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苏联教父 >

第244部分

苏联教父-第244部分

小说: 苏联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担任切尔诺贝利抢险行动的总指挥。而苏联化学兵总司令皮卡洛夫将军在此之前已经从切尔诺贝利的上空冒着核辐射的危险亲自视察过了。整个基辅军区下辖的近卫第17,51,97,15,40摩托化步兵师和乌克兰其他地区的第34,161摩托化步兵师等十几个作战师都被动员了起来。

    普里皮亚季的居民已经全部疏散到了苏联其他的城市,而在抢救切尔诺贝利险情的过程中出现严重核沾染症状的消防队员和红军战士都被飞机送到了莫斯科的陆军第六医院去接受治疗。交通运输部甚至调整了乌克兰地区的铁路线路,确保运往普里皮亚季的救援物资能够最快的到达现场。

    谢廖沙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任务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他却一点都不轻松。他要负责安置从普里皮亚季撤出的5。3万普里皮亚季居民的衣食住行,除此之外还要负责调拨发往切尔诺贝利的救援物资,这些工作既繁琐又繁重,谢廖沙已经很久没有亲自负责这么多的工作了。

    由于纳斯佳目前还在英国不在身边,谢廖沙除了从莫斯科带来的干部之外,破例的把尤利娅安排到了自己的身边工作。谢廖沙对于尤利娅的能力还是很有印象的,他果然没有看错人,在尤利娅的安排之下,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工作终于开始变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了起来。

    从俄罗斯共和国抽掉几十万的工程兵部队很快就抵达了乌克兰。他们的任务是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境内切尔诺贝利周围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修建一百三十座堤坝以防止核泄漏事故污染周围的河流。除此之外,乌克兰首府基辅,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以及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等具有一定工业实力的大型城市要负责生产大批的工业液氮以满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的需求,因为按照苏联科学院专家的建议,那里需要从侧方利用石油钻探设备打通一条伸向切尔诺贝利下方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注入液氮来为反应堆降温。对液氮的消耗是巨大的,每天需要二十五吨左右。这么庞大的需求量紧紧靠着基辅的工厂是不可能满足的。

    随着尤利娅逐渐接手了越来越多的工作,谢廖沙终于可以好好的喘一口气了。这场人为酿成的灾难带给苏联的的损失是巨大的。谢廖沙所提供的一百亿卢布的资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花的差不多了。虽然整体的资金需求还没有估算出来,但是谢廖沙预计起吗还需要再来一百亿卢布。

    切尔诺贝利发生的实在不是时候,因为盖达尔和联邦德国的债务谈判本来已经达成了共识,苏联外贸银行已经答应提前还款并且会再向联邦德国筹借一笔利息更低的新的融资。但是因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发生,谢廖沙只能挪用了这笔用来偿还外债的钱去救灾,苏联外贸银行陷入了信用危机之中。

    德国人并没有因为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发生而让苏联的债务延期,相反的,他们希望以此为借口来争取和苏联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这简直就是在趁火打劫。为了让德国人死了这条心,谢廖沙让米哈伊尔从日本银行和东京银行拆借了一大笔资金共计两百亿美元左右来终结联邦德国手上的苏联债务。而剩余的资金则被谢廖沙扔到了美国新成立的那家保险公司的账户头上。

    切尔诺贝利事件不但让苏联元气大伤,也让谢廖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紧张。不过现在谢廖沙依旧不打算将手上的日元资产抛售套现。因为日元现在依旧处在强劲的上升趋势之中。

    不过这段时间里尤利娅跟在谢廖沙的身边算是沾了不少的光,由于谢廖沙是现在救援行动的后勤大总管,所以来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拜见谢廖沙的人基本上也是脊背很高的官员,尤利娅因此结识了很多乌克兰政坛响当当的人物。

    谢廖沙对于尤利娅打着自己的幌子来结交权贵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其实他倒是很欣赏尤利娅的这种性格,谢廖沙是孤儿出身,而尤利娅出生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农村的家庭,母亲是亚美尼亚人,这样的家庭背景并不能让两人在苏联的政治圈里平步青云。谢廖沙和尤利娅缺都野心勃勃的想要干出一番成绩来。所以谢廖沙看到尤利娅就想起了当初流落到高尔基市时候那种生活,在黑市上卑微的贩卖着药品,招人白眼,受人歧视。所以谢廖沙不知不觉之中开始怜香惜玉了起来。


