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苏联教父 >

第202部分

苏联教父-第202部分

小说: 苏联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乔夫的阵营,最后与罗马尼亚接壤的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也参与了进来。

    对于戈尔巴乔夫最为支持的当属格鲁吉亚的第一书记谢瓦尔德纳泽,谢瓦尔德纳泽现在是政治局委员。由于格鲁吉亚靠近车臣地区,在那里担任第一书记有时候要承受很多不必要的压力。谢瓦尔德纳泽迫切的想要到莫斯科来工作,戈尔巴乔夫自然暗中一口答应了下来。

    当葛罗米柯回到了莫斯科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可以在政治局上提出来。葛罗米柯将自己同里根总统的会晤整理成了书面的报告递交给了政治局。这份报告里自然没有什么称赞美国的政府的地方。读过报告的戈尔巴乔夫在长出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借机让手下对葛罗米柯展开攻击。

    正是在这股暗流涌动的情势之下,谢廖沙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最高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召开的第一天上午九点之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全国苏维埃代表们乘坐着黑色的伏尔加轿车陆续的赶到了克里姆林大会堂。

    谢廖沙的专车在克里姆林大会堂前的广场上停稳之后,谢廖沙就踏上了通往会场的红地毯。今天的代表太多了,谢廖沙穿越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参加同一个活动。他刚刚走下了汽车,很快就有外经贸部的同志们聚拢在了他的身边。谢廖沙跟着他们随着人流走进了会场。

    会场的内部灯火通明,一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座椅。主席台的背景是一幅颇具现代感的巨幅列宁头像,下方标示着1922~1985的字样。谢廖沙感到这样的大场面只有领导人的葬礼才能相提并论。

    谢廖沙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他的座位在靠近主席台的第二排,前面一排都是部长们的座位,而主席台上则是政治局委员们的座位。随着九点钟的临近,会场内陆续坐满了人。随着一阵掌声响起,大家集体起立欢迎以契尔年科总书记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入场。

    大会主持人走到讲台前,高声宣布道:“全体起立,唱国歌!”

    谢廖沙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不久之后会场内响起了《牢不可破的联盟》这首歌的歌声。

    近万人的集体大合唱造成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谢廖沙甚至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了起来。谢廖沙忍不住看向主席台正中央的契尔年科总书记。只见契尔年科书记的嘴唇微微的吟唱着,脸色看起来似乎好了不少。

    国歌声结束之后,谢廖沙做回了座位上!虽然他已经踏入了苏联高级官员的行列。可是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能够登台作报告的最次也是部长一集的官员。由于苏联国内特殊的联盟性质,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在地位上要比部长还要高上两个级别。因为在部级官员之上还有联盟院、民族院等更高一级部门的存在。

    这次会议是政府而非党务会议,因此第一个登台作报告的就是苏联的部长联席会议主席吉洪诺夫。此人在柯西金改革失败被迫退休之后,由勃列日涅夫送上了总理之位。不过他并没有将苏联的经济带回到让人满意的道路上来。五年的部长联席会议主席生涯已经证明了吉洪诺夫的能力,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明年的苏共二十七大会议上,吉洪诺夫就会退休。至于他的接任者,现在还很难说。目前来说戈尔巴乔夫的呼声最高,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契尔年科依然占据着总书记的位置。

    上午的大会足足开了两个小时,随后是午休时间。代表们会回到酒店里稍事休息,然后继续参加下午的会议。谢廖沙走出会场,刚要让司机来接他,就在这时茹拉夫廖夫部长的秘书忽然叫住了他,让谢廖沙去讨论一下外经贸部的报告方面的事情。谢廖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他跟随着茹拉夫廖夫部长的秘书坐上了另一辆汽车,茹拉夫廖夫部长正坐在车内。茹拉夫廖夫部长建议谢廖沙和他一起吃个午饭,顺便再斟酌一下报告上的内容。谢廖沙微笑着答应了。
………………………………

第七十九章 推波助澜

    初次参加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那点新鲜劲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荡然无存了,谢廖沙不是个爱开会的人,他也极少公开发表讲话。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谢廖沙觉得自己每天如坐针毡,备受折磨,但他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方向。

    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科所代表的党内改革派迷恋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谢廖沙因为有后知后觉本能的就觉得这些理论并不适合苏联的国情。他总是下意识的排斥着持有这一理论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尽管他现在也是深受戈尔巴乔夫信任的改革派大将之一。

    谢廖沙在这几天开会的过程中开始反省自己的这些做法,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玩火。如果谢廖沙表现出他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思路不统一的话,那他一定会很快的被从改革派的队伍里清除出去。

    抱住戈尔巴乔夫的大腿现在是谢廖沙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紧跟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步伐,趁着苏联的这艘超级巨轮还没有沉没好好的利用一下呢!

