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之重铸天朝 >

第100部分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100部分

小说: 明末之重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道:

    “黄起!下去之后好好安抚士卒,这次之所以损失如此惨重,都是因为本王安排不当,本王太过于依赖经验了,若是能多给两翼安排两营的刀盾兵,相信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了!”赵明有些自责的道。

    “秦王您言重了!战场上风云莫测,谁也不可能安排得面面俱到,只要是战争,伤亡就不可避免,咱们这次可是全歼边军五千多人,已经是大捷了!秦王您不必太过自责!”黄起听见赵明这话,他连忙道。

    “是啊——!秦王——!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您不必太过自责了!”其余众将也纷纷劝道。

    “好了——,诸位都不用再说了,功是功,过是过,这次的确是本王排兵失当,就先给本王记下一百军棍吧,待攻破朔银城,占领整个宁夏之后,再行军法!”

    “秦王——!”

    众将还想再说什么,但是看见赵明那坚决的神色之后,都生生的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青山,说说你刀盾校的伤亡如何——!”赵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谈,直接对着石青山问道。

    “回秦王,此次刀盾校共战死三十人,重伤十八人,轻伤七十五人——!”

    听见刀盾营的伤亡数字之后,赵明的心中里总算是好受了一点,这个伤亡数字他还能接受!

    对着石青山点了点头,示意他退下后,赵明又将目光转向了王猛!

    “秦王,此次骑兵侯共战死三十一人,重伤五人,轻伤五十二人!”

    “王猛叔,这次你骑兵侯做得不错,可以说,这一战能这么快结束,你骑兵侯功不可没,如今咱们秦军中还有六千多匹战马,等咱们安定下来之后,你可以去其中挑选两千匹适合成为战马的马匹,扩编骑兵侯!”

    “谢秦王——!秦王放心,我骑兵侯定会成为您手中的利剑,为您扫平所有的敌人!”王猛激动得有些微微颤抖的道。

    自从秦王有了火器之后,就把骑兵给冷落了,大量的资源都倾斜到了火器部队的身上,骑兵侯自上次重组之后,就再也没能扩编过。

    为此,骑兵侯上上下下,每一个骑兵的心中都憋了一股气,都想要为骑兵正名,想要告诉秦王,他们骑兵不比那些火铳兵差。

    这一次他们终于狠狠的在全军面前露了一次脸,秦王又再一次将目光放到了他们骑兵身上,刚刚许诺的扩编就是一个信号,这让王猛如何不激动。

    的确,在看见定边枪的威力之后,赵对于骑兵的扩编就暂缓了下来!

    没办法,骑兵实在是一个很精贵的兵种,训练出一个骑兵所消耗的钱粮物资,完全可以训练出五六个火枪兵了,从古至今,骑兵都是一个高投入的兵种,想要训练出一只精锐的骑兵,就必须要大量的钱粮来堆。

    与其说骑兵是练出来的,倒不如说是用钱砸出来的,不然偌大的一个大明王朝,怎么可能就只有关宁军这一支骑兵部队!

    现在秦军也就那点家底,可养不起太多精贵的骑兵,所以赵明一直都没有扩编骑兵的想法。

    但是,今天的这一战,让赵明重新见识到了骑兵的威力,在面对步兵时,骑兵完全就是碾压和屠杀。

    世人皆道大明边军弱,但是他们可曾想过,大明边军中几乎没有骑兵,都是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穷苦军汉罢了,在面对排山倒海一般飞驰而来的鞑子骑兵时,他们拿什么去抵抗,步兵的军阵在骑兵面前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所以在边镇,经常能看到上千人的明军士卒被一百多骑的蒙古骑兵追着打。

    骑兵即使是到了二战的时候在中国战场上都还没有过时,日本人的关东军中就有着大量的骑兵部队!

    所以在看见这次骑兵的表现之后,赵明就动了组建一支三千骑的骑兵部队的想法,毕竟组建骑兵部队最重要的一环——战马,秦军并不缺,六千多匹马中,起码还能挑出一两千匹用于组建骑兵战马!至于钱粮问题,只能等以后,再慢慢的想办法再解决。

    “梅直,你统计一下全军的伤亡,将所有伤员都送到辎重营,等天黑之后,咱们就开始奔袭朔银城,辎重营和伤员咱们就不带了,让他们回盐池城外等咱们的消息。”

    “只要不让盐池城的守军发现咱们的大军已经离开,经过咱们上次的攻城,相信盐池城里的守军绝对不敢出城袭击他们!至于战死了的将士们的遗体,就地掩埋吧!你要做好记录,等咱们安定下来之后,要把抚恤银发放给他们的家人,以告慰这些为我秦军战死的英灵。”

    “是——!秦王放心,梅直定会将这些事情办妥!”王清明听见赵明的吩咐,连忙保证道。

 第227章 兵至贺兰山

    “那些投降的边军士卒你统计得怎么样了?”

