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447部分

大宋王侯-第447部分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道香看了一眼萧绰,淡淡的说道:“没错。”

  萧绰看了一眼想说什么的太皇太后,抢先说道:“母后,皓月乃我大辽长公主,终生大事岂能如此随意。既然皓月喜欢那叶尘,臣妾便做主以国嫁之礼将皓月嫁给叶尘。”

  太皇太后在玉道香怀中,脸色苍白无血,嘴唇发紫,一边咳嗽,一边喘着粗气说道:“没错,我的女儿岂能稀里糊涂便许了人,还好皓月眼光不错,咳咳咳………咳咳咳,那叶尘的事情本宫也听说过一些,实乃当世大英雄。我的女儿嫁给这样的人我也死得瞑目了。”

  玉道香隐隐感觉哪里不对,但面对自己病重垂死的母亲那殷切目光,她实在不忍心拒绝。便点头答应。

  萧绰心中欣喜,不禁心想:“那叶尘听说未立国之前便富甲天下,那华夏卫府武器司建造的器械听说绝妙无比,此次本宫定要将皓月卖个好价钱。”

  …………

  …………

  这是西北入冬以来的第六场雪,也是最大的一场雪,大雪下过之后,河西大地上真个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不过当地人对这景象却是早已见惯不惯了。但对于韩熙载、张泊、王东阳、徐铉等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人来说,却是初见千里沃雪,也算是开了一番眼界,这些日子没少在关于雪景方面吟诗作词。

  不过,他们也大多隔着窗户观赏一番,否则只要一出屋外,便会被那呼啸而来的雪沫子刮得漫天遍野的大风将满腔诗词吹回肚子里,然后惊呼一声退回暧融融的炕屋里去。

  这样的天气,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除了少数猎人跋涉在没及小腿的厚厚积雪中搜寻觅食的小兽,已很少有人会出现了,这样的大雪,不但车子难以通行,驴、马、骆驼也是行路艰难。

  然而此刻却有一支队伍以极快的速度行进在莽莽荒原中。十余架雪撬被狗儿拉得飞快,前后更有几百名身穿灰白色皮袍的人踏着滑雪板呼啸相随。

  一只小兽忽然在风中听到了些声息,马上迅速逃开,钻进一个雪洞子里,悄悄探出头,鬼头鬼脑地窥视着,那路奇怪的队伍就在前方雪原上飞驰而过,不管是坐在雪撬上的,还是踏着滑雪板的,身上都穿着厚厚的皮袍,口鼻遮在厚厚的毡毛巾中,眼睛居然也用黑纱蒙着,看起来怪里怪气,那小兽从没见过这样的人,不禁吓了一跳,立即飞快地逃开。

  这支队伍是出使契丹回到祥符国的使团,正急着赶回夏州,向祥符国皇帝叶尘汇报重要之事。

  这样奇怪的运输工具用于军队行军赶路,在西北也还是头一次,是出于军枢府装备部下属器械司新建立的军工厂出产的第一件产品。

  事实上,雪撬和滑雪板在中国西北和东北已不知发明多少年了,现存最早的有关滑雪板的记载是阿勒泰山上一万多年前古人刻绘下的以滑雪板滑雪的岩画。

  叶尘没有滑过雪,也不知道这个时代在东北、西北地区不止有了雪撬,连滑雪板也有了。他一个多月前立国称帝第三天听到胡三光说起下雪天探子赶路速度快不起来,想起后世的雪橇,便煞有介事地传来军枢府装备部部长喻文,比比着将雪橇的结构说了一下,喻文虽然没有他堂姐喻清妍那般厉害,但也只听了一阵儿,便一拍脑袋,说道:“陛下所言,和西北人冬季远行所用的‘察纳’很是相似。”

  当时倒把叶尘弄得一愣,细细一问,才明白当地人所说的‘察纳’就是滑雪板,这种滑雪板与后世滑雪爱好者使用的滑雪板略有相同,从尾部到脚踏处是直的,从脚踏处到前端尖部渐渐向内变细,微微上翘。

  制作起来也简单,一般是用云杉木刨出雏形来,将其半投入火中利用木板自身的水分使其变弯或在热水中煮,使其一端变弯,然后定型。雪板中间用生牛皮做一个固定器,大小可容一只鞋子,然后用皮带缠绕因定,板底用兽皮覆盖,皮毛向后,这样滑雪板不只可以平地行走,也可以用来爬山或向山下滑行。只要材料齐备,很快就能制作一具。

