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173部分

暗黑大宋-第173部分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看着李妃儿,李妃儿肯定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往王巨怀里扑,不过脸上却洋溢着说不尽的笑意。

    王巨平安回来,又打胜了仗,她心中欢喜至极。

    “都回家吧,”王巨说道,又看着朱清,努了一下嘴,朱清会意,留在后面。

    “朱管事,我马上派几十名强人与壮马协助你,得立即将那些人处理掉。”

    “我知道。”

    “速度得快,”王巨又加重了语气说。

    朱清点头。

    实际不用王巨说,今年春天朝廷发下诏书,归还战俘,也让他看出宋朝朝堂一些诡异的情况。但那批战俘并不多,现在的战俘才叫多,两万多人。朱清想想就头痛了。

    王巨又来到县衙,找到杜主薄与仇县尉,先是问:“这几天华池境内可有什么事发生?”

    “并没有,只是许多强人与蕃骑到前线参战,他们家属很挂念。”杜主薄答道。

    “恐怕让他们失望了,”王巨微微一叹。这一战固然胜得很光彩,同样牺牲惨重,特别是胡谦那一营,等于是全军壮烈牺牲了。而且作为整个环庆路最强的军种,余下的都排在了最前线。即便后面的保捷军与强人,也因为自己命令他们与铁鹞子惨战,伤亡很大。

    “杜主薄。我打算马上建一县学。”

    “县学?”

    “恩,不但建县学。我也会抽空亲自教导这些子弟。而且我会下一道露布,凡是在大顺城此战中牺牲的将士子女,不论蕃汉,都可以进入县学就学一年到两年,另外会有人资助其笔墨纸砚与生活费用。”

    “这得多大的县学?花多少钱帛?”杜主薄惊诧地问。

    他没有参加前方战斗,就连华池县境内的战斗也没有参加。但不用想,也知道这几天打下来,会死很多的将士。那可能是几千子女。整个环庆路有那一学,有几千子弟的?恐怕缘边四路诸州都不会有几千子弟的州学。况且这么多人仅是张嘴吃饭,一年又会需要多少钱帛?

    “不仅如此,一千多帐野利族百姓正在向我朝转移,安置他们也需要花费不少钱帛。还有,不知道蔡公怎么想,如果他想进一步强军,恐怕也要求作坊继续生产铠甲武器。”

    “那是必然啊,”杜主薄说道。

    除了一定要保密的,王巨未说。不保密的,王巨也没有隐瞒,仇县尉与杜主薄同样知道不少真相。

    就比如现在。蔡挺也派了一些胥吏与差役,在“帮助”朱李两家经营那个烧酒,可这些人并没有回来,朱李两家与王巨敢不敢将这些人踢回来?

    “子安,你还要注意一条,恐怕那边的人会全面禁酒。”仇县尉道。

    “有可能,但未必会全部禁得掉,就是禁也不怕,现在主要销路是吐蕃人了。钱帛更不会那么紧张。战争结束,那个强军的计划。我也打算渐渐停下来了,不然朝堂上会有人说话的。”

    “这也是。若那样,会省下一笔不少的钱。”

    “它是其一,其二就是会收多少学子,禁兵的子女在京畿一带,他们不会来,还有后方不少子女,就包括环州那边的将士与蕃子子女,也不会来,太远了,余下的,有的子女大了,有的子女还在襁褓之中,有的连子女都没有,实际能收的学子大约不过一千余人。学一学,不能唱名东华,但多少会开启智慧,几年后长大成人,他们子女就会受益。也许钱帛会有些紧张,不过今年竹纸销路比去年提高了一倍,我那边还有一些契股,有一些收入,先前垫付下去。并且也不用那么急,钱帛能转得开的。”

    “唉。”

    “杜主薄,仇县尉,我回到城中,城中百姓听闻前方大捷,全部欢天喜地,我的弟弟妹妹快乐地迎接我,那是我平安回来了。可多少人家从此以后肢离破碎?但我不后悔,如果大顺城之战重新来一遍,我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否则整个庆州百姓将陷入苦海中。然而后继的安抚之职必须做好,不然我不会心安。”

    “王知县内方外圆,外严内仁,这才是真正的谦谦君子之风。”杜主薄赞道。

    “别说我君子……”王巨没好气地说,这个君子就象后世的公知、大v一样,有一部分人确实也是好的,但在某些人推动下,几乎快成了反义词,反正在王巨心中,绝对不要与这个君子沾上边。

    不过这次抚恤他确实也用了一番心思。

    后面的还有一些举措。

    逝者已逝,就让生者少一些悲伤吧。

    “子安,听说那个李谅祚被砍断了手。”

    “确有此事,不过让他逃了去。”

    “逃了,真可惜。”

