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55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555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出兵北伐报仇,到时,你我可就是首当其冲。”

    “那和杀李超有何关系?”

    “这次大汗南征,征召诸部数十万控弦之士,兵强马壮,但结果呢,一个李超,几万兵马,就杀了突利,歼灭了十万勇士,可汗空有数十万人马,也只能无奈和唐议和。这,难道还不够说明李超的厉害?”

    “欲谷设,如果你惧怕李超,那么我会单独带兵去杀了李超。”

    镇胡堡。

    李超决定让苏烈领三千兵马留守狼山山口,驻守镇胡堡。

    “相国,当心突厥人。他们既然敢派刺客来,就也能做出发兵半路拦截的事情。这里距离灵州还有数百里,相国不如在镇胡堡稍等,去信灵州,让那边派兵来接应。或者,我带弟兄们先送相国回灵州后再回来。”

    李超笑笑。

    “这里过了狼山,就是河套了。在河套草原,突厥人也没有什么优势,他们要过来,路途更远,如今天气严寒,行军可是不便。他们要来,也只能小股前来,不可能超过万人。如果他们来个几千人,就以为能在河套截杀我李超,那他们就太狂妄了。”

    “他们真敢来,我就叫他们有来无回。”

    襄阳。

    长乐宫。

    李世民带着皇后和太子以及其它皇子公主们一起前来太上皇宫里家宴,每月逢朔望之时,皇帝晚上都会带着一家人来太上皇宫里吃饭。

    这顿家宴,也必然会叫上南海王和海陵王,有时也会叫上在襄阳的其它长公主以及太上皇的其它儿子们。

    每次家宴,齐齐整整一堂,但气氛永远都不会是欢快的。

    “恭喜陛下,打退了突厥人,迫突厥人议和成功。”

    李渊端起酒杯,向皇帝敬酒。

    满殿的皇族成员,便都停下了手中的刀叉筷子,一起望过来。

    李世民面带着微笑,也端起酒杯。“托陛下洪福,还有老天的保佑。”

    李渊哼了一声,“这次确实是运气好,李三的诡计又成功了,坚壁清野焦土策略,再加上突利的轻敌大意,李三倒是又立了一个大功。不过,皇帝,你打算用什么来酬谢李三呢?他这回立下的功劳可是不小啊。”

    李世民放下酒杯,“文远确实功高,朕已经决定在他的三百里封地上,再加封二百里,分封给他的父亲和儿子们,这样一来,李家就有五百里封领,本朝第一封臣。”

    “五百里封地,国朝第一封臣,皇帝倒是好豪爽大方。不过我还想问一句,李超回朝之后,皇帝打算如何安排?他已经是检校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兼任着诸个要职,这次回朝总不能只是加点封地,难道不加点官职?可以李超之职位,还要如何加?莫非要加三师三公,还是直接要取代房杜,做中书令或者是侍中?”

    李渊笑呵呵的望着皇帝儿子,在无聊的生活里,给皇帝找点不痛快,已经成了他不多的乐趣之一了,另一个乐趣是生孩子。

    “功高难赏了吧?”

    李世民不说话。

    “皇帝,若我是你,我就不会让李超回来。”

    李世民抬起眼皮,望向皇帝的目光中有冷漠。

    “别这样看着我,我不是要离间你们君臣什么感情,我只是为了大唐着想,我虽不是大唐皇帝了,但你不也是我的儿子,将来皇帝也会是我的孙子。李三此人,朕越看越心惊,我劝皇帝你还是多关注关注下李三,关注关注下李家。听说最近李家到处招兵买马,是要去建设他们的领地?李家财力雄厚,听说连你这个皇帝都找李家借钱用,李三狡诈但确实有本事,短短几年,已经位极人臣,李家更是财力雄厚,如今陛下又给李超五百里领地封邑,陛下你就不担心,这是养虎为患?”

    李世民缓缓摇头。

    “文远对朕忠心耿耿。”

    “也许吧,或许他以前是对皇帝你忠心耿耿,但永远不要相信会有什么永远的忠诚。我奉劝皇帝一句话吧,所谓的忠诚,不过是背叛的筹码不够而已。永远不要要把刀柄交给别人!”

    李渊说出这话的时候,很是感慨。

    这是他的心里话。

    忠诚,那玩意价值几钱?

    连父子兄弟之间都不可靠,更别说君臣了。他堂堂大唐开国皇帝,不也被自己的儿子宫变夺走了皇位吗?

