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35部分

重生苏联-第35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再过几天,鬼子就会越过哈拉哈河发动进攻了,到时曼图洛夫的谎话就会成真,让人深信不疑。

  “是从一名中国地下党的同志那里得来的。他们有人渗入了伪满洲国的军队里,得到了可靠的情报。”

  情报的来源虽然是曼图洛夫编出来的,但可以确认的是,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也对边境的局势作出了较为准确的分析,摸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现在,身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同志以及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同志都已经做好了与日军交战的准备。

  国防人民委员认为,这一带孕育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不会这么快结束。否则的话,斯大林同志和国防人民委员同志就不会派坦克第11旅和摩托化步兵第36师前来这边。”

  

第六十二章 穿上军服

  曼图洛夫在军营里走了一圈,发现存在有不少的问题。

  一来,运输不便。那里没有飞机场,后勤补给很难在短时间内送到部队前线。在没有航空运输的情况下,所有补给和兵员都要经过铁路运到巴彦图门,然后再由卡车从巴彦图门运到前线,所花的时间多达数十个小时,效率太低。

  而且,诺门罕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航空兵将会倾巢而出,派出数以百计的飞机,由最精锐的日本飞行员驾驶。面对日本的空中实力,苏蒙联军有必要开辟野战机场,并增派作战飞机来到前线,应对关东军航空兵的攻击和侦查。

  否则的话,制空权就会落入日军手中,到时苏军就要面对很多的麻烦。

  二来,通讯不便。前线不但没有铺设电话线路,就连基本的电报线路也没有铺设,怎么传达作战指令?没有通讯线路就算了,指挥所总得有吧。但不好意思,现在连一所像样的前线指挥所也没有,怎么指挥作战?

  三来,兵力不足。在曼图洛夫的记忆里,鬼子参战的兵力数以万计。但在此时,苏蒙联军在前线的兵力也只有四位数字。

  幸好,这几千人的军队都是以机械化部队为主,第11坦克旅有150辆坦克,而另一个摩托化旅也有154辆装甲车,可以抵挡日本人的步兵攻击。

  见到这番情景,曼图洛夫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在思考着解决方法的同时,也在赞叹着朱可夫的军事智慧。

  “军事委员同志,您在想什么?”

  曼图洛夫回过神来,看见身穿苏联军服的谢尔盖耶夫。“哦,谢尔盖耶夫同志,我刚才视察了军营,向同志们了解了前线的的情况,发现有不少问题。”

  “是啊,我也觉得。现在前线连一所像样的指挥所也没有,也没有连接哈拉哈河前线和塔木察格布拉格之间的通讯线路,真的很难指挥。”

  曼图洛夫叹了口气,说:“没错,这就是问题所在。而且,这里位置偏远,补给困难,有必要开辟野战机场,用运输机输送物资。根据可靠情报,日军也把一些空军部队调到海拉尔机场,对我们造成威胁,我们也有必要派一些空军部队前来支援,驻扎前线。”

  “这些事情我做不了主,您待会儿跟费卡连科同志商量吧。对了,您的军服和军队证件已经送到营帐了,赶紧换上军服,带上证件吧。否则其他战士们可能会对您产生误会,就像上次在博尔贾火车站那样。”

  “好的,我这就去换。”

  曼图洛夫在谢尔盖耶夫的带领下,来到他的住所。

  这是一所位于军营中央区域的营帐,面积不太大,设施非常简陋。只有一张军用小床,还有一张书桌,是他一生中待过居住环境最糟糕的地方。

  不过,在军营里,能睡这样的独立营帐就已经不错了,至少还有个私人空间,所以曼图洛夫并没有任何的怨言,坦然接受了这个无可避免的事实。

  在他的印象里,原本的第57特别军政委尼基舍夫就是因为居住环境的问题而申请调离的。

  谢尔盖耶夫指着被放在书桌旁的那个箱子,说道:“军事委员同志,您的东西在那个箱子里。”

  “有劳了。”

  “那我先回去了,晚饭时间为六点,请准时去食堂里用餐。”

  “好的。”

  曼图洛夫走到书桌旁,拿起了那个传说中的箱子。这是个木制的旅行箱,体积并不大。

  他把箱子摊在床上,然后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有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

