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581部分

庶子风流-第581部分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的人,站了出来,朱厚照抬头一看,却是杨一清。

    杨一清确实是老军务,镇守边关数十年,对于大漠和边镇的情形十分了解,此刻他立即点明扼要,将事情跟朱厚照娓娓说来。

    朱厚照精神一震,看了叶春秋一眼,而叶春秋这时也不禁震撼了。

    事实上,他与巴图蒙克的会面,确实乏善可陈,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首领,想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种心情,叶春秋似乎也可以理解,这也使叶春秋和朱厚照所猜想的方向,都是巴图蒙克做好两手准备。

    可是现在听了杨一清的进言,顿时像是明悟了什么。

    对啊,从一开始,巴图蒙克一直都再三提起明年开春的决战,仿佛明年春天的决战已经成了定式一样,可事实上呢?谁能保证人家会选在明年开春?

    虽然大明这边,也认为巴图蒙克会在明年开春动兵,毕竟现在正是牛马养膘的集结,鞑靼人放牧为生,一般这个集结,不会轻易开战,等过了秋,寒冬在即,这时候也不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漠的战争,大多会选择在开春。

    可现在细细一想,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正因为大明朝廷有这个预料,所有人都有这个预料,而巴图蒙克将这些信息,掺入了他的言谈之中,使人形成一种思维上的惯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巴图蒙克其实已经磨刀霍霍,却故意借此来麻痹叶春秋呢?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毕竟他透露出了一个假信息,即是他想给鞑靼部留一条后路,使人不及多想,鞑靼铁骑,以集结迅速,作战出其不意著称,假若突然发起奇袭,一旦各处关防或者是青龙没有防备,那么……

    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巴图蒙克心计真是深哪!

    反是这时,朱厚照想到了什么,道:“这……即便他想要麻痹大明,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大明各处边镇,即便是青龙,也随时戒备,即便是知道他今年不会进攻,也不会贸然松懈,那么,他即便麻痹了大明,又有何用?”

    想到这里,所有人心情一松,不错,看来,确实是大家多疑了。

    即便有诈,那又能如何,鞑靼铁骑固然是攻其不备,可大明边关,却都是常年有所防备啊。

    杨一清面色平静,却是突然反诘道。

    “那么……假若这时,海西女真,又或者乌斯藏那儿反了呢?”

    杨一清一席话,却令暖阁里的气氛诡异起来。

    其实大明北方的藩属,大多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蒙古人强盛时,他们便投靠蒙古,而大明强盛时,就向大明称臣,几乎没有任何忠诚可言。

    明初的时候,明军横扫漠北,于是乌斯藏和女真俱都臣服,可此后土木堡之变,这些人俱都顺从瓦剌,纷纷调兵助战,为瓦剌人充当马前卒。

    这种墙头草,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了事,会如何?那局面是无法想象的,恐怕大明会措手不及,完全应付不来。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神机妙算

    《



    假若一切真如杨一清所说的那样。

    那么势必,朝廷在意识到明年开春要与鞑靼决战,会选择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地解决掉眼下发生的麻烦,也势必调动大军,进行弹压,而这时,防务就可能出现一个巨大的漏洞了。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呢?

    这巴图蒙克,当真有如此的狡诈?

    叶春秋感觉心寒到了骨子里,身子也不禁微微发冷了,眼眸不由自主的眯了起来,闪亮的目光种透着丝丝寒意。

    那一夜在大同城外的温情,原来……都是假的。

    不过是为了蒙蔽他的双眼,麻痹他的感知。

    这种人真是恐怖了。

    朱厚照也感觉心生寒意,只是他毕竟不如叶春秋一般,是当事之人,无法体会到叶春秋心里的震撼,却锁紧了眉头,沉声说道。

    “如此说来,是不是就意味着,朝廷这时,一定要比任何人都要镇定?”

    “不错。”杨一清正色道:“无论是问题出在哪里,鞑靼都是我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不管是哪里作乱,这些都不过是我大明的疥癣之患,所以朝廷要沉得住气,各处的关防不但不可松懈,还需加紧,用于军事的钱粮,也要准备充裕,陛下必须坐镇京师,而镇国公,也决不可擅离,必须保证,可在一日之内出关至青龙,应付一切突发的情况。”

    说着杨一清脸色微微一沉,非常认真,严肃的提醒着。

    “乌斯藏和海西女真那里,要命宁夏、四川各都司的军马防范,可一旦有事,朝廷绝不驰援,陛下,大明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鞑靼的问题,如此,其他的问题,方能迎刃而解。万万不可,因为其他的事,而分了朝廷的心,也万不可因为如此,而不分主次,臣以为,各处关隘,都需小心,万不可马前失蹄。”

    朱厚照颌首点头,觉得杨一清的话很有道理,认真的思虑了一番,不过他没立即下旨意,而是看向叶春秋,一脸认真的询问道:“春秋以为呢?”

