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70部分

贞观帝师-第70部分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朝着那一群纨绔跨过一步,朗声而诵:“诸位既有酒兴,我等为诸位祝之,且听我这一首祝酒诗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诸君,请酒!”

    对面的一众人正等着看笑话,却见夏鸿升张口即来,顿时惊讶,就见夏鸿升又往前一步:“诸君怎么还不饮尽,莫不是嫌小弟的诗作不够?好,那便再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诸君,请酒!”

    众人眼睛瞪的更大了,转眼之间两首诗作既成,且都妙极,令众人大感意外。

    但见夏鸿升又往前一步,再次朗声诵出一首诗作来,众人已经木然,就见夏鸿升一步一诗,六步之后,已经到了众人跟前。

    闹啊!接着给我闹啊!这些傻眼了吧?哈哈哈哈……夏鸿升心中快意无比,看着对面那一众纨绔如丧考妣面若死灰的木然脸色,顿时有种大仇得报的感觉,哈哈一阵大笑,又一次往前一步,脸都快要凑到为首的李恪的脸上了,又大声说道:“今日小弟乔迁,诸位兄台来给小弟撑了场面,小弟感激不尽。原本鄙薄小宅,因诸君到来而蓬荜生辉,小弟建地陋室,今日便以一首《陋室铭》以馈诸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言既罢,全场哗然。夏鸿升眨眼之间七步七诗,且首首绝佳,震惊的场中一众纨绔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

    良久,李恪突然大笑起来:“心服口服!心服口服耳!恪认输,七步七诗,夏兄文采冠绝天下,恪愿赌服输,一首一杯,当尽饮七杯!”

    一听李恪的话,一众纨绔脸都绿了,可是愿赌服输,这帮子纨绔又整天以堂堂男儿汉自诩,又哪能在这里耍了赖皮而丢了脸面?是以众人只得硬着头皮端起了酒樽来,一连七杯下去,这帮子纨绔就只知道愣愣的盯着酒樽傻笑了。

    看着他们一个个傻笑的样子,夏鸿升顿时扬眉吐气,叫你们心怀叵测,还不是要被我逆袭!

    一场酒宴,一直从中午持续到了太阳将近落山方才结束,一众纨绔就吐的吐,睡的睡,夏鸿升叫了管家来,让他给这一种纨绔安排了房间塞进去。

    夏鸿升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然喝的没有这一帮纨绔们多,可是他酒量不行,所以这会儿也是脚底虚浮,走路摇晃了。强撑着到门口送走了前来贺喜的客人,好在除了那帮纨绔之外其他的人数也不多,很快就送走了他们,夏鸿升也就回去一倒头的栽倒在了床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夏鸿升却不知道,在他睡下了以后,有两个身影悄然的出现在了他的床前,静默的看了一会儿,又悄然的一同离开了夏府,直奔长安而去了。
………………………………

第108章 信鸽

大唐帝都,万年长安,此刻太极宫中的灯火通明,里面却是只有形单影只的帝王一人而已。偌大的殿中针落可闻,连那帝王微微的呼吸都似乎清晰可见。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来,御座上的帝王睁开了眼睛,就听见门外传来了黄门说话的声音来:“二位道长,陛下有令,二位到太极殿之后不用通报,可直入殿中,奴婢这就告退了。”

    门外的宫中禁卫打开了太极殿的大门,待二人闪身进入殿中之后,复又将太极殿的大门紧闭。袁、李二人匆匆上前,拜见了御座上的帝王。

    “两位爱卿免礼。”李世民沉声说道,摆了摆手,复又问道:“两位爱卿今日可见到那夏鸿升了,他可当真是仙人之徒?”

    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对视一眼,就见李淳风往前一步,拱手答道:“回禀陛下,前几日里贫道在太史局里第一眼见到夏大人,便大吃一惊,其人过去不可看,未来不可辨,前后推之,皆有一片芒荡遮蔽。是以才来报于陛下,先前有如此者,唯陛下一人耳。只是陛下乃是九五至尊,有紫薇帝气临体,贫道无法窥见一斑。而夏大人身上,若是贫道没有看错,当是因贫道修行浅薄无法看穿而已。也佐证了贫道猜测,这夏大人的确是同道中人,若非是自身修为在贫道之上,那便是另有高人加护了。贫道不敢确定,是以请了袁道兄一同观之。”

