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74部分

重生苏联-第74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距离曼纳海姆防线仅有80公里的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气氛却异常地平静。在铁道旁边,还能看到载满军需品的火车隆隆驶过,机场附近可以看到军机频密地起降,但在市里,几乎看不到任何和战争有关的事物。

  对于列宁格勒市民来说,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人们照常生活,城里所有的建筑都毫发无损,更听不到半点的炮声。

  坐在咖啡馆里,悠闲地欣赏着涅瓦河两岸的景色,曼图洛夫似乎也被这种平静的气氛所感染。但其实,他这次来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这场棘手的战争。

  他皱着眉头,思索着突破的方法,以他的身份,他的能力,绝对不可能对苏军的战术带来什么帮助,但对于苏军的后勤供应、武器运用还有总体战略,却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先生,您的咖啡。”一把柔和的女声传到曼图洛夫的耳里,把他从白日梦中唤醒。

  “同志,您搞错了。”

  “女服务员”好像并没有听见曼图洛夫的话,依然把那杯咖啡刚在了桌面上。

  “曼图洛夫同志,”女人坐了下来,说:“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您。”

  曼图洛夫把目光转到坐在对面的女人身上,那双碧绿色的眼睛,金色的长发,还有那高挑丰满的身材,令人感到既熟悉又惊艳。“乌斯季诺娃同志,想不到我能在这里遇到您。您不是在秋明的吗?怎么来列宁格勒了?”

  “不行吗?”维罗妮卡·乌斯季诺娃冷艳地笑道:“我来这里度假。”

  “度假?现在天气这么冷,河面都结冰了,夏宫又不开放,怎么选在这个时候来这里度假?去黑海沿岸的索契、雅尔塔、苏呼米(位于阿布哈兹)这些地方不好吗?那里景色优美,气候温暖,很多领导都喜欢去那里。”

  维罗妮卡冷冷地哼了一声,说:“你觉得我会喜欢那些地方吗?再说了,那里的天气这么热,我这个西伯利亚女人不太习惯,还是这里好一点,零下七八度不是挺好的吗?”

  维罗妮卡的确不怕冷,在零下几度的温度下,居然还能穿一身紧身短裙,露出一双大白腿,显然已经适应了这天气。

  “你不知道这边在打仗的吗?80公里以外就是苏芬交战的地方,你还有心思来度假?”

  “那你呢?”维罗妮卡用她碧绿色的诱人美目正视着对方,说:“你不是应该在莫斯科的吗?怎么来列宁格勒了?”

  “我是来出差的。”曼图洛夫的表情看上去有点无奈,一看就知道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出差?是什么工作要出动你这个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来列宁格勒呢?肯定是很重要的大事。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和这场战争有关的。”乌斯季诺娃的分析能力确实令人佩服,不过话说回来,在苏共里面混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知道,一个第一副人民委员根本不会因为什么芝麻绿豆的事情去出差,而眼下,对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场苏芬战争。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苏军所遭受的损失已经远远在预料之外,曼纳海姆防线久攻不下,而英国、法国也有参战的倾向。

  万一苏联无法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苏联的国际声望将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而英、法这两个国家也有可能会插手进来,向芬兰提供武器和资源,提高芬兰的胜算。这样,等芬兰战胜之后,他们也能从中分一杯羹,同时也能得到芬兰这个盟友。

  “聪明,”曼图洛夫知道,这种好胜的女人需要的,就是别人的认同和赞许,“怪不得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市党委书記。”

  其实,曼图洛夫比维罗妮卡还要年轻,但他已经当上了第一副人民委员,还入选苏共中央…委员会,已经进入了苏共权力体系的中央部分。而维罗妮卡,只不过是在西伯利亚一个小城市里当个市委第二书记。

  不过,看外表的话,曼图洛夫的衣着和神情都不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倒像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准大叔”。

  而爱美,善于打扮的维罗妮卡·乌斯季诺娃,看上去只是二十三四岁左右,正值花信年华,正处在年轻貌美知识。但实际上,她已经二十七八了。

  “曼图洛夫同志,和你相比,我算得上什么?论才能,可能我们俩在差不多的水平,论地位,论成绩,那你就比我好多了。”

  “这又怎么样?”曼图洛夫的面容有点忧郁,“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啊。”

