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21部分

重生苏联-第121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看来,日耳曼人是最高等的民族,其他的民族,包括乌克兰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波兰人、立陶宛人,都是低等的民族。

  这些生活在德国占领区的人民,根本不会得到所谓的民族解放,他们只会被德国人虐待,同化。德国人在占领区的暴行,我想大家都清楚。只要我们给德国人足够的时间,让德国人在那些地区犯下足够的暴行,激起人民的反抗,我们再进攻也不迟。”

  斯大林听了曼图洛夫的意见之后,也觉得有点道理,这样既可以解决这些地区的民族问题,又可以避免苏联红军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一举两得。“曼图洛夫同志,你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我们就尽力改善我们的后勤供应和通讯系统,并且准备反攻资源。

  再过一段时间,等我们完善了通讯系统和后勤供应,而占领区的人民都渴望得到我们的解放之后,就向法西斯侵略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我们的领土!”

  不过,如此一来,坐视德国人对无辜的百姓犯下恶行,又会牺牲当地人民的利益,最终受害的还是人民。但无论如何,为了避免苏联红军遭受不必要的伤亡,为了让沦陷区的人民觉醒,唯有这样了。

243 第一元帅


  “喀秋莎!”刚从前线赶回家里的伏罗希洛夫,看见自己的漂亮女儿,不禁激动起来。?

  卡蒂娅觉得父亲的神情有点奇怪,他从来都没有这么激动过。毕竟他刚从纳尔瓦前线赶了回来,亲眼见证了战场上杀戮的场面,更加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现在,伏罗希洛夫已经6o岁了,身体虽然健全,但也开始担心自己的生命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患上重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开这个世界。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追求什么功名利禄了,一切的权力、名誉只不过是虚无的,或是身外之物。对他来说,幸福的生活,和家人相聚的幸福时光,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伏罗希洛夫一家难得齐聚一堂,就连原本会在空战中身亡的帖木儿·伏龙芝也因为战绩显赫,被调回莫斯科,担任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的教官。

  这一个小小的调动,改变了帖木儿在空战中身亡的历史,让这个伏龙芝唯一的亲生儿子活了下来,为英年早逝的伏龙芝将军传宗接代。

  而伏罗希洛夫的养女婿——坦克设计师约瑟夫·科京,也完成了kV…1oo重型坦克和Is…1oo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工作量大大减少,也抽空来到了莫斯科。

  之前在西南方面军担任军事委员的曼图洛夫,和西南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卡蒂娅,也调回了后方,没有了战场上的生命危险,过着安稳的,甜蜜的,幸福的夫妻生活。

  “不愧是第一元帅,几乎全家都是军人。”曼图洛夫扫视了屋里所有的人,他现,除了伏罗希洛夫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以外,全家人,包括伏罗希洛夫自己、他的养子养女、亲生女儿卡蒂娅,乃至他的两个女婿,都是有军衔的人,心里不禁在暗暗地赞叹起来。

  “喀秋莎,我的乖女儿!你现在越来越漂亮了。听说你嫁给沃罗佳之后,你的仪态举止,处事方法,也越来越成熟了!”伏罗希洛夫打量着自己的漂亮女儿,由衷地赞叹道。

  卡蒂娅也明白“礼尚往来”的道理,识趣地赞赏了自己的父亲:“爸爸,你现在也神气了不少,看上去十分精神,也有了一分名将的气质。”

  伏罗希洛夫的养女——塔蒂亚娜·伏龙芝,也像一只兔子那样,蹦了过来,“当然啦,我们的第一元帅打了胜仗,以微小的代价,消灭了2万德军和4万名爱沙尼亚民族主义武装分子,成功将敌人挡在了旧国境线以西,保障了列宁格勒的安全。

  现在啊,全国都知道我们父亲元帅的名字,都在唱着‘斯大林同志召唤我们上前作战,第一元帅领导我们投入战斗’呢!”

