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倾宋 >

第475部分

倾宋-第475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淮军在之前的北伐之战中,一直都是处于给高歌猛进的天武军和镇海军打下手的地位,要说将士们心中没有丝毫的憋屈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大明的主力战军,那些家伙不过就是凭借着成军时间比较早,不但有自己的军号,还能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荣耀,这对于两淮军上下来说自然觉得不公平。

    战场厮杀,有的时候就是为了争这一口气。

    济州府中,已经吵作一团。

    蒙古鞑子骑兵足足五六千人直接进攻大明的边境城镇,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现在两淮军已经开始集结,双方在冰天雪地中拉开架势,大有大打出手的意思,自然而然也就严重阻碍了救灾的进行和朝廷赈灾粮食的发放,甚至发放粮食的队伍也得考虑会不会受到蒙古鞑子的趁火打劫。

    山东行省安抚宋应龙手按在桌子上,脸色阴沉的说道:“现在还不能打起来,打起来的话按照原本制定的救灾计划,济州府西面还有南面两个受灾的州府就没有人救援,这样会导致更多百姓受冻挨饿,甚至更多人死亡,所以某不同意现在出兵!”

    “某也是这个看法。”江铎沉声说道,他是当初天武军的粮草官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看事情自然也不会像宋应龙那样更多在意的是百姓,自然明白大明将士求战的那种急迫心态,不过站在他山东巡抚的位置上,不得不以百姓为先,“两淮军可以护送粮队,只要粮食发放下去,救灾还能进行,蒙古鞑子打秋风也抢不到什么东西,自然会退却。”

    “现在坚壁清野根本不可能!”陈炤霍然转身,声音之中带着怒气,“蒙古鞑子以骑兵来往,迅疾如风,想要一边发放粮食,一边坚壁清野,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集中全部的兵力,将蒙古鞑子打疼,让他们没有胆量窥探,咱们才能够把粮食发下去、把人尽量多的救出来!”

    宋应龙当即毫不犹豫的回答:“但是如果一旦开战,很有可能把济州府甚至整个山东行省都卷入兵灾当中,现在山东行省的储备粮食并不多,南面的支援还遥遥无期,所以山东行省并没有开战的资本,甚至根本抽不出足够的军粮供应两淮军作战,也抽调不出足够的民壮为两淮军转运器械和粮草!”

    “宋安抚这是在威胁某、威胁两淮军么?!”陈炤也没有客气,甚至没有称呼宋应龙为“宋相公”,而是直呼其名。看着宋应龙微微皱眉,陈炤当即解下来自己的佩刀在桌子上重重一拍,吓得大堂中的官吏和士卒们都是一哆嗦,“蒙古鞑子入寇,我大明儿郎岂有坐视不管,任由其随意来去之道理?陛下带着我等大明儿郎南北转战,开拓下这一方天地,不就是为了能够保护天下的百姓么?现在蒙古鞑子已经将屠刀架在了百姓的脖子上,两淮军却只能在一旁运输粮草,宋安抚,你知道你这个决断意味着什么么?!”

    站在陈炤身后的两名两淮军军长同时向前迈出一步。

    按照大明律法,边地官员遇外寇入侵,当率军民固守待援,若境内有主力战军屯驻,应当全力配合主力战军进行反击。

    若不遵循者,可定“叛国”之罪!

    叛国这样的罪名压上来,就算是再大的功劳也洗刷不干净,和千古罪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宋应龙轻轻吸了一口气,看着陈炤,眉头紧皱却不敢在这个上面接话。

    “陈督导未免言之过重了。”两个副手斗法已经失控,江铎自然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笑着说道,“宋安抚和陈督导所言,在本官看来都有其道理所在。而且两位相公还请放心,大家都是陛下亲自选定的,必然也是在陛下心中能够担当此重任的人物,所以绝对不会有什么谋逆背叛之心,对大明、对这一方黎民百姓的拳拳忠心,那也是日月可鉴,所以都不要动怒,本来就应该是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同僚,何必要吵得不可开交呢?”

    江铎站出来,虽然实际上没有说出来什么,但是毕竟他是山东巡抚,山东行省的一把手,又是从龙老臣,所以大家说什么都得卖他一个面子,当下里宋应龙和陈炤对视一眼,愤愤不平的退后一步。

    “适可而止吧。”一直在一旁闭目养神的王安节淡淡说道,“这样没有意义的争吵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整个大堂之中已经鸦雀无声,一道道目光都落在江铎和王安节这两个掌握真正决定权的大佬身上。

    王安节径直走到舆图前面,伸手在舆图上连指了三个地方,沉声说道:“济州府的正北方为梁山泺,东北方为兖州,西北方为郓州。根据前方传来的消息,蒙古鞑子主要是从西北方向前来,沿着阳谷、寿张一路南下,骚扰济州府边境,现在更是因为合蔡镇一战,将大量的蒙古鞑子吸引在济州西北侧不远,这对于以步卒为主的两淮军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

    王安节只是在那里一站,便稳如山岳,多年的行军生涯已经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军人威仪。宋应龙虽然想说什么,不过还是被江铎一把拽住了,看着江铎微微摇头,宋应龙也只能憋回去。

    毕竟一旦没有了江铎的支持,他孤掌难鸣,根本没有办法说服王安节和陈炤两个人。

    江铎毕竟是在天武军中待过时间不短的人,尤其是还亲身参与了浩浩荡荡的襄阳大战,看到王安节的手势,已经有所明了:“王将军是打算趁机在这合蔡镇教训教训蒙古鞑子?”

