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324部分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24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这时的日军已经是没有回头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随后栗林忠道就摒弃了怀疑,他左手横在胸前撑起了右手,得意洋洋的摸着下巴,说道:“现在,只要等到天亮就可以见分晓了吧!”

    栗林忠道的意思,是现在中**队之所以还能抵挡得住日军的进攻,完全是因为中**队在装备上的优势。但是,一旦等到天亮,随着日军从八丈岛赶来增援的战机及“伊势”号二十余架水上飞机的增援,再加上日本海军舰炮有目标的猛轰……这种形势很快就会转变,战争的天平很快就会倒向日军一边。

    栗林忠道已等不及那一刻的到来了,他似乎已经看到英勇的日军士兵冲上382高地、冲上折钵山,接着在初升太阳的背景下将太阳旗重新插上这两个高地。

    栗林忠道甚至都在盘算着……

    该怎么处置那些中国人呢?

    杀光他们吗?

    不!硫磺岛上正缺劳力,我应该俘虏他们,让他们构筑坑道,我要趁中美联军展开下一次进攻前,把元山和折钵山的坑道打通连成一体!

    栗林忠道没有想到的是,天亮的确是胜负见分晓的时候,只不过胜的并不是日军。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增援

    或许是为了更早的达成栗林忠道的愿望,今天的太阳提早了几分钟从海平面上跳了出来。

    因为382高地是硫磺岛上标高最高的高地,所以阳光最先洒在382高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阵地上杀成一团的敌我双方,有撕打的,抱成一团的,嘴咬的,任何可以用得上的、抓得到的都成了武器,有些扭打在一起的两人直到太阳升起时才发现与自己打成一团的竟然是战友。

    太阳刚出来的这一刻对中国部队更有利些,因为他们是守方,能见度提高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能更有力的利用地利和装备的火力优势,而日军则不那么容易渗透进防线。

    于是这倒让远征军战士们松了一口气,接着很快就重新把日军压下了一段距离。

    但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很快天空中就传来了炮弹和战机的呼啸声,早已做好准备的日本海军已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对日军的火力援助,他们的军舰将一发发炮弹打向折钵山和382高地,水上飞机将一枚枚炸弹投进了炮弹很难打到的死角,时不时的还俯冲下来用机枪朝下方的远征军战士一阵扫射。

    虽然此时日军投入的战机还只是“瑞云”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的载弹量不大,一般情况是装一挺13mm的机枪外加携带250公斤的炸弹。如果用于空战的话,也可以在装两门20mm的机炮。

    当然,此时的“瑞云”肯定是选择前者的,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像“瑞云”这种速度慢、机动性差火力又弱的水上飞机想要跟敌人空战那简直就是找死,所以干脆就用大多数的空间用来携带炸弹,有些“瑞云”甚至连机枪都不带……反正中*队基本不会有战机在这片空域出现,再说了,如果有敌人战机,那带与不带机枪根本就没多大区别,都是被敌机击落,所以干脆省了。

    不过就算“瑞云”水上飞机各方面的性能如此不佳,但有句话叫:“老虎不在家猴子做大王”……因为一号机场在日军的控制之下,所以中*队的战机没有能起飞的,这“瑞云”水上飞机就在空中尽情的对远征军战士的阵地实施轰炸和扫射了。

    更重要的还是,这水上飞机的数量还不少,一共有二十一架(注:“伊势”号可以携带二十二架战机,此次作战其携带了十八架水上战机和四架彗星轰炸机,另三架水上飞机是从日军的巡洋舰上起飞的)

    这二十一架水上飞机就像苍蝇一样在远征军的头顶上“嗡嗡”作响,它们时不时的会抛下几枚炸弹不说,还会为海上的日军舰队的舰炮指引目标,这使得中*队一时十分被动,既要面对地上日军的冲锋又要顾着天上日军的战机和炮弹。

    “师座!”吴宇航此时也受了点轻伤,他头上扎着绷带在电话里对张弛报告道:“敌人的飞机已经上来了,他们的火力很猛,请求增援!”

    这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原本的计划就是天色一亮中*队的战机就会来增援硫磺岛。

    但这时张弛却犹豫了一下。

    “鬼子的飞机是什么飞机?”张弛问:“是水上飞机还是岸基飞机?”

    “是水上飞机!”吴宇航回答。

    “嗯!”张弛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再坚持一会儿!”

