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断狱 >

第153部分

断狱-第153部分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亏。

    让杨璟感到有趣的是,这些留下来的人,恰恰就是适才对他下手最重的人,而那些离开的人,都是忌惮于他的身份,而不敢大展拳脚的。

    或许也只有心中仍旧存留自己的傲气和自尊的人,才拥有着自己的主见和血性,也正是这样的人,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杨璟朝他们点了点头,而后沉声道:“很好,既然你们留下来,往后就是我杨璟的兄弟,说句实话,谁的命不是命?谁的命不值钱?谁乐意到贵州城去卖命?”

    “可这件事情只有咱们皇城司知道,我们不去,还有谁去?贵州城的百姓我不是很了解,所谓生灵涂炭之类的大话我也不敢说,我只是不想让那些乱贼攻破南门,杀到巴陵来,伤害到咱们的家人和街坊。。。”

    “你们也已经领教过我的拳脚,真要发生些什么,只怕我也保护不了你们,但有一句话我想说一下,如果真到了生死关头,如果必须有一个人要活下来,请弟兄们保我活下来。”

    杨璟此言一出,密探们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连陆长安和宗云,都有些迷惑地看着杨璟。

    难道他们死士如归地留下来,他们选择跟随的这个杨璟,就是这么一个贪生怕死之徒?

    杨璟走到前头,轻轻按住一个密探的肩头,而后沉声道:“我愿意与大家同生共死,但如果必须有一个要活下来,请把机会让给我,因为我活下来,能替你们养活你们的家人,而换成你们其中任何一个活下来,却都做不到这一点。。。”

    密探们相互看着彼此,而后朝齐刷刷朝杨璟半跪了下来,异口同声道:“谢谢大人!”

 第二百一十六章 辞行入住山寺

    宗云本以为杨璟会荡气回肠热血沸腾地给这些密探誓师,用言语的力量来唤醒这些密探的斗志,以为杨璟会激昂地宣扬家国大义。

    可没想到的是,杨璟的致辞竟然这般市侩,甚至有些无耻,但不得不说,他确实很坦诚,也很现实,甚至有些功利。

    但不得不说,杨璟的训话却异常的奏效!

    这些暗察子都已经潜伏在民间多年,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有着妻妾子女,有着自己的产业,甚至能够通过皇城司的资源,来为自己攫取财富。

    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暴露了身份,他们连睡觉都不敢让妻妾躺在身边,生怕梦呓之时会泄露情报。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族群,即便胜利了,他们也无法享受民众的夹道欢迎,他们只能默默的付出和牺牲。

    他们中的许多人渐渐迷失了,对于命令阳奉阴违,甚至干脆改名换姓,改头换面,真正地融入到了民间,再不回应上线的召唤。

    虽然皇城司对逃兵的惩罚很严厉,因为每一个暗察子,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培养,他们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身上还带着各种情报,逃离组织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但仍旧有很多人忍受不住生活的诱惑,承受不住不知何时就会掉脑袋的危险任务。

    他们只能生活在阳光的背面,做着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唯一的期盼,就是回到家的时候,儿女的叫唤,和妻子的温存。

    家人,成为了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唯一连接点,如果连家人都没有了,他们就成了游魂野鬼,成了杀人机器,再没有半点存在的意义。

    杨璟的现实却是让人不齿,但却戳中了他们最关心也是最柔弱的一处。

    他们的使命本来就包括了誓死保卫他们的长官,为杨璟卖命也是理所当然。

    而杨璟坦率到极点的表态,除了获得了他们的信任,更多的则是让他们知道,杨璟是理解他们的,他们也相信,如果真如杨璟所言那般,杨璟一定会照顾好他们的家人,那么他们也就死而无憾了。

    无论是杨璟,宗云,还是陆长安,亦或是这些暗察子,他们不是牟子才,不是朝堂上那些文官。

    他们不会整日将家国天下大仁大义挂在嘴边,他们的目光甚至有些狭隘和短浅,但为国家卖命的,永远是这些人。

    杨璟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正是将自己当成了这些人的一份子,让这些暗察子感受到,这位新任的长官,似乎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经历过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是从他们之中走出去的一员!

    他没有官僚主义,他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和顾虑,看似贪生怕死的表面之下,是他那颗想要跟大家做兄弟的心!

    甚至于大家也有些明白,为何杨璟要先跟大家打一架,因为只有动过手,吃过痛,才能记得更清楚,记得更牢固!

