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335部分

明末工程师-第335部分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西沙群岛的资源用尽,李植可以到秘鲁开采鸟粪。

  李植笑了笑,说道:“以后你的郑家船队,就专门负责从西沙群岛台湾、山东、天津和辽东运送鸟粪。”

  郑成功愣了愣,说道:“国公爷,我船队的船只都是帆船。受制于季风,走西沙一年只能走一个来回,用来运输鸟粪怕是十分不划算。”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用帆船运送鸟粪当然不现实,我们要用轮船运输。”

  比起每年只能借助季风走一个来回的帆船,轮船可以全年无休地在海洋上穿梭,极大地降低运输的成本。只有借助轮船的低廉运输成本,跨越重洋运送鸟粪土才成为可能。所以在1840年轮船运输十分发达以后,秘鲁的鸟粪才大规模被使用。

  李植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说道:“我出资投资二十条大型轮船,建立一个国家鸟粪运输公司,交给你郑成功管理。这些船我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的人上船!听说你郑家的人流失很严重,以后你郑家还没有流失的水手,就全部在轮船上干活了。”

  “你为我管理这个运输公司,我任命你为西沙守备。”

  “郑家水手的月钱标准,向我麾下的其他轮船运输队看齐!”

  郑成功听到李植的话,一下子激动得满脸通红。年轻人一下子升官发财,如何能不激动?

  ####

  九月十六,雷三站在那家招牌巨大的“鸟粪肥料店”前面,有些犹豫。

  鸟粪店前面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让雷三有些作呕。

  虽然报纸上反复宣传了鸟粪的好处,但是自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雷三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这一袋一袋的鸟粪看上去黑乎乎的,没什么特别,真的能像报纸上说的那样提高亩产数成乃至一倍?

  这一批鸟粪土是第一批,商店里的伙计似乎也没有适应那臭味,一个个都站在商店门口透气。

  看见雷三,商店的掌柜迎上来:“这位将军,是不是要为辽东的田庄买鸟粪土做肥料?”

  虽然雷三没有穿军官服,不过他身上那种肃杀的军官气质一下子就被见多识广的掌柜认出来了。一张嘴,掌柜就算准了雷三的来历。

  雷三看了看这个掌柜,问道:“这鸟粪土真的能提高亩产?”

  掌柜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出来。翻到第二版,掌柜指着一篇文章说道:“你看,这记者采访了国公爷,国公爷金口玉律说了,这鸟粪土是一个复合肥,富含小麦需要的氮、磷元素。每亩施用一百斤做基肥,再用二十斤做种肥,二十斤做追肥,产量起码增加五成!”

  掌柜的笑了笑:“将军你可以不信我,国公爷的话你还不信?”

  雷三正是看了那篇文章才来买鸟粪土的,见掌柜的又念了一遍报纸,他点了点头。

  掌柜的好奇问道:“这位将军,你在辽东有多少亩田地?”

  雷三是个话少的,一个字都不想多说,没有回答掌柜的无关问题。

  掌柜见雷三不答他,笑了笑,说道:“这位将军,这鸟粪土是从万里之外的西沙诸岛运来的。国公爷从聚集在山东兖州府的河南难民中选了一千人发往西沙诸岛挖鸟粪,又选派郑成功为西沙守备专事运输,得来殊为不易。”

  “如今来买鸟粪肥的人不多,实话说吧,将军你是第一个。小店的上级有规定,第一个月半价!原本两文一斤的鸟粪土我们一文钱一斤卖给将军。将军你要买多少?”

  雷三站在鸟粪店前想了想,问道:“我买了这鸟粪,如何运到辽东田庄去?”

  掌柜的说道:“国公爷都为你们这些客商想好了!隔壁就有一家新开的车马行,一辆马车可以运一千二百斤。马车运到大沽转船运,船运到锦州以后到码头上找到车马行,再用马车运到将军你的田庄。”

  “杂七杂八算下来,一斤鸟粪要运价一文左右。等以后国公爷的铁路修好了,这运费就便宜了。”

  怕雷三被昂贵的运费吓到,掌柜的加了一句:“运费虽然贵,但绝对值。如果将军你的田地产量不增加五成,我这家小店就关门不做了!”

  雷三淡淡说道:“我先买五十两的鸟粪土试试吧!”

