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之重铸天朝 >

第50部分

明末之重铸天朝-第50部分

小说: 明末之重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时,张贵手中的活计总算是干完了,那原本吝啬的典当行掌柜,这次也是难得的大方了一次,给每个人发了二十文钱和两个大馒头。

    那银钱和馒头一到手,张贵便立马揣入怀中,急匆匆的的跑出了这个大宅,想快点跑回家。

    才刚刚冲到大街上,张贵惊讶的差点掉了下巴,这转眼之间,就见这街上已经乱作一团,满是大包小包的,不断奔逃的行人。

    原本开业的商铺酒肆,现在都乒乒乓乓的关上门板,那些脑满肠肥的掌柜和伙计都躲在门板后一边查看情况一边收拾东西,更有胆大妄为者,还乘此机会,冲进那些还没关好的店铺里,做那强人之事。

    张贵还想再看,却见一帮衙役手里拿着铜锣敲的震天的响,“铛……铛……!签丁喽,签丁喽——为保县城,平民小户每家出一男丁,富户士绅集结家丁和护院上城协助守城,流民壮汉,也可到军营中报到!当兵吃皇粮喽——!”

    张贵闻听,心一惊,不好,这是马上就要起战事了,得赶紧回家,带着老娘小弟拿着些家当赶紧躲避战乱。于是便撒丫子以他能跑出来的最快的速度向着城门附近跑去,在路过城门时,这里更挤,有富人匆匆忙忙出城的骡马车辆,有大呼小叫进城寻求避难的外地百姓和地主,一时间人喊马嘶,哭喊震天。

    好不容易躲过抓丁的衙役,才堪堪绕过了这些人,还未到家,便远远的看见家的那个方向,与几个衙役子在大声喝骂。

    张贵大呼不好,疾步赶回自己的家,却被当时的景象惊呆在当场,只见原本就有些破烂的家,现在已经被拆的七零八落的了,在在四周还围着一些或坐或站的,都是面容枯槁的流民。

    张贵忙扑进了已经垮塌的家中,哭喊着喊着娘和小弟,但没有回应。

    哭喊半天,眼看着就是家破人亡,心凄苦,一时间万念俱灰,跺跺脚,就要一头装在旁边的一座残墙之上,,好歹与娘和小弟死在一起,突然听到旁边一睹断墙之下传来弟弟的喊叫。

    张贵豁然回身,正看见老娘小弟在那里喊着自己,连忙连滚带爬的扑过去,一家人立刻抱做一团。

    哭过一阵之后,张贵才细问屋子被拆的原因,老娘才惊魂未定的道:“儿啊,官府说,要拆了咱们家的屋子,取些石材和滚木,防守城墙,所以就——”

    张贵呆呆的看着那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家,牙咬得咯咯作响,这世道还有小民的活路吗?突然跺跺脚恨声道:“娘,这官府不如强盗,我们是活不下去了,我们这就逃出府谷,到城外投奔义军去。”

    老娘看看长大的儿子再看看已经毁了的家,也咬咬牙:“一切都随你吧!反正咱们也活不下去了。”

    于是,张贵背起老娘,拉起小弟,义无反顾的往城门挤,想要尽快出城、加入义军。

 第113章

    崇祯元年,腊月初十,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赵明领着队伍已经到了距离府谷县城二十里地的地方休整,赵明看着身后扩大了一倍的队伍,不由的感慨了一下,昨天早上赵明早早的就领着队伍出发了,那个小村子距离府谷县城也不是是六十里地罢了,按照秦军的行军速度,在昨天下午就可以赶到府谷县城了的。但是在赶往府谷县城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把赵明这一行给耽误了。

    事情还得从昨天上午说起,在赵明等人从哪个小村子启程不久后,便遇到了一波三千多人的流民,那些流民见赵明的这支军队军容严整,刚开始还以为是朝庭派来平乱的官军,避得远远的,但是他们发现这支军队并不像官军那般一见到他们这些流民就将他们远远的赶走。更是有些心善的士卒还将随身的干粮施舍给他们。

    这可让这些流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之前的官军见了他们,无不是驱赶喝骂,更有甚者,还要将他们劫掠一番。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好心的官军,流民中一位颇有威望的老人当即便鼓起勇气、走到了一位秦军士卒的马下,虚弱的对着哪位士卒做了一揖后,有些拘谨的问道:“敢问这位军爷,你等是哪位将军的部下!”

    那士卒也是贫苦出生,见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向他行礼,他当即就有些不自然了,他想到了今日出发前营长大人交代过的话,向遇见的每一个百姓宣扬秦王的主张,便如实相告道:“老丈,俺们这支军队可不是哪位将军的,而是秦王殿下的军队!”