    “是!”吴宇航应了声,但放下电话后就有些为难了,因为这次作战远征军出现了自进入太平洋战场以来最大的伤亡,有些连队的伤亡都达到了三分之一。

    这如果是普通部队那吴宇航还不心疼,可这却是从缅甸一路拉过来的百战精兵……最重要的还是在太平洋这鬼地方还没有兵源补充!

    所以吴宇航还真不明白师座为什么还不派增援……鬼子明明已经跳进了陷阱,只要空军援兵一到,马上就可以把鬼子给打得落花流水的,为什么还要让战士们继续牺牲流血呢?!

    不过吴宇航很快就想……师座总是有师座的道理,他不是那种会置弟兄们的生死于不顾的人,所以,这么做肯定有它的用意。

    于是吴宇航转头就对通讯员下令道:“把命令传下去,不许后退一步!”

    “是!”

    吴宇航想的没错,张弛的确别有用意。他的用意就是等日军从八丈岛赶来增援的战机。

    原本这批战机并不值得张弛用消耗远征军战士生命的代价去等,中美联军此时已完全掌握住制空权了嘛,日军战机差不多已经是形成虚设了。

    但问题是……如果不歼灭这批日军战机的话,日军再将其武装成自杀式攻击机呢?

    之前日军的一波自杀式攻击就差点重创“平海”号,确切的说,“平海”号能幸存下来或者还有战斗力那都是靠运气,如果鬼子再来一批这样的进攻,还有那样的运气吗?尤其是此时一号机场基本已经被炸烂而美军的“地狱猫”战机要么就是回马里亚纳基地要么就是被困在机堡里出不来了。

    所以,张弛认为一定要将日军这批来自八丈岛的战机消灭掉……这对中*队来说是个机会,因为来自八丈岛增援硫磺岛的日机此时不可能会是自杀式攻击机,他们是来协助轰炸硫磺岛的,而且也没有中*舰做为目标,当然就不需要自杀式攻击。

    另一方面,张弛又认为这些战机必定会前来增援,因为日军担心万一会有几架中国战机漏了或是在夜里冒险起飞……而那二十余架水上飞机又基本没有空战能力就会成为敌人战机的靶子,所以,他们必须得有些战机前来掩护。

    张弛猜的没错,栗林忠道与椎名太郎正是这样计划的,而且不仅是战机前来掩护,他们还同时派出了轰炸机打算对中*队实施一次强有力的轰炸,另外还有十架100式运输机乘此机会对硫磺岛再次实施一次物资空投。

    张弛等的就是将其一网打尽的那一刻!

    
………………………………

第四百三十七章 雷达

    虽然张弛没有下令战机出击,但舰队却持续向硫磺岛靠拢。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减少战机的反应时间……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越短的距离就意味着野猫战机能够在越短的时间赶到硫磺岛投入战斗。

    不过这却不是主要原因。

    要知道“野猫”战机时速五百多公里,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对“野猫”战机来说也不过就是十几分钟的问题。

    问题就是……此时美军的对空雷达能探测的距离就只有一百多公里,也就是说,如果舰队还在一百多公里外,那么就只有当日军机群到达硫磺岛上空时才刚发现,这时“野猫”战机再起飞编队接着飞往硫磺岛上空去拦截就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张弛就把这个距离拉近到五十公里。这样中国战机几乎就可以与日军在同一时间赶到硫磺岛上空。

    同时这个距离又不能太近,近了就有可能被日军的舰队或是潜艇发现而提前暴露了目标。

    事后证明张弛这个担心是对的,日军舰队指挥小原直人也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他不可能会仅凭椎名太郎及栗林忠道提供的情报就放心的把这场仗当作敌人完全没有海空力量来打……这是连刚从海军学校毕业的士官都不会犯的错误。

    所以,小原直人派出了两架水上飞机及三艘潜艇到舰队周围侦察……这两架水上飞机是从巡洋舰上起飞的,三艘潜艇则是原本派出增援“千草”特攻队的“神武”特攻队,只不过等“神武”特攻队的三艘潜艇赶到时“千草”特攻队已经全军覆没了。

    当然,“神武”特攻队不可能就此打道回府,它们很快就加入了小原直人的舰队并担负起侦察任务。

    只不过……

    只有两架水上飞机和三艘潜艇就要侦察硫磺岛周围方圆五十公里范围的海域也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这其中水上飞机的侦察效果会好些,毕竟那是飞在空中的飞机,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再加上海面一片空旷敌人舰队几乎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再加上水上飞机又有四百多公里的时速,所以侦察范围倒是很广……这也是水上飞机在海战中常常被当作侦察机用的原因之一,它用作侦察可一点都不比战斗机、轰炸机差多少,且又可以随时在海面上降落与驱逐舰、潜艇等联系。