  见雷三一下子就买五十两,那个掌柜的愣了愣,转头看了看他的伙计。掌柜的暗道这是个大官啊,田庄起码超过一千亩。

  掌柜转过脸来,脸上的笑容更盛,说道:“没问题,将军你先坐,我这就给你的鸟粪装车。”

  雷三实在受不了这鸟粪店的冲天臭气,不过他的性格又不喜欢让别人难堪,却不会直说这臭气的问题,只是淡淡说道:“我不坐了,我去买点别的东西,你给我装车吧,我一个时辰以后过来,到时候给你钞票。”

  

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板玻璃

  蔡怀水的浮法玻璃工厂中,大量木柴燃烧形成的火焰声呼呼作响。工厂中温度很高,哪怕是在这秋风渐起的农历九月中旬,李植也被玻璃窖中的热浪烘得满头细汗。

  李植这才站了几分钟就出了这么多汗,这常年在工厂里干活得多辛苦?李植暗道要给未来玻璃工厂的工人加工资。目前定的月钱是三两七钱一个月,李植觉得起码可以加到四两五钱一个月。

  当然,为李植做事最关键的不是那点月钱。这次辽东田庄的分配让百姓们明白了国公爷的封赏才是大手笔!那些跟随李植多年的老工人哪个不是在辽东有良田几百亩?这些田庄一年下来少说都能收获一百多两的地租,远超做工的工钱。

  现在天津上下都在期待津国公李植能再次开疆拓土,如果再拿下一个辽东这样的地方,那免不了又是一次论功行赏。

  当然,月钱虽然比不上封赏的田庄收入,但月钱的多少却是一个重要指标,说明工人和士兵们对津国公事业的贡献值。月钱越高,贡献值越高,到时候分下来的田庄就越大。所以虽然很多工人主要收入不是月钱,却还是在工厂里埋头苦干发挥十二分的热情,横竖想涨一点月钱。

  这次打下辽东后的论功行赏制度,让李植麾下的员工和士兵们干劲十足。按天津日报的话说,就是“人人奋发,个个争先,都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李植给未来的玻璃工厂的工人四两五钱一个月,相信工人会挤破头进来忍受高温。

  当然,李植今天来玻璃工厂不是来给工人们定工资的,李植是来看蔡怀水使用浮法制作平板玻璃的。

  以前李植一直没有发展平板玻璃,是因为纯碱原材料不足。

  纯碱是烧制玻璃的主要材料。现在大明最大的纯碱矿在襄阳。这个矿大不是说襄阳的储量大,而是开采量大。襄阳一带人口繁密,纯碱矿开采历史悠久,所以开采量在大明首屈一指,是李植以前原材料纯碱的主要来源。

  但是襄阳的矿储量有限,随着李植肥皂工厂和玻璃工厂的不断扩大,襄阳的纯碱已经供不应求了。

  而且定贼李定国在湖广闹得很厉害,襄阳的矿运到天津来越来越困难,运费节节上升。

  不过随着李植势力的扩大,李植已经可以主动挖掘各地的矿产,于是新的原材料来源出现了。

  去年初抄斩山西晋商后,八大晋商就只剩下大同王家。王朴有心投奔李植,时常跑到天津来和李植套近乎,所以大同王家随时听候李植的调遣。满清灭亡后蒙古部落都十分敬畏大明,借大同王家的手,从山西到蒙古的商路都变得十分通畅。

  山西的商路通畅后,李植多了一个从蒙古获得纯碱的途经。

  在蒙古有一个叫作查干诺尔的碱湖,拥有巨大的纯碱储量。这个碱湖的纯碱易于开采,几乎是露天的。但是蒙古人并没有使用纯碱的需求,一直以来开采量很小。偶尔出口一些到张家口,被山西人称为“口碱”。

  李兴在山西查抄晋商的时候,很巧合地得知了这个巨大纯碱矿的存在。李植得到了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原材料来源。他年初通过大同王家,半威逼半利诱,让占领这个碱湖的蒙古部落大规模扩大了口碱的采掘量,从张家口入关大量运往范家庄。

  如此一来,李植就有了发展玻璃工业所需要的纯碱。

  李植因此就开展了平板玻璃的生产。

  玻璃工厂总管蔡怀水指着退火窑,说道:“国公爷所说的,将玻璃液倒在熔融锡液面上这种办法十分精妙,生产出来的平板玻璃又薄又平,完全透明。早在三月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生产出了平板玻璃。”

  李植点了点头。

  蔡怀水继续说道:“难办的是退火的控制。正如国公爷你所说的,如果不在退火窖中缓慢退火,玻璃内部的引力,哦不,应力就无法消除。”

  蔡怀水显然没明白李植所说的“应力”是什么东西。不过理论的缺乏并没有阻碍这个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消除应力。

  “我们开始时候使用和玻璃酒器一样的退火程序,成功得到了第一批平板玻璃。但是这样得到的玻璃消耗了大量的木柴,并且长期占用退火窑,成本极高。一块一米长宽的玻璃算下来光柴火钱就要一钱二分。”

  “对于玻璃酒器来说一钱二分不算什么,但国公爷你说过要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平板玻璃,那这一钱二分就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这半年反复试验的,就是摸索退火工序。做了无数尝试,后来成功把退火需要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后来国公爷你提示下属可以在玻璃中加入铝土矿,这又提高了玻璃的强度。最后退火时间减少到原先的四分之一。这样算下来,一平方米的玻璃只需要三分银子退火成本,加上口碱成本,烧制成本,杂七杂八的其他成本,总成本不过七分。”

