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535部分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35部分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儿子的名字就是“和”字辈,从“土”旁,姓名格式是“朱和土”。

    也就是说,朱慈的任务就是找出一个合适的土字旁的字就可以完成取名大业了。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要找出一个合适的字,非博学大儒不可。朱慈虽然有些心怯,可皇后却是自幼读书,还真找出来一个字。

    。朱和,念su。

    ,形声字。字从王从丶,丶亦声。“王”指“王室”、“王公贵族”。“丶”字音、义同“主”,读为“入主”、“进驻”。“王”与“丶”联合起来,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

    也就是说,意思就是有疵点的玉。也就是和普通百姓家取名字取得贱一些好养活一样。

    只不过,皇后取名字的本事那层次境界显然就比起狗儿猫儿要强上许多层了。

    “最终,定下来的名字就是,朱和了。”朱慈道。

    朱由检自然是比起朱慈这个穿越客博学多了,很快就理解了意思,笑道:“人无完人,月满则缺。这是中庸之道呀。这个名字取得好。”

    “谢父皇。”朱慈笑道。

    随后,一旁自然有人将朱慈写下来的名字印下,传给宗人府的人,给新皇子登记进册。

    当然,现在也还没有人提里太子的事情。这年头幼儿夭折的几率很大,虽然现在大明的医疗水平突飞勐进,连天花这等让人闻之色变的绝症都有预防的手段,但毫无疑问,养儿百日,大家都不着急。

    当然,反过来说,有了新皇子的顺利生下。朝中对朱慈出国的担忧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汉城的政变传出,朝中奏请陛下禁绝国事访问的奏章飞一般进入朱慈的案头。甚至激进一些,都有报纸上刊文说应该杀陈贞慧等支持朱慈国事访问大臣以儆效尤。

    奏章自然是被朱慈按下不表,冷处理了。

    报纸上的刊文自然也是不用管。

    因为,很快就会有远征公司等诸多殖民公司、贸易商社入股交好的报纸刊文互相驳斥。

    孩子生下,朱慈一连小半个月都是变成了宅男,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一样,就看着小宝宝,甚至复原了后世的游乐园,在宫中建立了一个儿童游乐园。又开始费尽心机地开始审阅全国的教材,一连组织了三波人马针对性地重新编撰教材。

    朱慈不怎么打算将孩子养在深宫,他也注定不会只有一个皇子。故而,他还是想将孩子匿名进普通学校里的。当然,普通只是说形式,可学校本身却必须优质。

    同意,皇后也没闲着,他更是直接就让恒信商社买了地皮,招募了人手,建立了一个幼儿园。打算提前学习起了幼儿教学。

    在对待孩子这件事上,朱慈与皇后都是一如后世的父母一般。

    当然,朱慈的身份毕竟不一样。私事耗费一些时间,公事也迅速将注意力牵扯了过去。

    作为大明皇帝,他的案头之上很快就出现了众多的奏章等待着他来批复。在宫门之外数着日子翻牌子的番邦使节,藩属使节,各色国内代表都需要朱慈抽出时间接见。

    当然,大部分的缘由都很简单,恭贺朱慈喜获麒麟儿。

    只不过,对于不少人而言……

    恭贺朱慈喜获麒麟儿仅仅只是一个由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自然不会因为简单的礼仪而大费周章。

    朱慈也是如此,所以在大明二七八年十二月的这个冬天里。十九号的上午让朱慈不得不早起,在西苑的昭和殿接见了琉球王国王弟,而今就读陆军学校的尚质。

    比起二十一岁的哥哥,尚质一样也只是个十九岁的少年郎。

    当然,在这个时代。十四五岁就可以结婚生子。已然娶妻的尚质也是一个标准的成年人了。

    觐见的礼节一举一动都是十分标准,显然久经练习。

    昭和殿里,尚质表现得十分严肃,也是暗地里打量着这位喜获皇子的皇帝。虽然早就知晓朱慈年轻,但尚质初见朱慈,还是不由惊叹这位皇帝的朝气蓬勃。

    以及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臣,恭贺陛下喜获皇子。此乃琉球国上下进献之贺礼。”尚质说罢,便见朱慈招收唤人收下礼单,随后交还一份回赐礼单。

    朱慈笑道:“琉球王有心,朕知晓了。这也是大明对于外藩的心意,收下吧。”

    尚质恭恭敬敬地收下。他深唿吸一口气,平抑心境,正题就要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六章 :忠臣义士

