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644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6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源钱粮吃紧,父亲又要求我筹措十万石粮食送去寿春,我简直要被逼死了。”
    说到这,曹丕哀怜地望着荀攸,希望他能出计帮助自己,荀攸笑了笑,“我明白贤侄的意思了,贤侄是希望我能拿个主意,可我久不问时政,对各地情况毫不了解,又岂能闭门造车?很抱歉,我帮不了贤侄。”
    曹丕黯然地低下头,半晌低声道:“世叔和父亲一起开创事业,才有今天的魏国,就算世叔不管政事,但看在与父亲几十年交情的份上,给侄儿指条明吧!”
    荀攸点点头笑道:“既然贤侄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我若不表个态,就真枉为长辈了,我可以给贤侄提个建议,具体该怎么做,贤侄可自处。”
    曹丕大喜,“侄儿愿洗耳恭听世叔高论。”
    荀攸笑了笑说:“第一,汉军在合肥以外的攻势贤侄不必理睬;第二,各地虽喊穷,但未必无粮,只要魏公回邺都,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第,合肥之战若拖到冬天,魏国必全线溃败,就这么点,贤侄若做到了,自然可贴席而眠。”
    从荀攸府中出来,曹丕坐在车里回味荀攸说的话,他虽然有点领悟,却还是看不透,就如雾里看花,已知花的轮廓,却不见花的真颜。
    回到府中,曹丕立刻命人将徐奕请来,徐奕坐下笑道:“公有什么急事找我?”
    “我刚才去拜访了荀攸,向他问计,他提示我点,我却没有能完全悟透,特请先生替我参详。”
    说着,曹丕便将荀攸的句话告诉了徐奕,徐奕沉思片刻,慨然叹道:“不愧曾是魏公的谋主,看得透彻啊!”
    徐奕连声赞叹,却忘记了等在一旁的曹丕,这时他见曹丕眼中有不满之色,连忙笑道:“并非公不悟,而是公经验不够,有事情不了解根由,比如第二点,实际上点破了官场暗规,以魏国的家底,当年还能支撑赤壁之战,就算赤壁大战伤了元气,但也不至于一场合肥大战就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各地官府还是有点积存,只是不愿拿出来罢了,所以不等邺都催粮,便抢先喊穷,可一旦魏公回来,谁也不敢藏私了。”
    曹丕重重哼了一声,“他们分明是在欺我!”
    “公不必气恼,官场都是这样,等将来公坐了魏公之位,也就没人敢再欺公。”
    曹丕点点头,又问道:“那荀攸的第一条和第条是什么意思?”
    徐奕叹口气道:“这就是刘璟对我们发动的国力之战,无论进攻并州还是洛阳,都是汉军在造势,逼我们应战,消耗我们国力,然后刘璟在合肥打持久战,最终拖垮我们,说到底,合肥战役必须尽快结束,我们现在虽然还可以拆东墙补西墙,但我们的财力拖不过冬天,刘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曹丕负手来回踱步,思着各种信息,片刻,他又不解问道:“荀攸让我除了合肥之外的汉军进攻都不要管,可如果汉军攻下原怎么办?还有洛阳,如果洛阳失守,许昌可就保不住了。”
    徐奕缓缓道:“荀公的意思是说,汉军也只是虚张声势,我理解荀公的深意,或许是指长安兵力已空,汉军不敢在外出兵久,一旦内部生患,汉国会有大乱。”
    曹丕眉头一皱,“汉国内部皆平,会有什么内患?”
    “那可说不定,或许是蛮疆不稳,或许是羌氐有异心,或许是匈奴会卷土重来,说不定马超也在等待机会裂土自立,总之,汉国并不平,所以汉军一阵虚张声势后,必然会退兵会关中。”
    “我明白了!”
    曹丕点点头,他毅然下定决心道:“许昌还有十万石粮食,徐州那边还有十万石存粮,我明天就赶赴许昌,亲自押粮去寿春换父亲回来。”
    “公要去寿春?”徐奕愕然。
    曹丕淡淡一笑,却没有解释,有些事情确实不能说出来,父亲在寿春病倒,弟曹植已从许昌赶去寿春服侍父亲,他曹丕不亲自去寿春,万一父亲一时糊涂,让弟坐镇寿春怎么办?
