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之重铸天朝 >

第24部分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24部分

小说: 明末之重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上了年纪的小旗,将这几个偷懒的士卒赶上望楼后,便蹲到了那些士卒烤火的火堆旁,伸出被冻得有些开裂的双手在火堆上烤了烤,这上了年纪的小旗便在这火堆发起了呆,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长长的叹了一声,口中不由喃喃:“这百户大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脾气太直了,这次得罪了赵千户,恐怕要官位不保了啊。。。!”

    这是几个被赶上了望楼的士卒见那小旗还在下面,也不敢再偷懒,装模作样的朝远处观察了起来,不多时,一个眼尖的士卒便发现在远处,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中,有成百上千的黑影正在慢慢向着偏头关的方向移动而来,开始、那士卒以为自己眼花了,用手揉揉自己的眼睛,仔细的又看了看,这一看可把他吓得亡魂大冒,忙惊恐的指着那些黑影出现的方向大喊道:“鞑子来了,鞑子来了,很多很多鞑子。。。!”

    其他士卒闻言,也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这一看,他们也皆是被吓得脸色发青,纷纷惊恐的大喊道“鞑子来了!鞑子来了!。。。成千上万的鞑子骑兵。。。。。。。!”

    那正在烤火的小旗闻言,心中也是一跳,忙爬上望楼,极目远眺,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好似千军万马一般,顿时也是惊恐的大喊了起来:“快。。。快。。。!点狼烟!通知所千户大人!”说完,他自己也是急急忙忙的跑下了望楼,向着关内千户府跑去。

    那十几个士卒,急忙的将烽火台内的狼烟点燃,纷纷对着其他城墙段的戍守士卒大呼道:“鞑子大军来了。。。鞑子大军来了。。。!”

    其他城墙段的士卒闻言,也都向城外看了看,只见远方模模糊糊滚滚而来的黑影,也都像了那没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甚至有些已经开始往城墙下跑了!

    “慌什么慌!都给本将回去!否则立斩不饶!”来人真是负责看守城墙的百户官苏屠,苏屠此人年近三十,面色粗犷,身材高大,长长的胡子由下巴垂下,看起来很是威武,倒是一个将军的样子,他本人的性格也和他的外貌差不多,脾气火爆,有时候有些不通情理,他也因此得罪了这偏关千户所的千户张年,在其少年时父亲因抵御鞑子入寇而战死,以至于他心中对鞑子仇恨无比。

    所以每遇鞑子入寇,他都是积极请战,带头抵御鞑子,现在听闻有鞑子大军压境,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恐惧,有的只是即将杀鞑子的兴奋。

    那些刚刚跑下的士卒被他这一喝,虽然心中惊恐,但是还是返回了城墙上,因为这苏屠苏百户在偏头关这一带还是非常有名的,他的手上这些年了也沾上过十几个鞑子的鲜血,是为数不多的能战之将。城墙上士卒的慌乱,因为他的到来而慢慢平息了下去,所有的士卒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苏屠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他人也不傻,他走到望楼看了看后,便知此次偏头关怕是要危险了,以那些鞑子行军的规模来看,怕是有五万人之多,整个偏头关就一千多的守军,在加上招募的民夫和乡勇,怕是也只有五千之数,就算凭借着险要的城池很难支撑多久,若是援军来得不及时的话,估计三天就会被破城。

    待所有的士卒都暂时安定了下来后,便高声出言安抚道:“尔等莫要慌乱,鞑子大军虽多,但我偏头关地势险要,这些鞑子一时半会也攻不上来,本将已命人前去千户府禀报,想必千户大人定会向太原府求援,只要咱们坚守到太原府的援兵到达,鞑子就算是插了翅膀,也飞不上来!”

 第54章 千户张年

    “快。。。。!快带我去见千户大人,大事不好了!鞑子大军打来了。。。!”那小旗才用了一刻钟,便从偏头关城墙上跑到了城内的千户府里,千户府的家丁见他满脸焦急,一路大喊,也知道他有紧急军情,也不敢阻拦,忙把他迎进了府内。

    此时,千户张年正和一个刚纳的小妾在火炉旁烤火,就在刚才,他的家丁来报,说发现城墙处点起了烽火,不过他立刻就恼怒的将那个家丁轰了出去了,这点小事也敢来打扰他,在这偏头关,这烽火一个月也不知道会被点燃多少次,那些该千杀的鞑子每隔几天便会来到城下挑衅,每次鞑子以来城墙上的守军便会将烽火点燃,原本以为到了冬天就会消停些,没想到又来了!

    “千户大人,城墙守军派人来报,说是有紧急军情!”