………………………………

第九十七章 Yota通讯的困境

    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伊娃失望的离开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所在地,一坐上汽车,他就命令司机将车子开往机场,他一刻也不愿意在这个充满沙漠的荒凉之州停留了。

    伊娃这一次是为了推广Yota通讯的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才来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来拜访这里的高层的。就在几个月之前,伊娃再一次拒绝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投资的邀约,这也为两家公司的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现在的Yota通讯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其实隐约之中已经暴露出了一些危机。Yota通讯的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虽然独步全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语音以及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他的成本太高了,全世界现在愿意采用这么昂贵的基础设施的运营商少之又少,目前为止只有日本的运营商签订了合同。而反观Yota通讯在崛起时的老朋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他们采用的的一代技术耗费了上百亿的资金,短期之内几乎不可能采用更新的技术。当然,如果Yota通讯变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亲闺女就又要另当别论了。

    受到冲击的并不仅仅是Yota通讯的移动通讯业务,Yota通讯的网络解决方案也一样受到了竞争对手思科的威胁。原本在这场争斗之中,Yota通讯首握技术优势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支持,可谓稳坐钓鱼台,但是因为投资的事情,伊娃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合作也进展不顺。现在据说思科公司的高层已经到达了圣安东尼奥市。其中的猫腻自然不言而喻。

    其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那边一直都希望能够进入Yota通讯的董事会,不过Yota通讯实在是有太多不能说的秘密,所以尽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诚意十足,但是伊娃始终都没有松口。事实上这种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伊娃根本就不可能答应。

    在去机场的路上,心灰意冷的伊娃拿出了自己的卫星电话,习惯性的拨通了谢廖沙的号码,她想要和谢廖沙好好的谈一谈一吐心中的不快。电话没有等多久就接通了,谢廖沙的声音很快就从那边传了过来。

    “谢廖沙,我们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合作看来不可能了,他们提出除非入股Yota通讯,否则绝对不会采购我们的第二代移动通讯解决方案的。”伊娃在电话的这一边长叹一声说道。

    “哎,那真是太可惜了,我们就是缺少这样实力强大的伙伴!不过伊娃,没关系,我过些日子打算把英国的通讯运营商拿下来,我们可以在英国先把第二代移动通讯的欧洲示范性项目建立起来。”谢廖沙安慰道。

    “那还不都是我们自己的公司,这样做可没什么意思!”伊娃并不打算让谢廖沙花大价钱去捧自己的Yota通讯,因为这样实在是没有什么成就感。

    “不过伊娃,我是觉得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思路,像现在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去沟通移动通讯网络的事情实在是太麻烦了!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自己建立一套移动通讯网络,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甩到一边去?”谢廖沙会然若有所思地反问道。

    “谢廖沙,你知道那可是基础设施投资,先不说资金的问题,恐龙怕光是北美地区就需要将近好几百亿的投资,而在整个网络建立起来之前,我们的服务绝对争不过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因为我们不能提供全国范围的通讯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电信的接入,这一切都需要天量的投资来作为支撑,你知道,在美国乃至全球没人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对手!”伊娃想都不想的反对道,他可不希望谢廖沙为了哄自己开心就让钱白白的去打水漂。

    “真的没有人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对手吗?我们现在在用什么通话?”谢廖沙忽然反问道。

    “卫星电话……谢廖沙我没明白你的意思,难道你想把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买下来吗?这可是个非盈利性的组织,他们是不可能接受我们的收购的!”伊娃经过提示想到了卫星电话的服务运营商NMAR…SAT即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这家公司利用GEO(地球禁止轨道卫星)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话服务,但是他们的服务实在是太贵了,不但通话费用高达每分钟3…7美元,最主要的是,卫星通讯的用户终端卫星电话实在是太昂贵了,基本上价位在3千到数万美元不等,所以一直以来卫星电话的私人用户非富即贵少之又少,而大部分的用户则都来自航运公司用于海上的通讯。可是这并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家国际组织,他们本身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不缺少资金,也不可能允许私人的收购。

    “伊娃,我的意思是既然在地面上我们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无法竞争,我们就把战场搬到太空上去!就像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一样!你觉得我们运营一家全球范围内的卫星通讯网络怎么样?”谢廖沙像伊娃解释道。