    “回秦王,已经统计得差不多了!”

    “你给本王说说这些投降的边军目前的情况!”

    “是——!”

    “此次共有边军五千二百多人来援,其中一千五百多人被咱们杀了,还有两百多人重伤,一千多人轻伤,除去战死的和重伤的,咱们这次一共俘虏了三千五百人!”

    “好好看着这些俘虏,不要虐待他们,他们和咱们以前一样,都只是一群穷苦的军户罢了,这些人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将里面那些当官的请出去,咱们就能快速的将他们吸收到咱们秦军里来,你让那些俘虏好好的休息一下吧,这次攻城咱们把他们也带上。”

    “是——!梅直这就下去安排——!”王清明一直都是赵明的头号心腹,他自然是知道赵明那所为的“请”是什么意思。

    “去吧!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

    “属下明白——!”

    王清明到了一声后,便退出了中军大帐,这样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免的日后麻烦。

    赵明将这些俘虏带着也有他的用意。

    一是留着这么多的俘虏在这里给辎重营他不放心,他可不敢保证他的大军离开之后这些降兵会不会搞出什么幺娥子,若是这些俘虏发生了什么动乱,单凭辎重营和留下来的伤兵怕是很难把他们镇压,为了保险起见,自己还是把他们带着一起走为好。

    二是,让他们一起参与攻城,只要他们一起跟着秦军攻破了朔银城,那一个投敌从贼的罪名他们是无法摘掉了,这样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秦军走。

    王清明走后,赵明又对着帐中的其他将官交代一些夜晚行军的注意事项和安排后,便对着他们道:

    “好了!该说的本王也都说完了,以咱们秦军的行军速度,昼伏夜行的话,从此地到达朔银城大概需要四天的功夫,本王早在三日前便吩咐夫子为军中的士卒准备好十天的干粮了,你们下去之后就安排人去辎重营取,未时过后,咱们就开始出发。”

    “是——!我等告退——!”

    时间过得很快,由于还是四月份,天黑得还是比较早的,在和钟亭交代了一番后,赵明便领着四千多的秦军和三千五百的边军俘虏,乘着夜色,沿着官道向着朔银城的方向开始赶路。

    为了防止那些被俘虏的边军士卒乘着夜色逃跑,赵明将那些人也按照秦军的编制给整编了起来,将一些较为老实的士卒任命为了伍长,什长,曲长,营长。这些人得到了官职后,立刻就成了三千五百多人中,秦军的第一批拥护者。

    为了保住得之不易的官职,他们自然卖力为秦军看管其他的俘虏,不要小看官职在他们中的诱惑力,在封建的体制里,只要拥有个一官半职,那就意味着成为了人上人,从此以后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

    他们以前都只是一群被欺凌的小卒,如今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他们自然格外的珍惜,那时候的百姓可不像现代这样,有着浓重的国家观念,除了对官府的畏惧外,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国家观念。

    就算有,那也是那些个整天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的所谓大儒们才有,国家观念对于那时的百姓来说是奢侈的,能有一个种族观念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对于效忠同是汉人的秦军,他们可没什么心理压力。

    就算是这么做了,赵明还嫌不够,他还采取了连坐制度,只要是一伍中,有一人逃跑,那么这个伍中的其他四人都要被砍头。

    第一天晚上,在赵明等人一路小心翼翼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在这个世道,特别是宁夏这样的战乱之地,可没有那个百姓敢大半夜的出来乱晃。

    第二天晚上发生了俘虏逃跑的事情,刚开始还没人知道,毕竟是在晚上行军,一个不注意,人就不见了很正常的,不过那个俘虏的运气并不是很好,才跑了没多远,就被在外围警戒的侦骑给发现了,直接抓了回来,赵明也不手软,直接就当着那些俘虏的面,将与那个俘虏连同与他一伍的其他四人一起给砍了脑袋。

    由于有了第二天晚上的事情,这些边军俘虏们似乎都是被吓怕了,一个个的都是时时刻刻的注意着身边的其他人,这一天晚上并没有发生什么事。

    第三天晚上,大军直接绕过了灵武县县城,在绕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伙上百人打算乘着夜色做“买卖”的强人。为了不走漏消息,赵明直接顺手把这伙倒霉的强盗给灭了个一干二净,随后又派人将其山寨给剿灭了,在山寨里倒是缴获到了两千多石的粮食和十几头猪。

