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172部分

明末工程师-第172部分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植点了点头,不再观察虎贲师追杀流贼的情景,策马朝开封城中行去。

  开封古城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明太祖洪武元年重修开封城墙,改土城为砖城。城墙周长二十里二百步,高三丈五尺,宽两丈一尺;城濠深二丈,阔五丈。李植和一众军官策马行到城墙下面,见那城墙左右看不到尽头,十分雄伟。

  不过再雄伟的城墙,没有尽职的将士守卫,也是没用。若不是李植来攻打献贼,这开封城不知道能守多久。

  此时闯军已经大败,死守城池的开封城内却没有得到消息,依旧不敢开门。

  李植早已经准备好明验自己身份的文件,盖上自己的大印,用弓箭从城墙上射了上去。

  许久,李植看到几个文武官员跑到城墙上朝自己看了看,然后这些官员又退了回去,没一会,城门就慢慢打开了。

  河南巡抚高名衡率领几十个大明官员迎出城外,拱手朝马上的李植说道:“我等不知太子太傅大人来援,怠慢了大人,还望大人见谅。”

  紧张地看了看李植身后,高名衡又说道:“大人快马赶来,路上没有遇到闯军?”

  李植笑了笑,说道:“闯军?闯军已经不存在了!”8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兴国伯

  

  高名衡愣了愣,讪讪问道:“太傅大人什么意思?”

  郑开成站出来说道:“巡抚不知道,我们已经击败了闯贼。闯贼率领马军狼狈逃窜,估计能逃下去的只有千余人。所谓闯军,已经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听到郑开成的话,高名衡和河南文武官员面面相觑,满眼的不相信。

  昨天闯贼还在组织兵马攻打开封城,想用火药炸开城墙。今天,闯军就被李植打没了?肆虐河南,围攻省城的李自成,一个照面就被李植击败了?李植的兵马虽是天下强军,也不至于如此夸张吧?

  这可是李自成!朝廷哪次攻打李自成,不都是几镇大军围剿,几万人联合攻打才有效果的?李植带领一部兵马轻描淡写的,就把李自成打垮了?

  高名衡有些不相信,不过面对太子太傅李植,他又不好表露出来自己的怀疑,只讪讪的看着李植,没有说话。

  李植知道这些官员反应不过来,笑道:“巡抚随我去看看战场吧。”

  河南的文武官员纷纷回城取马,随李植到战场上去验证。这些官员们还担心遇到闯贼大军遭遇不测,出城时候还带上了一千兵马做护卫。

  然而出了城,却始终没有看到闯贼的大军,甚至连外围的闯军游骑也没有。河南的官员们心里嘀咕,暗道莫非这李自成真的被打跑了?

  一直到了留在战场上的虎贲师中军前面,看到躺在血泊里的几千具贼兵尸体,看到丢落一地的各种闯军旗帜仪仗,河南的官员们才信了李植的话。

  没多久,出去追杀流贼的士兵渐渐都回来了。这些士兵几乎个个都提着一个流贼首级,最后把两百多辆马车全部堆满。这一战,起码擒斩了一万多贼兵。河南的官员们看着两百多辆马车的贼兵首级,啧啧称奇。

  最后众人又等了半个时辰,选锋团的骑兵也回来了。选锋团骑兵的马快,虽然没有李自成等流贼军官的马快,但追一般的贼兵马军还是追得到的。他们牵着两千多匹贼兵军马,提着两千多马军首级凯旋而归,又让河南的官员们一阵赞叹。

  选锋团的副团长薛三库说道:“大人,李自成最后身边只剩下几百骑兵,往西面逃了,怕是要进太行山。”

  听到薛三库的话,高名衡脸上十分激动,拱手说道:“太傅大人,尔部一战歼灭闯贼三万大军,如此浩荡大功,只有。。。只有。。。”高名衡“只有”了半天,最后说道:“只有太傅大人在四川一战擒杀张献忠可比啊!”

  虎贲师的军官们听到这话,骄傲地哈哈大笑。

  清点战利品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李植一战擒斩贼兵首级一万三千,缴获各色武器无算。获闯贼各色旗帜六百七十一面,获闯贼中军大纛一具,仪仗一套。还缴获了绵甲二千零六十三付,军马二千八百三十一匹。

  高名衡听到统计出来的数字,兴奋得满脸通红。前一任河南巡抚因为洛阳城破被天子革职拿问,高名衡这些天时时心惊胆跳,生怕哪座大城被闯贼拿下,自己就要下狱。此时闯贼被击败,只剩几百人逃入山中,河南可以安枕无忧矣。

  高名衡兴奋地说道:“太傅大人,我等这就回城书写塘报,向天子报捷?”

  李植点了点头,随高名衡回开封城写捷报。

  ####

  三月四日,紫禁城养心殿中,朱由检兴奋地看着高名衡和李植的联名塘报,兴奋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好!”