    “滚!马上滚!这点小事也敢来打扰本千户,不就是几个乱窜的鞑子嘛,哼!苏屠这老匹夫!都放去看守城墙了还不老实!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他!”张年听到外面家丁的通报声,当即大怒!大声的呵斥道。

    “大人啊,这次和以往不同啊!鞑子是大军前来啊!”那小旗看见这架势,就知道要坏事,也不在顾忌,连忙冲着屋内大叫道。

    “什么!你说什么,鞑子大军打来了,有多少?莫要谎报军情!”张年才听了那小旗的喊声,被惊得连忙站起!立刻满脸煞白,语气慌乱的问道。

    “千户大人啊!千真万确啊!这次是鞑子大军打来了,遮天蔽日的,估摸着怕是不下五万人啊!”那小旗连忙回道。

    闻言,张年颓废的一屁股坐在了躺椅上,口中不由的念念道:“完了。。。!这偏头关要完了。。。!”

    “快。。。快。。。虎子,你即刻骑着我的那匹战马前往太原府、向都指挥使大人求援!三日内务必求来援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张年连忙对着外面的那个家丁大声的道。

    “是!大人!”虎子躬身接令后,也不管他身旁的这小旗了,连忙转身向着千户府马厩处跑去!

    “来人!给本将披甲!”

    “是!大人!”后再外面的一个下人连忙应声道。说完便向着千户府的武库跑去,没过多久,那下人便带着几个其他的下人一起赶到,手上都捧着战甲和兵器,张年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命下人给自己穿上。

    待盔甲穿戴整齐后,张年便带着五十多个精悍的家丁来到了偏头关内的一个校场,校场内此除了苏屠外,其他的九个百户已经将自己的手下聚集了过来,千号人,衣着破烂的鸳鸯战袄,提着各式各样残破的兵器,在校场中或站或坐,歪歪扭扭的,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支军队,反而有些更像是一群流氓闲汉。

    见千户张年到来,那些个百户,连忙将各自的手下聚集,呼喝了大半天,这些士卒才勉强排列好,不过那个整齐度也是让人不忍直视。

    张年也是见怪不怪了,也没有太多的斥责,直接把那九个百户招呼到了他的身旁户口道:“几位想必也都收到消息了吧,鞑子大军来袭,若是偏头关被鞑子攻破了,我等的下场不用本将说,诸位也知道吧!”

    “是。。。是。。。!我等明白!还请千户大人想个办法,救救我等!”九个百户闻言也都是面色惨白,纷纷出言哀求道,他们也是没办法了,要是鞑子攻破了偏头关,他们绝对是必死无疑,就算没有死在鞑子手里,也逃不过朝廷的问罪。

    张年冷着脸将众人扫了一遍,才缓缓的开口道:“本将已经派人前往太原府求援,偏头关到太原府也不是很远,快马加鞭一日便可到达,只要咱们能在这偏头关上坚守三日,朝廷援军必会抵达。到那时,我等危机自然可解!”

    “这。。。!千户大人,咱们能坚守三日吗?”张年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百户不自信的出声道。其他百户闻言原本就惨白的脸色更加惨白了,顿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张年的脸色也变得阴晴不定起来,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这个成化年间设置的守御千户所,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虽然士卒没有减少,但是武备早已松弛。若不是因为要守卫偏头关这座雄关,朝廷看得比较紧,怕是也早已和其他地区的卫所一般早已减员大半了吧。

    “要不咱们逃吧!就算是带着家人山中落草也比在这送死强吧!”一个百户的声音打破了场中沉静的氛围,弱弱的道。其他百户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明显对此很是意动,但是也都没有表态。都是齐齐的将目光投向了千户张年。

    张年见此,心中也是一动,但是才不过片刻,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可不是孤家寡人,他其实是大同府张家的旁系,自己要是畏战逃跑,朝廷定会迁怒张家,到时候自己可就是家族的罪人了,这绝对不行,就算是死,也要战死,这样自己大同的一家老小或许还能得到家族和朝廷的优待!

    “不能逃!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守土有责,岂能畏战,这样的话本将不想再听见第二次,若是有谁再提逃跑的事情,休怪本将翻脸不认人!”张年的右手直接按到了腰间的剑柄上,语气森寒的道。

    九个百户闻言,面色又是一变,再也不敢多言。

    “你们几个先下去吧,带好各自的部下,现在就和本将一同出发,坚守城墙,抵御鞑子!”

