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梭时空之1278 >

第50部分

穿梭时空之1278-第50部分

小说: 穿梭时空之12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进行各项建设。

  在大同城内,最先进行的就是道路施工。虽然大同城里的居民比城外农民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但也还是有穷人的。大同城内百姓有将近20万人,其中破产者和无产者就有10万人,这些人平时只能依靠打打零工和借高利贷来勉强度日,这下张尧以工代赈的政策一来,基本上能动的穷人都参与进来了。

  张尧在城内各处发布了告示,参加道路改造的居民每人每天都有粮食和铜钱可以领取。其实这段时间,张尧已经通过一些途径将华夏寨制造的华夏铜钱输送到了大同世面上,有了造币机,华夏寨在铜钱制造的速度和质量都上来了。虽然大同百姓以前没见过什么华夏铜钱,不过他们也不傻,含铜量不低的华夏铜钱跟元朝发行的纸钞相比,信用更好,所以他们也就认同了。。

  工人的问题解决后,首先就是修整主干道的老旧石板路,这些路很窄,地面也坑坑洼洼,到处积水和污泥,最早还是北宋时期修建的,现在已经破烂不堪了,而后基本没有修缮过。张尧决定要进行拓宽,怎样也要达到左右宽20米的宽度,另外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大同的人口多了许多,这样就造成了有些地方应该有主干道但是却没有的情况,这次修建新的主干道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不过拓宽和重新修建主干道必然牵扯到一些居民的房屋问题,张尧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这么居民送到那些被接收的蒙古官员家中临时居住。居民们倒是没什么意见,第一蒙古官员的家总比他们的好,第二华夏寨承诺将来给他们修建新房子,第三,原来是商铺的,将来也会重新修建临街的商铺,面积只会大,不会小。再说了,1278的老百姓还没养成跟官府讲条件的习惯,给你临时居住的地方就不错了。

  华夏寨的建筑师最先开始进行测量,然后百姓们在华夏寨建筑工的带领将路边的房屋全部暴力拆除,还有路面的石板全部挖开运走,再进行深挖作业。虽然这次没有使用大型机械,但是10万劳动力在一个不大的城池里施工,速度也不慢。很快几天主干道的雏形就出现了,地基被挖成了深沟,在工人们的指导下,百姓们用白灰黏土铺垫路基找平之后,用大石块夯实,再在上面铺设一层碎石块,碎石块是从城外的石场直接拉来的,整个工程最困难的就是这一步,不光是华夏寨在大同城内的马匹,就是百姓家的牲口也被张尧他们雇佣来运送碎石。铺设完厚厚的碎石后,建筑师在路边打下了一根根小木桩,然后用绳子拉了起来,用来确定路面的宽度、边界。最后就是水泥的铺设了。

  “老三,你说这帮人这么好心?给咱们修路?你们他们图个啥。”在劳动的人群中,一个中年人对身边人说道。

  “我哪知道,不过看样子,这帮人是不走了。你没看见吗,之前他们连朝廷,不,蒙古人的十几万人都打败了。我还听说他们他们要打到大都。这路修修也好,这都多少年没人管过了,不下雨还好,一下雨根本没法走人。”那人口中的老三一边埋头将水泥覆盖到路基上,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

  浇筑完水泥后,还得要进行养护,不然要不了多久这路就得开裂,盖上稻草,浇上水,得过上好几天才能使用。这时候张准的大军已经战胜了綦公直率领的军队,在白登进行修整了,张二水吴迪率领的草原方面军也将第一批缴获和归降的思勤部落也到达了大同和草原交界处,张尧和高锦派出了接应队伍和物资,不过他们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大同城的建设上。

  完成了大路的拓宽和修建,张尧也没让修路大军闲着,小路按照大路一半的宽度进行拓宽和增加新建,其他一切按照大路的标准来修建。

  更更重要的是连通全城的下水道建设,要求跟华夏寨在各村以前修建的一样,标准就是能走人,紧急情况下能进车,这没什么说的,就是挖挖挖。大同城居民对下水道这种东西也不陌生,唐北宋时期城池之中都会有简易的排水设施,只不过华夏寨的工程更大一些。这几天大同城被华夏寨搞成了一个大工地。贫民们可以赚到钱,同时还能对落后的基础建设进行补课,大部分的人都感到满意。

  同时华夏寨还进行了房屋改造的前期宣传和登记,居民们只要报名,将来就可以获得华夏寨的帮助来翻建新房子。这不是免费的,华夏寨承担5成,剩下的5成他们以后会被介绍到华夏寨各个工厂和商队工作,每个月扣除一点工资还钱。当然,也会有人不想欠钱,或者觉得自己的房屋很好,不需要。不过那样也就失去了在华夏寨工作的机会。老百姓不傻,特别是那些没有经济来源,同时家中破败的人,房屋和工作捆绑起来,他们为了工作也会申请翻建新房的。

