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430部分

明末工程师-第430部分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扫视了宫殿中那些眼神狂热的贵族们一眼,胡马雍知道自己只有答应荷兰人。

  “尊敬的荷兰使者,我想阿克巴愿意去欧洲学习。”

  韦尔特曼哈哈大笑,他说道:“我们的大船上就有一批见面礼。五千把燧发枪、一千把福尔摩沙式步枪,五十门荷兰长炮!我想要不了多久,印度北方就会臣服在陛下的脚下了。”

  


第九百三十章 火电站

  伦敦汉普顿宫中,英国执政官克伦威尔站在他华丽的办公桌前,眼睛被桌上的一堆新式武器深深吸引。WWW·K要ANS看HU·COM

  此时的英国已经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议会的军队和国王的军队在1642年和1648年爆发两场大战。最终,克伦威尔指挥的议会军获得了两场战争的胜利,最终推翻了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的统治。

  查理一世作为一个倒霉的国王,被克伦威尔领**的议会处决了。

  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英伦三岛上作战,征服了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将原本属于数个国王的领地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英国。这个国家由议会和克伦威尔联合统治,并且越来越倾向于由克伦威尔独裁。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由议会和执政官统治的国家并不少见。比如在荷兰,在全世界经营贸易的荷兰人就以资产阶级议会治国。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虽然是荷兰执政官,但是权力受到议会的种种约束。

  英国和荷兰政体相同,彼此之间有一种特别的惺惺相惜。在对抗李植和入侵葡萄牙这些事情上,两个国家都走到了一起。

  不过这种友好关系,并不足以让荷兰主动将窃取的军事科技教给英国人。

  克伦威尔的将军伯特兰德将桌上的米尼步枪子弹举起来,说道:“执政官,这是我们在葡萄牙战场上捡到的子弹。实际上,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在使用这种新式子弹。除了我们英国人还在用滑膛枪,他们都已经在使WWW·KA要N书SHU·COM”

  “而且他们都使用燧发枪击,淘汰了火绳枪。”

  克伦威尔从伯特兰德手上接过那颗子弹,看了看子弹上面的膛线划痕和中空的尾部,说道:“线膛枪?”

  伯特兰德点头说道:“能够轻松装弹的线膛枪!”

  伯特兰德举起桌上一把英国人制造的线膛枪,举起一枚铅制米尼子弹,轻松将子弹滑入了枪膛中。

  将枪管对准窗子,伯特兰德说道:“如果使用燧发枪枪机,我们二十息就能射击一次。”

  “很好!”克伦威尔说道:“马上开始生产这种线膛枪,我希望我们在葡萄牙的战士能使用和敌人一样的武器。”

  伯特兰德点了点头,又举起了桌上的迫击炮。将装有木质弹托的炮弹倒出迫击炮,伯特兰德将炮弹抛了抛。

  “执政官你看!”

  克伦威尔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叫曲射炮,执政官殿下。它使用爆破弹,可以轰炸壕沟中的敌人。”

  克伦威尔点了点头,问道:“你从哪里得来的?”

  “执政官,这是我们从荷兰人那里偷的。”

  克伦威尔听到这句话,笑了笑。

  虽然荷兰人把新武器防得很严密,但荷兰人和英国人在一个壕沟中作战,荷兰人每天把曲射炮架在英国面前轰炸葡萄牙人,不可能完全防得住英国人的偷窃。而对于英国的士兵们来说,为国偷窃,他们也丝毫不觉得羞耻。

  就算普通的士兵不偷,英国人安插在军队中的间谍也会偷。

  克伦威尔问道:“我们能生产这种武器吗?”

  伯特兰德点头答道:“我们能生产,执政官。割开爆破弹后,我们发现这种武器非常简单。以我们英国的手工业水平,大量生产这种武器毫无难度。”

  克伦威尔从伯特兰德手上接过曲射炮炮弹,看了看。

  “很好,有这两个武器,我们英国的军队将是世界上最强的铁军。”

  ####

  巨大的轰鸣声中,八台蒸汽机在锅炉的火力下轰轰然转动,带动着范家庄第一火电厂的两台发电机不停地切割电磁线。

  切割电磁线的发电机不断发出电力,通过火电厂的电线将电力传了出去。

  虽然是十二月的腊月,蒸汽机锅炉中散发出来的热浪却一阵一阵的扑面而来,热得人浑身出汗。李植只站了短短一分钟,就赶紧把身上的熊皮大衣脱下了。

  李植看着那台巨大的发电机,问道:“这发电机装机容量是多少?”

