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662部分

大宋王侯-第662部分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赵德昭猛的站起来,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脸色已经一片惨白。

  “爱卿,这………当如何处置?”赵德昭彻底方寸大失。

  “遣使徐以道理与之辩而已。”李明轩惊骇之后,迅速镇定下来。

  李明轩的镇定让赵德昭稍微恢复了一些冷静,说道:“若契丹出兵奈何?”

  李明轩耐着性子,说道:“陛下不要担心,赵赞统领的北方大营十万大军都是精锐,另外我河北两路城防军、厢军加起来还有二十多万。且赵赞乃我大宋先帝留下的善战老将,契丹大军想要南下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契丹虽不怕我们大宋,但却极为忌惮祥符国的九大军团,而叶尘和契丹萧太后同样是死敌,叶尘欲征战天下,统一诸国的心思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契丹虽想趁着我大宋内患之际,占我关南、代北二地,但若真已经定下发兵南下决心,臣以为可能性很小。”

  赵德昭脸色稍缓,说道:“只是辽人劫掠成性,万一派兵南下打草谷,亦不是没有可能。”

  李明轩心中摇头叹息,他本想当一代名相,可惜他的主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经不起挫折和坎坷,压力一大,只会惊慌失措。要是有太祖皇帝十分之一,也不致于如此惶惶不堪。

  “陛下放心,只要契丹不大举南下,契丹部族军打草谷的散兵,赵赞定能将他们挡得住。”李明轩只能耐着性子给赵德昭尽可能的信心或者说安慰,让其不要慌乱,从而影响到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宋国。

  赵德昭怎么可能不畏惧,叶尘固然恐怖,但是契丹人同样是汉人的噩梦。自唐末之后,多少次入侵,将契丹铁骑的恐怖写进了汉人的噩梦里。虽然先帝自六年前将北汉收服,打退辽国援兵之后,随着宋国的强大契丹人再也没有在两国交锋中占过便宜,但是如今的宋国和太祖皇帝时候大不一样了。

  ………

  ………

  作为宋辽交界的河北三关——淤口、益津、雄县。

  说是关,其实无险关,无要隘,本无险可据,就是三座建于平原上的城寨。是唐末在燕山失守之后,为防止契丹铁骑入侵而修筑。不过三关很快就被契丹人夺取,直到周世宗柴荣出兵收复。

  但三关的位置不过是一片因黄河泛滥而造成的盐碱地,故而大宋开国后,纵屯有大军,契丹骑兵依然能随意深入宋境。毕竟宋国和辽国相接的国境线太长,宋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大军守住一切辽军能够入境之路。

  代州是大宋河东路重要边防州郡,在雁门山古长城一线以北,代州与辽国西京道辖下朔州、应州、蔚州三州接壤,大宋沿代州边境由东向西修筑了瓶形寨、梅回寨、麻谷寨、义兴冶寨、天石寨、茹越寨、胡谷寨、雁门寨、西径寨、土登寨、阳武寨、楼板寨等等数以十计的军事据点,它与东边的真定府,西边的宁化军、苛岚军、火山军、保德军、丰州,一起构筑了针对辽国西京道和祥符国府州银州的重要边防线。

  如若代州失守,辽人可以从两条大道进军,一是由朔州入原平,攻击忻州,一条由蔚州长驱直入,进入代州,再经忻州,直抵晋阳府,而晋阳府一旦失守,向南,可以直接攻击大宋的西京河南府洛阳;向东还可以立时瓦解真定府的防线,同时在黄河北岸威胁大宋的北京大名府,使得辽国南京道的侵军能顺利南下,这样一来,大宋的京师开封,就直接暴露在辽军之前了。

  因为代州有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宋国北大营长期驻守此地多达一万人。再加上代州境内的禁军、厢兵、乡兵,兵力达三万计,此外代州民风之剽悍,殊不可轻侮,各种忠烈社、弓箭社,更是遍布各乡各村。宋太祖赵匡胤还活着的时候,也就是叶尘还在宋国的那三年,宋国又在代州边境,修缮要塞,增建军事据点,辽人当时畏于宋国国力和军力强大,再加上辽国内部不稳,本国实力实际上也支撑不起一场与大宋举国相争的战争,因此对于此事实是隐忍多时,静待机会。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辽人来了

  到了今年,辽国主政的萧太后,眼见大宋一国三分,实大大降,紧接着又出现大灾,可谓是元气大伤,萧太后便与枢密院使室肪相议,要趁火打劫一番,遂下令枢密副使萧木坐镇西京大同府,遣使往大宋随便找借口威胁。更新快无广告。若是能够不动一兵一卒,得到各种丰厚的赔偿,且让宋国重议辽宋边界割地。自然再好不过了。