  正如他所料,箱子里装着两套师级政委常服,军服的领子上扣着师级政委(相等于少将)的军衔领章。除此之外,还有一把上满子弹的TT手枪、两条皮带。

  但他没料到的是,这个装着军服、手枪的箱子里,居然还有两样毫不相关的东西——一封卡蒂娅写来的信件,还有一朵塑胶制的,不会枯萎的黑玫瑰——这是卡蒂娅的象征。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仔细地阅读着信中的文字。“亲爱的,我最近很好,不用你操心。这朵玫瑰花是我亲手做的,请时刻把它带在身边,当你想我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如果可以的话,给家里写封信,祝你早日凯旋而归。

  爱你的——卡蒂娅”

  这时,曼图洛夫有点想家了。他和卡蒂娅之间已经建立了浓厚的亲情关系,把对方当做唯一的亲人,谁也不想离开对方。

  但为了军衔,为了勋章,为了能达到杀鬼子,为中华民族报仇的理想,曼图洛夫毅然接受了国防人民委员的“任命”,来到诺门罕前线,为祖国(勋章)而战。

  他换上了那套灰色的政委常服。和西方国家的军服不同,苏联的军服并不讲究装饰性和美观性,而是讲究实用性,以朴实和严肃为特征。乍眼看上去,感觉有点土。但穿在毛子健壮的身躯上,却显露出一股战斗民族特有的英武之气。

  然而,曼图洛夫本来就是个文职出身的,还是个日不出门,缺乏锻炼的宅男,身体并不健壮。但幸好,他的样子长得还不错,身高身形也比较可观,弥补了肌肉不发达的弱点,穿起军服来照样能散发出一股战斗民族的英武气质。

  他别上手枪,整理好衣冠,以一副既帅气又朴素的外貌出现在食堂里。

  在诺门罕战役期间,苏军的食物供应还是挺充足的,曼图洛夫和其他士兵都不用饿肚子。但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乌克兰这个大粮仓被德国佬占领,苏军的粮食供应骤然减少,军队的食物供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在诺门罕战役期间,苏军的食物供给条件还算丰富,随着新西伯利亚农业产量和质量的提升,第57特别军也大量采购了那边的食物,让身处蒙古草原的曼图洛夫尝到“家乡的滋味”。

  作为特别军政委,部队的实际最高长官,曼图洛夫的待遇肯定不会比士兵们差。他分到了足够分量的通心面、土豆、牛肉、卷心菜等食物,还有蒙古人民军带来的羊肉串。

  军里炊事班的烹饪水平虽然不算很好,没得和新西伯利亚州干部食堂的相比,但在蒙古草原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奔波几天的曼图洛夫终于能吃上一顿翻的时候,心里已经很满足了。

  “曼图洛夫同志。”在吃饭的时候,费卡连科将军向曼图洛夫打了声招呼。

  曼图洛夫抬起头来,说:“费卡连科同志,我有些事情要找您呢。”

  费卡连科坐在曼图洛夫旁边,问道:“什么事情?”

  曼图洛夫把那天视察军营所发现的情况都告知费卡连科,并提出了铺设通讯线路、开辟野战机场和请求莫斯科增兵的建议。

  但过了几天,援兵还没到,机场没盖好,通讯线路没铺好,鬼子就来了。

  

第六十三章 北进计划

  1939年5月24日,长春,关东军司令部。

  “小松原君,现在苏联军队已经出兵蒙古,并在哈拉哈河地区附近驻扎下来。你是帝国军队中为数不多的苏联通,你觉得苏联军队会怎么做?”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对刚进来的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说道。

  “植田君,我认为苏联军队不会做出什么举动。到目前为止,我军仍然没有越境进入蒙古国境内,也没有和苏联方面宣战。

  据我的了解,在大清洗后,苏联的高级军官的位置都由一批无能的人接替。他们缺乏战争经验,也没有什么警惕性。估计他们不会有什么举动,就留在原地等待我们。”

  植田谦吉点了点头,说:“哟西,你的北进计划我很赞同。如果成功的话,我大日本帝国的版图就能扩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到时我们就能利用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征服东亚其他的地区,实现大东亚共荣!

  但是,实行之前,我们先得占领哈拉哈河地区,要占领哈拉哈河地区,我们就得击败苏联的部队。苏联也算是一个欧洲强国,军事上也有一定的实力,你真有击败他们的把握吗?”

  小松原站得笔直,昂头挺胸,表现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有把握。在我看来,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和日俄战争时期的俄罗斯差不多。而我们大日本帝国在天皇陛下的英明统治下,军事实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肯定能击败苏联军队,实现我们的北进计划!”

