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93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9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零陵郡可以说是荆南仅次于长沙郡的第二大郡,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位居荆南前列,这里也是很多汉人聚居之地,很多刘璟手下的高官,包括刘敏、周不疑、蒋琬等人,都是零陵郡人。
    零陵郡守原本是刘,刘在去年秋天作为荆州皇族的代表去邺都定居,刘璟便任命其刘贤为零陵守,又封蒋琬叔父蒋敬为零陵郡丞。
    但刘璟来零陵县视察并不仅仅是听取守和郡丞的汇报,他来零陵郡更重要的目的是去零陵县。
    刘璟乘坐上艘五石的官船沿着湘江一逆水南下,守刘贤一陪同着他,远方山峦叠翠,森林茂密,湘水两岸却是大片稻田,江边矗立着一架架巨大的水车。
    刘贤指着两边的大片稻田对刘璟笑道:“在十几年前,零陵一带地广人稀,土地充足,当地人种地都是用火耕水耨的方式,也不耕作,一亩地产粮只有斤左右,我和父亲这些年一直在改良当地人的耕作方式,从十年前开始积肥深耕,产粮逐年提高,现在一亩地也可以产粮五六斤,粮食增产,当地人的生活也开始富庶起来。”
    刘璟望着在稻田里忙碌的农人,欣慰地点点头,“粮食问题始终是天大的事情,是国力强盛的基础,也是争夺天下的保证,这次北伐没有能成功,根本原因就是粮食不足,当然不是缺少粮食,而是运输粮食出了问题,不过下一次北征恐怕就会是粮食充足问题了,所以这次视察荆南,我对郡县官员们说:“让人民能吃饱饭,让士兵没有缺粮之忧,那就是一个好官,零陵郡能一直重视农业,着实令人欣慰。”
    说到这,刘璟和刘贤对视一笑,很多话不用多说,刘璟已经足够表达了意思,粮食第一,只要零陵能变成产粮大郡,刘贤的提升将指日可待。
    这时,刘贤又笑问道:“州牧特地去零陵县是为了灵渠吧!”
    零陵县虽然县名和郡名一样,但实际它只是一座小县,而且位于比较偏僻的南方,在零陵郡并没有什么地位,但它境内却是灵渠的始发地,灵渠的另一端位于南面始兴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是荆州通过交州的水上运输要道。
    这时,一队由二十余货船组成迎面驶来,船头上插着江陵吴氏商行的旗帜,吃水线很深,满载着货物,刘璟注视着这支船队从自己对面驶过,这才对刘贤道:“我已经和刘备达成协议,将来放开荆州和交州的贸易,虽然湘水主要是流经长沙郡,但也有一部分流经零陵郡,希望零陵能抓住这个机会,把贸易发展起来。”
    “微臣会抓住机会,只是上次州牧说,要严禁生铁、兵甲、铜器、粮食等战略物资运入交州,但从零陵去交州的道很多,我担心控制不住。”
    刘璟笑了起来,“这种物资私运是不可能完全控制住,只能说官方要严禁,主要商行不准运送,加强水盘查,那么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战略物资南运。”
    刘贤点点头,:“微臣明白了!”
    。。。。。。。
    船队一南下,于次日中午抵达了零陵县,零陵县确实只是小县,县城矮小破旧,周长十二里,人口仅千余户。
    这里民众以农业和渔猎为生,不过自从去年秋天,刘璟答应借粮五万石给交州后,零陵县便开始热闹起来。
    借着运粮的契机,荆州几大商行纷纷在零陵县买地开店,建造仓库、码头,使零陵县的贸易行业几乎在一夜间发展起来。
    跟随着贸易的发展,店铺、酒馆、旅舍、青楼等等产业迅速兴起,县城内的酒馆在一个月内便开业了八家,不仅零陵当地人几乎一半以上都被雇佣,从外地来的商人、民夫多达数千人,商业繁盛,零陵县的名声也开始传开了。
    和零陵县一样,灵渠另一端的始安县也出现了同样繁荣的景象,始安县也就是后世的桂林,曾经属于零陵郡,后来又划给了苍梧郡,它是交州的贸易窗口,从荆州过来的商船经过灵渠驶入漓水,抵达苍梧,再沿郁水到达南海郡番禹,所以灵渠便成了荆州和交州的贸易咽喉通道。
    当刘璟的坐船缓缓在零陵县码头上靠拢,县令带领一班官员已在码头上等候多时,县令上前向刘璟跪下行礼,“零陵县令周云拜见州牧,参见守!”
    刘璟连忙扶起他,笑着安抚他道:“这几个月周县令辛苦了,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建成新码头和仓库,不容易啊!”