  喻文让刚刚建立的军工厂结合叶尘所说后世雪橇和当世的‘察纳’,很快便将改良版的雪橇造了出来。这种察纳所用的滑雪杠不是双杆,而是一根两米左右长短的单滑雪杆,两端裹以铁尖,不止可以用来滑雪、平衡、掌握方向,还能做为武器。

  经过军枢府装备部武器效能司的试验之后,发现研制的这种雪橇速度上虽然还达不到陛下所说雪橇速度,但是却更加的实用,不仅结实耐用,可以在雪地上滑行,还能在岩石、倒地的原木上滑行。

  经过叶尘批准之后,先是给胡三光的情报部装备,然后军枢府大将军杨继业签署命令,将雪橇装备四大军团各一千架,用作军中探子、信使赶路所用,并严令必须熟练使用。

  …………

  …………

  祥符国立国诏书昭告天下各个国家和势力之后,大宋自然不会承认,而因为畏于大宋,又有圣堂暗中生事,大理、土蕃、回纥、回鹘都没有承认。只有前往辽国和远在西域的于阗国有所反应,但并未直接承认或者与祥符国建交,而是提出了各自的条件。

  辽国提出的条件很奇怪,且看起来很简单————将大辽皓月公主下嫁祥符国皇帝叶尘,便与祥符国建交。

  叶尘规定七天一早朝,遇有重大事项相关官员聚集议事。今天出使契丹和于阗国的使臣先后回来,刚好赶上早朝。

  此时,政务殿中听了出使契丹使臣禀报之后,右相韩熙载便一脸怒容的出班,说道:“陛下,辽国欺人太甚,竟然想用一个女人,换取我祥符国如此多好处,陛下万万不可答应。”

  右相马文韬也当即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韩大人所言极是,契丹人欺我祥符国小,又想着宋国定会对我祥符国出兵,所以想要趁机要挟我朝。”

  叶尘神色怪异,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胡三光看了一眼韩熙载和马文韬,心想这二位显然不知道契丹皓月公主便是陛下钦定的皇后。而陛下显然不便当着满朝文武说出真相。

  两更送上,本月最后一天了,求捧场和月票————————

第七百零五章  辽国的阳谋

  

  这样想着,胡三光便出班说道:“陛下,左相大人、右相大人,此事另有隐情,臣建议稍后小朝会再议。”

  所谓小朝会是叶尘所定,只有祥符国两品以上大员和经叶尘特许的人才能参加。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不耽误一些本就与所议之事无关的官员时间。

  韩熙载和马文韬听了胡三光所言,不由神色讶异,两人都是人精,胡三光是情报部主官,掌握着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信息,而且是陛下真正的心腹,他这样说,显然这件事其中定有隐情。这样想着,两人抬头偷偷看了一眼叶尘,发现自家皇帝陛下果然皱着眉头,神色怪异,便没有关于契丹下嫁公主联姻一事上说下去。

  接下来,出使于阗国的使臣又禀报了于阗国欲要建交的要求。祥符国君臣便又热烈的讨论起来。期间本就知识渊博,且特意在这些天了解西域历史的韩熙载仔细的给叶尘介绍了于阗国的历史。

  于阗国可谓是西域最特殊的一个国家,有着极为曲折的历史,也正是其特殊性才让祥符国君臣不得不考虑于阗国所提要求。

  西汉时代,尉迟氏建立于阗国,为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因位居丝路贸易的重要据点而繁荣一时,且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建立后,归属汉朝,疆域包括后世的和田、洛浦、墨玉三县。

  东汉初,为莎车所吞并。汉明帝永平四年,贵族广德立为王,灭莎车,服从于阗。十六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杀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时南道诸国,唯于阗、鄯善强大。

  后来,于阗王放前杀扜弥王兴,自立其子为扜弥王。敦煌太守徐由遣疏勒王臣磐发两万人击破于阗,立扜弥王兴的宗人成国为王。于阗王安国复攻扜弥,杀其王,扜弥国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扜弥侍子定兴为王,时扜弥国只余千人。从此扜弥国一蹶不振,终被于阗所并。

  于阗兼并了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等城郭。遂成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的强国,疆域大致包括后世的和田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又兼并戎卢、扜弥、渠勒、皮山等国。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北魏年间,曾先后被吐谷浑、柔然攻袭,国势渐衰。