    叶春秋面色凝重,眉头紧紧拧成一条绳索,肃然道。

    “杨公所言甚是,臣弟也突然有不详的预感。”

    朱厚照便笑道:“可见那巴图蒙克虽是狡诈,可又如何呢?他想找我大明的软肋,朕偏不让他如愿,朕现在高坐于此,且看他如意算盘落空。”

    又说了一会儿话,大抵都是防务的布置,杨一清在边镇的防务方面,确实有他特殊的才干,说到各镇的兵力配属,如数家珍,一些军镇的弊病和恶习,也多是详尽无比,最后他道。

    “青龙新军的战法,臣也有过一些所闻,用于防御,可谓无懈可击,只可惜,新军乃是步卒,不能快速行军,所以一旦鞑靼人开战,主动权还在鞑靼人手里,鞑靼人势必会舍弃青龙,而袭击我大明关塞……”

    他一口气说了足足小半时辰,将所有的利弊统统说了个清楚,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没有任何的遗漏。

    叶春秋和朱厚照,也不禁为之叹服。

    叶春秋确实占了新战法和新武器的便宜,总结了后世的经验,这才换来了百战百胜,可真正谈到大明边军的军务,所知却是不多,而杨一清的一席话,令他突有一种钦佩之感,要知道,杨一清可没有后世的经验,却能总结出无数的作战方式,这已是超越了同时代许多人了。

    所以杨一清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叶春秋打心里的欣赏他,赞同他的观点。

    这边朱厚照想到无论鞑靼人怎么算计还是逃不过大明的火眼金睛,不禁笑吟吟道。

    “过几日,就请杨师傅上一道章程来,朕要细细来看,今儿也不早了,大家告退吧。”

    于是众人不敢怠慢,忙是起身告辞,叶春秋知道朱厚照有些疲倦,也没有停留,与众人一道退出暖阁。

    叶春秋尾随在李东阳、王华、谢迁、杨一清之后,徐徐走了几步,冷不防这时刘瑾连滚带爬的朝暖阁方向跑来,气喘吁吁,见到叶春秋等人在,忙道:“诸公且等一等,辽东……辽东急奏!”

    他发出尖叫,高声道:“辽东出事了。”

    细细的嗓音有些刺耳。

    “什么?”诸人停下,叶春秋一听到辽东,立即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叶景,忍不住一把抓住刘瑾的衣襟,虽然这样很不礼貌,甚至可能会开罪刘瑾,只是这时候,叶春秋却顾不得许多了,双手抓住刘瑾的肩膀,紧张的追问道。

    “出了什么事?”

    刘瑾气喘吁吁道:“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诸部,突然反……反叛了,建州女真,也有许多部族借此作乱,他们突袭了辽东,哎……哎……这是辽东发来的消息,不过却是语焉不详,与此同时,锦州……锦州也发现了从辽东来的败兵,据说,是突然发作,事前也没有征兆,瞧着,像是预谋,这些女真人,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啊。

    朝廷平时,没少给他们赏赐,真真不是东西。事发突然,只听说有大邑陷落,死伤了不少人,当地的军户,试图想要弹压,可是来不及了……现在,坐镇锦州的总兵王可望,修书来,说辽阳等地的情况,暂不明朗,不过想来,已到了非常糟糕的境地,请朝廷立即调兵,往辽东增援,否则照此下去,辽东可能要拱手于人啊。”

    叶春秋一时有些方寸乱了,出事了,为何没有叶景的消息,自己的父亲在哪里?

    消息是从锦州传来的,这就意味着,战乱没有波及到锦州,可是锦州以东的诸镇为何没有消息呢?是不是……父亲已经……

    叶春秋双眸睁大,惊恐的问道:“我爹呢,我爹在哪里?他是辽东巡抚,可有什么消息?”

