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126部分

穿梭时空之1278-第126部分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华夏社一共拥有3家机床制造厂,分别制造重工业,轻工业和兵器工业设备的机床,这样可以逐步填充华夏社的工业生产体系中具体单元。比如制造轻工业中的食品,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行业机械所需的机床,都需要轻工业机械制造厂来制造。又比如,机械制造厂原材料的来源地,制造钢铁联合体,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部门机械所需的机床,也是由重工业机械制造厂来提供的。

  张准将三家机械制造厂统统查看了一遍,发现问题不小。比如一些简单的轻工业设备所需的机床,华夏社已经能够制造出来了。可是一些复杂的,依然制造困难。华夏血脉系统现在能兑换的合成人,在技术水平上依然还是有着不足。好在一切都在慢慢发展,张准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接下来,张准去查看了具体的生产部门,特别是武器制造。暴雨行动虽然完成了,可是忽必烈向四大汗国的召集,让一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斗在所难免,华夏军不能一直依靠张准从现代时空去采购武器。一旦穿梭和物资出现任何问题,影响是灾难性的。

  现在华夏社的兵工厂,已经开始试运行,生产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武器装备。比如手榴弹和子X弹,这些消耗品是华夏军最需要的。像是54式手X枪所需的51式手X枪弹,56枪族使用的1956年式7。62mm步X枪弹,53式重机枪使用的53式枪弹。虽然质量上还有些问题,品控还做不到良好,只能当做训练弹来使用,可有了开始就好办了。当然,这些弹药内部填充的发射药和炸X药还是需要张准在现代采购。不过华夏社的化学工业也正常逐步发展,百分百的本时空制造也不会太久了。

  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正在努力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56枪族,以及华夏军所用的其他的手X枪,重机枪。至于迫击炮和122榴弹炮那就只能等下一步了。现在华夏社的工业生产,还是需要时间和人才来慢慢堆积,不可能一蹴而就。

  看了这么多,张准心里稍微有了点底,他已经在这个时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就算是现在张准不能够进行时空穿梭了,凭借那些机械,技术和已经锻炼出来的人员,华夏社也不会崩溃。

  有了机器和武器,还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张准重视的教育的原因。不说原先大同,太原,银川等地的学校早就已经开始授课,就算是刚刚打下来的陕X西,河X南江北,四X川也开始逐步推开学校教育了。

  张准没有一口气的将现代的教育体系在这个时空推开,还要考虑华夏社时空的实际。小学一共有3年,主课有儒家简单的经和典,算学,以及简单的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课程。3年之后,考试通过进入中学,还要经过3年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初步理解这个世界的原理和本来样貌。

  最后,中学毕业,学生可以选择进入专业学校来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像是农学,警察学校,机床技术工人学校等等,也可以选择考试进入综合大学,进行各学科具体的理论研究。技术学校和大学都需要用4年来攻读和实习。

  其中小学和中学是华夏社规定的义务教育,任何人都必须保障适龄的孩子能够读书。这主要说的是孩子的家长,有的贫苦家庭,孩子也是重要的劳动力,这些就需要华夏社来做工作了。从一开始,华夏社的教育就是不收费的,学生在学校还能够吃一顿午饭,为的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了,现在除了小学之外,其他的还只是个搭了个构架。但是只要能够将学校教育坚持下去,张准决定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来培养一批属于华夏社自己的各类人才。等到第一批人才毕业的时候,也就是华夏社在这个时空彻底成就霸业的时候。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扫盲运动在华夏社境内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扫盲一般都是在夜间进行,因为百姓们百姓都有活要做,不可能放下活来学扫盲。再加上扫盲的师资力量主要由合成人教师,华夏军合成人战士,已经完成扫盲的战士,行政系统人员构成,他们有本职工作的,那就只能晚上抽出空来教百姓识字了。

  扫盲的课程比较简单,只是分为国文和算学,普通话。目的是为了让百姓们能够识字,掌握日常所需的文字,简单的算数以及普通话日常交流就可以了。每一个扫盲夜校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分成几个班,每天轮流教授同样的课程。如果百姓感觉掌握了这个班课程,那就进入下一个班继续学习。这样的好处是,百姓们如果因为某些事今晚不能来,那下一次继续听,班级中讲的还是那些课程,不会落下。