    弟的支持者名单至今没有交出来,那他们兄弟间的权力斗争就依然没有结束。

第962章 合肥对峙

    自从刘璟在几次攻打合肥不顺后,便性停止了对合肥的一切进攻,转而采取了对峙的策略,确切说,是以合肥为饵,拖住寿春的十万曹军,进行一场以国力为支撑的持久战。
    汉军最有利的一面就是背靠长江,利用长江运输粮食,粮食运输耗费小,不仅运来荆州粮食,甚至远至巴蜀的粮食也能通过长江运到合肥。
    一条大货船,只须十名船工,便可运送多达数千石的粮食,相反,曹军的粮食从冀州、并州、徐州和豫州各郡县运至寿春,大多是通过陆运,效率低。
    先需要征发数十万人的民夫,每个人最多只能运送两石粮食,而上就要消耗一半,万石粮食运到寿春时就只剩下五十万石。
    这也是曹操为什么一定要修建从寿春到合肥的运河,就是希望通过水运减少粮食的运输损耗。
    但真正消耗粮食的却是士兵,平时士兵的粮食有限量,每个士兵每天只能领到一升粮食,大多只能吃半饱,但战争时期的士兵必须吃饱,谁都知道,要让士兵卖命,就必须让他们吃饱。
    由于油水普遍不足,加之活动量大,士兵们饭量都大,每人每天至少消耗两升米,一个月就是六斗米,算上霉烂和鼠虫损耗,十五万士兵一个月就要消耗近十万石粮食,而曹军之前为备战合肥蓄积了近五十万石粮食,按正常的消耗可以支撑半年。
    但实际上,曹军的粮食分布不平衡,合肥城内囤积了十万石粮食,又支援给江东十万石粮食,寿春的存粮实际上只剩下十万石。
    合肥城的粮食可以支撑守军一年,但寿春的粮食却远远不够,仅仅两个月后,寿春的粮食便快要消耗殆尽了。
    这也是曹操命令曹丕尽快筹办十万粮食的缘故,可就算筹备到十万石粮食,除去上消耗,运到军营也最多只有二十万石,这二十万石粮食又能支撑多久?
    更何况曹丕根本筹措不到十万石粮食,只有许昌和徐州的二十万石粮食,运到军营后也就只剩下十五万石。
    战争就是这样消耗国力,没有强大的国力为后盾,谁也支撑不起长达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大战役。
    时间已到了九月中旬,从许昌和徐州运来的粮食也陆陆续续抵达了寿春,使寿春的八万曹军终于免去了断粮之忧。
    这时,曹丕也抵达了寿春,劝说父亲回邺都养病,曹操的病情已延续了数月之久,合肥战事久拖不决,加之汉军四面出兵,给曹操带来巨大的压力,使他刚刚有所好转的病情又再次加重了。
    和曹丕想象中情况的不同,曹植虽然来寿春探望父亲病情,但曹操却不给他任何掌兵机会,在寿春呆了十天后,曹操便将曹植打发回许昌了。
    寿春行宫内,曹丕坐在父亲病榻前,给父亲讲述荀攸的条建议,曹操身体十分虚弱,不过头脑却很清醒,他点点头道:“荀攸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只有郭嘉、贾诩方能与之比肩,他的条建议很中肯,不过有些事情也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父亲是指什么?”
    “我是指汉军出兵并州,虽然他们已经撤军,但我得到消息,河东郡已基本成为空郡,人口都被汉军掳走,河东郡剩下不足千人,上党郡人口也被掳走一半,粮食也被汉军收割走了,城池空旷,千里赤野,丕儿,我们损失惨重啊!”
    曹丕默默点头,这些事情他都知道,原想隐瞒住父亲,没想到父亲也知道了,这时曹操又笑道:“不过你没有上当,没有向洛阳和原增兵,也没有运送钱粮,使刘璟扩大战局的图谋没有得逞,这令我很欣慰,有的时候事情突然而至,会令人手忙脚乱,但只要淡然处置,不要轻易被突发情况左右,这样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会自己就会消失,这次汉军出兵中原就是这样,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沉默片刻,曹丕小心翼翼问道:“父亲对鲜卑人的买卖是什么态呢?”
    曹操冷笑一声道:“输送生铁、武器给草原民族是最愚蠢之事,希望这种事你以后不要再来请示我,你是世,应该有最起码的政治头脑,一旦鲜卑人强盛起来,必为中原大患,你明白吗?”
    曹操目光严峻地注视着儿,曹丕满脸通红,低下头道:“父亲的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曹操点点头,“在这一点上刘璟就做得很好,他当初征讨氐人和羌人后,便严禁氐人和羌人采矿冶铁,所有河西工匠全部内迁,更严禁商人将生铁、火油等战略物资卖往河西和草原,违令者是死罪,丕儿,这些都是原则,无论刘璟还是我们都必须遵循。”
    “孩儿记住了。”
    沉默了片刻,曹丕又问道:“父亲准备就这样和刘璟对峙下去?”
    曹操苦笑一声道:“那怎么办?我不可能放弃合肥,他不肯撤军,难道让我撤军吗?”
    “但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能不能尽快决战,与合肥城中军队里应外合,歼汉军于城下?”
    曹操轻轻摇头,“我们只有十万军队,而汉军却有十五万,且不说能不能取胜,就算我们战力胜对方一筹,但刘璟就愿意与我们决战?我们军队过去,他就从水撤走,甚至绕道北面偷袭寿春,把我们粮食一把火烧毁,丕儿,刘璟身经战,为狡猾,我们可不能有一点大意。”
    曹丕半晌说不出话来,父亲的话虽然有道理,可是却不能解决合肥问题,曹丕忽然明白过来,其实父亲也不知该怎么办?
