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99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999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采邑私军一万五,这是此前就已经决议过的。现在如果太子建一支由倭人统领倭人的皇协军却不算在太子私军内,那岂不是要出一个大漏洞,那太子的私军岂不是无法控制?

    若太子的私军不能控制,那就会有危险。

    甚至因为皇协军一事,内阁还开始讨论各地民兵的问题。朝廷直辖中原之地,以及边疆诸侯分封之地,甚至是海外殖民领地,这些地方都是兵额限制,但一直以来,对于民兵,却还没有什么规定限制。

    大华尚武。

    百姓只要登记,就可以购买一些民用武器,比如刀剑长枪弓箭等,只是对铠甲、弩、铳等管理严格,不得私藏。

    各地方也都有训练民兵,尤其是在边疆之地,在那些蕃汉混杂之地,民兵数量更是极多,他们在闲时训练,还轮流巡逻等,并协助官府捕贼揖盗、打击走私,可以说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若是在战争时,他们还能为前线转运物资,甚至在关键时候成为补充兵员,以及协助地方防守等。

    民兵的本质还是民,兵不过是临时充当一些任务。

    但内阁现在还是对民兵提出了要定性的想法。

    若不对民兵有更严格的限定,那这里就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对封侯们来说,他们可以用民兵轻松突破拥兵的限额。

    哪怕这些民兵装备、训练等不如封地警卫队,但却是能够迅速转换的。

    “房公,关于民兵之事,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今天张超请房玄龄喝茶,也是有意问一问这位老相国的意见。房玄龄现在虽不在内阁,但负责翰林院,也一直是老成稳重。

    房玄龄放下茶杯。

    “陛下,臣听闻,我大华的民兵战力,其实是超过周边绝大多数国家军队的。能够比我们大华民兵战斗力更强的,也许就只有罗马的重步兵,波斯的重骑兵,阿拉伯人的轻骑等少数外国的精锐了。”

    张超点了点头。

    这年代,其实各国的军队,主力基本上都是农兵。以前的隋唐府兵如此,欧亚各国也基本如此。

    欧洲虽有贵族骑士阶层,相当精锐,可是这些人数量很少,真正打大仗,还是得依靠征召农兵。欧洲也还有一些职业的雇佣军,但数量比较少。

    不是各国不愿意用职业兵,常备军,关键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无法供养太多的常备兵,无法让太多的农民脱产,这都是各国绕不开的难题,于是乎,欧洲有骑士阶层,有雇佣军,就是缺少真正的常备国防军。

    以前隋唐时有关陇贵族子弟,这也算是一支数量很大的贵族武装力量,但国防力量根本也还是要靠农兵性质的府兵。

    大华的人口基数极大,将近一亿人口。

    哪怕以二十一丁的战争动员潜力,也能有五百万的青壮预备兵员。若以十人一丁算,则能有一千万的青壮预备兵员。

    可以说,有着如此多的壮丁,大华才能推行义务兵制,才能推行职业军官、士官制,才能实行常备军,才能让大华的士兵更加的年青化精锐化。

    而在六十万的常备军外,还能有一支数量更加庞大的民兵队伍,甚至在义务兵制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兵从军中退役,回到家乡,然后这些人基本上都加入到了民兵之中,成为大华的预备役力量。

    也正是因此,大华的民兵素质极强,因为很多都是退役的士兵。接受过职业军队专业的训练,甚至有过实战经验。

    大华的战马充足且便宜,许多民兵都有自己的马匹。刀枪等也都精良且便宜,使得大华的民兵确实堪称是相当一流。

    在这种情况下,大华民兵,其实已经是一支数量庞大,战力极强的军队。

    大华到底有多少民兵?

    其实就连内阁首相也都搞不清楚,因为这根本没有一个很详细的统计数字。

    “陛下,老臣以为,内阁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华的民兵数量庞大,且战斗力很强,民兵问题不容忽视。臣以为,应当对民兵加以约束,加强管理。例如,对民兵授予番号,控制数量等。”

    民兵既然是预备役力量,那也是准军事力量。

    以大华的这个庞大人口基数,如果还是现在这种几乎全民都是民兵的做法,是有些过头的。

    “以百人选一来算,大华也能拥有百万民兵之众。但按老臣的估计,只怕现在大华的民兵不下千万人。”

    一千万民兵。

    说出来都能吓死那些番邦小国,他们的全部人口都没这么多。

    但这不是夸大之辞。

    大华如今的国土极为广阔,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规范民兵,授予民兵番号,控制数量。”张超对房玄龄的建议很满意,一百万的数量倒也不多,毕竟大华有两三千万的男丁,十丁中抽一为民兵,这不算多。毕竟民兵不是常备军,对于生产等耽误不多。

