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111部分

穿梭时空之1278-第111部分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准高兴,张弘范就是气的快吐血了。他看到一道火龙撞上一条小舟,接着一声闷响,周围的声音似乎都听不见了,然后巨大的爆炸发生了。不光将这艘小舟炸成了碎块,就连周边的几条小舟也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掀翻。离他们不远的张弘范,也感觉到一股巨风将自己推离船舷。

  “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东西!难道也是华夏社的吗。”张弘范看着眼前被逐一点燃的小舟,和掉落海水中惨叫的手下,喃喃自语。发生的这一切,根本让他无法接受。难道火炮也能飞到天上了?要是昨天有人跟他这么说,肯定会让他不屑一顾,可现在就在他眼前发生了。

  直升机不可能带已经拆掉了保险的火箭弹重新降落,只能全部使用。所以有些直升机在清楚目标后,在大海上盘旋起来,看着有落网之鱼的小舟,就是一发火箭弹下去。就算是打不中船,爆炸后的水压也能把落水的汉军震死。

  张弘范呆呆的看了一会,然后疯了一样的大声喊道:“快走,快走!所有船一起走!向着郁州岛开过去。只要上了岸,就无碍了!”本就吓的哆嗦的汉军们,拼命的操使着大船,费力的转向,然后向着不远处的郁州岛驶去。这海宁州和大海中的郁州岛,多年后逐渐淤塞相连,就成了现代的连港城,也就是张准最开始现代大宗采购时,交货的港口。

  张弘范敏锐的认识到,现在人在船上,船在海中,目标太大,容易被飞在半空中的火炮击中。但是上了郁州岛,不说有植被山脉,就是抓些老百姓,也能作为护身符。

  张准看到底下的船开始转向,同时船上的人开始大呼小叫起来,就知道这帮人想要跑。再看看不远处的郁州岛,傻子也知道他们的打算了。张准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过他们。所以张准立刻下令:“把所有火箭弹发射出去,目标就是逃离的最快的那几艘船。然后使用重机枪对各船进行火力压制,填装带有燃烧弹头的弹药。!”

  接着,Mi26m们在汉军惊恐的眼神中,快速的划过海面,然后将威力巨大的火箭弹发射向逃离的船。其中有一发火箭弹穿过木质船体后,在内部爆炸。更小的范围内,产生的杀伤力更大。于是这艘大船,就像是被一个巨人捏爆一般,碎裂成一片片碎块。更让剩下大船上的汉军绝望的是,他们看得分明,那艘大船分明就是大帅张弘范的座船。

  “所有船只降下船帆!在甲板抱头蹲下!所有船只降下船帆!在甲板抱头蹲下!投降者不死,俘虏军官有赏!”直升机上大喇叭发出了声音,同时从机舱内部的机枪也响了起来。一束束探照灯光照在大船和海面上。很快,有些大船上就重新发出了拼杀声,不过,这是汉军们在内斗,张准也乐的看热闹,要求不要去打扰他们。没有多久,这些大船都降下了船帆,汉军兵士们也都乖乖的听从指挥,集中在甲板上。

  米26的运载量在84人,机组成员5人。再经过升级成为Mi26m后,机组成员减少,只有驾驶员,副驾驶兼武器操作员,导航员三人。这样的话,一共可以装载81人。张准这次来是把所有直升机都带了过来,同时兑换了很多技能比较高的合成人士兵随行。所以有足够的人手来控制这些船只。直升机一架架的悬停在大船上空,然后机腹内的合成人士兵,通过绳索下降到船上,占领和维持秩序。

  张准有些害怕这些汉军会突然暴起伤人,但是这并没有发生。这些人非常乖巧的蹲坐在甲板上,听凭华夏军的命令。等到华夏军稳定局势,找了一个小兵问了一句才知道,原来张弘范的座船被炸了,所以这些人就死心了。张准接到消息,有些感慨。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上,张弘范可是灭宋急先锋,更是勒石记功,不可一世。但这个时空,却是死无葬身之地,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第一五九节郭守敬(1)


  沈东新走出宇恒记米铺,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熟络的跟周围店铺的掌柜,巡城的兵士打着招呼。不过他的态度很有分寸,既热情也有些敷衍,标准的生意人的嘴脸,不会给人留下太过热情的印象。在这大都城中,这样的商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一点都不显眼。

  在外面打了一圈招呼,沈东新踱着步子,走到不远处的一座茶房。可以看得出来,沈东新也是这座茶房的老客了,不待他走进来,小伙计连忙走出来,将他迎了进去。等到沈东新坐定,一盘盘的小菜和茶水也就端了上来。