    王巨同样也在纳闷,当时他在城东战场上,不过有的不用看也能想到的,逃走了不少西夏人,特别是城西战场上的许多西夏人一起逃跑了。兵力不足啊,又离白豹城与金汤城不远,这个结果是谓必然了。

    不过他也坚信,李三狗他们率着骑兵是从大顺城进去的,最少能拦在李谅祚前面吧。那时他受了重伤,保护的人不少,李三狗他们带着骑兵四处找,也许因为兵力的原因,依然不能拦截西夏人逃跑,不过想看到那么一大群人,应当不会太困难。但现在李谅祚没有消息,连西夏许多随军而来的重臣重将也毫无影踪,就象凭空蒸发一般。

    这群人逃到哪里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七一章 可怜的李谅祚

  

    李谅祚这一行很惨很惨。

    但他们逃跑的方向绝对出忽所有人的意料,这得感谢一个人,宋吉。

    李谅祚有险,西夏还有许多忠于皇室的战士,一个个疯狂地堵击着宋军,并且因为地形的原因,李三狗三部骑兵数量虽然多,可不能发挥。因此让李谅祚得以逃脱。

    然后他们随着大军滚滚向西。

    就在这里,宋吉从山道上看到几支骑兵冲进大顺城,连忙叫停:“陛下,你看,他们进了大顺城,我们还没有到城西,他们就会到了。我们不能这样走。”

    走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不能这样逃。

    梁乙埋便问:“我们当如何走?”

    “往东南方向走。”

    “东南方向?”

    现在西夏人四面八方地逃窜,有的向西逃,有的向南逃,有的向北逃,还有的往东逃,但有太阳指明着方向,即便急切之下胡乱逃到东面后也折返回头了。

    往东逃,哪个方向是哪里?宋境哪。

    “对,只有向东南方向走,才是一条生路,思顺将军,你的家乡离这里不远,想来偶尔也会打猎吧,能否带我们朝东南方向走,并且道路越隐蔽越好。”

    大家还在犹豫呢。宋吉又说道:“他们昨天调动,昨夜又苦战了一夜,今天白天肯定搜查,但熬过今天,今夜就会松懈了,这一天,我们必须躲起来。”

    他以前做过黑蜂盗,也不能让其他人看到他们的身份,因此在这方面,是他的特长,连王巨刻意训练的那些踏白军们都远不及之。

    这样说。大家便想明白了。

    于是在赵思顺的带领下,一行人丢下战马反向而行,生生插到了宋境。就差一点来到鸡儿寨,然后找到一片隐蔽所在。藏了起来。谁会想到?并且因为孙沔主持的大撤离,这一带的百姓也全部撤到后方,几乎成了空无人烟的地带。实际说到底,宋军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兵力搜查到这里。于是他们生生躲过一劫。躲了一天过后,到了夜晚,一行人才再次上路,就是这样。还不敢走大道,也学习姚雄他们,翻山越岭。

    渐渐他们就来到了十二盘。

    不过他们仍然很小心,天亮了,宋军再次出动,山里面还有许多西夏逃兵呢。一个逃兵二十贯钱哪,况且还有大量的战马,也失散了,因此王巨起来后,一拨拨宋军又开始行动了。

    一行人只好继续苦逼的背着李谅祚。小心翼翼地向前缓慢进发。居然让他们躲过了宋军的搜查,同时还有集拢了十几名逃兵。

    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一阵阵笑声也喧哗。

    两百多人立即伏下。

    那些笑声近了。他们从树林里向外看去,是一群百姓,有老有小,就是看不到多少丁壮。

    “野利族的余孽……”一名聚拢上来的逃兵恨恨地说道。

    …………

    野金小山正在大便。

    金在党项语中不仅是黄金,还有宝贵的含义。所以有的姓氏也带金,贺兰金,天都金,三字姓,意思我是贺兰山下一个宝贵的部族。

    野利族遭到打压后。许多野利部族分支纷纷改姓,这一支便改成了野金姓。这一改姓。他们没有族谱,没有文字。也许再过几十年,后人就会自动忘记祖上的那个尊贵的野利姓了。

    不但他们,西夏皇室也欢迎大家改姓,这利于皇室集权,因此西夏党项人的姓氏乱七八糟,几十万户百姓,最少有几千个姓,例如讹这个字在党项人姓名里很常用,于是有讹一,讹二,讹三,一直排到讹八,然后接着排,讹没,讹,讹利,讹名,讹没……都是姓氏。

    王巨也欢迎他们改姓。

    甚至与李三狗交谈时,开诚布公将他的想法说出来,改的好,你活着能保证,但你死了,这么多野利族一下子堆到前线,能保证不出一个有野心的人?以后他们与宋朝交恶,你愿意看到吗?

