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8部分

重生苏联-第8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定,你看新的上款都写好了,是给‘敬爱的斯大林同志’,信封封皮上写的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地址,当然是给斯大林同志。”

  安娜之所以皱眉头,并不是因为曼图洛夫的上款、寄件地址除了差错,也不是因为信中的语气不妥当,一向工作认真,而且善于掌握他人心理的曼图洛夫根本就不会犯这些错误。

  “曼图洛夫同志,您一上任就给斯大林同志寄这封信,不怕被清洗的吗?”

  显然,有问题的,是信中的内容。曼图洛夫写的这封信是给斯大林汇报(吐槽)地方上大清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改变清洗的方针。

  可大清洗是斯大林亲手发动的,清洗的方针也是由他定下来的。他忽然写一封信指出大清洗所存在的问题,还要修改清洗的方针,这不是反对斯大林吗?这不是不符合斯大林的路线吗?

  的确,在当时的苏联,几乎没有地方干部敢向斯大林提出任何的意见。因为他们担心会因此被斯大林清洗,以为斯大林是个小气的,不肯接受任何意见的顽固人士。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完全是。

  曼图洛夫翘着二郎腿,一本正经地说道:“不怕,斯大林同志是个开明的领导,他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他不可能是那种不肯接受意见,不肯面对问题的人。

  他发动大清洗的原则是好的,就是想清洗掉那些潜伏在党内的反动人物,但到了现在,被清洗的人里,很大部分的都是一些忠于党的干部。

  他们都是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被人举报,但内务部却不对这些案件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就无礼地把这些人送到古拉营里劳动。”

  “曼图洛夫同志,我也相信斯大林同志是个开明的人,但在这封信里,您也指出的这些问题有些和叶若夫同志有关,您不担心他……”

  其实,曼图洛夫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除掉叶若夫,虽然信里通篇都没有提到叶若夫的名字。

  在埃赫担任西西伯利亚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的前身)党委第一书记的时候,埃赫的反黨集团盟友叶若夫就曾经向当时的内务部州局局长米罗诺夫下过一道命令,叫他们配合埃赫的清洗工作,不能调查、阻止任何一桩有关的案件。

  结果,内务部州局就成为了埃赫破坏党组织的工具,被叶若夫…埃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在清洗期间,曼图洛夫用尽了一切方法来保命,等到叶若夫和埃赫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就向斯大林举报了埃赫,利用叶若夫把埃赫除掉。

  “我不担心。我相信斯大林同志会做出妥当的决定。”曼图洛夫坦然地说道。

  在此之前,根本就没人敢举报叶若夫这样的大人物。他可是内务部的头子,掌握太大的权力。得罪他的人都得掉脑袋。

  不过,等埃赫这个叶若夫的盟友被清洗后,斯大林就已经从不同的渠道得知叶若夫和埃赫之间的事情。而曼图洛夫也从秘密渠道知道了这点,所以选在了这个时间向斯大林写信,指出大清洗所存在的问题。

  “那好吧,信中的用词、语气、语法什么的都没问题,但您确定要把这封信寄出去吗?”安娜问道。

  “既然没问题的话,那就快把信寄出去吧。”

  …………………………………………………………

  1月6日早上,这封信被送到了克里姆林宫,来到斯大林的手上。

  斯大林仔细地阅读着这封信。读到一半的时候,他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那双老虎一般的黄褐色眼珠开始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这封信的内容并不多,但斯大林却花了不少时间阅读。他左手托着烟斗,右手拿起电话,给秘书处致电。

  “通知安德烈耶夫同志、日丹诺夫同志和卡冈诺维奇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们商量。”

  安德烈耶夫、日丹诺夫和卡冈诺维奇都是中央书记,也是中央组织局委员。但除了他们三人和斯大林以外,还有一个人担任了这些职位,那就是——叶若夫。

  “要叫上叶若夫同志吗?”斯大林的秘书问道。

  “不用叫他了,这件事情和他无关。对了,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日丹诺夫)是在列宁格勒吗?那叫他们明天来到这里,召开紧急会议。”

  身为列宁格勒市委兼州委书记的日丹诺夫,在收到消息后,马上赶到火车站,赶来了莫斯科。

  第二天,这三个中央书记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商量了有关大清洗的问题。

  很快,他们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接受曼图洛夫的建议,把大清洗的方针从全面清除改为定点清除。

  这时,好戏才开始上演。

  作为叶若夫政敌的卡冈诺维奇开始借机攻击叶若夫,把信里指出的问题都指向了叶若夫,认为叶若夫应该为这些问题负责。

  斯大林早就料到卡冈诺维奇会攻击叶若夫,立场肯定会有所偏颇,所以决定听了其他两人的意见再做表态。

  实事求是的日丹诺夫在看了信中的内容后,也支持卡冈诺维奇的立场。而长得最帅,也是最不愿意表达立场的安德烈耶夫最后也认为叶若夫在大清洗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过错,也需要负上部分责任。