    连续吃了三天干粮和夜晚行军,秦军将士们的气色都有些不太好,那些俘虏则是更加不堪,他们之前为了救援盐池县城,已经强行军了三天,和秦军打了一仗后,现在又连续走了三天,即使白天可以休息,他们的身体现在也熬不住了。

    赵明见此,直接下令大军在此修整一天,煮点热食开开荤,灵武县距离朔银城也就一百里地的距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也不急于一时,他可不想把士卒们的体力耗在路上,反正这里是贼窝,相信附近的百姓也不敢随便来此,大军在这里修整他并不担心什么。

    第四天晚上,经过白天的修整后,士卒们的气色,明显好了不少,才走到了三更天,便到达了贺兰山脉的边缘处,巍峨的贺兰山脉在星光中若隐若现,犹如一只匍匐着的洪荒巨兽。

    贺兰山脉距离朔银城也就三十多里,全力行军的话最多三四个时辰便能赶到,不过在绕开了灵武县县城之后,赵明等人并没有走官道,因为在这一带已经是宁夏地区的膏腴之地了,在官道附近有着大量的百姓村庄,若是还走官道的话,很容易就被人发现。

 第228章 抵达朔银城

    那些边军的俘虏中,有七八十个就是这一带的人,赵明在将这些人分开询问了一番后,便领着大军走上了一条小道,不过没走多久,赵明等人就被一条在贺兰山脉与朔银城之间,宽约四五十米的黄河支流给拦住了。

    由于不熟悉那条河的水文,赵明并没有让士卒们贸然过河,而是派了李三才的侦骑营,四处打探,看看在附近有没有过河的桥。

    赵明等人的运气很不错,在这条河的下游河道较为狭窄的地方有一座木桥,不过那座木桥狭窄,一次并不能过太多的人。

    秦军士卒加上那些边军俘虏,七千五百多个人足足在这木桥上耽搁了四个时辰,当所有人过河完毕时,早已进入巳时。

    看着高高挂在天空上的太阳,赵明直接命所有士卒就地停下休息,已经连续赶路一晚上了,在加上过桥时的耽误,士卒们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

    这里距离朔银城还有将近三十里,几天虽然可以赶到,但是士卒们怕是也没有力气再去攻城了,据情报司在朔银城里的探子传过来的消息,城里还是原来的样子,援军被全歼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朔银城,或者说是还没有被人发现。

    所以他打算明天早晨再攻城。

    这一天并不平静,李三才的侦骑营已经拦截到了好几波猎人,这些猎人都是这附近的村民,那木桥就是他们修建的,用于进入贺兰山脉里打猎,李三才在发现他们之后,直接就把他们抓了起来。

    毕竟秦军在这里的消息是不能泄漏出去的,不然让朔银城内的守军有了准备,那赵明等人不仅会白跑一趟,还有可能被困死在这里,所以只能将这些猎人暂时先控制起来了,待秦军破城之后才能放他们离开。

    这些猎人在看见秦军这密密麻麻的人后,一个个的也都是被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对于秦军的要求他们自然是吭都不敢吭一声,一个个的都是战战兢兢的呆着,老实得像一只鹌鹑。

    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在三更天时,赵明就开始领着秦军从那座木桥处出发,因为这里已经是朔银城境内,百姓也多了起来,一路上,赵明等人路过了不少村子,宁夏境内的村子可和内地的村子不同,因为这里常年战乱的缘故,这里的村子都被村民筑起了围子,一个村子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寨堡一般。

    每路过一个村子,那村子里的狗就狂一阵子,村子里的村民自然也被犬吠声给吵醒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走出村子的围子查看,一个个的都是在保长的组织下,拿起锄头扁担,站到了围子上面,以此向过路的人展示村子里的实力。

    这一带靠近贺兰山,在贺兰群山里可是有不少强人,所以在晚上强人路过村子外面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路过的强人打村子的主意,这里的村民们都会进行必要的武力展示,以此威慑那些强人,让他们知难而退。

    黎明时分,赵明已经领着七千五百多人的大军兵临朔银城。

    此时,他已经没有必要再隐藏大军了,而且也隐藏不住了,在赵明等人进入朔银城十里地的范围时,便被城外的军屯给发现了,在宁夏镇,像这样的军屯很多,几乎是每隔几里地就会有一个,每个军屯都很小,类似于抗日时期鬼子修建的炮楼。

    里面常年驻扎有一伍士卒,其目的就是用来警戒的,防止鞑子小部队从一些破损了的城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