    曹操闭上了眼睛,半晌,又缓缓道:“汉军是用对峙之策,留在寿春也没有意义,我还是回邺都,就由你坐镇寿春,不要轻举妄动,多听听程军师的建议。”
    “孩儿明白。”
    “还有孙权那边!”
    曹操又叮嘱曹丕,“在两个月前,我向孙权施压,令他必须要配合我军行动,最近我得到消息,孙权已经在一个月前开始行动了,吾儿要密切关注,一旦孙权成功,合肥战役就将逆转。”
    曹丕连忙问道:“江东军会有什么行动?”
    曹操笑了笑,“叫做釜底抽薪之计!”
    他低声对曹丕说了几句,曹丕这才明白,点了点头,“孩儿知道了,会密切关注江东军的行动,一旦汉军撤军,孩儿将大举反攻。”
    “不可!”
    曹操脸色大变,一把抓住儿的手,“你若反攻,必会落入刘璟的圈套,他会将计就计,引你上钩,你决不能追击,就让他们撤走。”
    曹丕吓出一身冷汗,连连点头,“孩儿记住了。”
    曹操凝视他半晌,还是觉得不放心,又道:“任何事情必须要和程军师商议,没有程军师的同意,你绝不能擅自行动!”
    曹操随即又召来程昱,反复叮嘱他,让他辅助曹丕坐镇寿春,又令诸将听令于世,安排完诸多军中事务,曹操便启程返回了寿春。
    尽管曹操离开寿春的消息连很多曹军将士都不知晓,但汉军却在第一时间探知了此事。
    汉军大营内,庞统匆匆走到刘璟的大帐前,问几名侍卫道:“殿下可在?”
    “殿下在,正和甘将军商议军务。”
    “请替我禀报,我有要事求见殿下。”
    侍卫快步进了大帐,大帐内,刘璟正和甘宁在沙盘前商议货船失踪事件,这是最近发生之事,一些货船在江面上总是无缘无故失踪,这引起了刘璟的警惕。
    由于战争爆发,长江已经禁止商船和客船航行,只有军队货船和官船可以在长江上航行。
    汉军的后勤船队一般是成队航行,数艘连成一队,连绵近里,一定会有战船护卫,可就算是这样,每次船队抵达目的地,总是会发现少一两艘,已经连续发生了次,却不知道船只在哪里失踪。
    损失虽然不大,但这种事情本身就威胁着汉军的后勤的运输,刘璟决定让甘宁亲自出面,解决这个隐患。
    刘璟语重心长对甘宁道:“积少将成患,一旦后勤运输不畅,会影响整个战局,甘将军,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甘宁抱拳道:“请殿下放心,卑职会亲自跟船航行,一个月之内,找到原因,并解决隐患。”
    这时,侍卫在帐门口禀报:“启禀殿下,庞军师有要事求见。”
    刘璟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庞统走进大帐,快步上前施礼,“微臣参见殿下!”
    刘璟结束了和甘宁的商议,笑着问庞统道:“军师有什么重要之事?”
    “殿下,微臣得到消息,曹操已经离开寿春返回邺都,现在寿春是由曹丕坐镇。”
    刘璟顿时笑了起来,“看来他的身体确实是支撑不住了,我还以为他要和我硬撑到底呢!”
    旁边甘宁忍不住道:“殿下,卑职觉得,曹操这是想让他儿来承担战败的责任吧!”
    刘璟摆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曹丕毕竟是世,名声也很重要,曹操若有此心,还不如让曹彰来指挥,其实我能理解,你看现在曹操在各地布局,曹彰守幽州,曹洪守南阳,曹仁守徐州,曹休守青州,夏侯惇守中原,夏侯尚守并州,全部都是他家族之人,军权绝不外放,至于合肥和寿春这边,军队如此之多,自然就由他曹操亲自坐镇,他实在支持不住,当然就是由世曹丕来接替,这不很正常吗?”
    甘宁点点头,“殿下若不说透,卑职倒还真没有注意到,看来曹操已不相信外人了。”
    刘璟却冷笑一声,“曹操失去了为雄主的胸襟,变成了守成之主,恐怕就算我关中无一兵一卒,他也不敢窥视半步。”
    刘璟说这话是有感而发,他的军队出兵并州和洛阳,整个关中就只有千士兵守长安,如果他是曹操,他就会立刻派兵渡过黄河,从直道杀入关中,那时汉军不战自乱,可惜无论曹操和曹丕都没有这个想法,这说明白他们已经丧失了进攻之心,只想着如何保住一点点地盘,这样的战略如何能长久?
    这时,庞统道:“既然寿春变成了曹丕坐镇,我们能不能进攻寿春,试探一下曹丕的虚实?”
    刘璟却摇了摇头,“不管曹操怎么变阵,我们都必须不为所动,继续和曹军对峙,一直拖到冬天,曹操自然就会向我求和了。”

第963章 失踪之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