  “各位听说了么,那华夏贼将河X南江北行省,呵呵,不知道将来如何喽。”茶房中,一个脸上有黑痣的生意人,旁若无人的说起话来。这句话一出,原本热闹的茶楼一下子安静了。有些胆小的人,连忙扔下一大堆纸钞,忙不迭的跑出茶楼。

  原本就处于高压态势的大都,在经历过几次惨败之后,市井之内的气氛就更加紧张了。虽然元朝没有统一的特务机构,但是枢密院和警巡院的暗探也是不少。要是被这些人听到,估计在场的都难逃一死。

  沈东新没有动,只是喝上一口茶,然后侧脸看了一眼说话之人,也没有说话。他有些奇怪,虽然元军几次兵败之后,底层的百姓对于蒙元统治已经不是那么有信心了。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这些,是真的不怕死吗,沈东新觉得不是。

  再看看那人,虽说是生意人的打扮,但是身体健壮,手指粗壮,眉眼间凶光直露。而且按照道理来说,现在这种情况茶房的老板应该出来阻拦了。可是沈东新看了一圈,平常应该寸步不离的老板不见了。

  应该是蒙元的探子吧,这是想要钓鱼呢,沈东新看了出来。就在这时,茶房中还有些顾客,可能是胆子大,或者懵懂不知,似乎想要跟那人搭话。茶房外,脸上带着刀疤的菜农,穿着蒙古长靴的仕子,怀中似乎藏有什么的东西的行人渐渐围拢过来。

  “诸位,如今这大元朝,大汗仁厚,百业兴旺,铁骑无敌,华夏贼只不过是趁着朝廷不备,侥幸偷袭而已!你这贼厮竟敢在这妖言惑众,今日老爷我就要把你送往警巡院,让你知道知道朝廷的厉害!”沈东新忽然站了起来,然后走了过去,一把抓住说话那人的衣领,将他拖拽出去。旁边那些人,看到这一幕,想要站起来,可再想想蒙元的残暴,一下子惊醒,纷纷默不作声喝起茶来!

  再说被拉出去的那人也懵了,自己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办法,能够把那些对朝廷不满的人抓出来。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却被不知道从哪跑出来的混蛋给破坏了,自己还没法明说。真是让他又气又怒,茶房外原本接应此人的蒙元爪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只好停了下来。

  这个两人推推搡搡的出了茶房,沈东新招呼米店伙计一声。听到自己掌柜的召唤,很快从店里出来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计,还带来了绳索,将说话那人捆了个结实。接着沈东新带着人,押着那人向着警巡院方向走去。

  目睹这一切的人,有的人眼中冒火,恨不得当场打死沈东新这个汉奸。有的人面无表情,只要有日子过,别人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有的人大声嘲笑起说话的那个商人,只要有人倒霉,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就觉得开心。

  只不过,人群中,有一个人似乎若有所思。那人正在茶房的雅座中,之前的喧闹他也听的清清楚楚。说话的那个商人,他也记得分明在哪个衙门见过。本来他也准备出来,将这事掩饰过去,省的不知道好歹的百姓受难。结果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沈东新的举动给打断了。本来,他也是很生气的,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似乎有点不对。

  “这米铺掌柜,往日也曾见过几面。只是普通的商贾,但为何今日要做这出头这事。”这人低声沉吟道,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当天午后,沈东新面色灰败的从警巡院回到米铺,那些看热闹的邻居有些奇怪。这沈掌柜不是拉着人去蒙古人来领赏去了吗,可是为什么一副倒霉的样子。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原来被沈掌柜抓到警巡院的那人,原来就是警巡院中的人。现在,人家要定沈掌柜一个私通贼寇的名义,沈东新把身上所有财物掏了个干净,才从警巡院出来。但是这事没完,人家发了话,以后会多亲近亲近。

  这下,大家伙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大部分都是幸灾乐祸,觉得这沈掌柜是拍马匹拍到马腿上,但也有心善的人,上门拜访了一番,替他想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一早,宇恒记米铺掌柜沈东新一个人站在茶房之外,似乎等着什么人。直到日上三竿,远处走来一人。看到这人,沈东新赶紧跑了过去,一下子跪倒在地,口呼:“郭同知,救命!”

