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52部分

重生苏联-第152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的虎王坦克虽然在装甲、火力上都占优势,但面对着数量较多,而且火力、装甲也不差的苏军坦克,无论是虎王坦克还是猎豹坦克歼击车都会被打成废铁。

  而且,因为缺乏材料的缘故,德国坦克的装甲生产质量较差,防护力大打折扣,有时厚达185mm的虎王坦克正面装甲居然能被苏军坦克轻易击穿。

  在苏联飞机、坦克、火炮、士兵数量均占优势的情况下,德军只能且战且退。虽然苏军进入德国境内之后遇到了德军顽强的抵抗,但最终还是凭着兵力、装备和制空权优势,顺利拿下了慕尼黑、纽伦堡和奥格斯堡这三座德国工业重镇。

  随后,进入巴伐利亚的苏联红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进攻以夺取德国南部工业重镇斯图加特和卡尔斯鲁厄,另一路则联同捷克境内的苏军一起向北推进,目标直指埃尔夫特、德累斯顿、莱比锡这三座重要城市,并且威胁柏林德军的南翼。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只好从法国调集兵力,将驻守法德军的近半兵力调回本土,填补德国本土大片地区的空档,避免苏军轻易占领德国本土。

  剩余的德军则驻扎在法国北部海岸线和巴黎、里昂等重要城市,防范盟军的登陆。万一盟军登陆成功,而德军无力防守,希特勒将会下令驻法德军摧毁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城市,然后撤回阿登山区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防守。

  驻守意大利的纳粹德军则按兵不动,因为他们一走,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就会被盟军和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联合消灭,到时盟军占领整个意大利之后,就能够从意大利的皮埃蒙德和利古里亚地区进入法国南部,然后一路北上,从法国进攻德国本土。

  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在法国北部发起登陆战了,直接从意大利杀进法国,然后从法国杀进德国不就行了吗?希特勒不会让盟军这么干的。

  即便如此,轴心国军队依然没能守住意大利北部的领土。

  1944年1月,苏军集结了超过80万人的兵力,大举从奥地利克恩顿州和斯洛文尼亚攻入意大利境内,在当地共产党游击队的协助下顺利解放乌迪内、威尼斯、博尔扎诺和维罗纳等多座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城镇,兵锋直指米兰、博洛尼亚和都灵这三座意大利最重要的工业城市。

  驻守意大利南部的美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突破了德军重点防守的古斯塔夫防线和阿道夫·希特勒防线,夺取罗马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夺取罗马对美军,乃至于整个同盟国阵营而言,都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毕竟这是美军拿下的第一个轴心国首都,而且这座城市还是古罗马帝国的首都和罗马教廷的所在地,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价值,是昔日欧洲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不过,美军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个结果,罗马虽然有政治价值,有历史价值,有文化价值,但美国佬更加看重的是经济价值和工业价值,毕竟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意大利最重要的工业区并不在罗马,而是在苏联占领或即将占领的意大利北部地区,那里的米兰、都灵、博洛尼亚等地,意大利绝大部分的军工生产、重工业生产都在那里进行。

  以美军现在的进度来看,要先苏联人一步占领米兰、都灵和博洛尼亚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最多只能推进到佛罗伦萨一带,根本无法涉足意大利最精华的北部地区。

  所以,为了从轴心国手中夺得更多的利益,英美联军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更具价值的法国和德国本土地区。

  要达到这个目的,盟军就必须要尽快登陆法国、比利时或荷兰海岸。狠一点的话,登陆德国海岸也不是不行,但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所以登陆德国的提议并没有得到盟军高层的认可。

  那应该在哪里登陆呢?这个问题,在盟军高层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认为,盟军应该集中精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然后直捣巴黎,解放整个法国之后再进攻比利时和德国本土。

  戴高乐的意见取得了盟军高层多名将领的认可,因为德军此时部署在法国的兵力很少,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调往德国本土应付杀入德国本土的苏联红军,而且法国抵抗组织的势力不弱,在他们的帮助下,盟军能够轻而易举地消灭那点部署在法国本土的德军,将德国人赶出法国,从而解放法国全境。

