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528部分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528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就是德国果然如他想像的那样没有防备。

    张弛猜的没错,虽然德军明知道盟军的进攻迫在眉捷甚至都知道盟军要进攻的目标就是诺曼底,但却还是没有防备。

    这首先是因为他们从被俘的法国军官那得到的情报是盟军将在十天后进攻,这个先入为主的情报使他们以为还有准备时间。

    其次,就是因为眼前的风暴……他们满以为在这种海水猛涨、恶浪翻腾的时候盟军绝不可能实施登陆。

    所以,德军负责诺曼底的三位高级将领包括隆美尔在内都不在岗……明天恰好是隆美尔夫人的生日,此时的隆美尔正连夜赶回德国打算趁着“盟军不可能实施登陆”的这段时间为夫人庆祝生日。

    上岸后,许云就感到清静了许多……虽然还有海风在耳边呼啸,雨水打得沙滩“唰唰”直响,但比起在海里与海浪搏斗显然要好得多了。

    许云看了看四周,只有三个探照灯在做象征意义的旋转……那其实就是用来吓唬人的,因为探照灯在这雨幕中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许云小心的调整了信号灯的方向,朝后发了一个信号,佐阿夫兵团的士兵就按训练时所做的那样展开队形并朝前爬去。

    他们前进的速度很慢,一边爬还一边用军刺斜插入海滩的沙土里探测是否有地雷……所以走在每队最前头的人必须要有丰富的扫雷经验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甚至还要具备在黑夜中排雷的能力,比如地雷过于密集实在无法从间隙中穿过,或者由于地形的限制必须从地雷上穿过的话,那就得实施排雷。

    跟在后面的人则从登陆起点处将系有软绳的铁针插到岸滩上,然后跟着前面往下放绳,每隔30米就把绳上已缚好的铁针插到海滩上以固定住绳索不使之发生移动。

    这么做,是为了使后面跟上来的人能够严格按照前面探过的路往前走而不致于走偏触雷。

    这个方法很管用,它使第一师的先头部队一千余人成功的穿过了雷区潜伏在德军工事前沿而没有触发一枚地雷,当然也没有被德军发现。

    许云潜伏的位置距离德军很近,他甚至都可以听到德军交谈的声音,只可惜的是他听不懂德语所以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其它方向的登陆情况并没有这么幸运,金滩和剑滩都发生了触雷事件,其中金滩还触雷两起。

    不过幸运的是这些都没有引起德军的警惕:

    登陆部队事先都用毛巾绑着嘴,这样就算触雷受伤也不致于发出声响……其实要发出声响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在前沿探雷的士兵都是头趴在地上前进,地雷爆开时他们甚至都没有发出声音的机会。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风暴来临时地雷被触发是很平常的事,比如海浪的拍打,峭壁石头的掉落,还有风暴带来的树枝从天而降等等,所以德军对此都有些见怪不怪了,他们只是用探照灯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照了照……当然,探照灯除了能照到地雷爆炸时的烟雾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司令部很快就得到第二阶段潜伏成功的消息。

    “难以置信!”艾森豪威尔不由激动的叫了起来:“他们居然成功了,而且只付出如此小的代价,我还以为至少会有一、两个滩头会被德国人发现!”

    亚历山大表情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看来,德国人的确是在风暴中放松了警惕,现在已经成功了一半,不是吗?”

    张弛知道亚历山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执行这个任务的是佐阿夫兵团,他绝不希望佐阿夫兵团会胜得如此轻松,虽然佐阿夫兵团的胜利甚至符合英国的利益。

    “不,还不一定!”张弛回答:“没有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肯定将会发生什么!”

    接着,战士们就按计划在阵地前沿潜伏,时间为一小时。

    这一小时的时间,是为佐阿夫兵团的其它动作做准备……他们需要在一些障碍物里安置炸药,或者准备炸毁铁丝网,甚至还要在一些地质松软的地方铺上钢板(为坦克前进作准备),以方便盟军后续更大规模的进攻。

    终于,时间指向了凌晨四点……诺曼底地区在凌晨四点半左右就会天亮,这也是计划中佐阿夫兵团发起进攻的时间。

    “进攻!”张弛下令道。

    信号发出,战斗几乎是在那一霎间就打响了,潜伏在德军阵地前的佐阿夫士兵在第一时间就朝敌人方向甩出一排手榴弹……不管这些手榴弹能不能炸到敌人,至少它们会引爆前方的地雷使他们冲锋不至于受挫。