    “没,没有……”刘瑾哭笑不得,因为衣襟被叶春秋扯着,显出一副窒息的样子:“事情太突然了,除了锦州,其他地方,都没有消息,要嘛就是消息还未送达,要嘛……就可能……就可能……”

    《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大有文章

    《



    刘瑾没有将后头的话一口说尽。

    不过任谁都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辽东已经大乱,兵荒马乱的,脸朝廷都不知道,到底情形如何。

    唯一还算稳定的应当是锦州,不过锦州以东,辽阳、抚顺一带,跑来了这么多残兵,许多人也是语焉不详,只说各处的女真作乱,有的说有数万人,有的说有十万,消息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之下,叶景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

    不仅仅是叶景,就是哪里的百姓,官兵也是无一幸免,应该也是遭到了袭击,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恐怕辽东一带全部是敌军了。

    那杨一清的预测,居然成真了。

    叶春秋不寒而栗,一双眼眸睁得老大,清逸的面容不禁微微的扭曲起来,露出冷意。

    巴图蒙克果然是非同一般,戏演得那么足,简直可恶可憎。

    关心则乱。

    此刻的叶春秋关心着叶景的安危,整个人已经彻底的蒙住了,双手死死地抓住刘瑾双臂,露出极致凛冽的神色。

    反是这时候,杨一清当机立断道:“请速回暖阁,与陛下相商。”

    叶春秋立即放开刘瑾,几乎是箭步冲入了暖阁。

    而此时预备摆驾回后宫的朱厚照,也被叶春秋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等到刘瑾和杨一清诸人赶来,刘瑾拜倒在地,道:“陛下,锦州急报。”

    朱厚照只看叶春秋脸色,便觉得大事不好,忙是接了急报,打开细细来看,他脸色顿时发青,连连冷笑起来。

    “果然反了,想当初的时候,这些女真人臣服我大明,没少受我大明的恩惠,等到土木堡之后,他们又勾结瓦剌,欲图不轨,这倒也罢了,瓦剌败亡之后,朝廷谅解了他们,本指望他们真心顺服,谁料到,时至今日,他们又反复了。”

    说着朱厚照的面色越发青了,几乎是咬牙切齿的怒道。

    “那巴图蒙克,只怕没有少给他们许诺吧,如此反反复复,这一次,朕要给他们一点厉害瞧瞧。”

    叶春秋此时方寸有些乱,换做其他事,他倒能淡然处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可是想到老父还在辽东,生死不知,不禁心中有些惶恐,道:“陛下,臣愿立即去辽东……”

    “不可。”话还没说完杨一清便立即打断,旋即一脸歉意的看着叶春秋,细细的分析道。

    “有人制造了这一场叛乱,就是希望镇国公赶去辽东,而镇国公此去,势必要带上镇国府新军,想要平叛,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若是此时,鞑靼倾国来攻,如之奈何?镇国公,我素知你的父亲高义,也知你们父子情深。

    只是如今,却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啊,这分明是巴图蒙克的圈套,他要的,正是借搞乱辽东,来使你瞻前不能顾后啊!

    眼下,朝廷要应对鞑靼人,任何一次兵马的调动,都可能遭致鞑靼人的大举来犯,而我大明与鞑靼人的边境,足有千里之长,无数的关隘,虽是兵多将广,可是鞑靼人只需攻其一点,破一处关塞,便可长驱直入,使大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镇国公三思啊,恳请镇国公以国事为重。”

    他说的头头是道,铿锵有力,叶春秋却是半句都听不进去,心里只是关心叶景,其他的都不在乎了。

    国事、家事,若是在以往,叶春秋大抵也会说国事为重,因为国事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将一家的利益摆在百家之姓的利益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民族大义,国家大事,每一样都重若泰山,诚如叶春秋经常口里所说的那样,自己深受国恩,理应为国效命。

    可是当这矛盾真正到了叶春秋面前,叶春秋方才知道,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是何其难的事,他想到叶景生死未卜,突然感觉有一种锥心之痛。

    这个爹,确实是废柴了一些,甚至叶春秋的灵魂,当初不过是穿梭在这副肉体而已,本质上,当真是他的儿子吗?

    可是这一切的一切,依旧还是掩盖不了那深重的父子之情,叶春秋心里想,假若此时此刻,生死未卜的是自己,得知噩耗的是家父,想必也是一样吧。

    深吸一口气,叶春秋竟是无言以对,既不肯放弃去辽东,也没有继续坚持。

    他的心乱了,乱的有些厉害。

    往事历历在目,太过太过的片段出现在叶春秋的脑海。

    往日情深直击着叶春秋的胸口,让他呼吸不畅,无法正常思考了。

    呼……

    他深深呼吸。

    朱厚照皱眉,看着愁眉不展的叶春秋,心里也不禁有几分不安和体谅,他不由道:“事情紧急,是应该想办法驰援辽东,女真人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户而已,辽东巡抚叶景,还有辽东诸军,难道朝廷要不管不顾……”

    他说到这里,暖阁里突然响起一个极为冷静的声音。

    “陛下,女真诸部,历来是一盘散沙,若只凭借一个巴图蒙克,如何能煽动这么多人一齐造乱。”

    说话的人是谢迁。

    方才所有人都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