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苏联教父 >

第173部分

苏联教父-第173部分

小说: 苏联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然,日本政府当然希望外国人投资他们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了!”詹姆斯主动回答道。

    “先生们,我有一个设想!既然现在日本经济这么繁荣,信用等级这么高,我们为什么不将其证券化,再次包装成新的金融衍生品销售给那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呢?”谢廖沙向身边的银行家说道。谢廖沙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都在惊讶的看着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只有谢廖沙自己知道,他其实是想帮助日本建立次级贷款证券化交易市场,如果操作得当,等到广场协议公布的时候,就将会酿成一场残无人道的次贷危机。
………………………………

第十章 大忽悠

    第二天下午,詹姆斯亲自到酒店将谢廖沙接到了银行业公会。在昨晚的酒会上谢廖沙的一番言论让他出尽了风头,银行业公会的会员们于是邀请他第二天到工会这边再详细的讲解一下他的理论。谢廖沙其实并不十分了解次贷危机的真正的原因。但是他重生之前看过很多这方面的纪录片和电影。多少还是懂的一些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于是他连夜找到了嘉能可公司的那些专家们讨论这件事情,仗着自己的回忆七拼八凑的鼓捣出来了一份简短的报告,虽然准备的有些匆忙,但是做到自圆其说还是没什么大问题。于是谢廖沙硬着头皮在工会的礼堂里开始宣传起了他的这篇报告。

    “先生们,我们现在都认为投资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是十分安全的,而且利润也相当的可观。詹姆斯,如果让你来给日本的住房贷款评级的话,你会给到什么级别?”谢廖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突然指着坐在下面的詹姆斯问道。

    “当然是AAA,最高级。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是终身雇佣制,只要他们有工作就不会失业,也就意味着他们有极强的偿还能力!”詹姆斯向大家解释道,虽然在座的都是银行家,可是并非每个人都很熟悉日本信贷市场的特点。

    “那么认为投资日本住房抵押贷款不安全的先生请举手,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谢廖沙高声说道。台下传来了一阵笑声,大家都认为这是谢廖沙故意在逗大家,现在可没有人会认为日本的经济存在着什么问题。毕竟日本现在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现在西欧和北美的经济增速都在下滑,而日本制造却行销全球,赚取着全世界的钱。

    “那么好,既然大家都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就接着往下继续讨论。我们都知道日本这个民族对土地有一种狂热地痴迷,如果他们手上有钱,总是想方设法的换成土地和房产来保值增值。今年的世界首富堤义明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手上握有将近六分之一的日本土地,他所领导的西武集团在全世界到处经营着奢华的王子酒店,财富杂志估算他的财产高达1650亿美元。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们却没有办法直接购买日本的土地,这里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还是日本这个民族天性对外国人的排斥。所以我们如果想在这场财富盛宴上分一杯羹的话,就必须寻找其他的途径绕过这些障碍。”谢廖沙为大家阐述着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台下的众人频频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少人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记录着谢廖沙所说的这些理论,打算回去之后好好的研究一下。

    “先生们,我的解决方案就是资产证券化,这并不是什么全新的金融产品,早在1970年美国的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就开创性的发明了这一颠覆性的金融衍生产品。不过直到现在,这种产品依旧还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觉得在当前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日本更适合发展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了!先生们,那些在机场的免税店和牛津街(就像王府井一样著名的英国购物胜地)的奢侈品店里爆买的日本游客,看看我们每年出口到日本的劳斯莱斯,看看去法国收购葡萄酒庄园,去美国收购华尔街地标性建筑的那些日本商人们,我们还能够质疑他们的消费能力吗?”谢廖沙开始煽动大家的情绪,他觉得如果自己去干传销一定很有前途。

    “日本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是非常安全的金融产品,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系列的金融资产组合工具为在座的各位所就职的金融机构提供稳健,安全,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我相信随着日本经济的继续高速增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有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不得不承认,到那个时候,日本国民的富裕程度将远远的超过大部分欧洲的国家,到那时,日本的消费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规模将会是惊人的,如果有人从现在开始进入这个市场,那么他就是整个市场的创立者,到时候,无论是次级贷款市场的交易规则,还是次级贷款市场的评估机制都将由市场的建立者来书写。朋友们,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啊,我相信任何明智的投资者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尤其是我们在座的诸位!”谢廖沙用煽动性的语气阐述着自己的这份报告,当演讲完毕的时候,台下的听众们掌声雷动,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站起来为谢廖沙独到而有敏锐的见解而感到心潮澎湃。