    说吧,李淳风看了看袁天罡,袁天罡也上前拱手说道:“今日贫道观之,也正如李道兄一般,夏公子前不见过去,后不显未来,贫道二人共同商讨,发掘夏公子乃一梦千年之相耳。贫道故而试探之,见夏公子说话间不似作假,是以贫道推测,夏公子可能的确曾遇仙缘,得仙人庇护,但其自身却不从知晓而已。趁着夏公子醉酒睡去,贫道二人又擅入其室,细细观之,果乃一梦千年之人耳。”

    “一梦千年……”李世民低声喃念着,然后又抬头说道:“颜老大人所言,此子在今年之前除尤为刻苦之外,并未见有过人之处,盖自今春而始,多有意外之言论,又精通格物一道。颜老大人曾问过,此子说是一日入老君山中,倚青石而眠,梦中见一老翁驱牛,便上前帮忙,却听那老翁言之有缘,便以手覆顶,赐箴言数语,乃曰: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另外,颜老大人也说起曾偶然听见那夏鸿升无意之中与同窗好友说起过,自己在梦中已过千年之久,故而一觉醒来心智大成。”

    “果然如此!”袁天罡于李淳风二人对视一眼,说道:“看来此子的确得了仙缘,受了仙人抚顶,梦中历练千年,也难怪贫道二人修行尚浅,无法看穿其过去未来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开口道:“既如此,便有劳二位道长了。”

    “能遍寻仙踪,乃贫道二人之福分,事不宜迟,贫道二人这便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眼露狂热,向李世民告退。

    待袁天罡和李淳风离开之后,偌大的太极殿中便复又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绝代的帝王手扶御座,口中却在喃喃低语:“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长生……”

    却说对当初为了解释自己的知识来历而信口编造的借口,所引发出来的这一切都毫不知情的夏鸿升,这段时间也重新又步入了正规,嫂嫂住在泾阳封地的宅子里,夏鸿升白天在军营之中监督训练,晚间就住在屈突通送给他的宅子里居住,嫂嫂分派了几个下人过来这边侍候,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杂事烦心。

    眨眼之间,大半个月已经过去,夏鸿升站在校台之上看着校场中苦练的士兵,他们身上的气势比之刚开始时大有不同。无论训练多么严苛,他们都不会再多说一句话,都是默默的转身就投入到了训练之中,神情淡漠,汗流如注也不会抬手拭去一下,只是远远看去,静默无声中便透着一股骇人的威慑来,淡漠的神情好似一只蛰伏的雪豹,无波无澜的表面下却潜藏着一种令人不觉浑身发冷的危险来。每一天,都有人在某一项训练过后就此止步,再也无力去进行下一项的训练,只能不甘心的止步于此,可他们仍旧一天天的在努力,能够让他们有心训练,无力回天的那道坎越来越靠后。也有人能一直坚持到将所有的训练项目全都训练完毕,几天之前,夏都尉特意将那十几个人抽调走了,如今这几天已经再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好似从人间蒸发了一般,连同他们原先的行礼,也都在某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都不见了。

    他们都是完全通过了训练的人,一定是得到了重用了。为什么我不行?!这些士卒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朝着通过全部训练的这个目标而死命的努力着。

    “如今这一府悍卒,可为我大唐之陷阵营矣!”段瓒站在夏鸿升的身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末将不敢想象,若是此法推广开来,我大唐军士皆尽以此法练兵,那该是如何一副场面……这天下间,还会有我大唐军人的对手么?突厥?……呵呵!”

    “报告将军!今日训练已毕,请将军指示!”校台下面,突然传来了一个高声呼喊来,一个士卒昂首挺胸的以标准军姿站立在下,一股子的彪悍。

    “解散,军营中自由活动一炷香的时间,然后集结开饭!”夏鸿升点了点头,一声令下。

    “是!”那人一转身,标准的跑步动作跑向了校场,传达了夏鸿升的命令。

    “令行禁止,如今末将方才体会到了将军刚开始之所言。如今,末将倒是一点也不担心将军与家父的打赌了,那十来个人,现下……”段瓒笑了起来,能够在这场打赌中赢过他父亲,他自己也有一份不小的功劳,这是他凭自己的真本事得来的,所以心中自然高兴。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问道:“对了,前几日里,本将让段将军准备的鸽子,如今可准备好了?”