  火电站的站长大声答道:“回王爷的话,这每台发电机的功率是一千千瓦。两台就是两千千瓦。”

  李植的中学物理课本上早就普及了瓦特这个功率单位,所以现在火电厂的厂长和技术人员都能熟练地使用这个单位。

  李植算了算。

  以一户人高峰时候用三盏三十瓦白炽灯计算,两千千瓦的火电站能满足一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以一户五口人计算,这个火电厂能给五万人供电。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还要继续建设,装备更多的发电机和蒸汽机。”

  火电厂的老板大声说道:“王爷,如今我们定下的电灯安装费用是二两一个。每个月每盏灯定下的电费是五十文。这一台发电机每个月能赚一千六百多两银子,一年就能赚二万两银子。利润相当可观。”

  “我们火电厂后续订购的发电机和蒸汽机接下来马上就要到位了,现在的问题是愿意出钱装电灯的人没有那么多。”

  李植现在没有电表,电费的收取方式是按电灯泡数量收。家里每装一个灯泡,就收每月五十文的电费。

  天津如今的粮价大概是十文钱一斤,五十文钱相当于后世的十六块多人民币。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盏灯一个月用十六块多的电费,还是颇高的。

  李植看了看电力公司的总管,皱眉说道:“你们把安装费用和电费定的也太高了!”

  电力公司的总管听到这话脸上一白,赶紧朝李植作揖行礼:“王爷恕罪,我这就去改,把电灯安装费用和用电费下调三成。”

  李植举起桌子上的一个电灯泡,说道:“我们的电力事业是民生工程,是公共事业,怎么能整天想着盈利呢?按你们的收费,一个家庭每个房间装一盏灯,一个别墅装五盏灯,一个月岂不是要二百五十文钱电费?”

  “改!电费直接改为十五文钱一盏灯!电灯泡的安装费也要改,改到二钱银子一个。这样用电灯的人才会多,我们的范家庄才会明亮起来。”

  火电厂厂长和电力公司总管赶紧拱手喊道:“王爷圣明!我等领命!”

 


第九百三十一章 电报

  十二月三十日,山东济南,巡抚郑晖带着山东的百官站在电报站内,兴致盎然地等着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封行政电报。

  济南的大小官员都是兴致盎然,要见证这一个神奇的时刻。

  身材微胖的济南府知府拱手说道:“巡抚大人,我只听说戏曲中的奇人飞鸽传书,一日传信几百里,从天津到山东可以朝发夕至。但我还从未听说什么东西能几秒钟就能传输几百里的!”

  另一个高个的山东警察厅厅长笑道:“便是王爷曾发明了这许多神奇物事,那也都是我等凡俗可以理解的东西。比如那自行车,虽然神奇,但也还有迹可循。但是如今这电报机,当真就有些匪夷所思。”

  “从天津到济南六百里旱路,雇佣快马传信也要两天。王爷的技术员说这电报机几秒钟就能把消息在两地传输,我不相信。”

  “几秒钟就把消息传过来,那不是仙术么?”

  周围的官员们纷纷摇头,议论纷纷:

  “不可能,便是仙人腾云驾雾,那也要时间。”

  “几秒钟把消息传输六百里,我看不可能!”

  “王爷再神,那也是有极限,我看这次不一定能成。”

  众人正在那里议论,却听见郑晖旁边的一个文吏说道:“十一点五十九分了,还有一分钟。”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往窗外望去。果然,远处的钟塔上,时针已经快和分针粘在一起了。再过一分钟,就是天津往济南发报的时间。

  众人都停止了议论,一个个紧盯着那台电报机,要看那电报机会不会真的化腐朽为神奇,打出电报来。

  电报站中,顿时安静得能听到窗外的风声。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济南的众官们眼睛睁得越来越大。

  “咚!咚!咚!”

  最先响起的不是电报机的小印刷杆,而是济南城中的钟塔。外面的钟塔开始正午报时,敲响了清亮的钟声。

  济南府知府看着始终没动的电报机,叹了口气,说道:“果然,还是没有电报传过…”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那个电报机就动了起来。

  “嗒。嗒。嗒。”

  一个瘦削的官员猛地抓住了旁边一个官员的手,指着电报机吼道:“动!动了!”