    李超只是个赐姓外人,功绩越来越大,官爵越来越高,实力也越来越强。

    如果再给李超那么大的领地,早晚有一天,李超会羽翼丰满,如果有一天,李超翅膀硬了,而偏偏李家有虚弱的那一天,谁能保证,李超还会对大唐忠心耿耿呢。

    就算李世民真的看准了李超会忠心耿耿,可谁又能保证李超的儿子会忠心耿耿,谁能保证他的孙子会一直忠心耿耿。

    司马氏曾是曹魏之臣,可最终也篡夺了魏的政权。刘裕曾经是东晋的干城国柱,最终却也篡夺了东晋国家。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想他李渊,不也曾经是隋朝外戚兼朝中大臣吗,可隋末大乱,他不也一样起义兵,最后篡夺了隋朝吗。

    李渊反对分封,尤其是把疆土分封给外人,哪怕是边疆上的那些荒僻之地,也绝不能随意的授给外人。

    就算送给突厥人,也不给异姓臣子。


第810章 朕知道了

    又一次的不乐而返。

    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生了会闷气,李世民叫来了王太监。

    “李家招人动静很大?”他问。

    王太监恭声回道,“回陛下,李家在城外搭起棚招募前往赵国公领的人手,确实引得许多人前去报名。”

    “有多少人?”

    “每天那里都有上万人,场面很大。”

    李世民皱了皱眉,他没料到,李家居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上万人,这可不是小动静了。“李家开了什么条件?”

    “不问出身,不论良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报名参加,择优录用。一经录用,李家负责送他们去赵国公领,并安排工作,分田授地,还能有不低的工钱,因此吸引了许多人过去报名,尤其是许多贱籍的工匠,甚至一些寒门的读书人。”

    “知道李家要招募多少人吗?”

    “据说这是第一批,打算招募三千户。”

    三千户,这可就是上万人口。李家还真是财大气粗啊,朝廷分封诸侯,希望诸侯能够建设领地,充实了边疆,这样也能为朝廷的屏障。但李家一上来就要招募移民三千户,这手笔还是让李世民都惊讶的。

    朝廷只限制了诸侯们的封地大小,但却是不限人口的。新赐封的领地,基本上都没有人口,甚至是一无所有,一切都得靠诸侯们自己花钱建设。

    如李超这样有财力的,别说移三千户过去,就算是移一万户过去,只要他们能招募的到人,朝廷都是允许的。

    只是,一下子就招三千户,李世民还是很惊讶的。

    只是这规矩都是他定下的,现在又改,不免朝令夕改,这并不是件好事。

    “好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李世民最终还是向王太监挥了挥手,没再多说什么。

    南城郊外。

    李家的招募还在继续,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但真正能被李家录用的,却并不多。李家并不是来者不拒,而是要精挑细选的,虽不论出身,却要看技能本领。

    李家招募岗位很细化,详细到各行各业的工匠。

    杜忠是一个车匠,祖祖辈辈都是为车店修车的。

    每个城市,尤其是那些大城,在城门内外都会集中不少车店,这些车店都是专业的店,制造组装修理车辆,这时的车辆构架基本上都是木制的,包括车轮。

    木车轮易损坏,需求量极大。

    因此车店里制造车轮的工匠最多,而车轮中最难加工的部位就是车辋。车辋是轮子的外圈,圆形的车辋由多片辋外组成,正常的车辋是十片,每片辋片是承接三条车辐。

    杜忠就是专门制造加工辋片的工匠,手艺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李家虽然已经开始在上马四轮马车,但传统的马车依然不可取代,李家要建设赵国公领,马车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李家的招募现场,就有招募马车匠人。

    “姓名?”

    “杜忠。”

    “籍贯?”

    “河南豫州人,匠籍。”

    杜忠坐在登记的桌案前,双手放在膝上。

    “你是车匠吗?”

    “杜家世代都是造车的。”

    “你会哪个工序?”

    “我能独自打造一辆马车。”

    登记的人有点惊讶,他看杜忠年纪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这个年纪,也许在匠人中还只是个没有脱离师傅的熟练工匠而已。可听他的话,却口气很大。

    “那你愿意试下工吗。”

    “愿意。”

    李家给杜忠的考试,是加工辋片。这算是造车里比较基础的,也是比较考试手艺的活计。

    一般的车店,每片辋片包括凿出三个安装车辐的孔洞,合计加工费为一百文。对于车匠来说,加工一片车辋费工费时,即便是手艺高强身体强健工具得力的熟练工匠,一天也就做两片车辋。

    杜忠自己带了斧子和凿子。

    “给我多准备点木料。”