  解放法国之后,盟军便可以动用法国这个昔日欧洲大国的资源来补充战争所需,集中三个大国的资源来对抗纳粹德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则提出了登陆荷兰/比利时的建议,因为荷兰和比利时离德国本土比较近,盟军在那里登陆之后,能够更快地到达德国本土,目标是先苏联一步,占领德国西北部最具经济价值的鲁尔工业区,避免苏联得到鲁尔区的工业资源,壮大自身实力。

  然而,丘吉尔的提议并没有获得盟军将领们的支持,因为德军已经在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加莱地区部署重兵,能对登陆荷兰/比利时的盟军进行夹击,可能会让盟军付出重大伤亡。

  最终,在戴高乐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盟军采纳了登陆法国诺曼底的方案。


339 进军法国

  1944年2月,盟军集结了超过200万人的兵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

  为了确保登陆顺利,盟军不但集结了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还在登陆之前精心布置了名为“坚忍行动”的军事欺骗计划,令德国人以为盟军要在法国加莱海岸等诺曼底以外的地方登陆,从而阻止德军在诺曼底部署大量兵力,消除阻止盟军长驱直入的障碍。

  不过,德国人并不是这么好欺骗的,你以为你随便泄假消息过去,人家就会相信吗?当然不会!德国人做事一向严谨,被苏联人坑了几次之后,他们在情报考证方面的工作越捉越紧,甚至还打算成立一个类似“反战略忽悠局”的部门。

  盟军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要么就不做戏,要做戏就做足全套,做到能骗过所有德国人为止。

  为此盟军在英国东南部构建了一些虚假的部队,这些部队通过空中侦察来观测时很像是真正的正规装备,但实际上……你懂的。

  比如说,在英国东南部就有一支庞大的由假坦克、车辆和大炮构成的部队,还有一个正规的部队番号——第3军。

  而多佛港内,则有一支由木头、橡胶战舰和货轮组成的舰队,规模是挺大的,从上空看下去还真以为是一支正规的登陆舰队。

  只不过,早在1943年年底,德国就已经失去了英国东南部地区的制空权。盟军搞这么多假东西,不就是给德国人看的吗?但现在,德军进不来,看不到,那你搞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盟军当然考虑到了这点,于是命令英国皇家空军故意让德军侦察机进入这一地区,这样德国不就能获得这一地区的航拍照片了吗?当然,为了英国本土的安全起见,英国人的飞机还是照样要拦截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否则英国本土被炸了怎么办?

  结果,德国侦察机真的从英国东南部上空拍摄到多张“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坦克、大炮和战舰。

  拍到照片的德国侦察机兴冲冲地赶回德国本土,向德国情报部门汇报了这些发现。严谨的德国人最终相信了这个出了偏差的报导,结果自然要负上兵败的责任了。

  为了确保诺曼底登陆的安全,盟军还在诺曼底登陆前的一个晚上出动大量飞机,在法国北部的加莱海岸投下了炸弹,让德国人误以为盟军的登陆地点是加莱而不是诺曼底。

  同样,在诺曼底登陆的前一天,一支小股舰队离开英国前往法国北部,发出误导性的无线电信号。这个信号被德国人检测到,由此判断会有一只部队登陆在加莱地区。最终,德国因为相信诺曼底只是佯攻,而将15万主力士兵留在了加莱地区。

  第二天,法国加莱海岸依然平静,驻守当地的德军第15集团军依然等待着盟军的进攻。

  就在这时,盟军200万大军居然在诺曼底登陆了,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扫清了诺曼底海岸的德军,开始往法国腹地长驱直进。

  希特勒早已经做好了盟军登陆的心理准备,为了保全德国国土,他下令驻守法国的德军撤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东部,并在那里组织防线,防止盟军进攻德国本土。

  为了不让盟军得到法国的资源和人力,心狠手辣的希特勒还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德军撤退的时候,摧毁德国占领区里,包括巴黎在内的所有城市,就连农村也不能放过。

  希特勒还特别强调:“必须被完全摧毁。在国防军离开的时候,不能留下任何东西,无论是教堂还是艺术博物馆都不例外。”

  他还补充道,必要时连水源供应也要切断,使这个城市在被摧毁后瘟疫流行。最后,他强调柏林将向法国派去“一切可能的增援”。

  不过,和历史上一样,驻守在巴黎的德意志国防军并没有切实地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为了敷衍上级,他们以极其低下的效率,在巴黎各大重要建筑放置炸药,声称“已经在为摧毁巴黎做准备。”