  “李植干得漂亮!”

  朱由检停住了脚步,朝王承恩说道:“王承恩,如此一来,天下就再无大贼了!动荡了十几年的贼乱,算是安定下来了!”

  “如今东奴也被李植重创,只敢在锦州搞些小动作,不敢入关。朕登极以来,我大明还是第一次这么河清海晏。当真是可喜可贺!”

  王承恩拱手说道:“皇爷,虽然表面上这是李植平灭了献、闯二贼。但往根本上说,这是皇爷的浩荡天威所致,是皇爷的圣心垂治之功啊。”

  “没有皇爷日夜不息地治理国家,哪有李植的大胜啊?”

  朱由检又笑了一声,指着王承恩说道:“王承恩,还是你会说话。”

  王承恩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抬头说道:“皇爷,奴婢只是实话实话!有什么就说什么!”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你跪下去做什么?起来吧!”

  王承恩这才爬了起来,恭敬立在一边。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王承恩,还是你说得对。宁愿以天津一镇付李植,也不能把中原让给流贼。这次李植平灭了流贼,天下形势豁然开朗,大不一样了!”

  王承恩说道:“天子圣明!岂是奴婢言论能左右?这都是皇爷圣心独运之果!”

  朱由检笑道:“这次,朕奖李植个什么呢?”

  朱由检坐在椅子上敲了敲桌子,见王承恩没有说话,冲王承恩说道:“王承恩,你说这次怎么奖李植?”

  王承恩舔了舔嘴唇,顺着天子以前的思路说道:“皇爷,这次再赏李植,怕是要封伯爵了吧?”

  朱由检点头说道:“封伯,要封伯。李植立下这么多功劳,不封一个伯爵,恐怕全天下的将士都要寒心。”

  朱由检抚摸着胡子,又朝王承恩问道:“但是封个怎样的伯爵呢?是世袭罔替的,是降等袭爵,还是流爵呢?”

  王承恩拱手说道:“奴婢不敢妄言,此事要圣上圣裁!”

  朱由检摸着胡子想了好久,说道:“李植立了这么多功劳,既然封了伯,就封个世袭罔替的吧,免得李植觉得朕小气。”

  朱由检抚须沉吟,想了一会,吸了一口气。

  他又站了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这个伯爵的名字,叫什么好呢?”

  想了许久,朱由检才想出一个答案,笑道:“李植征战四方,北拒东奴南平流贼,让国家有复兴之希望。这个伯爵,就叫做兴国伯吧!”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册封


  三月十八,李植的大军返回天津。

  李植的大军到达范家庄时候,范家庄周围的百姓万人空巷,聚到了城外的道路上看凯旋的大军。那些家里有子弟当兵的百姓,看到军队毫无损失的回城了,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在行军的队伍里找到自家的子弟,跟着队伍跑动,十分欢喜。

  此时朝廷封伯的册封还没有公布,李植的官位还是太子太傅。不过世人都知道李植再立大功,封爵只在朝夕之间。天津以巡抚李继贞为首的文武官员知道李植的大军会先到范家庄,便迎到了范家庄欢迎李植。

  李植行到了范家庄南门,看到了天津的文武官员。这些官员见李植行了过来,齐齐朝李植拱手作揖,喊道:

  “我等欢迎太傅大人凯旋!”

  “太傅大人劳苦功高!”

  “太傅大人辛苦了。”

  李植看到天津巡抚李继贞,骑在马上问道:“巡抚,我出征的这半年,天津没什么事吧?”

  李继贞拱手出列,说道:“太傅大人,这半年天津平安无事,百姓太平!”

  李植点了点头,不再多说,骑马进了范家庄。

  李植在范家庄稍作停留,便带着两百亲卫返回天津总兵府。天津的文武官员们像是一群跟班,骑马跟在李植身后,往天津卫城行去。一直把李植送到了总兵府,这些官员才该干什么干什么,散去了。

  一进总兵府,就看到抱着女儿,牵着儿子的崔合站在影壁后面,正傻傻站着等着李植。半年没见,女儿已经变成个大婴儿,儿子李欢也长高了不少。

  李植看到崔合,正要上去捏她的脸,却看到崔合吧唧吧唧地眼泪就流下来了。

  李植只能抱住她,哄道:“不哭,崔合不哭!”

  崔合抱着女儿缩在李植的怀里,一边拿李植的官袍擦眼泪,一边说道:“说好了几个月就回来的,结果打了大半年的仗。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害怕。你再不回来,我都以为哥哥和妹妹要没有爹爹了。”

  李植捏着崔合的脸,笑道:“崔合不哭,崔合现在做娘亲了,要有担当,不能随便哭的。”

  崔合听到这句话才不再哭泣,擦了擦眼泪站直了。

  李植的儿子李欢说道:“爹爹,你下次打仗带我去好不好,我也要杀贼!”

