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之重铸天朝 >

第46部分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46部分

小说: 明末之重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提精准度,他能把箭矢射出大概一百五十步远。若是自己的部队装备了这燧发枪,鞑子一直徘徊在燧发枪的射程之外朝自己的部队射箭,那自己的部队岂不是要被鞑子吊着打。

    一旁的吴瑞凡也看出了赵明心中的顾虑,自信的一笑道:“将军在担心什么,是否是因为燧发枪的射程比不上弓箭的射程而忧虑。其实将军不必如此顾虑的,将军不妨想想,能将弓箭拉起射至一百步开外,有多少士卒能够做到,别的不说,怕是将军外面那一千多的麾下、能做到将箭矢射到一百步开外的士卒、也不超过二十人吧,在学生看来,以将军麾下的战力在咱们大明,能比得上的也不多吧!还有那关外的鞑子和建奴、学生就暂且认为他们的战力要比将军的麾下更加厉害,一千人中能有五十人能将箭矢射到一百步,但是紧紧是这五十人射出的箭矢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以这个比例来看,一万的鞑子军队也就有五百人能有此臂力的,但是这样的强度的弓,这五百人又能拉几次、怕是拉个四五次这些射手便会力歇吧!而火枪兵,只要是弹药充足,射上个三四十发绝对是没问题的。只要将军在火枪兵旁安排一盾手护持,那鞑子的箭矢怕是能伤到的人也是有限吧!”

    赵明闻言,顿时豁然开朗,之前自己的确是没往这方面想,当即对着吴瑞凡点了点头道:“吴公子说得不错,是某想多了!”

    吴瑞凡见赵明如此坦率,对于他就更是满意了,接着道:“将军只是一时没想到罢了!将军可知这火枪与弓箭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吴瑞凡的这个问题自然是难不倒来自后世的赵明,他只是微微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道:“这火枪相比于弓箭,最大的优势自然是制造的成本和射手的培养!”

    吴瑞凡听完赵明的话后,当即拍案道:“然也!将军果然聪慧,一张好的弓,就需要一名成熟的工匠花费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其中浪费的时间和资源不说,就这制作的速度和成本、火枪都能甩弓几条大街,还有就是射手,一名优秀的弓箭手的培养最少也要五六年的时间。而火枪操作简单,易于瞄准,一名射手的培养最多两三个月便可形成战斗力,也就是说咱们只要训练一名两三个月的火枪射手就能抵得上一名鞑子弓箭手,咱们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现在外面的流民成千上万,只要将军有粮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鞑子才有多少人口,他们拿什么来和咱们拼。”

    赵明对于吴瑞凡的说法也是深以为然,不由的赞道:“吴公子真乃大才也!朝中的那些个只会读圣贤文章的大儒与公子相比,简直就是一群饭桶!”

 第104章

    自从听了吴瑞凡这番长篇大论后,赵明立马在心中下定了一个决心,不管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自己一定要将这吴瑞凡收为己用,若是有了他的帮助,自己复兴大汉民族的成功率绝对会多出几成。

    赵明踌躇了一番后、便对着吴瑞凡道:“那吴公子为何从京师那等繁华之地千里迢迢的来这陕西,还是这民乱遍地的府谷!要知道,现在此地的情况可不是一般人敢来的!”

    吴瑞凡闻言,没有回答赵明的问话,而是认真的对着赵明反问道:“不知将军刚才在外面与麾下士卒的谈话可否属实!”

    赵明想都没想、毫不犹豫的就道:“这当然属实,想必刚才吴公子也听出来了,某的确是心存反意!这大明王朝饥疲已久,如今已经是烂到了骨子里了,虽然刚刚登基了一位还算得上是贤明的君主,但是这又能有什么用,在加上其重用的还是那群表明上大义凛然、背地里却做着男盗女娼的的勾当的东林党,这样的大明和这样的朝臣,这大明江山还能存在多少年,先不说关外的外敌了,就是这大明内部的动荡,也足以将这腐朽的王朝覆灭了。”

    吴瑞凡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赵明此时的脸色、再结合之前赵明对他属下所说得那一番话,就知道这位自己才刚刚认识、甚至连名字都还不知道的将领、是真的心存反意了,当即也不在保留,有些黯然的道:“其实学生千里迢迢的来这陕西,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如同将军一般,心存反志的人辅佐。将军有所不知,学生在泰西时对这政治也了解不少,在学生回到这大明后,便发现了这大明内部存在的弊政,之前学生还想以在泰西二十多年的所学和见闻,规劝陛下改革新政,但是奈何!学生努力了五年也未有丝毫进展,如今天下大旱、这大明已经是如同一位行将朽木的病人一般无药可治了。