    “这……要多少资金,技术上可行吗?”伊娃被谢廖沙这个计划给吓到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还可以这么玩。

    “这方面我稍微了解过一些,如果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讯的话,大概需要77颗卫星,和铱原子的电子数目相同。我觉得我们就把这家公司叫做铱星公司怎么样?”谢廖沙在电话里说道。其实他在之前根本就没有了解过,只不过铱星公司的失败在几十年后会被当作经典的商业失败案例而被广为传播,所以谢廖沙对这个源自于摩托罗拉的计划印象深刻。况且谢廖沙在莫斯科大学可是化学系的高材生,铱有多少个电子那还不是张口就来,只要直到七十七颗卫星,那么找人了解一下发射和研制的成本,整个项目需要多少投资也就一目了然了,按照谢廖沙的计划,整个项目应该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采用一代通讯技术的成本差不多,不过一旦铱星系统正式建立,移动通讯将会直接迈入全球通讯的时代。


………………………………

第九十八章 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伊娃和谢廖沙的这通电话一直打到上飞机之前才依依不舍的结束,放下了电话之后,伊娃感到自己似乎满血复活了一般,身上再一次充满了干劲。在从圣安东尼奥返回波士顿的旅途过程中,伊娃开始不断的完善着谢廖沙提出的这个设想,将Yota通讯的移动解决方案放置到地球低空轨道上。这个点子简直是太棒了,如果这个计划实现了,全球所有的电信运营商将不再是Yota通讯的对手,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运营商能够提供覆盖全球的移动通讯保障。

    不过在这个计划上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Yota通讯的卫星技术。这个有点难,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实在不行Yota可以和别人合作,或者直接购买相关的技术。对了,还是合作的为好,这样的话就会让铱星计划早日投入运营,将竞争对手们远远的甩在身后。

    可是和谁合作呢?说起通讯领域,Yota恐怕有一个绕不开的对手,那就是通讯巨头——摩托罗拉。

    三个小时之后,当伊娃的私人公务机降落在波士顿机场之后,伊娃迫不及待的联系自己的下属召集技术部门的骨干。伊娃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吃瘪的模样了。

    在乘车回剑桥市的路上,伊娃让自己的女秘书去联系一些著名的商业公关公司,着手准备和摩托罗拉的接洽事宜。伊娃现在可是名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所关注着。如果伊娃事先没有沟通就贸然的跑到摩托罗拉总裁面前谈合作,那就是既丢面子又丢人,所以在此之前公关公司负责前期的接洽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进行初步的沟通明确双方是否有合作意向,又可以在媒体面前不动声色。

    当伊娃回到Yota通讯的总部的时候,公司里研发部门的所有重臣都已经准备就绪。伊娃风尘仆仆的走进自己的会议室,对所有人说道,现在把你们的手机都放在办公室的外面,我们一会儿要谈的事情非常的关键,我不希望在计划还没有着落之前就被媒体所知道。

    大家听到伊娃这么说,顿时感到这一次的会议没准会宣布什么大消息,难道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看来今年的分红又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大家这么想可不是毫无根据的,最初Yota通讯还是一家小公司的时候,他们一鸣惊人的拿下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第一代移动通讯解决方案的合同。当年全公司的销售收入高达四百亿美元,老板伊娃拿出了二十亿美元来奖励Yota通讯的所有员工,最少的也分了几百万美元。在这笔奖金的刺激下,Yota通讯的员工变得格外的忠诚,任凭外面的公司和猎头如何挖角,离开的人寥寥无几。而第二代移动通讯已经研制了好几年了,能否复制Yota起家时候的辉煌,这可是Yota通讯所有员工心中最期待的事情。

    当所有人都把手机放到了外面之后回到了座位上,伊娃看向大家,然后慢慢的说道:“我现先宣布一个坏消息,那就是我们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合作很可能不能继续下去了?”

    伊娃此言一出,会议室的员工们顿时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但是……”伊娃看着所有人,当到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她才继续说道:“我准备将公司的业务扩展到通讯运营商的领域,我希望能够将我们的第二代移动通讯安放到一个全新的平台,近地轨道卫星(LEO)上。”

    “卫星,我没有听错吧,这简直是太疯狂了……”

    “我们的技术能做到卫星通讯的要求吗?”

    “发射呢,发射服务由哪家提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