    但问题是水上飞机在天上也很容易被发现,尤其是中**队还有雷达,可以在雷达上清楚的看到日军水上侦察机的飞行轨迹,于是就可以轻松的避开日军水上飞机的侦察。

    对于日军潜艇的侦察……说实话还真没有什么很好的避开方法,这里面有许多碰运气的成份。

    日军潜艇要侦察到中国舰队需要运气,中国舰队要避开日军潜艇也需要运气。

    不过这显然是中国舰队的优势会更大一些。

    这一方面是中国有对海雷达,日军潜艇若是在海面上航行的话就会被雷达探测到,潜艇若是在水下航行的话,那速度只有可怜的六节(“神武”特攻队是带有“回天鱼雷”速度受到影响),只有六节的速度是不可能完整的侦察巡航五十公里的范围。

    另一方面,潜艇要是在海下潜艇只能通过潜望镜观测,可观察范围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所以彼此双方相要撞到一起还真不是件易事。

    这时张弛就不由在心里感叹雷达的好处。

    中国舰队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很大程度是因为美军的雷达系统比较完善而日军的雷达却很原始,这差距使中国舰队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靠近而敌人却一无所知,这就在战略上占领了一个制高点。

    时间到了六点三十分,张弛算了算时间……从八丈岛到硫磺岛有五百多公里,日军战机的最高时速有五百多公里,假设日军战机是天亮出发的话,那么应该还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赶到硫磺岛。

    但张弛却认为日军可能不会等这么久,原因是硫磺岛的战事要求日军战机应该是越早赶到越好,最好就是天色一亮就能投入战斗。

    于是张弛当即下令战机起飞集结……中**队的战机是一架一架的从航母上起飞的,这也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张弛担心会因此错过时机。

    这事果然又让张弛猜对了。

    日军陆基战机增援部队是在天还没亮时就起飞,虽然这对日军增援机群来说相当危险……这危险并不是指起飞的危险,事实上,战机在机场上起飞的危险性并不大,因为机场空间大调度容易,而且还有很多照明设备。

    危险在于在海面上飞行……黑夜中海天一色,前方到处都是漆黑的一片,驾驶经验不足的日军飞行员很容易就会失去方向一头栽倒到海面上。

    但栗林忠道却觉得冒这个险是值得的,因为中**队如果有战机残余的话,也就是在天亮的那一段时间出现,日军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急需支援。为此日军机群也付出了两架零式战机及一架100式运输机的代价。

    后来日军就发现,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完全不值得的,因为日军越早赶到硫磺岛就意味着越早走向失败。

    “师座!”就在第五架“野猫”战机在“平海”号上起飞时,张军华就向张弛报告道:“发现敌人机群,距离一百二十公里,时速415!”

    或许是因为今天天气好,雷达的探测距离比一般情况远了二十公里。

    至于日军机群的速度只有四百多公里,那或许是为了照顾速度相对较慢的运输机或是老式轰炸机。

    这时张弛就不由松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也随之放下一半。

    因为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日军直到此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踏进一个陷阱。二是中国海军还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平海”号有时间将所有的三十八架“野猫”全派出去甚至还有时间派出几架轰炸机出去好好打一仗。

    (。)
………………………………

第四百三十八章 设伏

    小原直人站在“伊势”号的船舷上举着望远镜满意地看着日本海军和水?6??飞机对硫磺岛展开的轰炸。

    已经有好久没打过这么畅快的仗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本联合舰队都在海上躲躲藏藏的不敢出仗,这也一直被陆军垢病为“胆小懦弱”、“贪生怕死”,甚至还有陆军叫嚣着:“既然海军不敢出战,那干脆就把军舰拆了做成陆军使用的坦克吧!”

    每每听到这些话小原直人就十分气愤,这些陆军的土包子总想着坦克、坦克和自杀式冲锋……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海军对于像日本这样的岛国有多重要,就算有再多的坦克又能怎么样?一旦制海权、制空权掌握在敌人手里,敌人甚至根本不需要进攻日本本土,只要切断日本与外界的联系就可以了,到时资源严重篑乏的日本就只有死路一条,陆军的坦克除了成为废铁外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

    小原直人却又有苦说不出,毕竟日本联合舰队在海面上一直都在回避、回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