  两天后,也就是1939年1月9日,苏共党中央作出《关于错误地解雇因反革命罪被捕者家属这一事实的决定》,全会一致呼吁“不要无充分理由就告人,要把犯错误的人和破坏分子区分开”。

  在中央全会的决议下,大清洗的方式开始由全面清洗转为定点清除,曼图洛夫的意见得到中央采纳,他的名字也记在斯大林的心里。大清洗开始进入收尾阶段。

  过了不久,叶若夫开始被任命为水运人民委员,内务部的实际控制权落到了贝利亚手上。

  

第十二章 红色贵族

  时间回到1月4日下午,在安娜检查完曼图洛夫寄给斯大林的信件后,就离开了他的办公室,把信件寄去了莫斯科。

  而在安娜离开后不久,曼图洛夫也走开了一阵,去找契尔年科说点事。而就在这个空档里,卡蒂娅来到了州政府大楼,擅自闯进了无人看管的州委书记办公室。

  她身穿一条漂亮的黑裙,优质的布料上,根本没有一丝的皱着,没有一丝的尘埃,显得既整齐,又优雅。她的裙子并不是太短,但她的腿实在是太长,整个膝盖,还有一小节白滑滑的大腿都露了出来,是多么的迷人;丰满的胸部,大得差点把裙子撑爆。

  她并没有化妆,也没有搽什么的香水。但她身上却散发着一种令人陶醉的气息,完美的鹅蛋脸看上去又白又滑。她的五官,精致的不能再精致。

  她站在办公桌前面,看着桌上的小画像。她咬紧嘴唇,没让自己哭出声来,保持一贯坚强的形象。但无论她怎么努力地咬唇,也无法止住蜂拥而出的眼泪。

  “嗒嗒……”外面传来了皮鞋敲打地板声音。卡蒂娅连忙掏出一张纸巾,正要擦拭眼泪的时候,曼图洛夫已经走到了她的跟前。

  卡蒂娅指着桌面上那幅令自己流泪不止的画像,对眼前的男人说:“二十多年了,你还想着我吗?这幅画像是你自己画的吗?”

  曼图洛夫敞开双手,把卡蒂娅柔软的身躯抱在自己的怀里,说道:“想,当然想。你是我爱得最深的人,怎么可能不想你呢?没错,这幅画的确是出于我的手笔,画中的人正是穿越前的你,我心爱的——凯瑟琳·伊凡诺夫娜·希罗科娃。

  除了这幅以外,还有几幅放在公寓里,还有一张放在我的银包里。为了你,不要说二十多年,就算是一百年,一千年,我也愿意等下去。”

  善于言辞的曼图洛夫的确是哄人高手,他用柔情感人的话语彻底融化了卡蒂娅的心,再度俘虏了这个既坚强又冷淡的美女。

  “亲爱的,你还是那么会哄人。”

  “这都是我的真心话,我真的很爱你。”

  曼图洛夫把卡蒂娅抱得更紧,怀里的美女柔软如棉,全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令人抱了不想放手。他全身的血忽然变热,心跳骤然加速,这种感觉既是熟悉又是陌生。

  但卡蒂娅并不享受男人的拥抱,她拉开了曼图洛夫的手,轻轻地推开他的身体,说道:“不如我们一起去吃晚饭吧。”

  “好啊。去哪里吃?”

  “不如去西伯利亚旅馆吧,那里的餐厅好像不错,厨师烹饪水平一流。”

  听到旅馆的名字,曼图洛夫忽然皱起了眉头,“那里的烹饪水平的确一流,但你知道在那里吃一顿饭要多少钱吗?至少要五卢布!是不是贵了一点?”

  卡蒂娅放开了手,说:“沃罗佳,你是州委第一书记,你的日薪至少有五十卢布。这区区五卢布对你来说,不算太多吧。”

  曼图洛夫想了一想,回道:“对,我现在是州第一书记了。其实,我的日薪有六十卢布,绝对够我们俩花费,看来你可以退休了。”

  然而,卡蒂娅这个称职的干部并不愿意退休。在当时的苏联,特别是荒凉的西伯利亚,工作几乎是唯一能够度日的事情,退休能换来的,只会是沉闷,而不是轻松。

  再说了,在当时社会主义的体制下,年轻人怎么能不工作?社会上绝对不能有懒人。

  卡蒂娅莞然一笑,反问道:“书记同志,你认为这样符合党的路线吗?”