    在这短短的半个时辰里头,他们对杨璟已经不再陌生,仿佛认识杨璟已经很久,这种感觉很怪异,却又很贴切而真实。

    杨璟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回去与家人告别,出发的时间则定在了下午。

    杨璟跟着也回到了别院,因为他也需要跟家人告别。

    夏至听说杨璟又要走,脸上充满了幽怨,不过她的心里又充满了不安,因为先前杨璟说走就走,最多也只是让王斗或者其他捕快来通知一声,今次却有些刻意地来辞行。

    他甚至还叮嘱陈水生好好办事,与衙门的司户打好关系,说他已经跟杨知县打过招呼,会尽量安排陈水生参加开荒和推广地瓜的事情。

    陈潮虽然只是洞庭湖畔的老渔夫,但大半生走过来,也见过太多太多事情,自然看得出杨璟的异常。

    只是他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朝杨璟说道:“放心去,平安回来!”

    杨璟故作轻松地离开别院,又见了杨知县和牟子才,商议了后续的一些计划和事情,又将皇城司的联络方式告诉了他们,以便及时沟通,这才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曹家铺子的掌柜已经亲自将道袍送了过来,宗云却没有穿上,只是放在行囊里,仍旧穿着那身旧袍子。

    皇城司的密探们已经归队,一个个都领到了道袍,同样放在行囊里,不过他们却都将头发松开,挽了道髻,挎着乾坤袋,或者衣袖上绣着个八卦,亦或者身后背柄道剑,也有人举个幡旗等等。

    虽然他们没有统一着装,但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样东西,能够让人看出他们的道士身份。

    在这一点上,皇城司的密探们比杨璟更加的老道,如果他们穿着崭新的道袍,齐刷刷走出去,不引起怀疑那才叫怪事。

    见得密探们如此上道,一个个都是行走江湖的老手,杨璟也就放心了。

    他已经让陆长安给李彧发信,在自己离开这段时间里,皇城司的后方便由李彧全权负责,陆长安则负责中转和接应。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杨璟才来到了鹿白鱼的房间。

    鹿白鱼昨夜才刚到,因为事情繁忙,杨璟一直没有机会来探望,如今终于空闲下来,却是来通知她,要她一同离开。

    不过杨璟没想到的是,鹿白鱼竟然没有半点迟疑,欣然答应了杨璟的请托,而且很快就收拾好了行囊。

    这让杨璟有些诧异,因为鹿白鱼的转变实在来得太突然,这里头到底又有些什么缘由或者故事?

    可惜杨璟毫无头绪,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事情,因为时间紧迫,准备也略显仓促,但也只能是这样了。

    他本想借口向宋慈报信,让宋风雅回到宋慈的身边,毕竟这次凶险之极,若宋风雅有个三长两短,他心里也会愧疚一生。

    可宋风雅却异常坚定,在她看来,这就是她一直渴望的江湖武林,这才是真正的冒险!

    宋风雅既然这样表态,杨璟也不好再说些什么,至于王不留,他的年纪大了,但江湖阅历却比所有人都丰富,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杨璟也同意将他给带上。

    到了午后,天气渐渐阴凉,杨璟等人终于出发了。

    他们选择了分头行动,因为这么多人一同出行,目标实在太大,只能分批,甚至各自为战,大家春风入夜一般悄无声息地出了城,而后才集合起来。

    这也符合杨璟的计划,赶路的时候为了避免和应对山贼剪径,他们必须一同赶路,但进城或者到了人多的地方,则需要分开行动,避免引起怀疑。

    贵州城距离巴陵很远,而距离白牛圣母水陆法会只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到了贵州城之后,他们还必须留下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筹谋,所以这一路上必须马不停蹄。

    不过这一次的旅行似乎有些出师不利,到了夜间他们仍旧没能找到落脚点,偏偏又下起了大雨,冒雨前行了大半夜,浑身湿透,才找到了一座小庙,让人尴尬的是,那是一座寺庙。

    佛道相争由来已久,秃驴和贫道似乎很难和谐相处,当他们去敲击破败的山门之时,里头鸦雀无声。

    直到一名暗察子翻墙而入之时,才发现门后头七八个大和尚,一个个都拎着棍棒,战战兢兢地盯着他。

    暗察子赶忙打开门栓,将杨璟等人都放了进来。

    这些大和尚显然经常被山贼抢劫,见得杨璟等人都是武林人士的行走劲装,为首的主持赶忙颤抖着声音道。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且退出去吧,小庙里再没粮食了,诸位不看僧面看佛面,还是走了吧。。。”

    杨璟看得出这些人被抢怕了,当即上前道:“大和尚有礼了,咱们只是过路的,并非盗贼,只因误了路程,过了打尖住店,眼下又是大雨,想借住一宿,还望大和尚行个方便。。。”

    那大和尚听得杨璟言语有礼又恭谦,也放心了不少,但还是摇头道。

    “这位施主,咱们小庙地方太小,你们人太多,怕是容不下。。。”这大和尚一边说着,一边朝宗云上下打量,许是宗云身上穿着道袍,让他感到不自在。

    杨璟扫视了一眼,这寺庙说大不大,但绝对是能够安顿他们,起码足够他们避一避雨的,当即劝说道。

    “大和尚,这方圆地方也没了其他落脚的地儿,咱们只需要一个避雨的地方即可,再者,咱们自己带有粮食,可以借你们的厨房用一用,作为酬谢,咱们可以留些粮食供奉佛祖爷爷,这佛祖不也说过么,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不是?”

