄儿的身份,绑起叶王府,根本没有留给三皇子回旋的余地和时间。

  林甫又赶着入局,这连带着自己都跑出来替太子打了一次工,追着刑部一阵布局,一顿猛打。

  林尚书在诸位兵部大人表演的时间里一直在回味整个事情。

  今日刚刚提及此事,本是权贵中坚力量的兵部几位就第一时间偏了向,对着梅尚书就是一通连番轰炸。

  林盎站在左边文官的队列里面,听着右边七皇子下面的兵部官员如此卖力地打压着三皇子的势力,再次微微抬起头来看向皇帝左前方站着的太子,长叹一口气,心中暗叹他这手实在厉害。

  林盎这边偷偷抬起头来再瞄了一眼太子,太子却是也在这时候看向了他,两人眼光接触,太子只是冲着他微微一笑,温柔一刀。

  太子笑得胸有成竹,林盎却是思忖了起来,自己忠于陛下不站队皇子,是皇派,如今看来却也是隐隐有入局架势,是不是该表个态,省得陛下有什么想法。

  实在是今天上了朝才发觉,自己那天对太子这一举动的估计还是粗糙了几分,这一手岂止是一箭双雕,简直是一箭好多雕,箭身上几乎插满了雕,数都数不清楚是几个。

  兵部的人多有林将军旧部,这些人林盎不敢过多结交,这些年下来两边的情分说到底还是淡了。

  能够越过七皇子,让这些兵部重臣齐刷刷下跪的,也就只有那位如今也不知在哪儿的宗师,傅风雪了。

  看来私下里这位老大人对旧部的管教还是极其严格的,虽然人时常不在京城,兵部这些人却也是不敢对林将军那一脉有任何的怠慢。

  七皇子怕是并非顺水推舟而是拦不住这帮人为林甫出头吧?

  林盎想通了眼前这一幕的原因,笑得有些无奈,抬头很是同情地看了一眼脸色难看至极的七皇子。

  同样是被算计了,替太子打了一次工,自己好歹是想清楚了入局的,总比上面那位下属脱离了自己掌控的要好。

  太子这次占了便宜,本不好在朝堂上对三皇子穷追猛打,加上太子是很谨慎的一个人,林盎本以为此事在朝堂上不会闹出什么大动静,需要自己添一把火。却是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子在朝中却是比自己想的有影响力一点。

  皇帝坐在上面看着昔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这几位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替林甫出头,不由得也想起了几分当年的事情。

  心中暗想,这老林家到底是不是上天派下来要帮他李家的,昔年战乱的时候送来了一位绝代军神;如今治理天下的时候却又是送来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才子,十七岁就高中春闱会元,要知道和他一起参考的学子们最年轻的也有二十四岁左右了,更不提那种四五十还在落榜的!

  如今林小子入京,这盘棋总算是动了起来。

  自己最看好的太子总算开始有大动作了,春闱案揭开,一个个本不是都精明得很吗?都不肯表态,一个劲儿在那看看看,现在终于按捺不住了不是?

  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心中的格局是谁也比不了的。

  叶王府入局了,林盎那小子也进来了。内阁那几位什么时候进来?

  最重要的事情是,老傅什么时候回来?

  “该斗的,想斗的,全都入局来吧。”

  “等你们牌打完了,棋下完了,该清理的人都清理出去,就都收收心吧。”

  这位帝王漠然地看着跪在下面的那些兵部官员,眼神有些失焦,仿佛透过他们看到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心中如此轻轻地说道。

  “林袁,风雪,你们才走十几年,这兵部都烂成什么样了?刘雉你又才走了多久,朕的天下就烂成了什么样子?”

  宗师傅风雪在建国之后不久就辞了兵部尚书的职位,陛下多次挽留,也终究没能留住他。

  此后十几年,傅风雪时常云游各方,不肯安定在京城。

  “他们的儿子回来了,你不回来吗?”

  “你若是归来,我们整顿两年,择日东征如何?朕虽年纪不小了,却还尚能上马!这天下,难道就非得二分不可?”

  心中想到这里,皇帝失焦的眼神渐渐凝聚起来,看向千里之外的东汉,“朕要的,是天下!!”

  陛下思绪万千了一会了,回过神来,发觉下面兵部的几位犹自还表演着深情,顿时眉头一皱,有些不快。

  “林盎,这事说到底是你家那小子的事情,你方才要说什么?”

  林盎心里叹了口气,心知陛下这是听烦了。

  如今之计,打冲锋和三皇子拼刺刀的活儿还是留给别人吧。陛下摆明了不想管事儿,不想表态,自己若是还对刑部口诛笔伐,显然毫无意义。

  自己得主动一些表态,给陛下一个和稀泥的台阶下。念及此处,便整了整衣衫,迈出队列,躬身替林甫表态。

  “这说是屈打的事情,实际上却是没打到身上的。若是如几位大人所说,是蓄意而为,倒也不至于。只是侄儿他心系天下寒门才俊们,因而天下寒门才俊们见得侄儿遭了冤屈,心下压不住火气。”

  “说到底还是证据不大充分,但这办案的事儿,本就是证据从不充分到充分的事儿不是?真相大白,便就够了,昨日之事只是一场闹剧罢了。双方都有错,双方也都没错。”

  这一番话真是中庸至极,各打八十大板又各给了一个台阶,全凭陛下一句话定基调。

  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这几派人演着戏,觉得这样子也真是滑稽至极。

  挑事的太子在自己身前坐山观虎斗,微笑着不说话,犯事的几位则是跪在地上被不相干的人追着打,而受害的倒是急急忙忙地跑出来替要打自己的人求情,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

  什么一场闹剧,那不都是你林盎连着禁军那边一手谋划的吗?皇帝在心里笑了笑。

  你说自己当年身边的那些人,林袁,刘雉,慕青竹,还有已经退了的上任兵部尚书傅风雪,个个都是真的不能再真,直的不能再直的人。自己那几年说过的真心话,大概比这当皇帝的二十年都多。

  怎么现在要么不在了,要么退下去了,还有一个一直不肯回来,只留了自己一个人在朝堂上看这拙劣的表演呢?


第七十四章 连环计


  作为受害人的一方,林尚书方才急着开口陈情的样子大家都看在眼里。

  却是没有想到等到开口的时候,却是调转了风向,大有息事宁人的意思。一时间都有些看不清形势。

  太子依旧是摆着那张令人如沐春风笑脸,心中却小小有些诧异,微微挑起左边的眉毛。这位承了昔年恩泽,一路高升位居六部之首的林尚书,这些年一直警言慎行,少有动作,并没有引起太子什么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