  曼图洛夫指着街上那群乐呵呵的小孩,继续说道:“战事失利了,他们还可以置身事外,在街上玩雪,但我不能。别以为当个建设人民委员就能摆脱战争,军事工业的建设,还有道路、铁路和电信的建设都很重要,也是我的工作范围。

  目前,我军的通讯和后勤配套十分糟糕,但参战的兵力却达到七十万人。这七十万大军的武器、弹药、军需品,全都通过那几条道路输往前线,现有的道路、铁路已经超出了负荷。

  刚才,我和日丹诺夫(时任列宁格勒市委兼州委书记,及红军政委)同志商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将会采取紧急措施,增加部分道路的宽度。

  在同志们的努力下,摩尔曼斯克到科夫多尔、彼得罗扎沃茨克到苏奥耶尔维的道路都已经修建完毕,舒缓了第8、第14集团军的供给问题。但情况仍然有待改善。”

  维罗妮卡看了曼图洛夫一眼,然后吃了口咖啡。“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料到这场战争不会打得那么顺利。”

  

138 炼油技术

  在1940年的苏联,列宁格勒算是一座别树一格的城市。

  这里没有新西伯利亚、车里雅宾斯克、斯大林格勒等地的那种机械化、技术化的气息,也没有莫斯科权力中心的那种压抑感。

  在这座充满巴洛克式建筑的城市里,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这里的一切,都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人们的穿着是斯文的,他们的谈吐举止也是文雅的,不看看高挂的红旗,不听听人们所说的俄语,还以为来到了巴黎。

  “别动!”维罗妮卡坐在咖啡馆里,一手扶着笔记本,一手执着铅笔,细心地素描着面前男人的样貌。

  “乌斯季诺娃同志,您这是在干什么?我为什么不能动?”顾着看窗外雪景的曼图洛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眼中的艺术品。

  “你现在的样子很特别,我要把你画下来。”

  “你要画多久?”

  “不久,快画完了。”这个时候,维罗妮卡已经准确地,把曼图洛夫的头画了下来,只剩他的上半身。

  “乌斯季诺娃同志,你还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曼图洛夫无奈地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就算在说话的时候,嘴巴颤动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什么问题?还有,叫我维罗妮卡,别叫‘乌斯季诺娃同志’这么生外。”

  “乌斯季诺娃同志,为什么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场战争不会打得这么顺利?”曼图洛夫似乎没有听到维罗妮卡的话,依然用‘乌斯季诺娃’同志来称呼对方。

  维罗妮卡用她的长白腿轻踢了对方一下,“都说了,叫我维罗妮卡!”

  “好的,维罗妮卡,那你叫我弗拉基米尔就可以了。”

  “是这样的,”维罗妮卡画着曼图洛夫的领带,说:“参加战争的红军战士主要来自温暖的中亚地区,他们不适应芬兰的严寒气候,更不熟悉雪地森林的作战环境,很容易冻死,或者遭到芬兰人的伏击。”

  “这你都知道?”曼图洛夫觉得眼前这个女子远比他想象之中的还要厉害,这个秋明市党委第二书记居然连红军里面的事情都知道。就在他们在石油工业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个女人就已经展现出不一般的本领,不一般的见识。

  “别小看任何一个女人。”维罗妮卡的微笑里略带自信,说:“不了解多点的话,怎么能在苏联党政体系里立足?”

  “怪不得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市党委第二书记。”曼图洛夫的话语里,既有赞赏,又有点怀疑。

  之前,这个女人就通过不明的途径,在曼图洛夫这个州委书记不知情的情况下,稍无声息地获取了新西伯利亚州政府内部的文件。

  这次,她又说出了有关红军兵员的信息。

  种种迹象显示,在她的背后,有着极其广泛的人脉资源。至少新西伯利亚、还有莫斯科国防部里,就有她熟悉的,甚至能为她做事的人。

  “听说,黑玫瑰当上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了。”维罗妮卡的眼神和语气暴露了她的妒忌心。“这也正常,她是伏罗希洛夫的唯一女儿,和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这两个政治局委员的关系也不错。看来她以后只会升,不会降。”