    谢廖沙微微一躬身向大家致以谢意,他之所以要向这些银行家们透露这个计划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这些银行家们手中的渠道。谢廖沙打算尽快去日本建立一家从事金融投资等的公司专门从事次级贷款的证券化业务,这些被包装好的证券化产品必须要借助大型金融机构销售出去才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资产证券化只是将一些不同客户的贷款打包到一起而已,入门门槛极低,只要拥有雄厚的实力,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掺和一下。谢廖沙必须将这个门槛抬高,让这些英国人建立一个类似于设立市场准入门槛的机构,只有这家机构授权的公司才可以发行用于市场交易的此类产品。就算是日本的银行也必须经过这个机构的同意才能够发行这样的产品。

    “先生们,我最后强调一点,日本的商人十分的排外,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提议我们以公会为主体一同成立一家授权市场准入机制的机构,我们通过这个机构来发型统一的产品在公开的市场上出售!”谢廖沙高声说道。

    “我同意乌里扬诺夫先生的观点,我们罗斯柴尔德银行愿意加入这个机构!”詹姆斯第一个说道。

    “皇家苏格兰银行愿意加入!”

    “还有我们巴克莱银行!”

    ……
………………………………

第十一章 唐宁街10号

    伦敦西敏宫,下议院议事大厅的大门打开之后,早就等候在外面的记者迫不及待的拥了上去,首相撒切尔此刻正在助手的协助之下,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之中快步的往外走,她今天已经接受了7个小时的议会质询,在野党工党议员们对她采取了人海战术,轮番的攻击她的施政策略,甚至就连保守党内部,也传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撒切尔首相对于全国矿工工会的力量有着刻骨铭心的深刻认识。几乎就在十年之前,希思首相就是被被罢工的工人们给赶出了唐宁街10号,从此开启了工党的长期执政。而自己也正是从那时起接任了保守党的党魁,直到1979年之后赢得大选的胜利才让保守党再次执政。现在矿工协会又开始罢工了,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个去年还带领英国取得马岛海战胜利而广受国民爱戴的铁娘子到底在首相这个位子上还能够干多久。

    撒切尔首相面无表情的钻进了汽车,拒绝接受任何的采访。他敲了敲车顶示意司机赶紧离开这里回唐宁街去。可惜车前车后都是人,而且西敏宫外还聚集了一大堆的抗议者,将她的回家之路围的水泄不通。周围的警员不得不出手强行为首相的专车开道。

    短短十几分钟的回家之路愣是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撒切尔首相坐在汽车里,冷冷的看着外面的喧闹。他有些后悔刚才出来的时候没有昂首挺胸地走出来,也不知道那些记者有没有拍到她满脸疲倦的表情,如果刊登在明天的报纸上,那些政论家们又有的说了。

    车子缓缓地停靠在了唐宁街门前,撒切尔迈下汽车,首相官邸的工作人员早就在此恭候多时了。就在撒切尔首相刚想说今晚不再处理任何工作上的事情的时候,她的管家却告诉她说:“麦格雷迪先生已经等了好长时间了!”

    撒切尔首相轻轻地将管家拉到了一边,悄悄的小声问道:“麦格雷迪先生进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神情?是无精打采,还是焦躁不安?”

    “是焦躁不安,夫人!好像非常迫切的想和您商量什么大事!”管家回忆了一下很确定的说道。

    撒切尔首相听到了这个答案,心理猛的一个机灵,这麦格雷迪不会是向自己来辞职的吧!要是他无精打采,这很正常,这些天一堆破事等着他,他能精神的了才奇怪呢!既然已经急切的来找自己商量什么,那多半是已经下定决心要辞职了,这个混蛋,在这个节骨眼上辞职不是给那些工党议员和全国矿工工会长志气吗!

    想到了这里,撒切尔首相立刻冲进了会客室!她推开门,走进房间举起了自己的食指大声地说道:“NO!NO!NO!永远别想辞职,门都没有!”