  关于扫盲,张准没有使用用强制力才实施,而是用利相诱。张准可不想跟当年的王莽一样,急功近利之下,被百姓们推翻。华夏社规定,完成多少识字任务,就可以获得多少福利。这在之前的华夏社领地内已经得到很大的实施,穷了一辈子的百姓,只要能够获得利益,别说是识字,就算是拼命他们也干。

  现在老华夏社境内的百姓,经过几个月或者一年多的扫盲,已经能够识字算数了。更重要的是,有了文化,开启了民智,百姓们不再愚昧,破除了学阀的知识垄断,未来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少数家族,学派的天下。

  期间也有困难,比如各地的方言,交流都不行,怎么进行教育和扫盲。比如人口太过于散步,很多百姓居住在深山和偏僻的地方,华夏社没有力量在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进行扫盲和教育等等,这些问题就要靠其他的行政手段配合解决了。

  撤村并寨,建立基层行政机构,改造定居点,修建道路桥梁等等手段一起,才能够完成张准心目中的各种计划。比如在四X川,因为多山和地形崎岖,瘴气多发的原因,很多土地得不到开发,百姓们就分散居住在坡地和盆地中,让文化经济交流十分苦难。如果没有路,一切都是空谈。

  张准边走边记录,将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等到开会的时候与华夏社具体的部门进行商谈来解决。就在这个时候,许久没有动静的华夏血脉系统再一次主动发声了。在华夏社占领了这么多的新增领土和人口数之后,华夏血脉系统终于升级到第七级。张准打开系统,开始查看具体的改变。

  第一,运输重量从302400吨,增加到了10万吨,而不是以前的5倍。看来系统的穿梭重量不是没有底线的,但是张准没有在意,十万吨是什么概念,如果全部是粮食的话,现代华夏十几亿的人口,一天所消耗的粮食40万吨,张准穿梭4次就够了。

  第二,储存空间同样增加到十万吨。

  第三,开启时空流速自动控制系统取消,统一为华夏社时空5天,现代时空1天。这项改变让张准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了想,张准觉得是不是时空流速的频繁变化,对于现代时空和本时空会造成什么影响?还是会发生什么事情,系统希望张准快速发展华夏社时空,而尽量少在现代时空停留?这一切都是未知数,除了上次张准自身时,系统主动与他交流,其他时候,不管张准怎么互换,系统都不会与他交流。

  第四,合成人模板升级成中级高阶技能,中阶高阶技能模式下血脉点统一为30点每人,其他技能等级的合成人,中级中阶为20点,中级低阶为15点,初级高阶为10点,初级中阶为5点,初级初阶为1点。单次兑换十万人以上的,中级合成人统一价格为10点,低级合成人统一价格为5点。

  合成人属性调节系统增加多重属性合成,如之前行政合成人,可具体培养其管理,财务,文书,统计等具体才能,现在可以让合成人同时拥有管理,财务等技能。

  同时可以兑换历史人物模板的合成人,比如兑换岳飞,他只拥有岳飞的所有军事技能和系统添加的现代战争只是,而没有岳飞作为南宋军官的记忆,只不过每一个历史人物合成人只能兑换一次,同时价格不菲。这个就比较使用了,张准现在正愁发展的速度,和华夏社的底蕴呢。

  第五,实物兑换系统,在现代时空的科技水平下的兑换,系统重新定价。同一件物品,现代时空的价格与系统的价格比例为,1:3。张准决定,这还是逼着他与现代时空交易呢。至于资料,还是没有固定的价格,有高有低,张准决定以后研究,继续看了下去。

  第六,超级工程系统升级,宿主可花费上一级别九成的血脉点,系统帮助建设华夏社时空科技水平之上的各种工程,如,房屋,城池,隧道,桥梁等。像是上次修建的四条公路,需要6个月,五千万血脉点。这次相同规模下,只需要四千五百万血脉点就够了。

  第七,合成人培养中心升级,价格800万血脉点,一年可制造100万本级最高技能的合成人。张准有些想笑,难道这是团购吗。如果兑换合成人,十万人以上,中级合成人可以用10个血脉点兑换。100万合成人也就是1000万血脉点,使用培养中心来培养,就少了200万血脉点。不错,省一点是一点,张准心想。

