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68部分

重生苏联-第168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则不同,这两个人已经基本上可以肯定会站在曼图洛夫的一边。

  伏罗希洛夫虽然在政治立场上并不算坚定,但因为他是曼图洛夫的岳父,所以他那票也几乎可以肯定会投给曼图洛夫的。

  至于莫洛托夫,他和曼图洛夫一样,其实也是这次援助计划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如无意外的话,他也是会投下赞成一票的。

  不过,苏联克里姆林宫权力场上的变数实在是太多,莫洛托夫会否改变立场仍然是一个未知之数,幸好这样的可能性很小,至少在现在看来,莫洛托夫站在曼图洛夫那边才是最符合他个人政治利益的选择。

  但就算曼图洛夫得到了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的支持,也还需要再得多1票才能取得政治局决议中的过半数,使他的议案得到通过。

  那这一票靠谁呢?其实剩下的政治局委员当中,还真没有一个能靠得住的。

  日丹诺夫和沃兹涅先斯基就算了,他们俩算得上是曼图洛夫的政敌,根本没可能指望他们会站在曼图洛夫的一边。

  贝利亚也不用说了,他的人品和节操在整个政治局里面可是出了名的差,也跟曼图洛夫不太对路,所以他投反对票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至于米高扬和卡冈诺维奇,这两个人虽然与曼图洛夫之间的关系不错,但却不是能够靠得住的人。

  自从米高扬进入苏共核心层以来,他见风使舵,善于投机的作风就已经广为苏共高层所知了。一直以来,他其实并没有参与过什么政治斗争,无论是之前卡冈诺维奇和叶若夫之间的斗争,还是现在西伯利亚派和列宁格勒派之间的斗争也是如此。

  以米高扬这么多年的作风来看,他这次恐怕不是投弃权票就是会找个理由缺席会议了,因为他既不想得罪曼图洛夫,也不想得罪日丹诺夫和沃兹涅先斯基,所以他不希望在任何一次涉及到两派角力的投票中投下关键性的一票,除非斯大林叫他这么做。

  那斯大林呢?他会怎么选择?这个还真的不太好说。

  对斯大林而言,任何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加强苏联对于其他社会主义政权控制力度的政策他都是会支持的。但相对于国家利益而言,他更加关心的,还是苏联国内的政治形势。

  但无论斯大林想法如何,曼图洛夫都总要在事先取得他的支持才行。一来,斯大林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把重要事情交给他拍板是尊重他和忠诚于他的表现。

  二来,如果斯大林在政治局会议上投下了反对票,就算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波诺马连科和安德烈耶夫跟曼图洛夫之间的关系有多铁,他们都有可能会因为斯大林的关系而投下反对票或者选择弃权,使他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曼图洛夫不得不叫上莫洛托夫,一起去克里姆林宫找斯大林说明他们的想法。

  “你们的计划书我都看过了,无论是从苏联的国家利益上还是国际主义精神道义上考虑,我们都是必须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援助,建立经济互助体系的。”听到斯大林的话语,曼图洛夫和莫洛托夫的心里都定了下来。

  “但问题是,”斯大林继续说道:“我们该投入多少资源进行援助,对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比例应该如何制定呢?”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说道:“我认为这次援助计划的分配比例应该以各国的经济情况作为划分的准则。经济情况越差的国家往往需要得到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所以希腊、保加利亚等经济情况较差的国家还是应该得到更多援助的。

  对于工业基础较差的国家,我们应该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业设备和工业技术进行他们的工业化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向他们提供一些农业生产机械,帮助他们实现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这些国家的粮食产量,协助农民增收。

  至于工业基础较强的国家,他们对于工业设备的需求其实并不大,我们只需要向他们提供石油、铁矿石等工业原材料就已经足够帮助他们发展起来了。”

  斯大林点了点头,说:“那对于德国、北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等战败国,应该在援助计划中获得怎样的处理呢?”