  维拉迪摩当然知道对方的意思,作为州委第一书记的他,当然知道党的标准。但这么久不见了,他当然要调戏对方一番。“符合,只要你和我结婚,你就能名正言顺地当我的家庭主妇,这样你就能待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句不正经,半带轻佻的话语,居然让卡蒂娅想起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结婚。“不如我们注册结婚吧。”

  “这么快?”

  卡蒂娅肯定地点了下头,解释道:“别忘了,现在是1938年,是斯大林时代。任何婚前同居,婚前行为都是不符合路线的。”

  曼图洛夫故意装出正经的样子,问道:“那又怎么样?”

  卡蒂娅恢复了平时冷傲的表情,冷冷地威胁道:“如果你想和我同居,你想和我同睡一张床的话,那就给我注册结婚!否则,我明天就回莫斯科!以后别想见到我!”

  “是你说要走的,是你说要分手的,我由始至终都没有对不起你。你走了,我就能找第二个了。像你这样的‘红色贵族’,根本不是我杯茶。我要找个淳朴点的,没有大小姐脾气的来当我老婆。”

  红色贵族?没错,在当时的苏联,高级干部,特别是伏罗希洛夫这样的中央大员,都能享受到贵族般的生活。他们工资非常高,住在豪华的别墅里,想用着丰富而优质的实物配给,家里还有佣人,司机什么的。

  卡蒂娅冷笑一下,说:“红色贵族?我们苏联是无阶级社会,哪有什么贵族?我父亲,可是堂堂的红色元帅!是他用自己的勇气,自己的军事智慧,带领伟大的苏联红军击败反动的白匪军,解放全俄,给我们带来无阶级的社会。”

  曼图洛夫摸着卡蒂娅的裙子,裙子的布料,并不是优质这么简单,剪裁几乎完美。“这样高贵的裙子,你是怎么弄来的?”

  “在列宁格勒找裁缝做的,百分百苏联制造,就连所用到的原材料也是产自苏联。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意思,你以为我的裙子是从外地进口的,想说我享有购买进口货特权,说明我是你口中的‘红色贵族’,是吗?”

  “你就是红色贵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找的那个裁缝,革命前是为沙俄皇族服务的。他做的衣服,只有贵族才能穿得起。你享受着贵族般的待遇,难道不是贵族吗?”

  “维拉迪摩·费多洛维奇·曼图洛夫!你……”

  曼图洛夫知道自己说得有点过火,连忙变了脸,露出柔情的样子。“我怎么了?”

  卡蒂娅深情地望着维拉的眼睛,两人再次四目交投。“你又赢了。”

  维拉迪摩再次保住卡蒂娅完美的身躯,说:“好吧,我们去吃米高扬吧。”

  “米高扬”?什么意思?米高扬同志可是贸易人民委员,政治局成员之一,你的意思是要把他吃掉?

  别忘了,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州委书记,人家可是政治局成员!你惹得起码?就凭你刚才说过的话,就足够让你去古拉营度过余生。”

  “小姐,我真的要叫你一声小姐。这几年来,在米高扬同志的努力下,我国的肉类生产才得以提升,人民的食物素质得到改善。

  而味道最可口的肉扒,开始被称为‘米高扬’,以赞扬他的功绩。像你这种少接触人民的贵族小姐,又怎么会知道这些通俗的事情呢?”

  “你……不要叫我小姐!”

  曼图洛夫笑着回应道:“亲爱的,不如我们别玩了,一起去吃饭吧。”

  “这就对了。”

  

第十三章 顿巴斯人

  “喀秋莎,你有没有想过要回到21世纪?”

  曼图洛夫深情地望着卡蒂娅的眼睛,两人四目交投,而他们的俩手,都拿着刀叉,“将米高扬分尸”。

  卡蒂娅的眼睛是深褐色的,有点大。这不是普通的眼睛,而是诗人笔下的美目——长长的睫毛,乳白色的眼白,神秘的黑瞳孔,是多么得令人着迷。

  “沃罗佳,你有想过吗?”卡蒂娅眨着迷人的眼睛,用柔和的语气问道。

  “是我先问你的,你先回答。”

  “你先!”

  曼图洛夫并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唯有先回答:“小时候,我是想过的。我4岁的时候,父亲加入了红军,参加了内战,结果战死了。

  后来,我母亲把我带到新西伯利亚这里,辛辛苦苦地把我抚养大。当时,苏联经济不好,物资贫乏,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苦,生活环境很差,有几次还差点饿死。我很想回到物资充裕现代,很想回到21世纪的共和国,过着温饱、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后呢?你是怎样成为书记的?为什么改变了主意,想留在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