    听杨璟如此说着,大和尚不由眼前一亮,身后那些和尚们一个个两眼放光,显然是饿了很久,那大和尚想了想,便点头道。

    “好吧,不过你们不能到正殿来,往那边过去有一座偏殿,因着寺中弟子凋零,香火不济,那偏殿也年久失修了,你们权且在那里歇一夜吧。”

    杨璟一听,赶忙道谢,而后让人送上粮袋,朝大和尚说道:“大师,咱们身上脏污,也不好扰了佛祖清净,不如让大和尚们做好了饭,送过来给咱们,这剩下的粮食,就权且当是功德钱吧。。。”

    大和尚一看,暗察子从马车上扛下几袋沉甸甸的粮食,不由心头大喜,便应承道:“难得施主如此善解人意,这山中也没什么吃食,我等倒是在后院栽种了一些青菜,胡乱做些斋素,一并送与诸位吧。”

    杨璟也是笑道:“那就多谢大和尚了。”

    虽然这些和尚多少有些不爽利,但有了避雨安身之地,大家的心情也就好了起来,只是谁都没想到,这座寺庙,这个夜晚,也因为杨璟等人的到来,变得不再平静!

 第二百一十七章 米饭青苗腌菜

    小和尚们自顾抬着米去做饭,那主持大和尚便领着杨璟等人来到了这处偏殿。

    此处果真如主持和尚所言,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好在没有漏雨,很是干燥,倒也暖和。

    大殿两侧有好几间厢房,后头还有一个天井,天井三面则是七八间精舍,倒也足够杨璟等人居住,因为长途旅行,大家都带有毯子,凑合一夜是不成问题的。

    宗云等人都是老江湖,见得旁边就是柴房,也老实不客气,与主持和尚打了声招呼,塞给他一些银钱,便搬来了柴火,在大殿中间烧起了火堆来。

    火光大亮,众人也终于看清楚了整个大殿的全貌,中间供奉的佛祖像已经斑驳,一只眼睛裂开了,泥塑掉落,眼珠是个空洞,看起来总有种阴森的怪异。

    因为冒雨走了大半夜,大家也都困乏了,再加上做饭也需要时间,众人便围着火堆烤衣服,大殿之中顿时弥散着一股潮湿的白汽。

    住持大和尚见得杨璟等人又是给米粮,又是塞银钱,也放心了不少,反而期望杨璟等人多住几天,便有些得意地介绍起这座小庙的渊源。

    据他所言,这小庙名叫龙宝寺,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建成,而且建寺的主人来头还不小。

    杨璟一听这小庙竟然还有故事,便起了兴趣,才知这小庙原来竟是宋朝大将“面涅将军”狄青狄汉臣下令建造的!

    狄青在西夏和宋朝边境屡战屡胜,因为他是最卑微的军伍出身,脸上有刺字,每次与党项人作战都会戴着铜面具,披头散发,冲突沙场而无人能敌,威震西北,甚至还是北宋朝极其罕见以武将身份担任枢密使的人!

    无论南宋北宋,纵观整个大宋朝,每个皇帝都遵循太祖皇帝的教条,对武将提防和打压,以致于武将的地位很低,能够以武将的出身当上使相,狄青堪称第一人。

    彼时广南西路爆发了叛乱,叛军为了对抗朝廷,甚至还将交趾的军队都引入了宋朝国境!

    狄青临危受命,南下广西平叛,大破昆仑关,杀敌无数,得胜而归。

    可押送着敌酋和俘虏班师回朝,到了湖南境内,路过这一片地区之时,那些俘虏中的黑衣鬼巫却发现此地乃至阴至邪的古墓地,便施展了鬼巫祝祷之法,召唤了阴兵,以致于狄青的部队发生营啸,士兵自相残杀,死伤不计其数!

    将军们镇压不住,便求救于狄青将军,狄青见得士兵们都被阴兵附身,生怕殃及无辜,便想忍痛将这些中邪的士兵全部杀死。

    可关键时刻,一位在深山隐居的老僧却找到了狄青,称其有办法驱逐阴兵的邪魂,狄青不由大喜。

    那老僧扎了一尊佛像,而后让狄青割血浇撒,那些佛像顿时转生,驱逐了阴兵,士兵们由是得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