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482部分

贞观帝师-第482部分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鸿升精神一振,顿时喜道:“小婿谢岳父大人信任!”

    李世民笑了笑,指节点着那两本初稿,说道:“贤婿之才,真是叫朕又一次震惊了。这两本初稿之中,周全详尽,真是将各种可能出现之状况全都做出了对应,一切可能皆有对照。真是……”

    “岳父大人谬赞了。这并非是小婿一个人的功劳。”夏鸿升摇了摇头,笑道:“编纂新商法和新税制的时候,书院商科的教席计润泽先生帮了很大的忙。还有……还有陛下的侄女幽姬,也帮了不少的忙。”

    “她?”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又不禁问道:“她能帮得上甚子忙?!”

    “幽姬心思机敏,诡计多端。小婿与计先生一起制定条款之后,会拿给幽姬,让幽姬以商人或勋贵之身份,试图找出这些条款的漏洞,想出种种钻空子的法子,然后小婿与计先生再将其补全完整,再让她来设法从新法中去钻空子,如此往复,这新法才得以周全。”

    李世民恍然,点了点头。

    夏鸿升看看李世民,想了想,又小心翼翼的说道:“岳父大人,这几年小婿观她已然没了那许多心思,毕竟她是您的侄女,这一次在制定新法中又出了大力,小婿觉得,是不是可以将她的禁令略微放松一些……整日里幽锁在小婿家中,也怪可怜的。长乐公主若是知晓……只怕也要伤心了。”

    李世民抬眼看看夏鸿升,盯着夏鸿升的眼睛,夏鸿升神色坦然,并无波澜。

    突然,李世民开了口,却说道:“若是朕没有算错的话,婉姬到今年,只怕已二十有四了罢!”

    夏鸿升点了点头。

    “算了,既如此,就准其在泾阳和长安两地之间往来。舍此之外,其他的地方一概不得去。且在泾阳和长安二地内,不论她去何处,你须在她身边安排人手,不得使其脱离眼线。”

    “小婿遵旨!”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又问道:“公主殿下对幽姬之身份一直有所疑问,旁敲侧击的问了几回,被小婿蒙混了过去。只是,再往后去,小婿若是还蒙混不说,只怕公主要对小婿心生芥蒂,还以为小婿在干甚子呢!小婿想将实情告知公主殿下……”

    “这……”李世民眉头又皱了起来,想了想,有些烦躁的摆了几下手:“你自己看着办罢!”

    “谢岳父大人!”夏鸿升又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那小婿这便告退,回泾阳准备试行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这两本初稿,你回去之后令人誊录一份给朕。朕会召集些信得过的人手,一同帮你完善此法。”

    “是!”夏鸿升告退离开。
………………………………

第931章 敢不效死力?

    夏鸿升从皇宫出来,过去拜访了一下徐孝德,在徐孝德家中用过午饭,下午便直接回了泾阳。、

    回去泾阳,也是直接去了县衙之中。

    “杨县丞,本县让你些请帖召集泾阳县内之商贾,你将时间定到何时了?”夏鸿升到了泾阳县衙,直接找到了杨县丞,问道。

    杨县丞虽然不解夏鸿升为何风风火火,却也恭敬答道:“回县令大人的话,正在后日。卑职还想着若是到时候县令大人没有回来,就只得差人通知去挪时间了。”

    “好。”夏鸿升看了看杨县丞,然后转身过去关上了门,叫齐勇去叫了申主簿过来,然后站在外面看着,不准任何人靠近。

    “县令大人,这是……”杨县丞见夏鸿升让齐勇关门看着不让人靠近,不禁奇怪。

    夏鸿升指了指椅子,说道:“杨县丞,申主簿,坐下来说。”

    待二人都坐下,夏鸿升对杨县丞和申主簿说道:“事到如今,本侯放下原本的一应官职,而到泾阳做这一县之令的目的,也该是让两位知道了。”

    杨县丞和申主簿俱都是一惊,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又齐齐凝目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继续说道:“这些时日,本县观泾阳县衙诸人,也唯有杨县丞和申主簿你二人可以知道此事。话说在前头,此事本侯今日告知二位,出去此门之后,这些话绝不能叫第四个人知道。便是两位的家中亲眷,亦是不行。若是这件事情从二位的口中漏了出去,因而事不能成,陛下怪罪下来,本侯会成为顶罪之人,却因着驸马身份,即便再不济,至少不会丢掉性命。而至于二位,只怕,流放到东瀛道或是林邑道去戍边屯田,已经是轻的了。然而此事若成,那么二位则是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届时封官进爵,名垂青史,皆在囊中矣!”

    杨县丞和申主簿一听,更加震惊起来。两人相互看看,杨县丞问道:“这个……不知侯爷所言,究竟何事?”