  第八,时空通讯系统升级,宿主可携带系统定制手机,两个时空可自由通话和视频。(系统自动删除关于本系统,华夏社时空内容,除系统通讯装备,任何装备往返两个时空,则自动泯灭。)额,多了一个视频通话通能,也好,不然经常看不见边雪,张准也挺想她的。

  第九,物资运送掩护系统升级,在现代时空100公里以内肉眼,以及卫星无法观察物资运送。华夏社时空,系统将自动安排符合逻辑以及本时空科技的运输工具是运送物资给宿主,单次一万血脉点。终于有一个涨价的项目了,为了现代时空家人的安全,张准是肯定需要这项服务的。

  本次升级后,血脉点余额一亿一千万血脉点,下次升级需要领地300万平方公里或者血脉点10亿点。


请假两天


??????????????????????????????????


第一八三节科考


  张准一边琢磨着升级后的系统,一边坐着车回大同的华夏社总社。他这么着急赶回去的原因是,文天祥以及刚刚从海宁州乘直升机而来的郭守敬有急事求见他。虽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出于对两人的重视,他还是打断了视察之旅。

  回到总社,文天祥和郭守敬已经坐在他的办公室了,看到张准回来,两人赶紧站了起来。文天祥首先开口。

  “张社长,听说贵社的第一次科举即将开始,不知道是否方便透露一下科举的范围,江南各地若有学子前来,能否同贵社境内学子一同赴考?”文天祥吞吞吐吐的将来意说明。

  旁边的郭守敬也面带笑意的说道:“见过张社长,郭某初来乍到,本不该多话。可自从前金灭亡,蒙元伐宋,天下的读书人生路就已经断了。刚刚听文丞相所说,贵社每村均有学馆,这本是好事,可如果此次科举所考的乃是贵社所教授的天文地理之法,那着实有些不太公平。

  华夏社若有平天下之志,也须有心怀天下之气度阿,在这里,郭某恳请张社长,还请为天下学子留一条生路。”

  郭守敬和文天祥深深的对着张准鞠了一躬,然后等着张准的回话,也不起身。

  张准知道了,为什么这两个人这么着急的求见自己,原来是为了各自的学派而来,文天祥身后的南派儒学,郭守敬出身的北方邢州学派。

  估计是郭守敬来到华夏社,听说文天祥在这里,作为北方儒学的代表,自然要来拜访一下文天祥。而文天祥知道华夏社的科举即将开始,又知道华夏社现在开办的学校所用教材与以往学子所读的不一样。郭守敬的到来,为了南北儒学的未来,让两人一拍即合。

  不过这也没什么,张准并未生气,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自身的利益圈子,再说了华夏社可以马上打天下,不可能马上治理天下,还是需要天下读书人的。

  “两位还请起身吧,来听我给二位解释一下。来,请坐。”张准扶起二人,又请他们坐下,详细的解释起来。

  “这一次的科举,并不限定应试学子的户籍地,只要愿意来参加科举的,我们一律欢迎。当然,肯定也要通过背景审查,万一有蒙元的探子进入考场破坏,那就是是大麻烦了。

  至于二位担心的科举所考内容,那就更不必担心了。这一次科考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从老式的儒学人才中选拔官员,然后加以培训,最后再进入华夏社合级部门工作。

  所以这次科考,所考主要内容,还是儒家各部经典与算学,占据考卷内容七成,另有地理历史,占据考卷内容三层。就算这三成,考试之前,我华夏社也会发放书籍,帮助学子熟悉和诵读。”

  郭守敬心里松了一口气,如果说北方学子在儒学的修养不如南方学子,那在算学上那就比较拿手了。

  这也是有原因的,从辽,从宋,汉人学子对于统治者最大的作用就是算学了,儒家典籍反而没什么用处。既然算学能作为进身之阶,那北方学子自然擅长。

  文天祥当然也不担心,北宋中期以后,随着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州县官学日益普及,形成了书院和官办学校相互配合的局面。

  等到宋室南渡之后,儒学在南方各地开枝散叶,落地生根。不说各种州县官学,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书院又进入复兴的阶段,江南各地书院在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

  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备。

  在南方的湖广、江浙、福X建、四X川等地区,南宋曾经统治的大部分疆土都遍布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等。特别是福x建,是理学闽学的发源地,江x西先后有周敦颐和朱熹在那里开展教育活动,因而带动了书院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