    比起过去的朝贡体例,最近大明对于这些朝贡回赐已经大为改变。在过去,这是中央帝国对番邦的输血维持恩义。

    不过现在,更加让琉球王国感激的是望来琉球王国的商船。是这些商船带来的关税维持了里城的繁荣。至于朝贡,只是大抵大明的回赐稍稍优厚些许,却不再会是输血一般的冲大方。

    昭和殿里,上午的暖阳照入屋内,显得亮堂无比。

    繁文缛节过后,很快就到了正题。

    尚质深呼吸一口气,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朱慈烺不动声色:“爱卿请讲。”

    说罢,尚质就动情地将琉球王国自从16o9年来被日本人入侵的事情自自带泪地一一道出。

    在不少岛屿之中,萨摩藩的入侵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抵抗。

    但琉球绝非是开门投降的软弱国家。恰恰相反,作为侍从大明的藩属国。琉球自然也有忠义之士,比如赫赫有名的谢名亲方利山郑迵。

    又从这,尚质又由此回忆起了大明与琉球王国奖金三百年的关系。

    当年琉球王国可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国土。开国年间拜了大明这个大哥以后,太祖皇帝朱元璋便派出了浩大的抚平开队伍“闽人三十六姓”,帮助琉球展中国与琉球王国的朝贡贸易。

    郑迵先祖便是当年闽人三十六姓中的一员。

    后来琉球王国闽人百姓子孙凋零,通宵中华文字语言的人渐渐稀少。与此同时,倭寇之乱爆。不少倭寇抢掠的百姓辗转流落,又到了琉球,被琉球王国厚待。

    在中国移民的不断移民之下,自然也将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到了琉球。由此,将琉球王国变成了一个风俗醇美的衣冠礼仪之乡。

    这让琉球王国对中华一片赤诚忠心,同样,在琉球王国的中华移民后代亦是忠臣爱国。日本人染指上琉球王国的时候,便有心想要劝服郑迵,却被郑迵严词拒绝。萨摩藩进攻琉球王国时,也正是郑迵奋起反抗。

    战败之后,萨摩藩要求琉球臣民在投降书上签字。旁人纷纷畏惧日本人淫威,只有郑迵横眉冷对千夫指,绝不妥协,让日本人愤怒地架起油锅恐吓。

    在油锅面前,郑迵依旧凌然不惧。

    最终,郑迵身死油锅之中,琉球国为萨摩藩所侵。

    这虽然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但这样的忠臣义士,却是代代流传在琉球王国的百姓口中。更是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琉球人对忠义的理解。

    “郑大人之忠义,臣等思虑,从不敢忘。而今,琉球王国困顿东瀛日人手中荼毒,无时无刻不心怀大明恩义。还请大明为琉球国做主!”尚质说着,忍不住双目含泪,不知回想起了多少在日本人手中屈辱的历史。

    朱慈烺闻言,亦是唏嘘不已。对于琉球王国,后世知晓的人不多。

    就是朱慈烺自己,知晓琉球王国的历史,也是缘自这个国家国民的那种忠臣执着。

    历史上,也一样有过琉球王国使者求援中国的故事。除了大明时期以外,更有清朝时期。尤其是清朝闭关锁国,日趋落后腐坏,对比兴盛的日本国,差距越来越大。台湾被日本人多侵占大部分人都有了解,但琉球王国的沉沦,却并不会因为少有人关注而不生。

    1879年1o月,3名衣衫褴褛的海外客匍匐在总理衙门的门口痛哭不已,引起了众多过路人的围观。

    这是三名做了亡国奴的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3人。

    那时,琉球王国国王尚泰被日本人掳走,三人历尽千辛万苦,试图求援清国为琉球国做主。但是,对于藩属国的入侵,清国作为宗主国却无能为力,总理衙门也只能大给三百两银子让他们自行离去。

    绝望之中,林世功悲愤自杀,希望以死来唤起清国的关注。

    林世功死前,留下一份“以死乞师”的请愿书,后世常人闻之,无不相顾唏嘘。

    “琉球国陈情通事林世功谨禀,为一死泣请天恩,迅赐救亡存国,以全臣节事。窃功因主辱国亡,已于客岁九月,随同前往进贡正使耳目官毛精长等,改装入都,……泣念奉王命抵闽告急,已历三年,敝国惨遭日人益肆鸱张,一则宗社成墟,二则国王世子见执东行,继则百姓受其暴虐。皆由功不能痛哭请救所致,已属死有余罪,然国主未返,世子拘留,犹期雪耻以图存,未敢捐躯以塞责,今晋京守侯,又逾一载,仍复未克济事,何以为臣?……”

    林世功的死是伟大的,但清国的沉浮落后,却不是他的鲜血可以激起的。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在蒙昧的清国之中,林世功的死很快就被遗忘了。虽然在一时间流传在了市井之中,却并没有引起清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救援琉球王国。