  其实,伏罗希洛夫作为“第一元帅”的威名早就传遍了苏联全国。

  第一元帅的战功和作战能力,自然无法和朱可夫、铁木辛哥等人相提并论,但在名气和地位方面,伏罗希洛夫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不仅仅是因为伏罗希洛夫在俄国内战时所立下的功劳,还是因为他在苏联前期的政治斗争中,坚定地站在斯大林的一边,巩固了斯大林的地位。

  在这个人崇拜盛行的年代里,斯大林,以及他身边的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乃至于莫洛托夫,也受到了人们的吹捧和崇拜。

  例如,斯大林曾经立过功的地方——察里津被命名为斯大林格勒,伏罗希洛夫的家乡卢甘斯克被命名为伏罗希洛夫格勒,而工业重镇彼尔姆也被命名为莫洛托夫。

  在卫国战争爆前后,在一些具有宣传意义的艺术作品里,都能同时找到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的踪迹,包括一些宣传海报,甚至是歌曲,其中最著名的一,莫过于刚才塔蒂亚娜所唱的了。

  伏罗希洛夫被他的漂亮养女大力吹捧,心中当然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以前他俄国内战的时候,立过汗马功劳,打过不少胜仗,击败了俄国白军和英法协约国干涉军队,顿时被吹捧为“第一元帅”、革命英雄。

  但就在1939年的冬季,他指挥的苏联红军面对着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均占绝对劣势的芬兰人,居然还吃了败仗,害得他失去了国防人民委员的位置,“第一元帅”的威名也被动摇。

  现在,他面对的敌人,并不是芬兰人,而是兵力更多,装备更好的德**队。面对这样一支军队,伏罗希洛夫居然能够在纳尔瓦打下一场胜仗,以较微的代价,消灭了数万名敌人,也算是吐气扬眉,赢回了“第一元帅”应有的面子。

  “坦妮娅,这场胜利的功劳应该归于那些英勇作战的红军战士,还有修建这道防线的沃罗佳。当然还要归功于我们的领袖斯大林同志,还有那些辛勤工作,为我们生产各种物资的工人。”

  伏罗希洛夫肯定了曼图洛夫在修建防线上的努力,也肯定了这道“曼图洛夫防线”的作用,让坐在一旁的科京感到艳羡不已。在科京看来,如果他不是坦克设计师,而是像曼图洛夫这样身居高位,在军政部门里都担任要职,说不定能比曼图洛夫还要做得好。

  不过,科京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他一向对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感到自信,但他毕竟不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毕竟不了解历史的展,无论他再怎么聪明,再怎么能干,也未必能像曼图洛夫这样,预测历史的展,为不久的将来做好准备。

  “红军什么时候反攻?什么时候能够消灭法西斯分子?”塔蒂亚娜拉着伏罗希洛夫,好奇地问道。

  “再过几个月就能反攻了,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国土,最终杀到柏林,消灭他们!”

  “还要再过几个月?这么久?既然我们现在取得了胜利,消灭了这么多敌人,为什么不快点起反攻?”

  伏罗希洛夫刚从前线回来,并没有出席最高统帅部的会议,见家里没有外人,只好让曼图洛夫将反攻的计划粗略地说出来。

  在场所有的人都听得很认真,但卡蒂娅在听的时候,却开始皱起了眉头。8



244 罗马尼亚的价值


  “沃罗佳,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里,有没有人提出过反攻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的建议?”

  “反攻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曼图洛夫还是第一次听到卡蒂娅询问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罗马尼亚的战略价值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

  反攻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说起来容易,在一些历史书籍上,也只不过是几句话的事。

  罗马尼亚这个地方,很多人都以为没什么价值。但实际上,这个地区的战略价值,对德国人来说,比乌克兰还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纳粹德国善于打闪击战、装甲战。他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坦克集群,还有数以万计的卡车、履带运兵车等军用车辆。

  要支撑这么多车辆的运作,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石油供应。但德国本土的石油产量却少得可怜,1941年全年产量只有18o万吨,进口量却达到了237万吨,显然供不应求。

  那这237万吨的石油,是从哪里进口的呢?当时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非苏联莫属,但苏联是德国的敌人,怎么可能会在战争时期向德国提供石油呢?

  中东?中东的确有不少是有,但那里的石油产区主要被英法两个殖民大国所占领,这两个国家也是德国的敌人,自然不能向德国提供石油。

  那伊朗呢?好像和德国关系不错。但不好意思,苏联和英国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这两个国家展开了一场特殊的交易,派军把伊朗给占了,把亲德的伊朗国王礼萨汗推翻了,从此纳粹德国在伊朗的势力被全部肃清。那些石油自然就便宜了英苏两国。

  意大利控制的利比亚呢?那里好像很多石油。但不好意思,当时那里还没现有多少石油资源。找沙特怎么样?哦,沙特现石油资源也不过是两三年前的事,开采规模有限,怎么能满足轴心国的庞大需求?