    那上了年纪的老人闻言,当即更加疑惑了,他是府谷当地的一个童生,虽然这辈子都没能靠上个秀才公,但是常年在外做学问,他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是他没听说过当朝有位秦王啊!又是做了一个揖,小心的问道:“军爷,恕小老二见识浅薄,未曾听说咱们大明有一位秦王殿下啊,还请军爷位小老二解惑!”

    那士卒闻言,当即有些自豪的道:“老丈!你没听说过就对了,咱们秦王可不是大明的秦王,而是大宋的秦王!我家秦王可是正宗的大宋皇族,俺现在可是大宋的兵!。”

    “什么。。。。。。?”老人听完这士卒的话,当即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你。。。。。。你是说,你们是宋军,大宋不是在几百年前就灭亡了吗?”

    那士卒见老人这么说,当即就有些不乐意了,冷哼道:“什么灭亡了,只要我家秦王殿下还在,大宋就不会亡,老丈,你等着瞧好了,我家秦王一定会带着俺们推翻这大明,重新建立一个大宋朝的!”

    说完,那士卒便伸手到怀里掏了掏,拿出了一张羊皮卷,递给那老人道:“看看吧,这是俺们秦王殿下的檄文!”

    那老人有些颤颤巍巍的接过了士卒手中的羊皮卷,仔细的看了起来,“天下百姓苦明已久,朱家子孙皆无人君之相,先是正德顽劣,建豹房玩乐,后有嘉靖痴迷于炼丹求道,不思进取,万历更三十年不上朝,天启醉心于匠。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夫明也,不重武事,外不能驱除虏患,护佑臣民。内不能清明吏治,严刑重敛,贪官污吏横行于世,今三秦之地、困于汤火,赵明所见者,皆是饿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民不聊生。赵明不忍百姓受此荼毒,遂秉承赵氏皇族祖训,自号秦王,在此起事反明,为天下百姓求一活路。秦若得天下,必将重效祖制,士农商皆平等视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农税绝不超过当年所获之粮十分之一,商可自由往来于王土之上,不视商贾为贱业。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着,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与官兵共拒之,兵至城破,定会严惩!”

    “这是真的。。。。。。?这真的是大宋官家的军队!”老人看着手中的羊皮卷,有些颤颤巍巍的道。

    见这老丈看了这羊皮卷后,这副激动的表情,那秦军士卒也是与有荣焉的道:“当然!俺们可是秦王殿下的军队,秦王殿下起兵也是为了咱们老百姓,老丈、你也看见了吧,咱们秦王殿下的军队可是与朝廷官军不同的,秦王殿下说了,天下汉人是一家,要咱们爱惜百姓,不然早将你们赶走了。”

    那老人见士卒如此说,原本浑浊的眼睛当即一亮,忙赞同道:“对。。。对。。。!天下汉人是一家,不知军爷能否带小老儿去见见秦王殿下!”

    士卒听见这老人的请求,当即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着老人道:“这个。。。。。。!老丈,现在正在行军,没有命令俺是不能离开队伍的,你自己去前面问问吧!”说完又指了指队伍的前方道:“俺们秦王殿下就在前面,你要找秦王殿下,就去前面看看吧!不过你去之前,得先将羊皮卷还给俺!俺还要用呢!”

    老人闻言,忙将羊皮卷还给了那个士卒,并连声感谢道:“多谢军爷!多谢军爷!小老二这就上前去参拜秦王殿下!”

    说完,那老人便快步的返回到了流民中,在叽里咕噜的与几个看似领头的流民说了一阵后,十几人便从流民中走出,哗啦啦的以吃奶的力气向着秦军的前军追去。

    “来人止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前军,如若不然,杀无赦!!!”这些流民才刚刚靠近前军,便被护佑在两翼的骑兵营给拦了下来了,纷纷张开了手中的弯弓对准了他们,若是他们胆敢稍有异动,定是一个万箭穿心的下场,这里的动静就连骑兵营的营长王猛也被惊动了,忙打马上前对着这十几个追来的流民大喝道:“尔等何人,为何追赶我军?”

    这些流民也是被骑兵营的这个阵势给下了一跳,踌躇了一阵,还是之前的哪个老人颤颤巍巍的上前开口道:“将军息怒,我等追来并无恶意,老朽听说秦王在此,特来参拜一番,还请将军成全。”

 第114章

    王猛闻言,也不知道是该拒绝、还是该答应,只是沉吟了一下,便道:“哦。。。。。。!真是这样吗?那你且在此等待片刻!”说完,他便对着身边的一个士卒招了招手,那士卒会意,忙靠了过来,王猛在他耳边低语了一番后,就叫他离开了。

    没过多久,那是士卒便来到了前军,对着亲兵营的士卒拱手见了一礼后,便道:“我是骑兵营的吴大力,有要事要求见秦王殿下,还请代为通传。”

    亲兵营的为首的一个曲长,也是一拱手回了一礼后道:“你且在此等待片刻,我这就去通传!”