  小松原继续分析道:“经过斯大林的大清洗后,苏联军队已经丧失了所有的精英,他们的指挥官都是无能的,都是缺乏战斗经验的。

  特别是第五十七特别军军长费卡连科,这个中将是在大清洗后坐直升机上去的,根本就不懂作战,就算他们的武器有多先进,在这些蠢蛋的指挥下,一样会被我大日本帝国军队通通消灭!”

  小松原在担任关东军第23师团师团长前,曾经担任过日本驻苏联大使馆的武官,精通俄语,还对苏联的情况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是日本军界里为数不多的“苏联通”。

  但他毕竟是个外国人,没有打进过苏联内部体系里,了解的情况并不全面。无论如何,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里,他已经算是最了解苏联的人了,也是这方面的权威之一。

  听了“苏联通”的解释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增添了不少信心。在此之前,他已经让手下的部队在满蒙边界弄出事端,直接把苏军引出,尽显北进计划的野心。

  但这些事端都只是在哈拉哈河东岸,他们划定的伪满洲国境内进行,根本没有越过边境,苏联还不至于主动出手攻击鬼子。

  接下来,如果日本人真要北进的话,那他们就得主动越过哈拉哈河,进入外蒙古的地盘内,不宣而战。到时,日本关东军就会和苏联红军干上一场。而苏联红军也有一定的实力,比日军面对过的任何敌人都要强,装备也比我国的抗日队伍好,并不容易对付。在出兵与否的决定上,就有点头疼了。

  如果出兵,日本就要和苏联干上一场,苏联可是一个跨越欧亚的大国,而且装备也够先进,兵力也很充足,日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如果不出兵,就意味着北进计划会泡汤,也失去了大清洗过后,苏联军官“无能”的这个机会。等到苏军强大了,指挥官有经验了,日本就不好下手了。

  “植田君,请允许我带兵出击,实现北进计划!”在植田谦吉斟酌是否全面出兵的时候,小松原道太郎催促了一下。

  在小松原道太郎的催促下,植田谦吉最终还是做出了进犯苏蒙的决定:“小松原君,北进计划就交给你了。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先派山县君率领第64连队加上满洲国第1、2、8团围攻哈拉哈河东岸的蒙古军队,向蒙古占领的,位于哈拉哈河东岸的742高地发起攻击。

  根据我们现有的情报,苏联军队在前线的兵力只有一千多人,而在东岸的兵力就更少,大概只有三位数字。而我们第64连队的兵力是1048人,应该足够消灭742高地的苏蒙军队。”

  “哟西,通知山县武光大佐,命令第64连队做好战斗准备。”

  “是!”

  很快,身在海拉尔的山县武光接到了关东军司令部的指令。

  他召开了军事会议,集结了手上的部队,打算兵分三路围攻东岸的蒙古人民军。

  日军除了出动山县武光大佐的第64连队以外,还出动了由东八百藏中佐指挥的搜索队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而在东岸的苏蒙联军,兵力只有数百人。

  不过,伪军的战斗力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可以无视。但撇除了这一点,鬼子的仍然有一千多人的兵力。可能会对苏联军队造成一定的伤害。

  而苏军第57特别军军长费卡连科是一个大清洗后坐直升机上来的将领,根本不懂作战,很难做出适当的指挥,做出果断的决策。指挥能力差就算了,问题是连指挥系统都没有完善。

  当时,在曼图洛夫的督促下,诺门罕前线已经设立了一些像样的指挥所,但是连接塔木察格布拉格和诺门罕前线的通讯线路仍然没有铺好,坐在离前线还有120公里的费卡连科根本就不能做出有效率的指挥。

  等费卡连科的命令到达的时候,战场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这道命令可能不再适用了。

  在这样指挥的情况下,曼图洛夫想出了两个应对方法。第一,把指挥所从离前线还有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搬到离哈拉哈河前线不远的地方。

  第二,把费卡连科叫到前线去,直接指挥作战。

  除了指挥问题以外,当时苏军也要面临前线兵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曼图洛夫的后世记忆,日军将会在5月27日发动进攻。

  但在诺门罕前线的苏蒙联军只有一千多人,很难抵挡住鬼子的进攻,而且日军未来还会派出数以万计的兵力。所以第57特别军有必要向莫斯科请求援兵,并把目前还驻扎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所有机械化部队调到前线去。

  曼图洛夫去了指挥部,找到了费卡连科,提出了这些问题。但费卡连科却不以为然,认为日本会在苏军的通讯线路铺设完毕后才会发动攻击,而自己手上的两个装甲旅已经足够对付日军,认为没有请求增援的必要。

  曼图洛夫对费卡连科中将的表现大失所望,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