    但更加让人感觉动容的,还不止是林世功的死。

    别忘了,一共来的一共有三名使者呢。

    十余年后,江西名士文廷式在《闻尘偶记》中有这样一则记载:“甲午之役,有奏请缉奸细者,言其人住南城外羊肉胡同,谢姓。廷寄命给事中唐椿森缉拿之。唐至,令军役勿遽,先捡其来往书札,则琉球遣臣来救于中朝者,流寓京师十二年矣。每岁皆有表文,而总督不为达,其旅费则琉球遗民倾助,流离琐尾,备极可怜。”

    原来,林世功死后,依旧还有使者苦苦坚持十二年,每年皆是努力求援,却依旧一无所获。痴心于此,让人闻言无不唏嘘。

    后世有人说,一个强国吞并一个弱国,为什么要反抗,不会是被吞并以后就成了另一个国家的公民么?

    但显然不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最核心的依旧是丛林法则。

    亡国的国民只有一个身份,亡国奴。是他国之奴隶,而绝非所谓公民。

    此刻,朱慈烺看到尚质说起郑迵的抵抗之事,亦是唏嘘不已:“此事,朕会交付内阁与国务咨询委员会商议。琉球安危,你且不必担心。第二舰队驻扎琉球王国,何处宵小胆敢滋事?”

    朱慈烺平静地说出,却是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让尚质忍不住双目含泪,动情地道:“臣叩谢吾皇隆恩。”


第七章:铁甲舰

    “总算来了。”位于紫禁城里的一间普通的官房里,顾炎武揉了揉眼睛,喝了一杯浓茶提神。

    最近的顾炎武睡的很差,皇帝陛下回归,作为近臣的顾炎武可是有着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尤其是中华同盟与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的建立,更是让京师里的权力格局重新变动。其中牵扯的事务,自然是纷杂繁复。也就是皇帝陛下乃近乎于开拓之君,手中的权力是自己一拳一脚打拼出来的,想要如何划分,都有充足的执行能力。

    要不然,光是那些扯皮,顾炎武就得头疼欲裂。

    他们是皇帝陛下一手带出来的新贵,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却实际上占据了帝国各个关键职位。比如顾炎武与陈贞慧便是朱慈烺外交系统之中的左臂右膀。他们说话,比起六部各个大佬都还好事。

    现在,顾炎武又有了新的任务。

    比起繁琐的国内利益分配,这个新的任务让顾炎武打起了精神,喝了一杯浓茶,便细细地阅读起了来自遥远日本的奏报。

    面对从未蒙面过的日本国,顾炎武这些天都竭力探查,不敢遗漏一份关键信息造成判断失误。

    案台之上,那是此前中书舍人王夫之抵达日本国带来的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

    不比朝鲜,只隔着一条鸭绿江,影响力可谓是十分的强大。朝鲜的内情对于大明而言是颇为了解的。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

    在大明而今这个年代,从大明出远航到日本依旧是一个十分考验运气与能力的挑战。对于日本的了解,大明上下的印象都远远不够。

    故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夫之出使日本。

    当然,眼下王夫之还没有公开身份,只是以远征公司的名义在日本建立学校图书馆。

    朱慈烺在仁川建立的妙趣书屋便是这一类。

    比起商业这样奔着是来赚钱的事情,读书与交流文化显然就更加显得温和有力。

    后世,在东亚中华文明圈里。越南、朝鲜以及韩国的汉字都被6续废除,唯独日本依旧正常使用汉字。其中有一点缘由就很重要。

    对于朝鲜与越南来说,汉字的使用是时刻让他们唤起曾经臣服在中华之下的回忆。但日本人便有些不一样,他们鲜少有过臣服中国的历史。相反,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试图拜托日本列岛命运的举动。远的唐朝爆过海战,近的有壬辰倭乱,原定历史上,更有近代史来一系列的屈辱。

    故而,面对中国文化,日本人的心态反而平静许多。

    他们的思维十分实用,强者的东西有用,便竭力学习。又因为一直以来未有臣服的现实,又让日本人面对中国的时候少了几分屈辱。

    总而言之,当王夫之在江户也开了一家绿石书斋的时候,日本人对此表现得颇为欢迎。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说到底为的只是抵御西方的入侵,保持幕府对日本的统治,而不是真的自大狂妄得如中华一样,以为是天朝上国,万世不易。

    “日本国存在天皇,上一代天皇兴子乃是女子,后退位给同母异父弟弟,即为当今日本天皇……而今十三岁。根据观察,日本所谓天皇并非掌握实权之天皇。日本国中,一切权力由江户幕府享有。”

    “受幕府压制,日本天皇被要求在文学艺术上投入精力,更禁绝天皇掌握事权财权之渠道。形同被圈养,或曰:此处乃是我大明利益支点。”

    “不同于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