    一炷香后,这十几个流民终于见到了赵明,才一见到赵明,哪位老人便双膝跪下参拜道:“小老二钟亭,参加秦王殿下,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才一参拜完,还未等赵明说话,钟亭便嚎啕大哭道:“还请秦王殿下救救我等啊!将我等也一同带走吧!”其他流民也都是涕泗横流,磕头如捣蒜。

    赵明见此,只觉得一阵的头疼,从他听说有流民想见他后,就知道哪些流民想干嘛了,无外乎是想让自己救济一下他们,赵明其实是不想理会的,但是前一天晚上他才刚刚说完,为了天下百姓的活路而揭竿而起,现在又不管这些流民了,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自己的这些麾下都还在看着呢!

    赵明上前将老人扶起道:“老丈请起,有话咱们站着说,本王这里不兴跪拜。”说完又对着其他还跪着的流民道:“你们也都起来吧!”

    “秦王殿下,小老二求求您了,你就救救我们这些可怜的人吧,大旱两年,颗粒无收,咱们已经没有活路了,如今也唯有外出逃荒,成为流民,原本还指望着朝廷的赈济,但是等来的哪里是什么赈济啊,凡是遇到的官军不是将我等远远驱走,就是反过来将我等劫掠一番,更有甚者直接将我等诬蔑为义军,杀良冒功。秦王啊!咱们这些老百姓苦啊!如此朝廷,我们是指望不上了,素闻大宋官家仁义,您不是要举兵反明吗,求求你带上我等吧,咱们这些人中大多都是青壮,只要有口饭吃,我等愿意为秦王殿下驱使,上阵杀敌!”

    赵明见他都说到如此的份上了,也不再拒绝,也无法拒绝,当即便道:“好!既然你们想跟着本王,本王也不拒绝,但是本王丑话说在前头,凡是加入我军,就要守我军的军纪,若是谁敢违背,定斩不饶!”

    见赵明答应钟亭等一众流民首领,又是连忙双膝跪地,边磕头便道:“多谢秦王殿下活命之恩。。。我等一定会守秦王的军纪,绝不叫秦王殿下失望。。。。。。!”

    赵明没有兴趣再听他们这些感谢的话,对着他们摆了摆手道:“你们先下去吧,将那些流民都带过来,供我军挑选,记住!我军不养无用之人,除了老弱妇孺外,凡是能够加入我军者一人一天给半斤粮食,没能加入我军的人,本王也不会让他们饿死,只要能做事,本王都不会亏待他们的。”

    “是。。。。。。!是。。。。。。!”说完,这是几个流民便欢天喜地的快步离开了。

    。。。。。。

    就这样,赵明的军中多了近三千的流民,为了照顾这些虚弱的流民,赵明放慢了行军速度,这才导致他们现在还没有到达府谷。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三千多人中,只有一半是老弱妇孺,他们都被赵明暂时编入了辎重营,现在赵明麾下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原来的辎重营已经是有些不堪重负了,有了这一千五百多的老弱妇孺的加入、倒是解放了原来的辎重营。

    还有一半则是青壮,这让赵明增加了一千五百多人的兵源,赵明暂时不打算将这些人编入他现在的军中,因为这些流民都是面黄肌瘦的,又没有经历过什么训练,现在赵明这八大营的麾下已经差不多被他转化为骑兵了,而骑术和射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若是将这些人编入军中,怕是不仅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会降低秦军的战斗力,因此赵明打算重新组建一个军种……步军。从军中抽调一些表现良好的曲长去担任步军的营长,再抽一些战功比较多的士卒去担任基层军官,将这一千五百多的流民青壮都训练成长矛兵,刀盾兵和弓箭兵,这三个兵种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敢打敢杀,再以队列之法训练个一两个月,便能形成较为可观的战斗力。

    就在赵明还在感慨的时候,吴瑞凡已经带着钟亭走到了赵明的身边,施了一礼道:”参见秦王!“

    赵明见是两人,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你二人找到了多少匠人?“

    就在昨天晚上,吴瑞凡便找到了赵明,说想在流民中挑选一些匠人组建铸造营,赵明想都没想便让人把钟亭叫了过来,将他交给了吴瑞凡,钟亭算是那群流民的首领,想必对那些流民比较了解,两人从昨晚便一直忙活到了现在。

    吴瑞凡见赵明相问,忙答道:”回秦王,这次从流民中只招到了十一个铁匠,十八个木匠。加起来也只有二十九人。“

    赵明明显感觉到了吴瑞凡的语气中有些气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浩文不必气馁,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咱们稳定下来了,本王保证,一定会招大量的匠人加入铸造营的,本王可是很期待火器的表现的,这样吧,本王再从流民青壮中拨给你七十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