    接着,佐阿夫兵团的士兵大喊一声,就拔出弯刀朝德军的阵地冲去。

    没错,就是弯刀。

    原因是这时天色还没亮,比起那些长枪来夜战、近战中反而是弯刀更占便宜……

    事实也正是如此,德军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被佐阿夫兵团的弯刀杀得溃不成军,第一道防线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被攻下,许多碉堡工事甚至是完好无缺的落入佐阿夫兵团的手里。

    但随后第一师就碰到了困难,在进攻第二道防线时遭到了德军的疯狂反击,而且两翼峭壁上的德军也醒悟过来对滩面实施压制……

    许云顿感情况不妙,如果不能迅速攻破第二道防线并往两翼发展的话,那么第一师很有可能就此陷入德军的火力包围之中。

    同时许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马上就给张弛发报:“情报有误,情报有误……敌人战斗力很强,火力猛烈、反应迅速,不可能是海防第716师!”

   


………………………………

第九百一十五章 号召

    “不,我们的情报不可能有误!”亚历山大想也不想就做出了否定:“那是我们的情报人员冒着危险侦察到的情报,而且你知道的……我们的情报一向很准确!”

    “这么说?那就是我的部队判断有误了?”张弛反问。

    “这并不奇怪,不是吗?”亚历山大回答:“他们是阿尔及利亚人!”

    “是的!”张弛说:“他们是在战场上屡建阿尔及利亚人,在他们成功的穿插到巴勒莫的时候,你们又在干什么呢?在他们在意大利的防线上一次又一次的冲上德军的阵地时,你们又在干什么呢?”

    亚历山大不由哑口无言。

    张弛有些无法想像,亚历山大为什么到了现在还理所当然的看不起佐阿夫兵团的这些阿尔及利亚战士……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白人优越感”吧。

    这时通讯兵把电话递到张弛面前,说道:“将军,吉罗将军在线上!”

    张弛不由感到有些奇怪,吉罗将军这时打电话来做什么?往常他都是不过问佐阿夫兵团的战况的……因为他知道过问也没用,他根本就无法做出合适的决策,所以就只等结果。

    “情况怎么样?”吉罗将军在电话那头问。

    “还好!”张弛随口敷洐道,这时可不是拉家常的时间。

    “司令部有电视吗?”吉罗将军又问。

    张弛环看了一下四周,墙角摆放着一台电视,或许是用来播放视频情报用的。

    “有,张弛回答!”

    “打开它!”吉罗将军说。

    张弛带着疑惑让人打开了电视,接着张弛就知道吉罗将军为什么会咬牙切齿了。

    电视上,戴高乐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头发梳理得整齐到几乎就紧贴着头皮。

    “法兰西人民!”戴高乐挥舞着拳头说道:“一场伟大而神圣的战役开始了!我们的军队已经发起了进攻敌人海岸线的战争,勇敢的法兰西人民……拿起你们的武器,帮助那些正冒着纳粹敌人的枪林弹雨登陆法国的战士们!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也是最关键的时刻,站起来吧,打倒法西斯德国,法兰西万岁……”

    张弛不由将目光转向亚历山大。

    “哦,这是在号召法国人配合你们的行动!”亚历山大恬不知耻的说道。

    号召法国人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选择在这个时候……选择在佐阿夫兵团攻上诺曼底与德军浴血奋战的时候。

    很明显,戴高乐如果在这时候开始号召,那么所有人都会误以为那些攻上诺曼底与敌人作战的部队是“战斗法国”的部队。

    当然,这是英国人及戴高乐有意让别人“误会”的。

    艾森豪威尔拍了拍张弛的肩膀,说道:“忘了它吧,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对此张弛表示同意,他并不是这么不顾全大局的人,他只是对亚历山大感到恶心……佐阿夫兵团在前线付出生命,而这些英国绅士却在后头剽窃他们的功劳。

    此时“奥马哈”海滩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

    这时的天色还没放亮,佐阿夫兵团被德军火力死死的压在滩面上无法动弹……两侧30多米高的峭壁上时不时就打下来几发照明弹,将海滩上的佐阿夫士兵们照得一清二楚。

    炮弹和子弹随即就和着雨水朝士兵们头顶倾泻,已死的、垂死的和负伤的士兵横七竖八的布满了沙滩。

    但是,佐阿夫兵团第一师不愧是打过几次大仗的部队,他们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并没有陷入混乱,也没有乱跑……其实这还多亏了中国教官们冷静的指挥,他们没有让佐阿夫兵团继续冲锋,因为冲了几次后他们发现敌人的火力很猛烈,而且敌人的炮兵还与其配合得很好,继续往上冲无异于送死。

    于是许云就下了一道命令:“原地驻防!”