  和历史不同的是,这次驻守巴黎的德军兵力并不多,只有不到一个团的兵力,在他们摧毁巴黎之前,法国**就已经在巴黎发动了起义,以付出上千人伤亡的代价,把德军“赶出了”巴黎。

  随后,在法国**等法国抵抗组织的帮助下,盟军顺利解放了法国全境,但德军撤退时给法国造成的破坏却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大量建筑、房屋被毁,以至于法国在战后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建设。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也没有放缓进军的步伐,苏联红军芬兰方面军对德军占领的挪威北部地区发起攻势,夺取阿尔塔、特罗姆瑟、纳尔维克等多个港口,然后继续南下,目标是解放整个挪威。

  意大利的苏军也不甘落后,他们在意大利**游击队的帮助下,已经成功解放了包括米兰、都灵、佛罗伦萨在内的所有意大利北部城市,消灭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

  除此之外,苏联红军波罗的海第三方面军也从但泽港一带向西进攻,目标是夺取德国北部重要港口罗斯托克,然后继续向西北推进,进军丹麦日德兰半岛。

  虽然他们遇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夺取了波美拉尼亚东部地区。

  德国南部的苏军进展就没这么顺利了,他们虽然成功夺取了慕尼黑、斯图加特、纽伦堡和奥格斯堡等多座工业重镇,但在卡尔斯鲁厄、海德堡、维尔茨堡遇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

  最终苏军在付出巨大伤亡之后,才拿下这几座城市,解放了整个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随后兵分两路,一路沿着莱茵河向北推进,以法兰克福和鲁尔工业区为目标;另一路则继续向西推进,与法国的盟军夹击部署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敌人。


340 抢技术

  盟军在法国的进展比预期中快,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就把法国全境解放,维希法国向盟军投降。

  盟军之所以能赢得胜利,除了是因为他们具有兵力优势以外,还是因为德国本土近半地区被苏军占领,德军不得不从法国调兵回防,造成法国本土空虚。200万盟军在没有遇到太多抵抗的情况下,迅速占领了大半个法国。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在解放意大利北部之后,也派出了十万人的部队往法国蓝色海岸推进,解放尼斯、康城、土伦、马赛等多座城市。

  驻守的维希法国军队基本上毫无战斗力可言,在兵力、装备和单兵作战素质上均占优势的苏联红军一路上基本都没遇到什么抵抗,法国东南部地区一下子就被染红了。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挪威那里,希特勒为了保存德国本土,不但将法国驻军撤回了德国,还把驻守挪威、丹麦的军队也调走了大半,原本挪威几十万驻军最后最剩下几万,丹麦那里也就日德兰半岛西部海岸有驻军,用来防止盟军登陆。

  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只留下了不足一万人的部队,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当地治安和镇压当地的叛乱。

  苏联国家安全人民委员会及时向最高统帅部和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汇报了有关的情况,斯大林得知后大喜,下令进入挪威北部的芬兰方面军加快行军速度,并且制定了登陆丹麦西兰岛,解放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方案。

  苏军的强势推进给盟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向忌惮苏联势力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向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提出了登陆荷兰的建议。

  丘吉尔这次提出的方案和他先前提出的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打算在登陆荷兰之后,迅速向德国的鲁尔区和汉堡、不莱梅地区推进,占领德国西北部的工业设施,从而断绝德国的军事工业命脉。

  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担心苏军会从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进入法国,协助法国共产党取得法国大片地区的控制权,甚至建立起法国共产主义政府,所以才急着启动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陆法国诺曼底,然后迅速解放法国大半地区,避免法国落入共产主义势力手中。

  但即便如此,苏联红军还是从意大利攻入了法国,和法国共产党一起取得了法国东南部地区,甚至还差点进占了法国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圣埃蒂安。

  幸好,盟军的行动够快,在苏军到达圣埃蒂安之前,控制着那片地区的维希法国政府就已经向盟军投降。

  现在,盟军已经解放了整个法国,进入了比利时和德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美军已经不需要担心苏联及其支持的红色势力在法国所造成的威胁,可以放手在荷兰或是德国西北岸登陆。

  为了确保登陆顺利,盟军在比利时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向德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将德军牵制在比利时和阿尔萨斯…洛林一带,使他们无法顾忌到荷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