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之重铸天朝 >

第31部分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31部分

小说: 明末之重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腥风血雨、苦痛悲离。

    “总有一天,某会让咱们汉人不再依赖这万里的长城来抵御外敌。”赵明出言打破了王清明的沉静道。

    “不用这长城!那明哥儿又如何抵御来自塞外草原上的鞑子呢?”王清明有些好奇的道。

    赵明闻言,转过头,看着王清明自信的道:“呵呵,咱们不用抵御,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只要咱们一直进攻,将草原上的鞑子战力一点一点的磨掉,然后便在草原上筑起寨堡,以寨堡为据点四处出击,压缩鞑子们的生存空间,每攻陷百里便筑一堡,以此慢慢将整个草原蚕食。”

    王清明闻言,却是被赵明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震撼了一下,不过转念一想、便不由的摇摇头道:“明哥儿这想法着实有些异想天开了,先不说在草原上筑城所消耗的大量银钱,就说着鞑子甘心让咱们在这草原上筑城吗,恐怕才一开工,鞑子便会四面八方的打马而来,就算筑城的军士能打败鞑子。但是可别忘了在这草原之上,鞑子们来去如风,想打就打,想跑就跑,无法将他们歼灭,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来骚扰一次,这城咱们也筑不了。”

    “呵呵,若是咱们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呢,先将鞑子们的政权打败,消灭他们打部分的可战之兵,然后再以俘虏筑城,又在工地上埋伏一定的兵力,鞑子们只要来一次就打一次,每一都将其重创,看看这些鞑子能有多少人马来袭击咱们。”

    “明哥儿说来简单,但是纵观古今,能将这草原人打败的王朝又有几个,昔日汉武大帝征伐匈奴时、亦是举全国之力,历时十余年才一举建功,咱们大明如今内忧外患,想要打败鞑子无异于天方夜谭。”

    “哈哈。。。!时代不同,某自有某的法子,不知梅直兄可曾听过火器。”

    “噢。。。!就是那些个三眼铳,这个在咱们乌木堡就有,梅直倒是见过几次,难道明哥儿想凭借火器打败鞑子?”

    “然也!鞑子弓马娴熟,咱们汉人无论是箭术和马术都不及鞑子十分之一,想要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实乃愚不可及,某思虑许久,觉得唯有火器能与鞑子之骑射一较高下,火器威力奇大,即使是某身上的这明光铠亦是难以抵挡,再加上火器的训练简单,一普通的士卒,只要训练月余便可上阵杀敌。”

    “明哥儿,可曾亲手碰过那些火器?”王清明闻言也不答话了,直接问道。

    “自然是碰过!”赵明不知道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还是如实道。

    “那明哥儿为何不明白这火器的利弊呢,火器之利明哥儿你也说了,梅直便不再多言了。明哥儿你只看到了这火器的利,却没有看到其弊端所在,这些火器射程有限,也就三十步左右,而弓箭却有六七十步之远,若是两军交战,鞑子在六七十步之外便可以弓箭射杀我军,鞑子见我军手持火器,交战时,定会保持与我军的距离,他们骑射无双,可对咱们施风筝之术,我军追也追不上,战也够不着,这该如何打。”

    赵明闻言,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他倒是忘了现在明军的火器水平了,真按照王清明所说的这般,自己还真是异想天开了。

    王清明似乎觉得这般打击还不够一般,又继续道:“这也只是火器的弊端之一,还有就是射速慢,弓箭射完后,再搭一支箭便可,而火器确实要重新装药,所耗时间足够鞑子射五支箭了。还有,火器之利,在于远距离,若是火铳兵被鞑子近身,那火器还不如一支烧火棍呢。以上三个弊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便是火器粗制滥造,十支火铳,使用过一两次之后,便会有一半会炸膛,这导致火铳兵大多数都不是死于鞑子之手,而是他们手中火器炸膛所致,火器如此危险,那个士卒敢使用火器来对敌,如今边军中的士卒对于火器,都是避之如蛇蝎。”

    “试问,火器如此不堪,明哥儿如何以其与鞑子交战。”

 第70章 张风到来

    “这。。。!”赵明还真是被问住了,他虽然知道发展火器是时代的必然,可是他没想过现在的明朝的火器水平还不足以支持他组建火器部队的想法,看来发展火器还真是任重道远啊!

    “受教了!看来是某太过于想当然了,不过火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梅直兄会看到的。这草原大漠,迟早都会臣服在某大军的铁蹄之下!”赵明先是对着王清明一抱拳,然后又信心满满的道。

    王清明见赵明虚心受教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梅直便拭目以待!不过凡事皆要脚踏实地,实践才能出真知!”