    “学生知道想要一个这样内部矛盾重重而外部又有强敌的国家出兵海外,为我双亲报仇雪恨是难之又难的!于是在学生无意之间听见一位陕西的士子说这陕西府谷之地有人揭竿而起之后,便动了前来此地看一看的念头,期望能找到一位能够真正推翻这大明王朝,将这原有的**格局打烂重塑并且具有对外扩张的野心的君主来辅佐,只要想对外扩张,那南洋之地绝对是绕不过去的,而南洋现如今又被那群藩鬼所控制,冲突在所难免,到时候想必不用学生去请求那位君主出兵为我爹娘报仇,那位君主也会主动出兵消灭那些藩鬼。”

    赵明听完了吴瑞凡的这番话,几乎就要开心得大笑起来,他最怕的就是这吴瑞凡是那种忠君报国的腐儒,若是那样的话估计自己很难将他招揽道自己的麾下,毕竟自己是要造反的。现在他的这层担心彻底的没了,他几乎敢肯定,这吴瑞凡一定会留在自己的麾下,忙问:“那公子找到了吗?”

    吴瑞凡先是摇头、随后又点头。

    他这番动作让赵明心中一悬,难道有人捷足先登、先将这吴瑞凡收归麾下了。

    就在赵明还在揣测时,吴瑞凡便有些沮丧的道:“学生已经来到这陕西府谷一个月了,倒是见过不少所谓的义军首领,不过他们都让学生失望之极,都是一群贪图享乐之辈罢了,不足以成事。”说道这里吴瑞凡突然认真的看向了赵明,兴奋的道:“在看过了那些义军首领之后,学生原本打算就此放弃、先回京城再等几年看看,但是没想到,上天让学生在此遇见了将军!”

    “吴公子的意思是打算留下来帮我!”赵明闻言当即大喜道。

    “除了将军以外、这里难道还有别人吗!”

    听见吴瑞凡肯定的答案后,赵明当即起身,向着吴瑞凡深深的行了一礼道:“多谢吴公子留下助我,某自从看见这朝廷的糜烂之后,便心生了改朝换代之志,但是奈何某只是一个普通人,虽有匹夫之勇,却无大智,之前幸得梅直一路助我,某才能带着兄弟们一路从草原之中杀回来,现在又有公子相助,赵明何德何能,如今唯有以此礼相谢,吴公子放心,若是某有一日得了这天下,定会倾举国之力,大办水军,出兵吕宋,为我海外之民讨回公道,让将泰西夷人感受一下我炎黄子孙的怒火。”

    吴瑞凡见赵明如此,当即也是站起回礼道:“将军言重了,将军虽无诸葛孔明之能,却有用人之明和长远的眼光,这便足够了!希望将军能信守今日的承诺,他日得了天下,定要出兵吕宋,为我等枉死的汉人讨回公道!”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某答应过的就绝不会食言而肥,公子放心,正如你所说的,某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海上,大海上的利益绝对是无可估量的,某可不想让自己的国家再有海禁!”

    。。。。。。

    风还是在呼呼的吹个不停,从山西入陕后、就再也没有雪了,有的只是这干燥的寒风,将屋子上盖着的茅草一根一根的拔走,就如同在拔鸭毛一般,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这个原本破败的小村子、现在已经显得有些生机勃勃了,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满了士卒们对腊八的怀念和憧憬,一斗斗的小米和一只只的肥羊被士卒们放入锅里烹煮,士卒们的欢笑声伴随着浓烈的羊膻味和米粥味飘荡的很远很远!

    此时,吴瑞凡和赵明所在的小屋外,已经多了十几个守卫的士卒,而屋内也已经点起了一支火烛,在烛光的闪耀下,经过了三个时辰的长谈之后,两人都显得很兴奋,吴瑞凡将自己在西方的见闻和一些先进的理念与赵明说时,赵明总是能给出自己相应的见解,这个时期,赵明虽然没有去过西方世界,但是他来自后世,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赵明所提出的一些见解总是能让吴瑞凡惊叹大呼,以为天人,而赵明自从来到大明之后,由于时代的隔阂,很少有人能和他如此聊得来,两人心里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105章

    辰时,屋外的亲兵敲了敲门,打断了赵明与吴瑞凡的谈话,禀告道:“启禀大人,腊八粥已经煮好,辎重营的王大人命小的来请大人过去用膳!”

    赵明闻言,淡淡的道:“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某随后就来!”

    “是!大人!”说完后那名士卒便退了下去。

    看那士卒退下去后,赵明便起身对着吴瑞凡道:“吴公子、咱们今日就到此吧,先去吃碗腊八粥,择日咱们在彻夜长谈如何!”

    吴瑞凡也是站了起来道:“就依将军所言,学生腹中也是有些饥饿了。”

    赵明闻言,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道:“请!”