    “以孤军驻守合蔡镇,吸引蒙古鞑子,然后其余大部直接从济州府向西再向北,从雷泽一带直插合蔡镇侧翼,另外某还会派遣一支骑兵,直接绕过梁山泺,包抄蒙古鞑子的后路。”王安节沉声说道,“不打则已,既然决定要打,就不能拖拖拉拉,相比两位相公也都清楚,咱们现在根本没有能够拿来消磨和拖延的时间,这一战,必须彻底解决蒙古鞑子对边界的骚扰,甚至不惜以少量牺牲和攻入蒙古鞑子境内冒险作为代价!”

    皱了皱眉,江铎直接看向王安节:“需要几天?”

    “三天之内,必须解决战斗,达成目的。”王安节沉声回答,“某不知道山东行省还能够支撑多久,三天某虽然不敢打包票,但是凭借两淮军的能耐,应该**不离十。”

    “朝廷后续的粮草和援兵估计还需要四到五天才能够到达,咱们如果再这样干耗下去的话根本支撑不到朝廷的援手,更何况恐怕在场的诸位也不想到时候因为静候朝廷的命令而被冠上‘无能’的称呼吧?”江铎的目光在身边一众文武官员身上扫过,这些官员们都下意识的挺直腰杆,“所以本官希望,这一次两淮军放手一搏,山东行省能够在后面顶住。如果这一战胜了,少不了两淮军的荣耀,也少不了山东行省的功劳!”

    “末将(属下)遵命!”一众官员急忙应道。

    等到宋应龙和陈炤带着官员将领离开,江铎上前一步,低声说道:“伯诚(宋应龙表字)也是为了一方百姓,还望王将军不要放在心上。”

    王安节轻笑一声:“能够被陛下选中,在此处为大明支撑一方天地的,又有几个是等闲之辈?某王安节尤其是那种小肚心肠之人,炎平(陈炤表字)的性子江相公也知道,两个直爽的人撞在一起,难免会有些争执。”

    江铎点了点头,却是没有再说刚才争吵的事,和王安节这样位居高位的人对话,大家点到为止就能相互会意,有的时候反倒是多说无益:“南面传来的消息,大雪封路、运河冰封,朝廷的援助想要到达,恐怕还得一段时间啊,不过据说陛下已经抽调禁卫军和金陵医护学院北上,如果这一批人能够抵达,倒是谢天谢地了。”

    从两淮到山东这一条路王安节是走过的,从南京过来需要多久,王安节自己心里面实际上也很清楚,刚才江铎所说的四五天实际上已经是乐观估计了。或许山东行省还需要支撑更久。

    “这个时候指望朝廷救援,或者河洛、两淮等地能够雪中送炭,可没有多大希望了,得靠自己啊。”江铎喃喃说道。

    “所以这一战,不能不打,而且不能不胜。”王安节眯了眯眼,看着舆图上犬牙交错的局势。

    或许他在想,如果是叶应武亲临,这一战会怎么打。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雪满弓刀

    王翼周不知道这是蒙古鞑子第几次进攻了,这些一开始惊慌失措的敌人,在短暂的调整之后立即露出他们骇人的爪牙。最新章节阅读

    王翼周想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茫茫雪原上由远及近的黑云,不知道多少蒙古骑兵从外面杀来,扬起的马刀让冬天惨淡的阳光都显得有些刺眼,刨动积雪的马蹄不断地落下又腾起,一道一道的身影从纷纷扬扬的雪粉中展露出属于他们的狰狞。

    这些蒙古鞑子甚至不知疲倦,不断地而向前冲击。

    了解内情的王翼周知道,这些敌人显然也是饿疯了,而且也因为周围的袍泽弟兄不断倒下而杀红了眼。济州府的风雪尚且如此,更往北蒙古鞑子的地盘上受灾情况更是可想而知。

    更有传言蒙古鞑子甚至已经开始吃人肉。

    “你在做什么,给老子顶上去!”一名都头看着缩在一道墙后面的王翼周,嘶哑着嗓子吼道。

    王翼周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蒙古鞑子又冲上来了,这些疯子简直不知疲倦,将两淮军的第一旅死死拖在这小镇上无法脱身。不过王翼周更知道,只要第一旅能够钉死在这里,让蒙古鞑子没有办法越雷池半步,那么等待蒙古鞑子的就只有灭亡。

    撑住,撑住!