    就在赵明两人聊得火热时,一个亲兵急吼吼的跑上了城墙报告道:“启禀大人,千户府来了一位客人,张大人遣小人来报,说那位客人相与大人谈谈。”

    “噢!。。。来了吗!”赵明和王清明对视一眼,都明白是张家来人了。二人也没在多说什么、直接向着着千户府走去。

    千户府中,张风已经来到多时,张年也在其旁边陪着,二人有说有笑,相处的还算和气。这样的景象以前张年是不敢想象的,他可是记得,以前每次回到族里是,张风可是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的,见了他都是满脸厌恶的表情。

    看看如今的张风,虽然还是和原来那般打扮成一副富家公子、恃才傲物的模样,但是对自己却是堂兄堂兄的叫着,眼中以往那些不屑的神情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丝讨好,看到此处,张年的心中就如同灌了蜜一般,甜滋滋的。

    “堂兄,这赵明怎么还没来,哼!他好大的架子,咱们俩可在这里等了有半个时辰了。”张风做得有些不耐了,直接开口对着张年问道。

    “贤弟莫急,方才为兄已经问过他的亲兵了,说是去城墙上巡视去了,为兄一遣人前去催了,应该快到了!快到了!”张年也是皱了皱眉,有些讨好的道。

    “哼!堂兄也不管管他,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竟然将整个偏头关给控制住了,还派兵守着你的千户府,真是胆大包天!”张风闻言,有些不满的喃喃道。

    “唉!贤弟有所不知,为兄也是一言难尽啊!这赵明虽然之士一介小小的总旗,但是他的手底下却是有千余虎狼之士啊!当初放他入城时,一时不察,为兄的那些个下属都被其给控制住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兄也是无可奈何啊!不过还好,为兄已与他达成协议,将鞑子首级交予我张家,有了这些首级、为兄绝对能往上升上一升,这偏头关倒是无关紧要了,反正家主已经答应了为其谋取这偏头关守御千户之职,就算是提前交给他罢了。”

    “哼!这匹夫!竟然如此的不知礼数!”张风闻言哼了一声便也不在多说什么了。

    过了两刻钟之后,赵明和王清明终于来到了千户府中,两人一入府中,张年便热情的迎了上来道:“赵贤弟可算来了,真是让为兄一阵好等啊!”

    “张兄勿怪!小弟担心防务,便去城墙上巡视了一番,所以来晚了,还请张兄海涵!”赵明礼貌性的告罪道。

    “没事!没事!贤弟不必如此,没想到贤弟竟然如此亲力亲为,大明有你,真乃社稷之福也!”张年有些恭维的道。

    在张年的刻意恭维声中,三人很快便走到了客厅中,一入客厅,一为身穿白衣,头戴网巾,一副谦谦公子模样的文弱书生便出现在了赵明和王清明的眼中。

    当赵明等人走入客厅时,张风并未起身相迎,甚至是连看都没有看几人一眼,自顾自的端着茶杯喝茶,见了他这个样子,一股怒气便在赵明的心中升起,这不是摆明了看不起自己吗,他焉有不怒之理。

    见他如此、赵明也懒得去离他,自顾自的领着王清明,随便找了张椅子便坐了下来,端起茶几上的茶杯狠狠的灌了一口。

    张年见这番冷场,心中虽然很恼火张风的做法,不过他也没有表露出来,而是笑嘻嘻的调解道:“赵兄弟,这便是我张家家主张黎老太爷的三子张风,也是当朝礼部侍郎张云的三弟,在三年前,便以弱冠之龄取得了秀才的功名,是咱们大同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

    在张年介绍时,张风不由的又挺直了一下腰板,显然,他对于自己的身份很是自傲。

    “噢。。。!久仰!久仰!”赵明闻言,看都没看张风一眼,随口道。

    “你。。。!真乃粗鄙武夫!不知礼数!”张风听见张年介绍完自己后,赵明那般无礼敷衍的回答,原本脸上自傲的神情瞬间僵硬,迅速的阴沉了下去,以他的家世和才学,从小到大,那走到哪里不都是恭维迎合之声,哪里听过这样的敷衍之语,更不用说这样敷衍自己的人还是自己一向瞧不起的粗鄙武夫了,当即便出口嘲讽道。

    “哈哈。。。!不知礼数,张公子这话从何说起。”赵某见他公然出口嘲讽自己,心中不由更加恼怒,这都什么人啊!自己一进门他就给自己摆脸色,自己只是敷衍了一下,他就公然挑起来嘲讽自己,赵某怒极反笑道。

    “你。。。你。。。!真是岂有此理!”张风没想到赵明竟然敢顶撞自己的话,他自知理亏,一时间竟然也找不到话来反击,一时间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了。