  当然,宋国若是不给,自然是要发兵来取。萧太后和室肪敢这个时候对宋国发兵,是国为他们得到消息说:祥符国内涌入宋国二百多万流民,且人数还在增多,祥符国已经被这些流民弄的焦头烂额。

  辽国以往出现大批流民不在少数,朝廷上到萧太后,下到每一名官员以己度人,或者说以他们以往亲身经历的经验来看,这么多流民的确是让朝廷无暇他顾。要不是他们对叶尘,对祥符国九大军团太过忌惮,萧太后都想趁机发兵祥符国,一举灭了这个心腹大敌兼死仇。

  ……

  ……

  祥符国,夏京。

  偌大的御书房中只有三个人。坐叶尘下首的,赫然是军枢部柱国大将军杨继业和与安全部部长上官冰云。

  “陛下,杨将军,契丹枢密副使萧木十天前已经到达阴山,南院大王萧万达带领大军已经越过阴山,与半个月前邢西扬和于建业传来的情报相符。”上官冰云说着话,递给叶尘与杨继业两份文件,“不过安全部打探到情报,皆言契丹军队越过阴山,是以追击叛贼为名而过境。亦没有其继续进兵之报告。”

  “阴山与我们中间还隔着一个河东路。”石越翻了一下手中的文件,将它丢到案上,目光投向旁边墙上挂着的大地图。“按照邢西扬和于建业所说,契丹认为我们被流民所困扰,无暇他顾,所以他们是真做好了趁机拿下宋国河北两路的准备。萧太后果然有魄力,只是……他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宋国覆灭已经是迟早的事情,就连大理和南方大越国这些偏僻小国都蠢蠢欲动,更何况是辽国,萧太后若是不趁机分好一杯羹去,反而才奇怪。”扬继业笑道。

  叶尘冷冷地哼一声,说道:“我华夏大地,岂能容他人染指!传令白虎、青龙、朱雀、玄武、白狼、黑狼、折兰七个军团做好随时出兵伐宋,或者伐辽的准备。”

  杨继业说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顿了一下,杨继业又说道:“陛下,黄东秋数次请战,想带义勇军团参与到伐宋之战中。要不………”

  叶尘笑了笑,说道:“黄东秋、耶律寒夜和石狼上一次以不足三千的伤亡,收回沙州,斩首五万精锐,重创西州回鹘国,让其割地赔马,在西域重重的扬了我祥符国国威,算是立下了大功。的确要大大的赏赐一番才行,而且黄东秋出自宋国西北边军,对宋国军队最为熟悉,招他回来倒也合理。”

  说到这里,叶尘略一沉思,说道:“传朕旨意,白虎、青龙、玄武三大军团合为南路大军,朱雀、玄武、白狼、黑狼、折兰四大军团为北路大军,黄东秋由中将军晋升为镇西上将军,为北路伐宋大军统帅。耶律寒夜由少将军晋升为中将军,由副军团长提升为义勇军团军团长。石狼由大都校晋升为少将军,由义勇军团骑兵一旅旅长提升为义勇军团副军团长,三人自命令到起,即刻上任。另外,南路大军便由杨爱卿亲自统领,做好随时出击宋国河东路,或者辽国西京道的准备。”

  杨继业恭敬说道:“臣遵旨。回去之后立刻让军枢部拟制文书,下达命令。”

  ……

  ……

  祥符国天定三年,十月一日。

  大宋,河北路,霸州,四湾驿。

  宋军北方大营第一厢第四营都指挥使武进峰,率领十余名亲兵和一个都的骑马步兵,正在巡视着这座位于大宋最北方的驿馆,隔着驿馆北面的四湾河,便是辽国了。

  这只是一次例行的巡逻。宋军在四湾驿,没有一兵一卒,只有一个烽火台,由四湾驿的驿丞顺带着看管。因此,霸州的北大营禁军,必须经常来此巡逻,平时的重点只是检查过往的商旅,而自从十数日前,辽国提出无耻要求,且大军压境之后,重点则变成了侦察四湾河对岸辽人的动静。

  不过,紧接着辽国传来阻卜人有数个部落叛乱,辽军大军北上,主要精力放在平叛之上。

  紧接着辽人本来封锁边界,又开通了,往来的商旅,也开始正常行走。虽说这几天只有商人北往,而几乎没有商人南来,但这也不算太异常,隔几个月偶尔总会有这样的几天。何况现在商机显然在正准备打仗的辽国一边。只是,辽国准备的打仗真的是针对阻卜人的叛乱?