    你想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代代人传承下去,还是这个姓传承下去?

    李三狗无言了。

    为什么呢,道理一个样,部族大了,国家便难以控制,就象现在的慕容族,宋朝政策偏软,否则凭借他们的一些作为,管他们是不是穆桂英的娘家,恐怕也早动手了。

    野金小山肯定不知道为什么长辈改成了这个姓。

    他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随着大家一起向宋朝迁徙。

    就在这时,一行人扑了过来,手中全部带着兵器,许多人身上还有着血迹。

    “西夏的将士?”野金小山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坐在他拉下来的大便上……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他就听到其中有一个说:“野利族的余孽。”

    梁乙埋奇怪地问:“有什么不对吗?”

    “就是他们与宋兵勾结将粮草烧掉的。”那个逃兵恨恨地说道。

    梁乙埋他们在前方,当然不知道后方发生的事。

    “杀了他们,”一人恼恨地说道。

    “不妥,这些人虽然全部是老弱妇人,不过人太多了,万一惊动了宋军过来,难道你不顾陛下安全了?”宋吉劝阻道。

    “陛下?”野金小山一颗心怦怦乱跳着,于是他拨开茅草,悄悄看过去,便看到一个青年,病怏怏地躺在地上,还少了一只手。

    “陛下,他会不会杀了我们,杀我的阿娘,祖父……”野金小山担心地想。然后他就看到那受伤的青年摆手道:“算了,这件事是朕之错。当初浪遇王叔便再三劝说我,勿要与宋人交恶,我没有听,偏要贪图大顺城与庆州,所以才落得这样的下场。”

    “陛下……”

    “朕也记得小时候,母后也说过。说父皇临终遗言,异日力弱势衰,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吾国危矣。所以王叔劝朕,若想精进有作为,可以南下,剑指熙河。包括让禹藏花麻骚扰宋境都是可以的,毕竟他们是蕃人,我们有开脱的理由,但暂不可与宋朝交恶。除非我国能将河湟全部拿下,能真正与宋辽对抗。”

    “陛下……”

    “你们也不用担心,朕不怪你们,特别是你们这些汉人,还有我的舅哥,你们是汉人,却身为夏臣。顾虑重重,因此才劝朕兵伐宋朝,以示对我大夏忠心。这是你们的想法。但朕却少了主见,错是朕,而非是你们。”

    “陛下……”

    “众卿家不用难过了,之所以错,也要怪没藏讹庞,还有一些软弱的宋朝边臣,所以才让朕产生错觉,以为宋朝真的软弱可欺,所以朕才没有听王叔之劝。这件事就此作罢。虽折了一些人马,但还不至于灭国。回去后。我们要想一想办法,让宋人不要恼怒。还有注意契丹那边的动静。”

    “喏。”

    李谅祚说完,闭上眼睛似乎象是睡着了。

    宋吉与梁乙埋走到一边,悄声说道:“国舅,陛下这次受伤严重,十分危险,回国后你不但要注意宋辽,还有国内的政局。”

    “唉,当初陛下决定亲征,我就劝陛下,不让他来前线,可陛下不听,若非如此,那来的大败。”

    “国舅,这番话切莫乱说啊,还有,刚才陛下的话同样不能传扬出去,否则我们这些汉臣在大夏国内局势就凶险了。”

    “这倒要注意,对了,那些人走了,我们也立即出发吧,得立即赶到白豹城,医治陛下,陛下可不能出事啊。”

    一千余帐野利族离开,一名将领背着李谅祚也离开了,野金小山胡乱地找来一些草将臭哄哄的屁股擦了,从草丛里钻出来。他匆匆忙忙地跟上大部队,结结巴巴地将刚才听到的看到的,一起说了。

    老族长立即说道:“我们快点离开。”

    他们人多啊,可是老的小的女的,手中连一个象样的兵器都没有,一旦这些人反悔了,那就是一场大屠杀。

    一行人匆匆地向前小跑着。

    反正都听从了王巨带过去的意见,以最快速度象宋境撤离,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一些笨重的东西就不要带了,到了宋朝这边,全部替你们置,包括房屋,牲畜,粮食,衣服……

    可是跑了一会,老族长又说道:“派几个机灵的速度快的,去前面,看有没有宋朝巡逻的士兵,通知他们。”

    没办法,常年生活在西夏积威下,一听到西夏皇帝,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法子逃跑了。

    人群中罕有丁壮,于是大家派了几个少年人先行去前方。不一会儿还真找到了,但这支宋军人数少,只有三十几人,听闻后,立即用号角集结周边搜查的宋兵宋将。

    过了一会,集结了两三百名将士,兵力差不多,想来西夏那边能聚集在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