    谢廖沙现在想开了,既然戈尔巴乔夫喜欢自由经济,那自己就去吹捧自由经济好了。反正现在苏联国内还没有什么成气候的民营企业,玩市场竞争谢廖沙绝对不会遇到任何的对手。

    现在看来苏联的体质问题已经被谢廖沙成功的绕了过去,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尤利娅这两个人,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严格说起来是共青团下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并不归属于任何人。但是谢廖沙以特殊津贴和奖金的方式两人获取了巨额的财富。他们为青年科技文化中心赚取的利润越多,他们所获的奖励也就越多,通过这种办法谢廖沙充分地调动了下属企业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谢廖沙于是找了个机会把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情况先和雅科夫列夫提了一句,果然不出谢廖沙的预料,雅科夫列夫对这个隶属于共青团中央的具有盈利性质的机构感到非常的感兴趣。

    “谢廖沙,你什么时候搞出来了这样一个机构,你要知道我们苏联科学院一直都想找一家单位做社会实验的!你们的这个机构现在看来探索出来了一条改革的新方向,我一定要让戈尔巴乔夫书记去你那里看一看!”雅科夫列夫有些激动地说道,他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谢廖沙的青年科技文化中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支撑雅科夫列夫所主张的经济改革方向。因为经济改革成功的标志就是创造利润,以及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这两点在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下属企业上已经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随着大会最后一天的到来,1985~1986年度的最高苏维埃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集体表决。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雅科夫列夫就主动来到了青年科技中心来参观考察,由于尤利娅的企业有走私文化制品的嫌疑。所以谢廖沙就只安排了霍多尔科夫斯基作为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代表人物来接待雅科夫列夫。

    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当参观结束之后,雅科夫列夫简直对这个年轻人赞不绝口。

    雅科夫列夫对谢廖沙说道:“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出色了,如果不是因为年纪我真想把他调到某个大型企业里去当厂长或者经理。”

    “他确实很出色,不过我们青年科技中心也会支持一些非共青团成员们的业务,你们苏联科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好像叫别列佐夫斯基的现在带着一批人帮助国外的某家金融机构提供数学分析服务,现在也发展得很好。还有某个来自军队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学家,正在对国外的录像设备进行国产化……”谢廖沙一口气说出了好多的例子,雅科夫列夫听的有些心花怒放。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院长,你知道我给像霍多尔科夫斯基这样出色的管理者颁发了大笔的奖金,这件事情并不违反法律!但是我想问问他们真的能够安全的享受这笔钱吗?你知道我这么做其实是在仿照着国家对于功勋科学家,或者艺术家,运动员的奖励方式!”谢廖沙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谢廖沙,如果是在斯大林时代,可能你们所有人都会被枪毙!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合理合法的收入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雅可夫列夫回答道。

    雅可夫列夫在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整整参观了一整天,临走的时候,他还要走了一部分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所培育的企业的资料和经济情况。谢廖沙自然不会把尤利娅这样打擦边球,赚灰色收入的下属企业暴露出来。

    谢廖沙希望雅科夫列夫能帮助他扩大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规模,把这家机构从莫斯科推广到全国各地去。因为只有这样,谢廖沙才能得到授权动用外贸银行的资金打着扶植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幌子去做别的事情。因为和贸易比起来,投资调动资金更加方便。

    谢廖沙在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之后,正式向茹拉夫廖夫提交了希望将工人新城的一小部分资金通过外贸银行注入地中海贸易公司的申请。谢廖沙在申请中并没有提到安插人员的事情,他只是说这笔钱未来要划拨给地中海贸易公司去使用,所以希望外贸银行能够将这笔资金划拨到地中海贸易公司的账户上。