    在不远处矗立着几十座巨大的仓库,那里是官仓,仅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建造完成,难怪刘璟要赞赏周县令,不仅是官仓,还有官用码头,也是在两个月内建造完成,这也是不容易之事,另外,除了官仓和官码头外,几大商行也分别建造了自己的码头和仓库,使十几里长的湘水两岸布满了巨大的仓库群,蔚为壮观。
    刘璟跟随县令进了县衙,他坐了下来,又询问了县令一些情况,最后话题一转笑问道:“我想了解一些刘备的最新情况,县令能否介绍一下。”
    事实上刘璟也知道一些刘备在交州的发展,但碍于程远,信息不便,消息都比较延迟,他得到刘备的情报还是年初发生的一些事情,现在又过去了四五个月,情况肯定有所变化了,这也是他来零陵县的主要目的之一。
    周县令犹豫一下,他这几个月忙碌建造码头和仓库去了,对刘备的近况没有放在心上,他也不清楚,不过有人清楚,他连忙道:“请州牧稍侯,昨天吴家商船队刚从交州归来,我请他们来介绍情况。”

第582章 木牛问世

    被周县令带进来之人,是一名四十余岁的男,身材瘦高,显得非常精明能干,他姓单,是江陵吴氏商行的大管事之一,中年男进了大堂便跪下行礼,“小民单越拜见州牧!”
    刘璟笑着摆摆手,“不必多礼,请起!”
    “谢州牧!”单管事站起身。
    刘璟又笑问道:“听周县令说,单管事刚刚从交州归来?”
    “是!小民昨天才从南海郡番禹县率船队归来。”
    “原来如此!”
    刘璟沉吟一下又问道:“我大概在年初时知道刘备军队在合浦郡和士燮的军队发生激战,不知结果如何?”
    “回禀州牧,这一战早就结束了,士燮军队被诸葛亮击败,刘备占领了合浦郡和高凉郡,命大将陈到率军守合浦郡,冯习守高凉郡;随即诸葛亮率两万军东征南海郡,就在上个月,南海守士武被关羽所杀,听说番禹城中一万多军队投降了诸葛亮,我回来时,正好遇到刘备率领武官员及家眷从苍梧迁去番禹城。”
    刘璟点了点头,士燮不是刘备的对手,这早他的意料之中,却没想到刘备军队进展如此迅速,交州九郡就已经占领了六郡,他沉吟一下又问道:“那你是否知道士燮的情况?”
    “小民只听说士家退守交趾郡,现在只剩下交趾、九真和日南郡,军队损失大半,现在士燮在向刘备求和。”
    “向刘备求和?”
    刘璟顿时有兴趣地问道:“消息是否属实?”
    “小民只是回来时在苍梧县酒馆听到一些当地人谈论,有人见到了士燮的使者,是他弟弟士壹,求和是否属实,小民不敢保证。”
    刘璟笑着对刘贤道:“看样,刘皇叔选择去交州,这条走对了,至少也有基业了。”
    刘贤却摇了摇头,“坦率地说,我不看好刘皇叔,交州虽经赵佗经营,但依旧是荒蛮之地,比荆南尚且不如,更不用说和荆益两州相比,就算占领交州全境,没有十年、二十年的苦心经营,不会有什么起色,更不用说争霸中原,绝不可能之事。”
    众人正说着,这时,一名亲兵在堂下禀报,“启禀州牧,江夏马院主派人送信赖!”
    马院主就是马钧,官任从事中郎将,他所创建的匠依然在夏口,暂时还没有迁来襄阳,刘璟点点头笑道:“让送信人进来!”
    片刻,马钧的徒弟梁益快步走进大堂,向刘璟行礼道:“微臣奉师父之命给州牧送信,去了成都,才知道州牧原来在荆南,又赶了过来。”
    刘璟笑了起来,“居然追到零陵县,真是辛苦你了。”
    梁益取出马钧的信,呈给了刘璟,“请州牧过目!”
    刘璟接过信,先不慌拆看,笑着问道:“我很关心你师父现在说话怎么样了?”
    “多谢州牧关心,师父说话慢一点已经没有问题了,但如果着急起来就会一句话也说不出,前几个月研制木牛就非常着急,天没说一句话。”
    刘璟最关心的就是木牛的研制进展,这关系到他的北征,他拆开信看了一遍,顿时腾地站了起来,信中说研制木牛已经成功,刘璟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对众人笑道:“看样我明天就得启程去江夏了!”
    。。。。。。。。。
    五天后,刘璟的船队抵达了蕲春县,此时马钧并不在夏口,而是在蕲春郡的山区试验木牛,按照荆州和江东达成的协议,蕲春郡现在由两家共管,九月时正式移交给荆州,目前蕲春守步骘,郡丞却是陶政,郡内没有驻军。
    步骘只是名义上的蕲春守,他同时兼任庐江守,大部分时间步骘都呆在庐江郡,蕲春郡实际上是由郡丞陶政控制。
    看得出陶家在蕲春郡内也下了本钱,重新修葺了蕲春县码头,并将陶家船队补给站和仓库从武昌县移到了蕲春县,带动了蕲春县的发展,蕲春码头上停满了船只,码头上人来人往,也格外热闹。
    刘璟下了船,陶政和马钧立刻迎了上来,一起施礼,“参见州牧!”