  “我和她共事过,”曼图洛夫为自己的老婆辩护道:“她的处事能力和工作效率十分出众,我想这个人事安排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她的人脉关系,她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个我承认,我在莫斯科的时候,也和她共事过,她的能力和见识都不一般。但我觉得,她的人脉关系也占了很重要的一环,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也是。”曼图洛夫也不得不承认,卡蒂娅的人脉关系对于她升职所起到的作用。她的老爸伏罗希洛夫,可是和斯大林关系最密切的人。

  在很多公众场合里,伏罗希洛夫总是出现在斯大林的身旁,也曾经同时在同一张宣传海报里出现。他的名誉和地位仅次于斯大林,被视为苏共第二号人物,但再过一段时间,他将会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地位也随着下滑。

  而实际上,同时兼任中央书记、政治局、组织局委员的卡冈诺维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苏共第二号人物。但再过不久,他的地位就会被日丹诺夫、贝利亚和马林科夫所取代,渐渐从权力舞台上退下来。

  但无论如何,这两个人对于曼图洛夫和卡蒂娅而言,都是很重要的靠山。不过,这两座靠山将会面临水土流失的危险,所以要找多几座才行,或者给自己造一座。

  “弗拉基米尔,你认识一些对石油提炼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吗?我指裂化方面的。”维罗妮卡转入了她最想讨论的话题。

  就在冬季战争爆发之前,苏联从美国引进了一些石油裂化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这些设备本来会送到秋明市的炼油设施里投入运作,但冬季战争的爆发大大地破坏了苏联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美国宣布暂停向苏联提供技术援助,撤回了炼油方面的专家。结果,失去了美国技术的苏联,并没有成功地,在秋明建立裂化设施。

  虽然,最早的裂化技术是由俄国人弗拉基米尔·格里戈里耶维奇·苏霍夫(Владимир_Григорьевич_Шухов)发明的,并在1891年获得了专利,但却没能在俄罗斯获得很大的发展。

  而在美国,石油裂化的技术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已经发展出一套先进的,高效的裂化技术,就连裂化技术的起源地——苏联,也要从美国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设备。

  但可惜的是,就在苏联快要得到美国技术的时候,冬季战争爆发了。美国人撤回了技术合作协议,先进机组落户秋明的计划完全泡汤。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唯有使用原有的,落后的炼油技术,生产效能大大地降低。

  “认识,怎么了?你现在对炼油产生兴趣了?”虽然曼图洛夫猜到了对方遇到的问题,但在这个充满野心,充满自信的女人面前,并不敢表现得太过“聪明”,否则会伤了对方的自信心。

  “不是。”维罗妮卡扫了下金发,说:“苏芬战争爆发后,美国人撤销了对秋明石油裂化设施的技术援助。他们撤走了所有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向我们提供任何的技术文件和设备。所以我需要一些对这方面有研究的苏联专家,改善我们现有的技术。”

  “这样啊。”曼图洛夫马上想到了一个人,“我刚巧认识一位专家,他研究出了一套名为流化催化裂化的炼油技术,比美国人那套还要先进。”

  维罗妮卡眼前一亮,那双碧绿色的美目充满了好奇。“是谁?”

  “他叫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

  “你?”维罗妮卡露出了轻蔑地笑容,用她那双诱人的,均称的美腿轻踢了对方,“你这是在逗我吗?”

  “你不相信?”

  “不信。”

  “那算了,你自己去找专家吧。”曼图洛夫调侃道:“我想他们花个十年八年,应该就能研发出一套新的,效能更高的裂化技术,但未必会比我现有的好。”

  “那就信你一次。”

  

139 T…34

  “报告国防人民委员同志、司令员同志,T…34坦克原型车已经驶到了指定的地点,随时准备接受测试!”

  列宁格勒北郊的一块空地上,一辆T…34坦克原型车,正在准备接受测试。

  在当时,T…34坦克面世之后,在苏联军界里引起了一阵轰动,无论是机动力还是火力、防护力,这款坦克都属于当时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设计最成功的坦克。

  这次的测试,吸引了不少苏军高层的眼光。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还有新上任的苏联红军总司令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Семён_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_Тимошенко)也出席了那场试验。当然少不得分管军械,但一直反对制造坦克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

  除了军人以外,观看这场测试的,还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兼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日丹诺夫(Андрей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Жданов)、第二书记库兹涅佐夫(Алексей_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_Кузнецов),当然少不得我们的主角,苏联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拥有苏联红军二级集团军政委(上将)的曼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