    “末将已经准备好了!”段瓒抱拳答道:“不过,将军弄那么多鸽子作甚?便是烤着吃,也用不着那么多吧?!”

    “呃,自然不是用来烤着吃的,本将是要效仿古人鸿雁传书啊!”夏鸿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段将军,你说说,梁师都占据朔方,从朔方到长安,若是用快马传递消息,需要多久?”

    段瓒略微一思考,然后答道:“若是八百里加急,则需一天不足,两天有余,一天多便能抵达长安。”

    夏鸿升点了点头,八百里加急,也就是日行八百里,这其中要根据官道的路线,途中还要在驿站更换骏马。真正能日行千里的马匹极少,那些用于八百里加急的骏马,时速也不过能够达到七八十公里每小时而已。但是一只经受过训练的信鸽,时速能够达到九十多公里每小时,而且出于鸽子的生物习性,它在归巢之前除了进食之外基本会昼夜不停尽快的“回家”,况且会寻找最近的路线,而不用受到官道的制约。飞鸽传书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中国也是养鸽的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在先下这个时期,使用信鸽传递书信的主要还局限在南方,后世里的广州等地,不过早在汉代,就有过使用鸽子传递书信的记载。

    “段将军,这些鸽子若是训练成了信鸽,若是朔方梁师都有何异动,那边的探子以飞鸽传之,到达长安的时间最少能够节省出来三成,甚至节省出来一半的时间也不无可能。”夏鸿升对段瓒说道:“军机稍纵即逝,段将军应该明白,能够节省一半的时间得到前方军情,对于咱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段瓒吃惊的瞪大了眼睛,继而抱了抱拳:“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派人去寻找最好的养鸽人来!”

    “哈哈,段将军莫急,这天下之大,飞鸽传书之事又少人知道,哪里会有现成的训鸽人来?”夏鸿升笑眯眯的看着段瓒,摆了摆手来。

    段瓒一愣,是啊,是没有听说过有人专门训练鸽子的,于是急道:“将军,那怎么办?咱们自己训练?将军既然能够想到此法,一定有所对策了吧!”

    夏鸿升摇了摇头:“如何训练信鸽,我倒是知道一些,可到底不算熟悉。不过段将军放心,此事嘛……呵呵,只要咱们说明白了其中的利弊,自会有人替咱们操心。”

    “哦?”段瓒一脸的不解,眉头一挑问道。

    夏鸿升笑了起来,冲段瓒挤了挤眼睛,说道:“段兄,你我一起去面圣如何?”

    段瓒先是一愣,继而同夏鸿升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

第109章 密码

将监督训练的事情交给另外一位果毅都尉之后,夏鸿升同段瓒便离开了军营,两人一起往皇城打马而去。到了宫门外,劳烦了侍卫前去通报,两人则便在外面等待了起来,不多时,就见那个侍卫匆匆跑了回来,放他们进去了,说陛下正在太极殿中。夏鸿升与段瓒一起往太极殿过去,到了殿外由内侍通报了一声,便将二人带进去了。

    李老二正在批阅奏折,看见二人过去见了礼,于是笑着说道:“免礼,两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说起来,夏卿还是头一回自己主动来见朕呐?”

    “启禀陛下,臣与段兄奉命操持梁师都一事,商量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来。”夏鸿升上前一步,拱手向李老二说道。

    李老二将手中的奏折往身前的案几上一放,说道:“哦?说来听听。”

    夏鸿升说道:“陛下,臣请斗胆一问,从夏州传来的关于朔方梁师都的情报,需要多久才能到达陛下的手中?”

    李世民没想到夏鸿升会这么问,想了想,说道:“若是一般情况,两百里足以,若是有所大事发生,视其情况由六百里加急与八百里加急,从夏州至朕手中,八百里加急需要一天多一些。怎么,夏卿问这个作甚?”

    “陛下,您也知道,军阵之中,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前军形势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咱们得到的这些过时的情报,对作战之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做出的决断已经不符军中的境况了。”夏鸿升向李老二说道。

    “朕自然知道。只是八百里加急已是最快,朕也只能如此。故而自古以来,便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军中将令,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突然像是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猛一抬头,问道:“你可是有什么办法?!速速道来!”

    “信鸽!训练信鸽,训练成熟的信鸽至少可以将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少三成,甚至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夏鸿升向李老二说道:“而且,鸽子的目标很小,使用信鸽也能够有效的防止传信途中被敌人拦截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