    “陛下令本侯到泾阳做这个泾阳县令,目的是为让本侯在泾阳试行两部新的律法的。”夏鸿升看着二人的反应,笑了笑,说道。

    “新律法?”申主簿说道:“我朝律法,向来是由三省修订,陛下过目首肯,之后以旨意昭告天下而施行。这……却并未曾听说过有先行试一试的啊!”

    “申主簿这不就听说了?”夏鸿升笑道:“这两部新的律法,所影响者巨大,若是贸然推行,必遭九死一生之劫。故而陛下令本侯在泾阳先行试上一试。若是可行,则逐步一点点的推行开来。若是不可行,一县之地,影响也小些。”

    一边说着,夏鸿升一边拿出那两本初稿来,往二人面前一放,说道:“二位且先看看,便知道本侯为何这么说了。”

    二人低头看看夏鸿升放到他们面前的初稿,有些犹豫。

    “此事若想要做成――有本侯在,至少肯定能够在泾阳做成。一旦做成,陛下开始推行起来的话,呵呵,不是本侯在这里说大话,一州之刺史,是轻而易举的。”夏鸿升看出来的二人的犹豫,于是说道:“二位本是极有能力之人,难道就真的只愿在这小小的泾阳县衙里面了却此生,籍籍无名?而不是助陛下一臂之力,而留名于青史之上?”

    二人听了夏鸿升话,又一次相互看看,一咬牙,都伸出了手去,各自拿起了一本,翻看起来。

    夏鸿升静静的看着二人的反应。

    没翻几页,杨县丞和申主簿二人就已经额头冒汗了,又往后面看过几页,杨县丞猛然一下合上了手中的书,双目因为震惊而瞪的老大,直愣愣的看着夏鸿升,声音颤颤的道:“开……开商限?!侯爷,这……您莫不是在开玩笑?!”

    “开商限?!”申主簿一愣,继而连忙低头迅速的在自己手中的那本上翻了几页,然后又慌忙的抬起头里,看看杨县丞,又看看夏鸿升,说道:“原来如此……这,这新税制……只怕这开商限就是为了新税制罢!”

    “新税制?!”杨县丞猛地转过了头来,看向了申主簿。

    二人又齐齐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只是淡笑了一下,说道:“当今之天下,百姓贫,而勋贵、士族、商贾者皆富。如今所行之税制,使寻常百姓者所出反多,富贾士族者所出反少。如此一来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贫者失其地,而为士族及富贾所聚其土。陛下欲改变此种状况,使得贫者少出,富者多出。且,商贾之人,所获利甚多,然其纳税极少,此不公也。故有此新税制,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且将勋贵士族商贾工匠农民普天下之人皆纳入须缴税范畴之内,资产多者多缴,资产少者少缴,此谓之公!而朝廷也因此得以增加税收,拨于各地,用在百姓身上。”

    “普天下之人皆入纳税之畴……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杨县丞愣愣的重复道。

    “不错。”夏鸿升说道:“新税制一出,上起陛下、皇后娘娘、诸成年之皇子公主,下到黎民百姓,皆按照其所拥有之个人资产多少,缴纳相应之税款。多者多缴,少者少缴!”

    “陛下也得交税?!”申主簿瞪大了眼睛。

    夏鸿升点了点头:“陛下亦为大唐之一份子,自然也得交税。本侯,还有两位大人,倒是也要交税。自然,本侯比两位大人资产要多,故而本侯所应缴纳之税款,比两位大人要多得多。”

    “这……侯爷……”杨县丞一头的汗水,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说道:“此举……此举凶险至极啊!”

    “正是。”夏鸿升说道:“故而本侯才来到泾阳,成了这泾阳县令,且先在泾阳一地试行此法。倒是出来成果,叫朝臣们眼红了,羡慕了,自然有人希望能在旁处也施行此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说罢,夏鸿升又站起身来,郑重而肃穆的向两人行了一礼,说道:“二位大人,请看在天下黎民百姓的份上,助本侯一臂之力,助陛下一臂之力,做成此事,教天下百姓,因此而得利,教大唐和朝廷,因此而长久!”