    茹拉夫廖夫并不清楚谢廖沙已经看中了他的外贸银行,现在两个人相处的还算不错。谢廖沙干了很多出色的政绩,茹拉夫廖夫自然也跟着沾光。谢廖沙这第一步其实是在试探茹拉夫廖夫,结果茹拉夫廖夫完全没有产生任何的怀疑,这让谢廖沙很是高兴。紧接着,谢廖沙把盖达尔从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调到了外经贸部,并且把它推荐给了茹拉夫廖夫。毕竟是从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下来的专家,位置小了可不合适,谢廖沙很好奇茹拉夫廖夫会如何处理盖达尔的职位问题。
………………………………

第八十章 戈尔巴乔夫当选

    “你说这个盖达尔是雅科夫列夫介绍过来的?”茹拉夫廖夫不放心的问道。

    “是的部长,我就是吃不准如何安排这个盖达尔才来请教您的。不知部长您有何高见?”谢廖沙恭敬的问道。

    “谢廖沙这件事情容我考虑一下,过几天在给你答复!”茹拉夫廖夫一时半会儿摸不准这个盖达尔到底是何方神圣,所以打算先拖上一拖。

    谢廖沙向茹拉夫廖夫告辞之后,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刚刚走出房间,突然发现楼道里所有的人都在往前跑,谢廖沙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抓住一个人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乌里扬诺夫部长,契尔年科总书记好像去世了!”那个人说完就往前跑,谢廖沙快跑两步跟了上去,走到大厅,这里的电视机跟前挤满了人。谢廖沙拨开人群走向前方,人们一看到是谢廖沙走过来自觉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电视里的播音员正在用沉痛的声音宣布着契尔年科去世的消息。谢廖沙先是有些吃惊,然后稍微感到有些难过。紧接着就是一股兴奋之感。

    “今天真是个悲痛这日子啊!”谢廖沙对众人说道,大家立刻低下了头为契尔年科总书记默哀,谢廖沙也加入了他们。默哀结束之后,谢廖沙提前离开了单位,回到了家中,这段时间谢廖沙都不打算去做什么事情。

    ……

    契尔年科去世的消息打乱了莫斯科所有的政治活动,而就在消息还没公布之前,政治局内部却对于契尔年科总书记的治丧委员会主席的职位而争论不止。

    政治局常委会内部拉锯战一般的表决过程让葛罗米柯和戈尔巴乔夫两派的人谁也无法占到上风。吉洪诺夫现在作为中间派来主持大局,他只能无奈的说道:“同志们,既然我们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我建议把这件事交给中央委员会来决定。毕竟我们刚刚结束最高苏维埃会议,所有的中央委员会成员还都留在莫斯科。”

    在吉洪诺夫提出了他的建议之后,很快又进行了一轮表决,这一次,由于吉洪诺夫一派和戈尔巴乔夫的人站在了一起,因此这个建议得到了通过。

    葛罗米柯觉得交给中央委员会去做最终的决定自己未必没有机会,因此他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克里姆林宫当天就通知所有的中央委员要召开非常态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通知。于是原本已经准备打道回府的中央委员们被通知在第二天上午到最高苏维埃出席一次特别的会议。

    耶利钦很快就通过谢廖沙了解到了这次突然到来的会议其背后的真实背景,耶利钦现在已经把自己的全部的筹码都压在了戈尔巴乔夫身上了,不只是他,很多在地方政府里摔打多年的干部们都看好戈尔巴乔夫。对于他们来说,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这样在五十多岁就进入政治局当常委等官员简直是官场上的榜样,像耶利钦这样的官员之所以在地方州委一级止步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没有多余的职位可以提供给他们,除非像葛罗米柯这个年纪的官员去世或者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才可能离开工作岗位。

    由于这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对外不公开,所以谢廖沙和大多数的老百姓一样只能静静的等待最终的结果。

    会议在吉洪诺夫的主持下召开,首先向已经去世的契尔年科总书记集体表示哀悼,随后在吉洪诺夫宣布了下一任总书记的候选人之后,投票的活动就开始了。

    大会堂里每一位中央委员都有一张可以决定苏联未来当家人的选票,有的人毫不犹豫的填好了选票,有的人则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大会堂正中央的投票箱每个人都可以看见,很多人的命运都会因为这次的结果而改变。

    戈尔巴乔夫投完票之后面带微笑的回到座位上,还热情的和吉洪诺夫等老同志开起了玩笑,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脏都快要停止了。

    耶利钦将自己的选票放进了投票箱内,随后面无表情的回到座位上。他抬起头,一联羡慕的望着远处的雷日科夫。心里感到有些悲凉,他责怪自己的为什么不再努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