    “两位,咱们在此相会可不是为了斗气的,望两位稍安勿躁,赵兄弟,张公子是代表大同张家而来,有失礼之处,还望赵兄弟海涵。”张年见两人才见面,便有闹翻的趋势,心中不由的暗暗着急,连忙出言,想以此缓和气氛。

    “哼!”张风闻言,冷哼一声,虽然对于自己堂兄偏向于外人很是不满,不过他也有了台阶下,也没再说什么。

    见张风消停了,赵明也是无所谓的喝了口茶,他也只是看不惯张风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罢了,不过他也知道,看不惯归看不惯,该合作的还是得合作。

 第71章 谈蹦(一)

    “张公子,某也不多说废话了,这些鞑子首级某可以交给你,某的条件之前也说过了,某要这偏头关守御千户之职外加一万五千两白银,不过要等到银子和官职到手之后,某才会将首级奉上。”赵明不想和这个自以为是的张风再啰嗦,便直接了当的将他的条件摆了出来。

    “什么!你还想要一万五千两白银!做梦!”张风直接被赵明的狮子大开口给激怒了,直接出口拒绝道,虽然相比于七千多颗的鞑子首级,一万五千两白银和一个小小的千户之职算不得什么,但是他也不想坐视张家被这个小小的武夫当做肥羊宰。

    “张公子,一万五千两可不算多,要知道,朝廷开出的鞑子首级的赏银可是每级三两,我们可是有七千多颗的鞑子首级,只要将鞑子首级上交,那赏银也有两万之巨。还有这军功,七千多的鞑子首级,怕是足够一小小总旗官拜都指挥使了吧,我家大人只一个小小的千户之职,已是要低了。现在加一万五千两银子这不过分吧!”张风话音刚落,王清明便朗声开口道。

    张风仔细的看了看王清明,没有立刻答话,心中觉得很是面熟,好似在哪见过一般,又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才迟疑的对着王清明开口道:“你是王清明?”

    王清明,好似会猜出他会认出自己一般,微微一笑道:“没错,我正是,没想到张公子还记得梅直这一粗鄙武夫,三年不见,张公子风采依旧啊!还考上了“秀才”,真是可喜可贺啊!”王清明故意将秀才两字加重了语气。

    张风明显听出了王清明话里蕴含的意味,面色阴沉的道:“你。。。。。。,哼!你还是没变,想当年你一介军户,竟想蒙混过关,考取功名,玷污我儒学圣道。还好被本公子察觉,向考官检举了你,不然非得让你奸计得逞不可。当年念你还算有些才学,考官不忍将你打杀,现在你还敢出现在本公子面前,你信不信本公子现在就将你就地正法。”

    当年的事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段隐秘,现在被王清明隐晦的提了出来,可算是戳中了他的痛楚,他不由的恼怒起来,眼中时不时的闪出一丝杀机。

    看着王清明现在泛着些沧桑的面孔,张风的思绪不由的飘到了三年前的那场会试,由于大同地处边陲之地,文风不盛,朝廷也削减了科举秀才的名额,大同一府之地才给了一个名额,这自然是满足不了大同本地世家的。

    在将要放榜时,张风通过张家的一位门人提前知道了放榜的名单,榜首上的竟然不是自己的名字,而名列榜首的赫然是一个叫王青明的书生,要知道这个秀才的名额早已被他给内定了的,这王清明竟然还能将自己给取代了,这叫他如何接受得了,自己可是张家的娇子,从小便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所到之处,无不是赞扬之声,今日竟然被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穷酸书生给比下去了,他以后再怎么出去见人啊!

    想到此处,张风只觉天旋地转,狠狠的将王清明三个字念了几遍,一段记忆不由的便浮现在了他的脑海,就在前些日子有一好友来报,说有一个叫张风的穷酸书生在酒楼中当众诋毁张家,虽然当时他只是一笑了之,一个穷酸书生的诋毁,他张家还不放在心上,但是没想这王青明竟然有这般的才学,而且还与张家有嫌隙,现在又取代了自己的功名,这自然引起了他的重视,于是便暗中派遣下人前去打探这王青明的底细。

    才不过半日,那下人便将王清明的底细打探的一清二楚,当张风得知这王清明只是一个军户之子后,便勃然大怒,这些粗鄙武夫,竟想鲤鱼跃龙门,玷污儒门圣贤。要知道军户与商贾贱业者不得参加科举,这可是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祖制,这王清明竟敢违反,实在是胆大至极,罪不可恕。自己身为儒门中人,岂能容忍这王清明玷污儒门。愤怒之后张风的眼底不由的闪过一抹亮光,若是这王清明的功名并被取消了,那这秀才的功名不就是自己的了吗。一念及此,张风便亲自登门,向考官检举了王清明。

    考官闻言,当即骇得面色发白,若是叫朝中的那些个大儒知道了他将一个秀才的功名给了一军户之子,那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