    甚至就连许多大的工坊,以及城市的街道,其实也一样有民兵,生产之余,也会进行一些训练。

    民兵比之普通民众,区别就在于定期训练,以及会承担一些捕盗缉私巡逻等任务。而且,民兵也会拥有一些普通百姓不能拥有的装备,比如一些盾牌、长矛,或者一些单兵弩等。

    “房公,你认为如果把民兵更规范一些,给予正式民兵番号,然后朝廷给予一些训练等津贴补助,给他们的装备加强一些,训练加大一些,如何?”

    “这个应当是应有之事。既然要把民兵规范化,那么以后就不能搞全民皆兵,只能录用那些年青力壮者,比如退伍兵优先,并且不能有不良记录者,有犯罪前科的不能用。”

    “数量控制也很重要,比如一县编多少民兵,一个州编多少民兵。一个诸侯领又编多少民兵,这个应当有严格规定。”

    张超想了想,“那就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来定,按这个百比一的比例,如汉京京畿之地,两百多万人口,那就编两万民兵。再如琉求,现在有一百多万人口,那就编一万多民兵。你看怎么样?”

    “那采邑和诸侯封地呢?也按照这个人口数量比例来定吗,这个民兵又是否纳入诸侯的私兵数额之内呢?”

    “民兵就不纳入诸侯的私兵编额,还是按照这个人口比例吧。”张超道,其实诸侯封地,人口数量是远远低于中原密度的,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封地,已经是相当少了,而一万人口,不过只能编一百个民兵而已。

    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现在起码是个县公及以上爵位了,县公的私兵额度至少是三千。多一百民兵少一百民兵,根本算不得什么。

    当然,如太子采邑扶桑,人口众多,多达数百万。若是按一百抽一的比例来编民兵,那太子的采邑能编上几万民兵。

    张超一句话,民兵不纳入私兵额,那就意味着太子一下子能增加几万民兵。哪怕民兵会被严格限制武器装备等,这也是大大提升太子的军事实力了。

    “陛下不考虑一下吗?”

    “皇帝、太子、太孙采邑民兵,民兵上限为两万。”张超听了房玄龄的建议,想了想后,加了一条。

    “诸侯封地以及海外殖民领地,其民兵数量,不得超过私兵额度。”

    子男爵的私兵为一千,那么他们的封地里就算人口突破十万,民兵数量也不能超过一千的限额。

    加上这一条,主要还是为以后考虑。现在诸侯封地人口都还少,但以后人口肯定会不断增长,若是将来封地人口超过十万,那民兵数量也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先设个上限,也是加个保险。

    一百比一的这条红线下,现在许多诸侯都要削减民兵。诸侯们现在正式的兵少,但民兵却多,基本上都推行所有壮丁都参加民兵的策略,以减少军费开支的同时又保持军事力量。

    现在张超一刀砍下来,诸侯要不就只能扩编自己的警卫队,否则民兵数量大减,他们的实力就得大降。

    而扩增卫队,必然导致军费大增,这也是对诸侯的一种压力了。

    最后张超决定,民兵以排连营团旅师军为单位,把各地的民兵整编,划分番号,保留一百万的民兵数量。

    太子扶桑采邑的皇协军,也被张超定性为民兵。

    太子采邑的私兵额度一万五,民兵额度两万。皇协军现在只有一个旅五千人,不受限制,但只剩下了一万五的民兵额度,还可以再组建三个旅。到时这四个旅,可以组成两个民兵师。

    六十万常备军,一百万民兵,堪称当世第一强国。




第1494章 魏征

    早上起来,推开门,又是一片白茫茫。

    屋顶瓦上,厚厚的一层白霜。门打开,一股寒气立即迎面灌了进来,冷的人打个激灵。

    魏征打了个寒战,人立即清醒了许多。

    哈一口气,立即凝成一道白汽,揉搓着手,拢紧身上的衣服,魏征迈出家门。

    时已入冬,天越来越冷,贵族院的事务倒越来越忙碌了。这个时候,各地的分封诸侯、封疆大吏,还有工商士农议员们代表们,也开始陆续入京来朝集开会。

    牛皮底的靴子踩在染着白霜的路上,能感受到土地被冻的硬梆梆的。

    两个儿子早已经起来,站在门口候着他。

    “父亲早上好。”