  沈东新拜倒之人,正是蒙元火铳火炮监造,太史院同知郭守敬。昨晚,好心人给沈东新出的主意就是,找郭守敬帮忙。

  原因是郭守敬虽然仕元,但是对于汉人百姓还是多有照顾的。先前大都城中色目人和蒙古人四处找汉人小贩的麻烦,郭守敬便让他们在自己府前摆摊,久而久之,竟然成了一处集市。商贩们有心报答,可是又不知该怎么做。怕打扰郭守敬读书,商贩们闭口不言,不做吆喝,谈论价格也都是小声,成了大都城中奇特一景。

  所以,如果郭守敬愿意帮着沈东新去警巡院说一声,沈东新的麻烦也就是没事了。毕竟郭守敬现在负责整个大元的火器铸造,也算得上位高权重了。郭守敬正好每日也会在这茶房饮茶,沈东新这才如此行事。

  再说郭守敬,早上去了火器工坊转了一圈,刚准备到茶房喝点茶,吃点小吃食,顺便打听打听昨日那个米铺掌柜的情况。结果刚到茶房门口,就看见那个米铺掌柜一下子跪倒。郭守敬眉头一蹙:“这位是沈掌柜吧,不知道为何如此。”

  “小人昨日犯了大错,还请郭同知救命!”沈东新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接着将去到警巡院之后的情况说了一遍。

  郭守敬听完却不默不作声,仔细的打量了沈东新几眼,意味深长的说道:“沈掌柜,却不知你昨日是想要害人,还是救人。”

  沈东新一听,心中一顿。不过再想想此人所做的事情,也就了然了。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制造一个光明正大接触郭守敬的机会,至于他有没有看出来,倒也不重要了。想明白,沈东新站了起来:“郭先生果然名不虚传,今日一见,倒是把沈某看穿了。”

  郭守敬笑了笑:“我看沈掌柜气度不一般,昨日所为可不是你这样的人该干的。生意人是和气生财,哪有抓人去衙门的。现在,沈掌柜的可以介绍一下你的真实身份了?”

  “呵呵,让郭先生笑话了。沈某确实不是什么米铺掌柜,乃是华夏社情报委员会会长,受我华夏社社长张准所托,前来大都联络郭先生。”

  沈东新这一句话,将郭守敬震惊了。虽然不知道情报委员会会长是什么,但是能够被华夏社社长张准所托的,肯定不是什么普通人物。更惊讶的是,此人竟然就直接将自己的身份如实相告,似乎一点都不怕自己这个蒙元高官。

  “今日只是想见一见郭先生,可若是无事,想要结识郭先生这样的人物,怕是会被保护先生的蒙古武士怀疑。既然如此,那沈某就先行告辞了。”沈东新没有拖泥带水,深深的给郭守敬行了一礼,然后直接转身离开。他们在这说话,在外人看来,不过是沈东新跪地求援,郭守敬询问一番,然后沈东新行礼告辞而已。

  郭守敬仔细的琢磨了一会,转身若有若无的看了一眼身后,似乎有几个行人打扮的壮汉闪了闪,接着消失不见。郭守敬笑了笑,却是没有进茶房,抬脚向着警巡院方向走去。

  “掌柜的,今日所为是不是太过冒险了。”米铺中,一个伙计打扮的人对走进店里的沈东新说道。

  “不妨事,火器坊的情况咱们也清楚了。周边戒备森严,如果强行破坏,大都也不是其他地方,蒙元的力量在这最为强大,很容易造成伤亡。再说了,现在火器坊之内,懂得铸造火器的工匠很多。就算是能够将郭守敬杀了或者绑走,拿走资料,也不能保证蒙元的火器不发展。但是如果能将郭守敬争取过来,那下一步的事情就好办了。”沈东新摸了摸衣角,似乎想到了什么。

  大都发生这的一切,很快就会变成一份完整的报告,通过电波传送到大同的华夏社情报委员会,分析后传递给各负责部门,最后存档,若干年后过了保密期,才会再重见天日。情报工作就是这样通过一点点毫无关系的事情,最后连接起来。


第一六零节郭守敬(2)


  大都皇城之中,丽正门内,中书省不远处的一处偏僻的宫殿,周边没有四处巡逻的怯薛军,只有几个穿着便衣的精壮汉子充当门子。就算有些路过的中书省官员路过此地,也都是一路小跑,生怕被门内之人看到。这处宫殿没有具体的名字,其中之人没有具体的官职,但这里却是蒙元重要的情报机关。具体职责与宋朝的皇城司一般。所做之事,也与皇城司中的亲事官的职责相同。

  虽然蒙元没有明面上特务机关,但是对于情报和反间谍的重要性,任何上位者都不会忽视。于是在忽必烈成立元朝之后,学习宋朝建立了这样一个机构。不过此时蒙元的情报机关并没有实行统一负责制,枢密院与警巡院等也有自己的密探。可按照重要性来说,这处没有命名的宫殿,算是忽必烈直属的情报机关。

  这个机关的职责,第一是监视军队。通常在大都的侍卫亲军,驻防的探马赤军,甚至连怯薛军中都有探子,记录每天的活动情况详细上报,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

  第二是侦察民间议论。比如前一段时间蒙元屡次战败,政局动荡,谤议朝政者大有人在。这处宫殿内的探子逻卒四出,凡听到谁议论朝政者立即逮捕,前后为此下狱者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忽必烈要求,探子每十天最少要抓到一个,否则就要被打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