  李植没理咋咋唿唿的李欢,去偏院见母亲郑氏去了。崔合抱着一个牵着一个,跟在李植的后面,亦步亦趋。

  回到天津,李植没休息几天,天子就派太监来传圣旨,让李植进京接受册封。

  既然是册封,自然就是要封伯爵了。李植得了这个圣旨十分高兴,打着仪仗骑马入京,接受册封。

  ####

  三月二十七日,李植身穿官袍站在紫禁城皇极殿外丹陛上,等待天子的册封。

  李植的身后,跟着两个捧着盘子的小宦官,是准备等下帮李植拿封赏物品的。

  未时正点,天子驾临皇极殿,御门安坐。朝中文武百官从午门入殿,立在丹陛上等待,位列受赏官李植之下。过了一会,鸿胪寺官员鸣鞭,唱李植名字,李植便走入皇极殿中,立于殿中。

  李植进入殿中抬头一看,天子已经微笑着坐在御座上。天子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永王、定王都已经站在御座旁边,正拿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李植。

  李植看了看太子朱慈,却看到十二岁的朱慈对自己笑了笑。

  不同于平日的朝会,此时殿中站着不少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侍卫,浩浩荡荡威仪更盛。

  鸿胪寺官员再鸣鞭,百官进入皇极殿,作为观众见证册封仪式。

  等众官在殿中站定,鸿胪寺官员大声唱道:“行礼!”

  李植和百官齐齐跪下,大声唱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唱道:“众卿平身!”

  李植和百官这才站了起来。

  李植刚站了起来,又听到鸿胪寺的官员大声唱道:“太子太傅、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李植上前受封!”

  鸿胪寺的官员一说完这句话,立在百官左侧的教坊司奏起:“小将军,大明君。定宇寰,圣恩宽,掌江山。东虏西戎,北狄南蛮。手高擎,宝贝盘,殿前欢。五云宫阙连霄汉,金光明照眼。玉沟金水声潺潺,囟观,趋跄看。仪銮严肃百千般,威人心胆寒。吾皇万寿安,过门子,定宇寰,定宇寰。掌江山,抚百蛮,讴歌拜舞仰祝赞,万万年,帝业安!”

  在朝上百官羡慕的目光中,李植往前走了三步,接受册封。

  一个承制官大声唱道:“朕嘉太子太傅李植大败东奴平灭流贼,宜加爵赏,今策封李植兴国伯爵,食禄一千石,赐尔铁券,世袭永封,望卿共承朕命,拱卫皇朝。”

  原来自己的爵位名字叫作“兴国伯”,李植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觉得听上去不错。

  李植按照礼制要谦让,大声唱道:“臣虽在疆场有所斩获,但实赖圣上天威,不敢受爵封赏!”

  天子朱由检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卿南征北战,功劳殊着,天下人共目之,不能不封!”

  李植又谦让一次,说道:“臣年资尚浅,不敢受封!”

  天子笑道:“卿虽年轻,然熟于兵事屡战屡胜,不可不赏!”

  谦让了两次,李植才鞠躬大唱:“臣谨受命,皇恩浩荡,臣感激不尽!”

  礼部尚书贺世寿上前,板着脸,把册封的铁卷交到李植手上。李植身后的一个小宦官走了上来,李植把铁卷放在了宦官手上的托盘上。

  承制官又唱道:“封兴国伯正妻李崔氏,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可为伯夫人,其母李郑氏,禀训名家,媲芳彦士,可为太伯夫人。”

  李植再谢皇恩。

  接下里,承制官又唱出了一系列的封赏:各种衣冠礼服、仪仗旌旗,看得人眼花缭乱。李植一一接受,全部放在了两个小宦官的托盘上,最后两个托盘上都堆得有一尺高。

  在百官羡慕嫉妒的注视中,李植终于完成了册封仪式,成为了世袭罔替的兴国伯。


第三百六十六章 月钱


  接受完册封,李植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宅邸。

  李植先换上了新的官服。伯爵的官服和正一品又不同,补子上绣的是麒麟和白泽。李植穿着新官服在镜子前照了照,觉得自己又增添了几分威严。

  李植又看了看新的印信腰牌:给自己的兴国伯大印是玉质的,制作十分精良。那腰牌是象牙质地,纹着四条云龙,上面雕着“兴国伯李植”几个大字。

  最关键的东西是那个兴国伯铁卷。

  所谓铁卷,就是俗称的免死金牌。有了这个铁卷,即便李植犯了死罪,也可以用铁卷偿命免死。

  “凡公侯伯初授封爵、合给铁券。从工部造完、送写誥文、并券阴则例毕。转送银作局鐫刻填金。仍领回、以右一面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