    这道命令显然是正确的,因为登陆部队一旦无法朝前挺进,那么就将面临一个更大的风险……遭到敌人的反攻并被赶下海。

    而奥马哈滩头则是德军最理想的反攻场所……佐阿夫第一师几乎是被德军的火力包围的。

    那么接下来,只要德军发起反攻,第一师就将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于是,佐阿夫兵团的战士们纷纷躲进从德国人手里夺取的掩体和碉堡……虽然这些掩体和碉堡是朝海的,但却可以勉强用来躲避来自两翼的德军火力,然后再对其稍加改造,就可以构筑成一道面朝德军的防线。

    果然,德军很快就对第一师发起了反攻。

    这时许云就越发确定面前的这支部队不是所谓的海防716师了,因为德军人竟然一次性就出动了十余辆坦克协同进攻……其中大多是四号坦克。

    许云很快就将这个情报报告给司令部。

    张弛问亚历山大:“德国人的海防716师有坦克么?”

    “不,当然没有!”亚历山大回答。

    “但他们遇到了!”张弛指着地图说:“就在奥马哈滩头上,一共十五辆,其中十一辆是四号坦克!”

    “这不可能!”亚历山大回答。

    “或许……”蒙哥马利接嘴道:“这些坦克可能是德国人在掌握我们将在诺曼底登陆后派来的援军!”

    “这倒是有可能!”亚历山大说:“但这并不是情报问题,我坚持他们就是海防716师!”

    “你必须为你说的话负责,知道吗?”张弛说:“因为这将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同时也会影响到一个师的士兵的命运甚至整个计划!”

    “是的!”艾森豪威尔说:“这很重要!”

    这是很明显的,如果确定奥马哈海滩是海防716师的话,那么现在给第一师的命令就是坚决突破。否则,就该是防守待援。

    如果情报有误……也就是说在奥马哈的德军是支精锐部队,那么“坚决突破”就会给第一师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我当然能负责!”亚历山大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但很快就有一个声音狠狠的打了亚历山大一巴掌:“将军,第一师击退了德国人的进攻,他们从俘虏那获得情报,在奥马哈海滩的是德军352师!”

   


………………………………

第九百一十六章 轰炸

    “352师!”闻言司令部里的人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并不是因为这个师有着赫赫威名或是有什么不同凡响的战功,恰恰相反的是……这是一个刚组建不久的部队。

    然而,它并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刚组建的菜鸟部队。

    众所周知的是,德国在东线苏联及南线意大利都处于劣势,于是就有许多士兵从战线上撤下来……另一方面,法国北部又有可能遭到盟军的进攻,于是德国就把这些撤下来的士兵组成一支新的部队。

    352师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它主要来源于以下作战单位:

    546掷弹兵团:这个团的许多士兵都在斯大林哥勒战役中苏军包围圈最后形成以前成功撤离;

    268步兵师和321步兵师:这两个师的士兵在库尔斯克战役后不再返回原来的部队……其原有部队已经被消灭不复存在了;

    来自于意大利的军医院的复原人员,这些士兵大多经历过北非战场和意大利战场的洗礼。

    因为这支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所以军方配给他们的装备和补给也是很充足而且相当先进的。

    于是就形成了一支刚组建但战斗力却十分强悍的部队……英国的情报部门倒是把这些查清楚了。

    艾森豪威尔看了看亚历山大,说道:“你差点让我做出错误的决策而把一整个师的士兵推进火坑!”

    饶是会找借口的亚历山大这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其它海滩的情况怎么样?”艾森豪威尔问。

    “其它海滩的情况进展不错!”参谋回答:“但是也同时被奥马哈滩头两翼峭壁的火力压制!”

    艾森豪威尔不由皱了皱眉头,奥马哈海滩是五个海滩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两翼峭壁上的火力不仅可以覆盖奥马哈海滩,还可以控制相邻的犹他和金滩,尤为重要的是在奥马哈海滩上还有个被称为“霍克角”的战略要地。

    这个“霍克角”是一个钝三角形海角,屹立在狭窄的岩岸上,高达35米,位于“奥马哈”海滩最西的一个登陆点以西约5到6公里的地方。

    根据侦察机拍摄到的照片,德军在那里配置了一个155MM的岸炮连,一个6门炮,其中2门带掩盖的永备工事,还有混凝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