    “学生既然已经拜入将军门下,可不敢走在将军前面、还是将军先请吧,学生随后便是!”

    赵明闻言,也不再矫情,直接领着吴瑞凡走出了屋子,屋外的几个亲兵见赵明两人出来也都是靠了过来,护卫在二人左右。

    赵明对着亲兵营的一位伍长问道:“辎重营的王大人在哪里!”

    那伍长拱手行了一礼后道:“大人,辎重营的营长大人在村后的辎重营驻地!”

    “好,你前面领路,带某过去!”

    “是!大人!”那伍长听见赵明的吩咐,不敢怠慢,道了一声后,便领着赵明二人向着村后走去,一路上赵明二人见到了许多连成一排的营帐,在各个营帐之间,时不时的还有以伍为单位,来回巡视的训兵营的士卒而每一顶军帐外面、都点着一个小火堆,小火堆旁都围满了一圈正在烤火和吃腊八粥的士卒,,虽然在进入陕西后、这天就没有再下过雪,应该说这陕西压根就不下雪,但是这里的气温竟然比下雪的山西更加的冷。

    一些靠近吴瑞凡所在的小屋的士卒一见到赵明,便纷纷起身行礼道:“参见总旗大人!”

    此时,这座小小的村子都已经被军帐所占满,一座连着一座,士卒们的视野并不是很宽阔,但是声音却是能够传得很远,其他没有看到赵明的士卒听见行礼的声音,都知道是赵明来了,也都纷纷的站起大声行礼道:“参见总旗大人!”

    赵明见此,忙高声道:“大家都免礼吧!今日是腊八佳节,某已经吩咐辎重营的兄弟们将那些冻死了的肥羊处理好了,待会各营就由各营营长带着去村后领吧,以什为单位,每什的兄弟都可以前去辎重营领到一只大肥羊,今夜咱们就来个烤羊宴!”

    赵明的话音刚刚落下,四周顿时响起了士卒们的欢呼声,一浪一浪的传遍了整个村子,甚至连在村子一里之外、正在巡视的侦骑营的士卒都能隐隐约约的听见。

    这个村子不是很大,赵明赫吴瑞凡二人在亲兵营的那个伍长的带领下,很快就到了村后,村后是一座较为平缓的丘陵,在丘陵顶上设有岗哨,算是整个村子的制高点了,当赵明二人走到辎重营后,王清明便领着副营长万力上前行礼道:“参见大人!”

    赵明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二人不用多礼,赵明看了看辎重营的四周,发现这里是一块难得的开阔地,在这些开阔地上已经围起了一圈栅栏,军中的马匹和牛羊,都被关在了栅栏中,弓箭营的士卒正在驱赶着鞑子俘虏给这些牲畜喂食。

    赵明见王清明把军中的这些杂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满意的拍了拍王清明的肩膀道:“梅直辛苦了,这些都安排得不错,咱们现在的这些家当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若不是有你从中斡旋,某估计现在就要被这些搞得焦头烂额了!”

    王清明也不敢居功,又一拱手道:“明哥儿言重了,这都是梅直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之说!”

    “好了,咱们哥俩也别再这里谦虚了,梅直,你派人去通知其他几个营的营长,把他们的下属都集中过来,某待会有重大的事情要宣布!”

    “是!”王清明一拱手道了一声后,便对着身边的万力道:“万力,大人的话你也听见了,你下去安排吧!”

    “是,大人!”万力行了一礼后便下去安排了。

    三炷香过后,村后的空地上已经聚满了人,以营为单位,虽然能见度不高,但是所有的士卒都是整齐划一的站得笔直。

    赵明见除了侦骑营因为还要留人警戒外其他营的士卒都到齐了,便站上一座高台,开口朗声道:“兄弟们!腊八粥大家也都喝了吧!某之前说了,喝完腊八粥之后就发赏银,某也该兑现自己的诺言了,现在咱们就开始按照之前的军功颁发赏银吧,就先从侦骑营开始吧!”说完赵明便对着万力道:“万力,把银子都抬上来!”

    “是!大人!”万力道了一声后,便对着身后辎重营的十几个士卒挥了一下手道:“都把银子抬过去吧!”

    那十几个士卒听见命令后,忙快速的把从张家那里交易来的六万两银子抬了上来,这些银子一共被万力分成了八个箱子装着。

    待八个大箱子都抬到众人面前后,赵明便命令道:“都把箱子打开!”

    “是!”十几个士卒听见赵明的命令,忙道了一声后,当即便将箱子的盖子打开了,箱子才一打开,顿时一片耀眼的银光便在火光的照耀下反射了出来,这些士卒都是一些贫苦军汉,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当即一个个的都被晃得两眼发直,口干舌燥。若不是这两个多月的训练,已经把军纪烙印到了他们的骨子里,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骚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