    “诸位放心,本将在来之前已经让试千户(副千户)召集民夫和乡勇了,将这一代的乡勇民夫召集起来怕是也有四五千人足够咱们坚守三日了”张年为了激励一下这几个百户的士气又出言安抚道。

    九个百户闻言,也暂时的打消了逃跑的念头,他们可不想被张年以畏战的罪名先砍了脑袋了,毕竟谁都想多活几天,既然现在千户张年都这么说了,那就战上一战吧,毕竟他们也舍不得现在的官位,等到实在是守不住了再逃也不迟。几人想明白后也皆纷纷告退,回到各自的部下中,快速的将士卒组织了起来,跟随着张年快速的向着城墙处赶去。

 第55章 兵临城下

    此时,偏头关三里外,赵明等人经过八天的艰难行军后,终于到达了行军的目的地,他正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历史雄关,心中不由感慨万千,即使如此雄关也挡不住塞外草原的强敌的入侵,看来最好的防守还是进攻啊!以攻为守才是上上之策吧。

    “雄关鼎宁雁,形势独开张。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春深貔虎伏,秋老鹳鹅翔。门户障宣大,藩篱限羯羌。层峦千里亘,绝险一夫当。土屋余唐险,金城攻晋强。华夷天设域,表里若为防。可笑和戎利,相因误汉唐。”就在赵明感慨间,就听见身旁的王清明低声念道。

    “梅直好雅兴!可惜某没你这般才华,否则也定要赋诗一首!”赵明闻言只觉此诗大气磅礴,一语道破了整个偏头关的军事价值,便不由攒道。

    王清明闻言,自是得意的抚了抚下巴处的小短须,谦虚的道:“明哥儿说笑了,这诗可不是小可所做,因为曾在书中看过,现在又置身于此地,便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献丑了!献丑了!”

    “梅直莫要谦虚,尔之经纶,可比朝中东林衮衮诸公要强得太多了,说来惭愧,这军中后勤之事皆由你一人在打理,某和其他的兄弟对此都是一窍不通,也帮不了你什么忙,真是苦了你了!”赵明说这话并不是有意奉承,王清明能将军中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足以证明其卓越的才华,别的不说,就是这点!怕是朝中的那些只会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东林“翘楚”拍马也不及吧!

    王清明虽然心中很是有些飘飘然,但是读书人特有的谦逊又让他含蓄了起来,忙摆了摆手道:“明哥儿哪里的话,俗话说得好,食君之禄,思君之忧,这都是小可的分内之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哈哈。。。!食君之禄,思君之忧!梅直这个比喻可不好,若是叫旁人知晓了,指不定要给你我按上一个造反的罪名!不妥不妥!”

    “有何不妥!明哥儿有志于此,如今朱明已现亡国之兆!明哥儿难道就不想取而代之吗!”

    “知我者,梅直也!”说完两人又是相视而笑!

    赵明有手持马鞭指了指远处雄伟的城关,对着王清明道:“梅直可有把握替某取了这座雄关!”

    王清明闻言,也是满怀信心的回道:“这有何难!给小可半日,小可必会为明哥儿取得这偏头雄关!”

    “哈哈。。。!那某就在此拭目以待!等君功成回返!”赵明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夺下着偏头雄关的计策,然后在凭借此关与那些个山西地方官谈判!谋一出身!

    “所有人听令,随某冲锋,咱们要将这些鞑子首级卖个好价钱,就得显示出足够的实力,莫要让人当肥羊给宰了!冲!”

    “是!”赵明话音刚落,所有的士卒便齐声回道,声震四野!

    赵明长枪斜握、马鞭一扬,单骑当先而出,就如同一头猛虎一般,让人不敢直面,后面的士卒见此,也是纷纷打马更上,一时间,整个天地之间仿佛就只剩下了“踏。。。踏。。。踏。。。!”的马蹄声一般。

    关墙之上,千户张年与一干百户面色惨白的看着这一切,心中都是被这阵势整齐的骑兵冲锋给震惊到了,那些个百户的心里纷纷惊慌的想到,这来袭的鞑子竟如此精悍,这偏头关肯定是守不住了,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三里的距离在战马的急速飞奔之下,转眼就到,赵明等人就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一般,向着关墙冲击而去,张年的心中甚至都觉得脚下的这险要的关墙,都挡不住这气势如虹的冲击。

    赵明跃马在前,当距离城墙一百五十米之时,赵明猛的一拉缰绳,战马在惯性的作用下前行了五十米后便止住了身形,一声嘶鸣自白马喉间传出,前身双蹄高高抬起,似乎很是不甘就此停住一般!身后一千多的骑兵在赵明拉缰绳的那一可以,也同时拉起了缰绳,五十多米的减速后便整齐的停在了赵明的身后。此时!所有的骑兵都停在了偏头关的百米外,这也是城墙上弓箭的最远射程。

    在这一瞬间,原本闷雷一般的马蹄声戛然而止,整个苍茫的天地间似乎都陷入了沉静一般,城关上的守军见此,都是传出了“斯。。。斯。。。”倒吸凉气的声音!

    “就算是朝廷最强的关宁铁骑也不过如此吧!真乃虎狼之师也!可惜却是鞑子!”苏屠见此,心中暗赞道,其中落寞之意尽显!

    赵明看了看自己身后的这些士卒,嘴角不由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