    杨县丞和申主簿相视一眼,深吸了一口气,也弯下了了腰去,躬身行礼,肃然道:“为天下百姓故,为大唐故,敢不效死力?!”
………………………………

第932章 以利诱之

    夏鸿升将初稿给了杨县丞和申主簿,令他们这个月结束之前看完,再去用一个月的时间吃透。

    对于杨县丞和申主簿来说,这是一次危险的赌博。成则一举平步青云,败则一下坠入深渊。显然,从他们接过来夏鸿升递来的新商法和新税制的初稿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然做出了加入这场赌局的选择。

    而夏鸿升,在准备了一日之后,站在了泾阳县的商贾面前。

    “诸位,又见面了。”夏鸿升笑着对堂中众人说道:“也不能说又,诸位里面也有不少没见过本县的,许还不认得本县。”

    “县令大人您又是修路,又是建学,还答应让所有百姓家的子弟都可以进入学堂进学,百姓们都感激着您,谁能不认得您呐!”下面当即有一商人站起来说道。

    这人的话音刚落,就又有一人站了出来,先很是得意的扫视了一圈,然后又对夏鸿升说道:“县令大人,您只管说,这回让咱们捐建甚子,您一句话,草民绝不小气!”

    “正是!”另外一富贾也是一副得色的看看其他人,然后大腹便便的走了出来,伸出一个巴掌来,说道:“县令大人,只要您一句话,草民这个数!绝不小气!真的!”

    夏鸿升咧开嘴笑了笑,这俩人的雕像都已经在几所学堂前面竖起来了,雕像下面的石座上刻着送样他们捐建学堂的功德的碑文,还是夏鸿升请书院的先生亲自写的,写的那叫一个大气,给这俩人美的不行,每天都要站在那前面看一会儿。且,因为竖起了雕像的缘故,泾阳县的人都知道他们捐建学堂给百姓家的子弟进学的事情,提起他们的名头来,就都竖起拇指称赞叫好,名声好了,连带着生意也多了,有了很大的实惠。故而,这回才如此积极。

    夏鸿升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夏某多谢两位掌柜的支持!不过,这一回,夏某可不是让诸位来捐建东西,让诸位来花费的。”

    “哦?”下面的众人有些意外,看来都已经认为夏鸿升是想让他们捐建东西了。

    “泾阳县之商贾,乃是义商,多做义举,在长安周围是出了名的。捐建学堂,让百姓子弟都有学可入的事情,只要是长安周边的人,提起来咱们泾阳的商户,那没有一个不叫好的。本县也甚是感激。也替泾阳百姓感激诸位。心下想来,诸位这么帮助本县,本县也总得拿出些东西来,意思意思,否则,可就太不仗义了。”夏鸿升笑着对下面的一众商贾们说道:“今日请来的人,都是在咱们泾阳县中有头有脸的商户。今日请诸位前来,是准备带着诸位一同发财。”

    “一同发财?”众人一愣,皆面面相视,不知道夏鸿升所言何意。

    却听夏鸿升又笑道:“夏某在长安,不敢说别的,只论这做生意,自问不输于诸位。贞观元年,夏某年方十三,到的长安。到如今贞观八年。八年的时间,本县从连一块肉都吃不起的寒门子弟,到如今这个地步。现在,本县敢说,漫长安的商贾之中,资产能超过夏某的,一个巴掌都用不完,就数得过来。而且,夏某敢说,夏某做生意,从来不违背律法,更从来没有以身份地位占过便宜。这话摆出来,不是为了炫耀夏某自己,只是为了让诸位相信,夏某有这个能力,带着诸位一同发大财。”

    众人更加迷惑,不禁问道:“敢问县令大人如何带着咱们一同发财?”

    “开矿!”夏鸿升轻轻吐出两个字来。

    “开矿?!”底下的一众商贾一愣。

    矿,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开的。有时候矿就在那里摆着,那锄头刨就能刨出来那么容易,也不是谁都可以去刨的。容易触犯律法,可是重罪。

    而且,商人们还更加关心一个问题:“县令大人,咱泾阳有矿么?”

    “自然有。”夏鸿升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泾阳有大量的石灰石矿,今日将诸位叫来,就是准备将石灰石矿的开采之权,交给诸位。”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哗然一片。

    夏鸿升却又继续说道:“不仅将开采石灰石矿的开采之权交给诸位,而且,本县还会帮诸位开辟出市场来,让诸位开采了石灰石矿之后,有地方可以卖。”

    “这……”最开始说话的那个商贾想了想,又问道:“草民斗胆,县令大人可否为草民等讲讲,如何能让开采出来的石灰石矿有地方可卖?据草民所知,石灰石,好似并不大好卖吧?!”

    夏鸿升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原本,石灰石的确是不大好卖。不过,现今本县说石灰石矿却是会变得极为好卖。甚至不用诸位去卖,坐在泾阳等着,自会有人上门来收。”

    见众人仍旧面面相觑,夏鸿升又继续说道:“且让夏某来解释给诸位。诸位却是不知道。石灰石,乃是制作水泥之最主要的原料,亦是烧制玻璃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如今海上的商路通畅起来,玻璃在大唐之外的地方销量极大。故而玻璃坊需要持续不断的购入大量的石灰石,此其一也。如今,修建水泥路,已然是大势所趋,大唐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