  蔡怀水领着李植走到仓库里,举起了一面一平方米的玻璃展示给李植看,说道:“国公爷,这就是我们的成品。”

  李植随着蔡怀水走到仓库里才感觉凉爽了些,擦了擦头上的细汗。他接过蔡怀水的玻璃仔细看了看,觉得这玻璃基本上合格。整面玻璃十分平整,在仓库的昏暗光线下也十分透明。李植仔细看了看,觉得似乎略略有一点点泛黄。

  大概是加入了不纯的铝土矿导致玻璃泛黄,不过这一点黄光不易察觉,不影响玻璃的日常使用。

  李植用力敲了敲玻璃表面,玻璃发出砰砰的闷响,却没有崩裂。

  李植点头说道:“好,蔡怀水你做的很好。我宣布你的月钱提高到四十两一个月!参与平板玻璃试制的十三名工人,全部增加一级工资。”

  蔡怀水听到李植的话,喜上眉梢。想当初蔡怀水刚追随李植时候月钱不过四两,如今已经涨到原先的十倍。

  蔡怀水这次在辽东分得了两千多亩旱田,他把田地包给了服务队,一年的地租收入就是八百多两。再涨月钱,那以后论功行赏时候得到的利益就会更大。

  蔡怀水这些年和翠儿相依为命,养了四个儿女,一个月六口人胡吃海喝乱买东西,也花不了十两银子。如今收入再涨,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花自己的巨额收入了。

  蔡怀水跪伏在地上,大声说道:“多谢国公爷!”

  旁边的几个工人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扑通扑通地全跪在了地上。

  李植不太喜欢工人们有事没事给自己下跪,不过这些工人们却习惯用下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李植笑了笑,挥手说道:“都起来吧。”

第六百八十九章 见识

  李兴站在天津市政厅里,看着忙碌的木匠们把门窗上的糊窗纸撕下来,用工具在原先糊纸的位置挖槽开沟,将一面面透明的平板玻璃装了上去。

  李兴站在一个工匠旁边看着那个工匠操作,冷不丁问一句:“你怎么这么熟练的?”

  那个工匠哈哈一笑,说道:“回二将军的话,国公爷的国公府已经全部装上这种玻璃啦,为天津市政厅装玻璃窗是我第二次干这个活,自然是得心应手。”

  李兴看那个工匠笑得开心,皮笑肉不笑地也哈哈笑了一声。但李兴却恼火这个木匠一副“很懂行”的样子,一个笑脸还没完全绽出来,就猛地收住了脸部肌肉,立马换上了一张严肃的黑脸。

  李兴的鬼脸看得那个木匠胆战心惊,觉得这二将军怎么阴阳怪气的?

  不过坊间流传二将军李兴素来跋扈,什么都敢干,在工匠面前摆个怪脸还不是家常便饭,惹火了二将军说不定把自己踢出去。那个木匠不敢再和李兴多说,把头一埋,只抓紧时间装他的玻璃窗了。

  李兴吓了吓装内行的木匠,有些得意。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翘着二郎腿坐在税务局柜台的前面,托腮看着一块块被装上窗子的玻璃,沉吟不语。

  李兴坐了一会儿,正想回巡抚衙门处理公文去了,却看到陷阵师团长蒋充提着一袋子档案走进了市政厅。

  李兴经常和蒋充一起厮混,看见蒋充就高兴,赶紧把蒋充招了过来。

  “蒋充你来,来看看我大哥的玻璃窗。”

  蒋充见二将军招呼自己,赶紧走上去和李兴施了一礼,然后仔细打量了一番工匠装好的玻璃窗。

  那个装玻璃的木匠见又来了一个没见过玻璃窗的团长,抬起了头,满脸期待地看着蒋充。

  蒋充看了看玻璃窗,又用手摸了摸,摇头叹息:“如此妙物,蒋充真是闻所未闻。想不到玻璃这样的奢侈物件,还能拿来做窗子。”

  “有这样的玻璃,岂不是既能透光照明,又能阻挡沙尘?不管外面是风吹还是雨打,这玻璃都能把窗外的杂物遮蔽住了?遮蔽住了风雨还能透光进来,让屋内一下子光亮起来了。就算外面是飞沙走石,屋里都能得了阳光。”

  蒋充吸了一口气,说道:“精妙绝伦!当真是精妙绝伦!”

  李兴听了蒋充的话,哈哈大笑。他比蒋充先了解这种玻璃窗板,这让他十分有成就感。拍了拍蒋充的肩膀,李兴摆出一副“你不要大惊小怪”的表情出来,心里十分受用。

  那个木匠却是个不知道死活的,竟然跟着李兴笑了起来,仿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