    刘璟和陶政寒暄几句,便将注意力转到马钧身上,毕竟他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马钧的木牛,他立刻笑问道:“我能在哪里看到木牛?”
    马钧也拱手笑了笑,非常缓慢地说道:“我们一共制作了二十辆,并在蕲春县北面的云丹山内修建了试验场,距这里还有里之,不过县城内也有一辆”
    不等他说完,刘璟便笑道:“我可等不及了,就去县城!”
    。。。。。。。。
    在县衙的后堂内摆放着一辆黑色的木车,高约六尺,长一丈,从外形看确实像一头木牛,前面还雕了一个牛头,中间的牛身实际上就是粮柜,非常宽大,但下面只有一个轮,这一点有点象鹿车。
    刘璟轻轻抚摸着这辆木牛,看得出有很多机关,绝不是一辆简单的鹿车,旁边马钧的一名弟介绍道:“木牛有两大特点,一是存储量大,粮柜中可以放四石米,相当于两匹骡或者两辆鹿车的负载,其次是轻便,一个人就可以操纵,而骡要吃草,鹿车也要两人操纵,走山还很不方便,我们的木牛走山如履平地。”
    “这是怎么办到呢?”刘璟好奇地问道。
    “这个真的一言难尽!”马钧笑着慢慢说道:“关键是木牛肚下有一套铜制机关。”
    他让人将木车翻过来,下面果然有一套铜制的盘状机关,显得很复杂。
    马钧指着机关又缓缓道:“这个机关主要用来调整轮和箱的高,以及前后左右,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调整,这样,无论上坡、下坡还是走崎岖山道,都能应对。”
    刘璟眉头微微一皱,“好像操纵很复杂啊!”
    “确实操纵不容易,这就是唯一的麻烦,使用木牛之人,需要训练几个月才能熟练操作。”
    刘璟已经难以抑制心中的期待,笑道:“我希望能立刻看到木牛在山地中的实际表现。”
    云丹山位于蕲春县东北方向约余里处,它属于大别山余脉,山势陡峭,高地落差大,且山崎岖,山涧溪水潺潺,森林茂盛,和终南山地形颇有几分相似,是试验木牛最理想的场所。
    当天下午,刘璟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了云丹山,此时,马钧的一多名弟已经在山脚下搭建了几十座帐篷,作为试验木牛的基地,在刘璟未来之前,他们已经反复试验了个多月,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最终拿出了二十辆样车。
    大帐前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二十辆黑漆木牛,马钧的二十名弟已经准备就绪,他们个个长得身材高大壮实,非常适合操纵木牛。
    在他们身后数十步外,便是一条蜿蜒崎岖的上山之,山上有两座道观,这条山便是道观运送物资的上山小道。
    刘璟走上前,轻轻拍拍了其中一辆木牛,对马钧笑道:“我拭目以待,开始吧!”
    “装粮!”
    马钧的其他弟从一座大帐中扛出了一包包粮食,这是荆州的标准粮包,一包正好一石米,他们在每辆木牛的粮柜中各放四包粮食,又将柜门锁好,二十名操纵木牛的弟纷纷将皮带搭上肩膀,准备就绪了。
    “出发!”
    随着马钧的一声令下,二十名弟推动木牛开始列队而行,刘璟则带着数士兵跟在他们身后,观察粮队的行动,果然如马钧事先的描述,二十辆粮车非常轻便,虽然运载着近五斤重的粮食,但依旧能在山道上行走如飞。
    上坡时稍微吃力,但依旧能缓缓推上去,下坡时又转换机关,使木牛能够徐徐而行,不至于一下冲下去,关键是轮非常灵活,能够轻巧地避开前方的大石。
    一淌过溪水,穿越丛林,二十辆木牛始终保持着阵型,行走如飞,连操纵木牛的弟也显得并不疲惫,他们一走了二十里,终于来到一座道观前,这里已经有十几名弟在等候了。
    不多时,刘璟率领士兵们也赶到了道观,只见二十辆木牛整齐地停放在道观前,一辆辆木牛完好无损,眼见为实,不仅刘璟眼中充满了赞许笑意,连他的士兵们也都惊呼不已,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健骡,不用吃草料,负载量又大,是山区运送粮草物资的宝贝。
    这时,马钧带着弟们也赶来了,拱手笑道:“州牧还满意否?”
    “满意,非常满意!”刘璟笑眯眯道:“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
    “州牧请说!”
    刘璟拉着他上前道:“我在上考虑,可以不用征集民夫,直接命令士兵运送粮食,同时遇到敌情时,士兵还能放下木牛作战,所以,能否将木牛同时改装成一种防御武器。”
    马钧想了想,慢慢说道:“应该可以!”
    他指着轮说:“木轮可以收回车腹,这样便成为一种掩体,而且敌军不懂机关,也无法推动它前进,另外我可以在牛头这里修改一下。。。。。”
    马钧拍了拍牛头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