  贞观十四年,大唐灭高昌国,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

  咸亨元年,吐蕃进占于阗。咸亨四年,于阗王伏阇雄击走吐蕃,亲自入唐,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下辖六城十羁縻州,任命伏阇雄兼都督。仪凤三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仪凤四年,崔知辩击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镇。垂拱二年,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之乱以后有意笼络人心,显示其“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故下令放弃安西四镇。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四镇,并派军长期驻扎。

  唐玄宗天宝年间,尉迟胜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自率兵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唐肃宗乾元三年),唐授尉迟曜兼四镇节度副使,并管理本国事。他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贞元六年,吐蕃占据北庭,并占领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之后几年,吐蕃占据安西其他三镇。后来张义潮在沙州发动起义,吐蕃在河西、陇右、西域各地的统治遂告瓦解。于阗也趁机摆脱了吐蕃的桎梏,开始和敦煌的沙州归义军政权交往。

  后晋朝廷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之后,“大宝于阗国”遂成为于阗国正式的国号。于阗国的疆域,东北延伸到今若羌附近,隔车尔臣河与仲云部相望;南部抵昆仑山,与吐蕃接壤;西北近喀什。

  公元960年,也就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同一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萨汗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便因宗教信仰问题爆发宗教战争。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虽然在穆斯林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

  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直至今日,逐渐处于劣势,而且喀喇汗王朝征伐不休,几欲灭于阗国。于阗国这些年每年都给大宋派遣使臣朝贡,同时请求大宋派兵相助。但赵匡胤认为西域鞭长莫及,便没有理会。

  此次,叶尘成立祥符国,给周边所有国家和势力都派去了使臣昭告各方,于阗国在深入了解祥符国的情况之后,便认为祥符国有着成为他们盟友且派去相助的可能性。因为,于阗国是西域中唯一一个全民几乎都是汉族或者汉化的国度,是华夏文明在西域的一颗珍珠。而祥符国境内虽然也有异族,但显然同样是华夏王朝,而且相比大宋来说,祥符国距离于阗国要近得多,所以于阗国便想与祥符国结盟,且请求祥符国出兵相助。否则便不承认祥符国的存在。

  当然,以叶尘为首的祥符国在成立之初便已经将做事风格定型————以务实为主,昭告天下只不过是一个必须要走的程序,别国或者别的势力承不承认,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如今众人商量的也只是是否要出兵相助,或者说此时出兵的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

  众臣虽然知道叶尘有意一统西域,甚至已经前期开始布置暗子、探子,收集西域各国、各部落势力的资料。但是包括韩熙载、杨继业、马文韬等人在内,最后一致认为,此时出兵西域还未到时候。

  因为,谁都知道祥符国的成立,大宋君臣不管是为了面子也好,还是为了尊严或者因为仇恨等理由,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最起码也要势必给天下人一个不会善罢甘休的样子。否则,大宋麾下各路、各军纷纷效仿叶尘,那还得了。

  叶尘不这样认为,因为在他看来,于阗国将会是他在西域的唯一一个天然盟友,西域其它国家是否与祥符国建交,并没有什么。可是与于阗国的关系一定要搞好。不过,叶尘也知道众臣说的有理,最后决定派遣五千人去支援于阗国,具体怎么实施,叶尘让军枢部作出详细行军和支援作战方案。

  …………

  “辽国皓月公主便是朕早已钦定的皇后,与朕早已于三年前便私定终生,此间说来话长,朕便不细说了。只是一个多月前,契丹太皇太后,也就是我祥符国的皇后母亲重病,皇后去了契丹上京探病。至今未回。朕收到消息,皇后虽然不是被契丹萧绰萧太后给扣下了,但恐怕也被迫答应正大光明的重新出嫁于朕………”朝会之后的小朝会上,叶尘主动说道。

  除了李君浩、白沧海、连继城、胡三光等叶尘老部下之外,其他叶尘麾下二品以上大员闻言,顿时目瞪口呆。

  半响之后,韩熙载率先反应过来,略一斟酌用词,便说道:“陛下,臣斗胆想问一下,陛下和皇后可曾办过婚礼?”

  叶尘想起三年前,玉道香装扮成开封花魁琵琶女王李思烟嫁给自己做小妾,如今看来以玉道香大辽长公主的身份显然这样简陋的婚礼是作不了数的。

  叶尘没有丝毫隐瞒,将这些如实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