  在援助计划中,这些战败国的地位是十分尴尬的。他们一方面要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战胜国交纳巨额的战争赔款,另一方面又会接受苏联的援助,实际上只是一场等价交易。

  但这是不是代表德国和北意大利就不会从这次援助计划中受益呢?那可不一定。

  “斯大林同志,正如我刚才所说,对于德国、北意大利这种工业基础较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只需要向他们提供一些工业原材料就足够了。只要他们获得足够的原材料进行工业生产,他们的工业生产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增强。

  当这些战败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能够筹到更多的资金和工业品,作为战争赔款偿还给我们。

  至于罗马尼亚等工业生产能力较差的战败国,我们也应该向他们提供工业品和工业生产设备帮助他们进行工业化发展,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向我们提供资金和原材料作为战争补偿。”


请假

 “曼图洛夫同志,我想请几天假。”安娜一走进曼图洛夫的办公室,就低着头,支支吾吾地对自己的上司说出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请假?”

  安娜放下了请假信,说:“我家里出了点事,需要回去看看。”

  这个答案,对于曼图洛夫来说,并不够确切。他翘起二郎腿,用质问的语气追问道:“你家里出了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我母亲身体不太好,我要回莫斯科照顾她。”

  照顾母亲这个理由符合孝义,曼图洛夫当然不会不接受。但还是多口追问了一句:“是吗?你母亲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我昨天收到了她的信,叫我回去照顾她。”

  “好吧,家人为重。你今天可以早两个小时下班,早点回去收拾行李,好好休息,明天早上搭火车回去吧。你的工作自然会有人顶替。”

  “谢谢书记同志体谅。”

  其实,安娜请假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照顾母亲,这个理由其实是雅可夫帮忙编出来的。她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要找一个离开的借口,到雅可夫安排的一处安全、隐秘的地方避难。

  从安娜的神情里,曼图洛夫也找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总觉得事情有点蹊跷。安娜刚离开办公室,曼图洛夫就给雅可夫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希望能从雅可夫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这里是内务人民委员部新西伯利亚州局,请问你是谁,找哪位?”电话里传出一把僵硬的男声。

  “你好,我是州委书记维拉迪摩·曼图洛夫,请问雅可夫同志在吗?”

  “雅可夫同志?他今天好像没上班。”

  “他请假了吗?”曼图洛夫疑惑地问道。

  “应该没有。”

  “好吧,那我明天再找他吧。再见。”

  此时,曼图洛夫心中出现了无数个谜团。在他的认知中,一向有责任感的雅可夫并不是那些“不请自放”的懒人。

  他托着下巴,沉思了一阵子,然后给雅可夫家里打了个电话。结果很快就有人听了。

  “是雅可夫同志吗?”

  “是我。”雅可夫从声音里,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很快就猜到对方来电的目的。“维拉迪摩,我想你是为了安娜的事情来找我的吧。”

  “果然是内务部少校,料事如神。苏联的未来就要靠你了!”曼图洛夫这个人就是这样,总爱把别人抬高。

  但其实,真正做到“料事如神”的,是曼图洛夫自己。他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掌握历史的变化,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历史大事的发展。

  至少在那一刻,曼图洛夫还是个地方官,没有太大影响力,没什么能力改变历史,历史大致会顺着他所认识的方向发展,这个穿越记忆的金手指还是能用的。

  但曼图洛夫毕竟不是历史学家。他穿越前,对苏联历史的研究只算是业余爱好,了解不够深入。如果历史改变了,或者遇上历史没记载,或者他没有事先了解过的事情,他能预测到后面的发展吗?

  能!除了了解历史发展,曼图洛夫还拥有一颗不错的脑袋,有不错的分析能力,往往能准确地预测到其他事情的发展。当然,曼图洛夫也是一个人,总会有出错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率。

  “安娜是不是已经向你请了假?”雅可夫问道。

  听到雅可夫的话语,曼图洛夫大概已经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难道这也是你计划的一部分?”

  “是,我已经给她安排了一个安全、隐秘的地方,让她暂时去那里躲躲。如果上面不打算惩罚她,决定结案,让她重过正常生活的话,她自然会回来。如果上面下了决心要把她置于死地,那她就会离开苏联,去法国和她亲生母亲相聚。”

  听到“法国”这个词,曼图洛夫想到了一件事。“法国?她现在用的香水是法国进口的。难道那是她生母派人给她送来的?”

  “是吗?怪不得她的身体这么香,原来她用的是法国货。”

  “你觉得香吗?”