    “我们准备的木料足够做一个车辋了。”拿材料过来的人笑着说道。

    试工的要求是做一个辋片,做完一片差不多得半天功夫了。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一个辋片就能够说明一切了。

    “请给我多准备些木料吧。”杜忠继续要求。

    送料的人还以为这个杜忠牛皮吹的响,但是技术不精,担心会浪费点料到时做不出来,于是笑道,“那我多给你一点吧。”

    他又拿来一些木料,“这些料起码能做成三片车辋了。”

    如果三个车辋的木料都还加工不出一个车辋,那么这人就不能录用了。

    杜忠也不吭声,提着自己的斧头和凿子走到木料边上,不急不缓的开始。

    伙计给他搭了一个帐篷,让他可以不受影响的做活,然后就走了。

    招工还在继续,外面的人能听到帐中斧凿发出的响声,一个上午,斧凿声似乎就没有断过。

    等日头快到了中天,半天的功夫已经到了。

    招工登记的人和打下手的伙计,都有些失望的摇头。

    普通刚出师的熟练工,半天的工夫也应当已经加工好一片车辋了,可这人牛皮吹的震天响,说自己能独自打造出马车,结果半天功夫,都还没制出一片车辋。

    中午,杜忠掀开帐篷。

    “打造好了。”

    登记的人摇头,“你用的时间有点多,不算合格。”

    “半天时间,打制出四片车辋,难道还不合格?”杜忠拎着斧子淡淡说道。

    “什么,四片车辋?”

    登记的人和伙计都大吃一惊。

    “请验活。”杜忠依然是那个样子。

    登记的人让伙计去请来管事,让他亲自过来验看。

    现场一名管事过来,帐篷撤去,四片车辋整整齐齐的码在那里。

    管事叫来了李记车行的匠头过来,一起验看。

    匠头拿起一片车辋,仔细查看,甚至拿出了尺来量,可尺寸精准,工艺精良,没有半点瑕疵。

    “这怎么可能,我明明只给了三块车辋的木料啊。”伙计在一边惊叹。

    老匠头抚着须,笑着道,“普通的车匠,多少肯定会有些浪费木料。但对于一个高明的手艺人来说,是不会浪费半点木料的。这位老弟,就是一个高明的手艺人,技艺精湛,你给他的木料,他就没有半点的浪费。尤其难得的是,用了半天的功夫,打造出了四片车辋,是普通工匠的数倍。而且,还片片精良,堪称咱们车匠里的大师啊。”

    杜忠笑笑,“不敢当,只是家传手艺,熟练而已。”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杜忠用半天时间加工出四片车辋,这一手,立即让人刮目相看,这下再没有人认为他是在吹牛了。

    登记的连忙把他请到一边坐下,还让伙计给他倒茶,这下,仔细的为他登记。老匠头和管事也分别与他聊了一会,知道了不少他的信息。

    这个杜忠,是个河南灾民。

    豫州人,去年大灾时,离开家乡,听候官府的安排,来到襄阳做工。到现在,灾情结束,不少以工代赈的灾民也陆续要返回家乡。

    杜忠本也要返回家乡豫州的,可他看到李家的招工条件后,有些心动了。

    他家世代车匠,在豫州并没有什么田产,人丁多家境贫。没灾荒的时候还能勉强度日,一遇灾年,日子就很难过。

    而李家开出的移民条件,确实让人心动。给田给地,有一技之长,还能在李家得到一个工钱不低的活。最要紧的是,李家还承诺,到时还会在领地修建学校,领民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三年初小。

    尤其是李家承诺,在赵国公领,不论现在身份是良贱还是其它,到了赵国公领都会一视同仁。

    去了赵国公领,就都能获得良民身份。

    “杜老哥真决定移民赵国公领吗?”

    “嗯。”

    “那好,我们再确认一下你家的情况,你家是八口人,全都要移民去赵国公领,对吗?”

    “嗯,我肯定带全家一起过去的。”杜忠点头。

    “好,我们非常欢迎全家移民过去,我们会负责安排送你们过去,从路上到那边,全程都有人安排照顾的。”

    后续的谈话,让杜忠很满意,也放下心来。李家果然如他们宣扬的一样,很负责。

    他们甚至都已经跟杜忠谈好,给他的职位,就是赵国公领中受降城车行的匠头,待遇不薄。

    一天的招募结束。

    各个管事们都拿着汇总的表格,来到李管家这里汇报。

    “今天招募了多少?”

    “今天一共招募了三百余人,其中读书人五十三,其余皆是各行工匠。”

    李管家听到这个数字很满意,“这些人里有多少人愿意举家移民过去的?”

    “大约六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