    魏征对两个儿子点点头,魏征四子,老大任光禄卿,老二外放为潞州刺史,老三是陕州长史,老四则是礼部侍郎。老二老三都在外就任,老二马上要回京朝集,但老三今年却回不来。

    魏氏家族如今倒也是煊赫,父子五人,俱至高位。

    老大娶了皇帝的妹妹,也算是尚了公主,只不过老大魏叔玉的性子软点,光禄卿这个职位,其实虽然位高但是很清闲,老大是个没有什么野心抱负的人,魏征也不勉强。

    老四倒是挺能干的,如今已经官至礼部侍郎,算是魏家最有出息的一个。

    “父亲,听说朝廷要出一个民兵法案?”老四魏叔璘问。

    “是有此事,陛下的意思是要把民兵规范化。”对儿子魏征倒也隐瞒,这事情其实也不用隐瞒,马上贵族院就会提出正式的草案,到时各大报刊也会跟进报道。

    魏征对于民兵规范化是持赞成态度的。

    现在各地全民皆兵的民兵做法,他也认为并不好。一来也是耽误百姓生产工作时间,二来也会有些隐患,尤其是那些诸侯拥有的民兵数量极多。本来嘛,如今大华拥有那么多常备军,又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数,根本不需要再全民皆兵的民兵策略。

    虽然说魏征自己也是一个诸侯,甚至四个儿子也都是实封贵族,各有一块封地。但魏征家的这五个封地,警卫队就数量很少,哪怕他自己贵为王爵,可拥兵一万,但实际上魏征自己的郡王领地,都是由国相、将军代管,领地也总共才八百警卫队以及三千民兵而已。

    要不是他的封地固失密处于信度、勃律、葱岭这几处交汇之地,形势比较复杂,他连那八百卫队都不愿意养。

    “民兵规范,这主要还是冲着诸侯来的吧?”

    “嗯,诸侯封地和殖民领地的民兵以后也会限额,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民兵数量按封地户籍人口的一百比一设置,其二是上限为封地私兵数额。”

    魏叔玉问,“那父亲的封地私兵额一万,但现在那地方的人口都不满万,民兵上限虽然有一万,但实际现在只能拥有一百民兵?”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魏叔璘觉得这个事情就有些不太讲道理了,诸侯镇守边疆,人口少,形势又比较紧张,养警卫队开支更高,养民兵当然能减少些军费开支,又能填补警卫队数量不足的问题。

    可现在朝廷若对民兵这样一限制,那么各诸侯的民兵数量都将大大削减,虽然说诸侯也能再增加私兵数量,可如此一来军费必然大大增加啊。

    “我觉得朝廷的这个条件有些问题,边疆比起中原之地,更需要民兵。而现在朝廷不管中原还是边疆,都按这一百比一来编制民兵,实在是太不实际了。”

    魏征只是笑笑,慢步走在前面。

    民兵法案的草案虽然将由贵族院来提,但实际上这是皇帝与内阁首辅马周和翰林院长房玄龄谈好的,连他这个参议院议长,都不过是后来才被皇帝告之的。

    所以这件事情,本质上就是皇帝的意图。议会,不过是走个程序而已。皇帝为什么要弄这个法案?

    规范民兵,增强战斗力这些都是表面的,真正的还是对诸侯和殖民公民的防范,避免诸侯们通过民兵来突破军事上的种种限制,以免他们实力过大,威胁到中央朝廷。

    “又是皇帝的意图。”魏叔璘摇头笑笑,“我大华君主立宪,内阁负责制,议会立法,可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表面而已。”

    魏征却并不认为立宪是虚的,造成如今这种情况,根本还是因为张超的个人威望和能力极强,整个朝廷其实一直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因此就算有宪法这些,但皇帝都可以轻松的绕过这些。

    就如议会拥有立法权,但皇帝直接跟他魏征提出民兵法案,让他魏征在议会提起这个议案,他能拒绝吗?

    不过张超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以后换到其它皇帝,肯定就不能这样了。所以说,制度本身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他魏征愿意听从皇帝的安排,也还是因为他本身也是赞成皇帝的这个民兵法案的。

    民兵规范化很有必要。

    而将民兵规范化后,数量上控制的同时,更加精练,装备等方面也增强一些,让民兵不再仅仅是过去的那种预备力量,而是要让民兵成为准军事力量,要随时能够征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要成为大华常备军外的第二梯队。

    这个草案提出来,到时肯定也会有一些反对之声。但魏征相信,不论是在议会两院,还是在朝堂之上,肯定是支持的更多于反对的。

    本来嘛,这也只是征对民兵而已。

    说来,现在诸侯们拥兵的数额是很高的。一个国王拥兵一万,郡王拥兵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