    麦格雷迪被撒切尔首相的举动吓了一跳,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他双手不自然的握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开口才好。显然撒切尔首相一定是误会了他是来辞职的。

    “首相阁下,我是来……”

    “不要和我提辞职的事情,门都没有!伊恩,你就不能在坚持一下吗?如果你这个时候辞职会带来多大的麻烦你难道没有想过吗?”撒切尔首相不礼貌的打断了对方的发言,她已经够累的了,不想再听自己的猪队友的那些破事了。

    “首相阁下(阁下(TheRightHonourable)是一个称号,所有内阁大臣都可以被叫做阁下),我不是来辞职的,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必须和您谈一谈!”麦格雷迪感激把自己的真实来意说出来,他可不想再被误会了。

    “好消息?能有什么好消息?”撒切尔首相伸手示意伊恩·麦格雷迪坐下慢慢说,她可想不到现在还能有什么好消息,难道是矿工工会主席阿瑟·斯卡吉尔惨遭不测去见上帝了?

    “首相阁下,有一个苏联外交官通过私人渠道联系到我,他希望能够和你单独会晤一次,并且他还告诉我说,苏联愿意提供充足的煤炭来满足我们的需要!”麦格雷迪将声音压到最低,小心翼翼的说道。

    “苏联人,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撒切尔首相警惕的问道,按照保守党议员们的一贯思维,凡是苏联支持的就是我们反对的。撒切尔首相可不认为苏联人找自己能有什么好事。

    “不清楚,那位苏联官员只和我谈到了煤炭出口的事情,其余的一概不提,只说想和您单独谈谈!还有,我们的钢铁公司和电力公司现在用的就是她们的煤!”麦格雷迪尽量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撒切尔首相。

    “这件事情美国人知道吗?”撒切尔首相马上追问道?

    “我不清楚,不过这些煤炭名义上的出口商是一家瑞士公司,他们充当了中间商的角色,这件事情美国人怪不到我们头上,只要我们不声张,没有人会知道的!”麦格雷迪说道。

    “在野党和反对派迟早会知道的,算了!既然苏联人能解决问题我就不再纠结那些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了!不就是见一面吗?为了这个国家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撒切尔首相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那我为您安排!我会找个隐蔽的地方的!”麦格雷迪赶紧回答道,只要首相肯见对方,那么煤炭供应的问题就有着落了,就算是苏联的煤炭又怎么样,自己的压力会小得多,煤炭局也将重新占据上风。

    “不,把他叫到这里来!公开他的身份!而且还要有记者在现场采访!”撒切尔首相给了麦格雷迪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

    “首相阁下,您这样做会引起美国人的不满的!”麦格雷迪惊讶道说道。

    “我有的选择吗?美国人只想让我们帮他们制裁苏联,他们想要拖死对手。可是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再让这些矿工这么闹下去,苏联没死我们就快死掉了,威尔士地区的电煤存量只剩下一个月了,难道我就坐以待毙的等着三分之一的不列颠岛陷入黑暗之中,让对手把我们赶下台吗?”撒切尔首相气愤地说道。
………………………………

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

    “公开会晤?为什么,我当初可不是这样说的!”谢廖沙有些生气的说道。

    “乌里扬诺夫先生,这是首相要求的!我无法说服首相和您私下会晤,你是知道的现在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刻!如果首相私下和您见面,一旦被记者或者那些工党议员知道了,一定会借机发作,到时候美国人肯定会给首相施加更多的压力。”伊恩·麦格雷迪极力的向谢廖沙劝说道。

    谢廖沙和麦格雷迪为是否公开会晤的矛盾争论了一个小时,却依然没有找到能让大家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件事的难度显然超出了谢廖沙当初的设想。谢廖沙现在必须想想有什么可以替代的计划,来促成这件事情。既然麦格雷迪这边走不通,谢廖沙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首相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爵士。

    谢廖沙将卡莉姆叫了过来,小声的问道:“卡莉姆,知不知道首相的丈夫是干什么工作的?”

    “他啊!听说是个经营油漆和颜料生意的富商,那个老头既可笑又可爱,让人感觉他的性格有些腼腆,却娶了一个这么个强势的妻子,那些三流报纸经常报道他们夫妻的事情,整天都在拿他来寻开心!不过却是一个好人!”卡莉姆乐呵呵的说道。

    “能不能找个机会和他搭上关系呢?”谢廖沙好奇的问道?

    “你还真是说着了,他和我们画廊的一位常客是多年的好友,经常一起去玩玩高尔夫球什么的!我想创造一个偶遇的机会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卡莉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