  所有的官员都眼睛一瞪,盯紧了那电报机。

  在济南官员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电报机旁边的小印刷杆发出清脆的声音,在不断前进的小纸条上拉出一个个小点,又或是卡在纸条上,拉出一个个小直线。

  山东济南厅厅长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他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去看那电报机,却发现电报机确实是在打印信号。

  “神,神仙啊…王爷真的显灵了…”

  “王爷…王爷真是星宿下凡啊…”

  很快,一封电报就发完了。经过李植培训的电报员从电报机上撕下了纸条,开始在信号表上搜索各个信号代表的汉字,把那些点和线转换为一个个文字。

  很快,最终的电报结果就出来了。

  “午时已到,崇祯二十三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已结束,众卿便回家过年去吧!”

  看到这句话,济南府的官员们愣了好久。

  这是天津发过来的讯息?

  真的是一句完整的话啊,这电报线真的把天津的话传到济南来了?

  这也太神了吧。这封电报说现在到大年三十中午了,该放假了,这明显是刚刚发出来的讯息啊。济南的钟塔刚刚道正午十二点,这一眨眼的功夫,消息就从天津越过六百里到济南了?

  最后还是山东巡抚郑晖反应快,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喊道:“王爷圣明,我等已接到诏命!即刻开始放假!”

  经过李植这些年的普及,放假这个现代词汇早已经在一镇九省用遍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这电报是王爷的口谕啊。众官都是王爷的属官,就像收到圣旨一样,现在该跪啊!

  众人扑通扑通地跪在了电报机面前,一边压着满肚子的惊讶,一边朝电报机匍匐磕头,喊道:“我等领命!”

  “我等知道了!”

  “王爷圣明!”

  众人突然从电报机上受到李植的诏命,明显受到了一些惊吓,似乎感觉李植就在济南。众人趴在地上,许久都不敢爬起来。

  最后管电报机的小厮也跪了下来,跟着百官朝电报机磕头。

  济南的知府和警察厅厅长跪在地上对视了一阵,眼睛里满是见了鬼神施法的惊诧莫名,一时间仿佛世界观人生观被冲击了,已经说不出话来。

  郑晖拉了拉电报员的衣角,说道:“你别跪!你不用跪!你给王爷回电报去,就说王爷恩德,山东已经接到诏命,即刻起开始放假!”

  管电报机的小厮这才爬了起来,打开信号文字对照表,开始将郑晖的答复往天津发去。

  。。。

  天津郡王府的大殿右边,电报室内,天津的官员们围着电报机,等待着各省的答复。

  刚才电报机已经把电报信号给各省发了出去,现在只需要等答复了。

  过了一会儿,山东的答复第一个从电报机中打出来了。

  管电报机的电报员对照了编码表,大声唱道:“王爷恩德,山东已经接到诏命,即刻起开始放假!”

  天津的官员们也是第一次见证这电报机的神奇,一个个摇头晃脑的赞叹起来。

  “神!太神了!”

  “传音千里,真神仙手段也!”

  “这下子山东的事情无论巨细,都可以请示天津决策了。”

  过了一会儿,刚才发往辽东的电报也收到了回音,辽东巡抚郑元答道:“辽东省调运粮食路上问题很多,尚不能放假,今日下午六点才能放假。”

  又过了一会儿,李兴从扬州发回消息:“江淮省今日上午十点已经放假!王兄勿念!”

  短短几分钟,各省的情况就全部汇报到了天津。

  众官们围着电报机,仿佛是看到一个宝贝,一个个赞叹不已。

  李植想了想,说道:“李老四带着十五万大军在中南半岛征伐,每天耗费粮饷无数。如今财政部很缺钱。过完元宵,让辽东、山东、河南和江淮速速把今年的田赋运到天津来,不得拖延!”8)

  


第九百三十二章 红河平原

  正月初三,越南红河平原东部,距离河内五十里的一个小村庄内,被武士聚集在一起的越南农民们挤在一个小村庄内。

  这些越南农民拖家带口,大概有五百多人,挤在一个小村庄的三十多间茅屋内,一个个满脸的悲苦。

  许多人挤在一起,房间里满是汗臭味。很多妇女抱着孩子抽泣不止,一脸的不甘。

  这些越南农民,是被李植剥夺了农田,即将迁往大山中的越南人。

  李植既然占领了越南,自然就要把越南变成汉民族的土地。红河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和阳光都十分充足,是极为优质的农业区。这样的农业区,李植认为不应该由愚昧的越国人占领。

  李植要把越南人全部迁入山中,让越南人在武士的带领下在山区中开垦山谷。而红河平原的沃野,则全部由汉人耕作,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领土。

  第一年,李植就将从江淮省移民一百五十万到红河平原。有了这么多人,红河平原一带的汉人就会超过越南人的人数。以后迁移的汉人越来越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