  那怎么办?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当时欧洲石油产量第二多的国家——罗马尼亚,居然加入了轴心国,和希特勒站在同一阵线。

  有了罗马尼亚这个石油大国,希特勒的装甲集群、后勤军队,乃至于德国庞大的工业系统,都有了足够的石油供应。德国在1941年,就向罗马尼亚进口了2o9万吨的石油,占了德国石油进口量的88%。

  除了德国以外,罗马尼亚还向意大利、匈牙利等轴心国提供石油,支撑了整个轴心国的工业展,还有他们庞大的机械化军队及后勤供应车队。

  罗马尼亚国家虽小,但在当时轴心国当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那里的石油,驱动着轴心国战争机器的运转,万一失去了这个油箱,轴心国的局面将会变得相当地困难,除非意大利人在利比亚挖出了石油。

  “再说什么?”曼图洛夫急切地追问道,希望知道妻子心目中的想法。

  卡蒂娅坐在沙上,耐心地说道:“再说……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兵力和飞机数量都比较充足,兵员素质比较好,对战争的准备比较充分,而且各种装备、军需品、通讯设备等物资,都比较充足。

  再加上西南方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大,还在西乌克兰一带消灭了德军2个坦克军,士气比较高昂,这样的条件,要反攻罗马尼亚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刚才你不是担心反攻的时候,会遇到当地民族主义分子抵抗的吗?西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民族主义分子都要和我们为敌,想通过激进的方法、战争的途径争取他们的独立。

  而在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那边,人民并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将这场侵略战争强加给他们的,是罗马尼亚的法西斯独裁者——扬·安东内斯库。”

  卡蒂娅曾经在西南方面军工作了一段时间,对西南方面军的情况自然比较了解。作为穿越者的她,其实也对苏联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也知道罗马尼亚那边的情况。

  罗马尼亚支持战争的人民其实并不多,如果罗马尼亚在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取得了重大的利益,或许能让那些原本反对战争的人民转而支持这场战争。

  但如果失利的话,情况就会恰巧相反。按照历史的展,当轴心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罗马尼亚的一些军官、甚至是皇室,就已经开始和反对战争的罗马尼亚**密谋,意图推翻安东内斯库政权,站在苏联这一边。

  当苏联红军起雅西…基希纳乌攻势,进入罗马尼亚国土之后,那些意图推翻罗马尼亚法西斯政府的军官就已经控制了七十多万军队。

  他们利用这些军队,动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成功将安东内斯库政权推翻,和苏联红军一起,消灭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军,加入了苏联的一方。

  “继续说。”曼图洛夫还是第一次从他的女人口中听到这些建议,在他的印象中,卡蒂娅虽然是穿越者,也有一些后人的记忆,但她和自己穿越到这个之后,并没有对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变化。

  “而且,只要我们赢了一仗,苏联红军进入了罗马尼亚境内,到时必然会引起罗马尼亚人民的恐慌。

  只要我们做点宣传工作,让罗马尼亚人民知道这场战争是安东内斯库等法西斯分子强加给他们的,刺激他们的反战情绪,同时也要向罗马尼亚**提供援助,和罗马尼亚**等反法西斯势力合作,为历史上的罗马尼亚政变创造条件。”

  “你的意思是,通过一场像雅西…奇西瑙攻势这样的战役,让罗马尼亚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威胁,并且支持罗马尼亚**和其他反法西斯组织,让这些组织联络罗马尼亚国王,然后,和国王以及反战军队一起动政变,推翻安东内斯库的法西斯政府。

  在推翻安东内斯库的政府之后,让罗马尼亚**上台,并且将罗马尼亚这个轴心国变成我们的盟友。

  这样,我们不但会少一个敌人,多一个盟友,同时也能切断德国和其他轴心国的主要石油供应。没有了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人就无法支撑他们庞大的油料需求,那些坦克、卡车等机械化作战车辆和后勤运输工具将会失去最重要的燃料保障。

  当失去这些燃料保障之后,德军的机动力和运输效率也会大大地削弱,很难对我们起闪击战,而他们的工业体系也会因为缺乏燃料的缘故,而受到致命性的损害。”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这样。”卡蒂娅自信地笑着。

  这个时候,曼图洛夫马上想到了风险所在。“但问题是,我们怎样能够迅击败驻扎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军,怎样争取到足够的罗马尼亚军人支持政变?

  要知道,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不到三个月,战争对罗马尼亚人民带来的损失并不够大,怎样激起他们的反战思想,是一个问题。

  另外,罗马尼亚法西斯政府大力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万一我们攻进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