    在这呼啸的风雪中,能够支撑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

    “杀!”王翼周低低的吼了一声,提起自己的刀盾,在断墙的空缺处直接翻身过去,几支箭矢呼啸着从他的头顶掠过,不过这几天得战场磨炼,已经让王翼周习惯了躲闪箭矢。

    不知不觉得或许他已经算是一个老卒了。

    一队蒙古骑兵顺着街道杀过来,刚才那几支有些盲目的箭矢就是他们射出来的。当王翼周正想找找刚才那个都头在哪里的时候,那都头已经从一片废墟中跳出来,随着他的还有几名弓弩手和火铳手。神臂弩和火铳向近在咫尺的敌人倾泻愤怒,而都头踩着箭矢的落点杀入蒙古骑兵当中。

    手起刀落,鲜血直流。

    看着不远处的激战,王翼周只感觉滚烫的热血将自己体内全部的疲惫都抹去,狠狠一咬牙,他也跟上都头的身影,撞入纷纷乱乱的人群中。

    另外两队蒙古骑兵显然也发现了这边的战况,纷纷策动战马冲过来。然而更多废墟中埋伏已久的明军士卒,也都吼叫着跃出废墟,手中的枪矛同时挺起,一支支火铳呼啸,刺破寒风。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这位于镇子西北侧一角的战场率先有了动静,整个镇子也仿佛在寒风中活起来。布置在镇子南侧的飞雷炮同时开始吼叫,虽然因为携带不便所以明军并没有火炮,不过这些飞雷炮也能够解决一时之需了。而镇子外围无数挖好的藏兵洞中,不断有明军士卒冲出,原本空空荡荡的镇子,瞬间被跃动的人影所淹没。

    一面赤色龙旗从镇子中心扬起,这是发动进攻的信号。

    大大小小的街巷中,还有外围的原野上,眼睛蓄锐、等候多时的明军士卒同时向距离最近的敌人发动进攻。

    而蒙古鞑子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冲入镇子的蒙古骑兵开始交替掩护着后退,而另外更多的骑兵正拼命向这边赶来。不断有大明和蒙古的士卒倒下,然而更多的人依旧毫不犹豫的投入这浩浩荡荡的厮杀当中,拼尽全力。

    “蒙古鞑子的骑兵正在从镇子外面绕过来,直奔咱们的飞雷炮阵地!”一名十将身上带伤,拼命跑过来。

    都头一脚踹开一名落马的蒙古士卒,随手拽起来身边的一名士卒,定睛看去正是王翼周,当即大声吼道:“王翼周,你带着其余人立刻前去镇子南侧支援,如果少了一门飞雷炮,提头来见!”

    王翼周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大吼道:“提头来见!”

    话音未落,立刻招呼几名士卒跟着他一起向后跑。而都头则是毫不犹豫的转身重新杀向第二批攻上来的蒙古鞑子。第二批的蒙古骑兵来势更为凶猛,尤其是按照蒙古人的算盘,这边暴风骤雨的进攻,也必然会使得明军抽调不出足够的人手支援南面的飞雷炮阵地。

    只不过他们没有预料到,明军竟然从第一线将大多数的士卒都抽调回去,只剩下少量的老卒在废墟之间游走。因为明军上下都很清楚,飞雷炮是在关键时候能够救命的,而且击退包抄的蒙古骑兵,也能够确保自己的后路万无一失,总比被蒙古鞑子包了饺子围困在这小镇中好。

    都头抄起来一把神臂弩,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两堵墙壁中间,几支箭矢几乎是擦着他的脚踝呼啸而过,叮叮当当敲打在地上。

    上面的命令已经传达到了都头这一级,死守此处三天,两淮军会发动大反攻。虽然不清楚反攻是怎么发起的,但是都头很清楚,今天才是第二天的上午,这也就意味着还有将近两天需要死守。

    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好事尽一切可能保存守军的器械粮草,并且尽量利用周围尚未完全坍塌的废墟和蒙古鞑子进行缠斗,甚至不惜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一举绞杀。否则等到以后大多数人都战死的时候,恐怕想要这么打都没有机会了。

    隆隆的爆炸声不断响起,后方的飞雷炮还在尽一切可能向敌人倾泻自己的愤怒。无数的泥泞、雪粉和房屋的残余被气浪卷到空中,又重重的洒落满地。而最先冲入镇子中的蒙古骑兵,直接被这飞雷炮的爆炸抹去。

    “冲过去,冲过去!”都头隐约能够听清楚翻滚的泥泞背后那蒙古人的催促声。一名一名年轻的蒙古骑兵被他们的上官催赶着不断的冲入镇子当中,或许在他们看来,冲过飞雷炮的封锁,就能够抵达安全的地方。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

    一名一名的明军弓弩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