  雅可夫闭上了眼睛,回想和安娜吃早餐时,闻到的那阵香水味。“香极了!我从来都没有闻过这么香的气味。”

  相反地,曼图洛夫并不享受那种味道。“是吗?我觉得那阵气味简直是臭极了。害我打了无数次呵欠。”

  “维拉迪摩,这是因为你从小就有過敏性鼻炎,香的、臭的都能刺激你的鼻子。而你的卡蒂娅不用香水,又不化妆,身上一点气味也没有,人又长得美,怪不得你会选择她。”

  曼图洛夫笑了一笑,说:“是她选择了我。”

  “朋友,我真的很佩服你。这样美丽的女人,你是怎么在三天内把她追到手的?”

  曼图洛夫苦笑一下,回答道:“三天?我和她之间的感情并不止三天这么少。我在莫斯科的时候已经认识她了。”

  “原来如此,但你是怎么把她泡到手的?”

  “这是秘密。对了,我能帮得上忙吗?毕竟安娜是我的下属,是我老婆的挚友,是我好友的爱人,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尽一切能力帮助她,除非她做了对不起党的事情。”

  雅可夫沉思一阵,用浑厚的男低音说道:“其实,安娜的血统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内务部上面已经拿到了很有力的证据,证明她给从事间谍活动,为法国佬搜集机密情报。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事,但上面的确掌握了很有力的证据证明她有罪。”

  雅可夫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道:“间谍罪的罪名非同小可,背着罪名的人一般都会被送到古拉营受苦,或者被秘密枪决。除非你有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安娜无罪。”

  “证据?我这里有大量出自于她手笔的文书,说不定能帮得上忙……”

  “没用的!这些文件能证明什么?”

  “好吧,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来找我。”

  ……

  收线后不久,一个身形矮胖,身穿内卫军上校制服的人走进书记办公室。他就是彼得——内务总部派来调查安娜身世的专员。

  “曼图洛夫同志,现在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几乎可以证实安娜就是米哈伊尔大公的亲生女儿。此外,她还犯了间谍罪,我们现在就要带她到内务部州局接受调查。”

  彼得突如其来的出现,令曼图洛夫感到不知所措,他连忙放下了电话,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说道:“好吧。请问你们会怎样处置她?”

  “这是机密,您到时就知道了。”

  曼图洛夫站起身来,说:“希望你们别处决她,别送她去古拉营。”

  “放心吧,我们会给她一条生路,如果她被证实无罪的话。”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一个身穿内务部少尉军服的人走了进来。

  “报告!安娜·罗曼诺娃跑了!”刚进来的少尉对彼得说道。

  彼得转过头来,问道:“跑了?她跑去哪?什么时候跑的?”

  少尉边喘着气边说:“我们已经找遍了整座州政府大楼,都没有见到安娜·罗曼诺娃的身影,我想她已经跑了!”

  彼得沉思了一阵,然后对眼前的书记说:“曼图洛夫同志,安娜什么时候走的?”

  “我也不知道。她半个小时前还在这个办公室里,和我说话呢。”

  彼得用接近审问的语气问道:“是吗?她对您说了些什么?”

  一向诚实的维拉迪摩很想如实回答,但为了遵守对雅可夫的承诺,保证安娜的人身安全,他只能撒谎:“没什么,就是工作上的事情。”

  “工作上的什么事?”内务部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彼得还是雅可夫,一问就会问到底,根本不会给对方留下半点空间。

  “没什么,都是些日常事务。要不要我逐一,仔细地交代?”曼图洛夫反击式的回答显得异常强硬。

  “不用了,应该都是那些吧,没什么值得调查的。”彼得看到曼图洛夫一副既强硬又不耐烦的样子,又想到对方的职位够高,是堂堂的地方大员,就没有再问下去的意思。

  “那好吧,如果没其他事情的话,你们就去执行公务吧。一有安娜的消息,请尽快通知我。作为党的干部,新西伯利亚州的领导,我是绝对不会容许有人做出对不起党的事情,如果有需要的话,我随时都可以向你们提供帮助。”

  “好,谢谢书记同志。”

  
  


377 军事力量

  在苏联的援助下,欧洲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进入了复苏阶段。

  在德国、北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间又一间曾经遭到战争破坏的工厂已经完成了修复,并且恢复了生产。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工业基础较差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得到苏联援助的机器设备后,也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