  即使北方大营赵赞的严令依然让下面部队保持警惕,但是下面的人一看边境商贸正常,且听到阻卜人叛乱的消息之后,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警惕了。

  所以,武进峰虽然遵照上峰命令,带人巡逻,但是心里面并不是很相信辽人真的会南犯,尤其是在这个时间。

  武进峰一边有些无精打采的骑马前行,一边看着数里之外一群四五百人的流寇正和一队数量差不多的厢军打游击战。

  “大人,我们要不要去将那些流寇给灭了,弄一些军功。”武进峰旁边营副指挥使窦兴安说道。

  武进峰冷哼一声,说道:“灭个屁,那都是被逼的没有活路的百姓,这样的军功不要也罢。再说我们要巡逻,上面没有让我们去对付流寇,便不能擅离职守。”

  窦兴安这才想起武进峰的老家就在受灾最重的河东路的汾州,前段时间传来消息,武进峰老家有十数名亲族本来是要前来投奔他,结果在半路失踪了,其中还有寇兴安亲妹妹一家人,到现在杳无音讯。暗骂一声自己愚蠢,窦兴安琢磨着自己刚才惹得武进峰有些不开心,便又改了口风说道:“大人,你说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旱灾、蝗灾,近千万人受灾,出现四五百万流民,朝廷咋就不派人救灾呢?要是受灾百姓能活下去,谁愿意当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流寇。”

  却不料武进峰被窦兴安挑起了心中怨气,说道:“狗日的,朝廷不作为,不救百姓,且派军队强行将其赶出国门。相反,祥符国只要是去的流民,便全不接收,且还拿粮食救我们宋国流民。朝廷将两百多万百姓赶到祥符国,妄图牵制后者不要向我们宋国出兵。那叶尘是何等厉害的存在,这些伎俩我们都能够看得出,人家会不知道。但是人家明知是陷阱,依然拿出粮食救灾。你说这一相比,那狗………”

  “大人慎言!”不等武进峰将话说完,窦兴安赶紧将其打断。

  武进峰这才发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看了一眼身后队伍中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的监军,便不再说话。

  窦兴安眼珠子一转,又说道:“说起这些流寇,七天前朝廷下发通报说,河北西路的黑虎、河北东路的暴熊,河东路的飞豹,川蜀的苍鹰,这四个贼人麾下多则十数万,少则两三万,虽然绝大多数都还是普通流民,但听说狡猾之极,朝廷大军好几次围剿都被对方轻松逃走,而且越打越强,打起仗来都已经有模有样,还都攻破过城池,抢了县中府库,配备了一些兵器盔甲,还抢了一些战马。”

  武进峰闻言,叹了口气,说道:“七天前的通报已经过时了,昨天刚刚来的通报,永兴军路又出现一个外号叫饿狼的,也裹带了十数万流民,攻破了三个县城,专抢富户,也是一个厉害角色。不过,让朝廷触动最大的恐怕还是中原一个叫毒蝎家伙,他将冲破朝廷封锁线,跑到中原的十数万流民聚集了大半,到处烧杀抢掠,而且也是专挑富户,听说朝廷派三万京师禁军精锐去围剿,虽然击溃了十数万流民,但是让毒蝎带领数千核心精锐给跑了。一万禁军跟着追剿了一个月,硬是没有将人家怎么样,反而让那毒蝎越打越强。”

  一直没有说话的监军胡波突然说道:“若是这个时候辽军来犯,这些朝廷一时难以剿灭的贼人多半摇身一变,成为官军了。”

  窦兴安愣了一下,说道:“胡大人,这是为何?”

  武进峰一脸讽刺的说道:“招安………那是什么?”

  众人见武进峰一句话没说远,突然间脸色大变,不由一愣,纷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回头望去,只见北方天际,烟尘高扬,遮天蔽地!

  所有人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上马!”紧接着,武进峰听见自己本能的大声吼了起来,“都给我上马!”

  紧接着,四湾河南边的所有宋人,都看见了北方密密麻麻的黑点,向着自己涌来。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辽国远探拦子军

  非常感谢fatbo和波兰不眠夜两位老兄弟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都给我听好了!窦兴安,你带两个人去烽火台燃起狼烟!然后带驿馆的人退回霸州城。不许在驿馆留一粒粮食!”

  “遵命!”

  “刘都头,你率所属人马,与胡大人一道马上回霸州。一路通知沿途商旅、乡村百姓,即刻退回霸州城。凡敢违令继续北上,或拖滞不肯入城者,以通敌论处,格杀勿论!”

  “遵命!”

  武进峰虽然对朝廷有着太多的不满,但是真正面对北方大敌辽军之时,却是没有半点疏忽和懈怠。

  “武大人,那你呢?”已经准备策马南行的监军胡波突然问道。

  “其余的人与我留下!”

  “啊!”胡波吃了一惊,“武大人,你只带十个人?依靠这四湾河可是挡不住辽军的。”

  “胡大人放心。我只不过是要看清楚辽贼来了多少人,谁是主将!”

  “既然如此,那下官也陪武大人一道留下。”胡波笑道,不待武进峰答应,便转头对他带来的几个人道:“你们几个,都听崔都头差遣。”

  武进峰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心里略觉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