  张尧曾经问过张准,为什么要帮助这些居民来修建新房,要知道城外的村子的修建关乎到华夏寨整体规划,所以才进行移村并寨。可是大同城内的整体规划还是有的,就算房子破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觉得这有点面子工程,得不偿失。而张准给他的回复是,第一,要通过大同城的翻新来促进华夏寨几个小工厂人员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泥厂。第二,要让大同的居民接受华夏寨的统治,不光要有强大的武力,在民生上也要给居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不然在华夏寨的统治下和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一样,这让他们怎么拥护华夏寨。第三,城市环境的好坏,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居民的心情。当然还有一点张准没说,只要居民们对他张准拥护,血脉点每个月就源源不断的产生,现在花点钱算什么。

  除了在建筑上的修建,高锦还带来了一些医生药品,教师来支援大同城。医生们走街串巷的为大同居民免费体检和治疗,很多在1278看来是绝症的疾病,在现代药品的强大功效下,一个一个的被治好,所以要说现在华夏寨什么人最受欢迎,无疑就是这些医生了。另外,就算是在大建设的情况下,华夏寨还是将每家的儿童都集中到了以前大同路的衙门里开始教育,中午华夏寨管饭,这让很多年纪都十几岁,能算劳力的青少年都想来,张尧想了想,还是同意了,他觉得张准说的一句话很对,改变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就这样,虽然只是短短不到十天,但是在张尧的努力下,大部分的大同居民慢慢接受了华夏寨的统治,虽然谈不上拥护,但至少不敌视了。接下来的各项工作还需要时间来完成,不过张尧有信心将大同建设为华夏寨新的中心。

  张尧在城内主持工作,而高锦就是在城外工作了。只靠着一帮子民兵,他竟然也将大同城西方和北方村镇全都占领了。当然主要是因为高锦从大同城防守的1000军队那借来的一门迫击炮,一炮下去,什么村丁镇丁都撒开脚丫子跑了。这样一来,华夏寨就彻底占领了大同城四周的所有村寨城镇。算上大同城,和之前大同南方东方以及华夏寨的人口,张准所拥有的人口达到了89万人,要知道,1278年总人口也不多6000万人左右,这还是算上了元朝疆域内所有人口数。同蒙古人,甚至和南宋苟延残喘的南宋朝廷相比,张准现在还很弱小,但是依靠着这些人口,和现代的科技物资,张准终于可以不用偷偷的发展了。

  因为摊子铺的太大了,所以新加入的村镇还没有进行移村并寨,但是人口的统计和情报的收集也开始进行了,等到战争结束,张准回来就立刻开始建设。同时高锦和张尧一起进行的一项工作就是打击那些为富不仁或者罪大恶极的地主,土匪。以至于华夏寨最早的几个村子里,只留下了那支作为机动巡逻的卡车巡逻队,其余的民兵全部都拉了出来,歪歪扭扭的骑着马,或者坐着马车在各地行动。被欺压许久的百姓们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还震住了一批蛇鼠两端的人。

  总之,在张准离开华夏寨的日子里,依靠着他之前一直锻炼的行政队伍,华夏寨在新并入的势力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统治机构。等到他回来,一个崭新的华夏寨将出现在面前。


第六十六节鱼肉的逆袭(1)


  这些天南部草原的蒙古部落处在风声鹤唳之中,可能几匹野马跑到部落的牧场范围内,都会引起大批骑兵的追捕。原因当然是张二水和吴迪的那一批骑兵在草原做的好事,不光杀烧抢掠还污染水源,说实在的,杀烧抢掠还不至于让蒙古人这么大动干戈,但是污染水源这事就严重了。蒙古牧民是逐水草而居,如果没有了水,那一切无从谈起。部落头人和那颜们一边组织人手围剿华夏寨骑兵也一边向大都求援,此时行使已然在路上了。

  在与大同相交界的草原,四王子旗算是最大的部落了。控弦之士不下5万人,整个部落人口在15人左右。虽然这是由中小部落组成的联盟性质的松散部落,但是也不容小觑。此刻,组成四王子旗的部落中最大的部落首领,同时也是四王子旗那颜松仁那正在大帐之中与周边所有部落的头人商谈如何绞杀华夏寨骑兵之事,当然,在他们眼里就是绞杀马匪。

  要知道,那颜可不是一般的首领。成吉思汗建国后,建立千户制,将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划分为95个千户,由大汗分别授予与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首领),使之世袭管领。千户下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下为十户。千户作为基本军事和地方行政单位,取代旧时的部落或氏族结构。牧民们都在指定牧地居住,不许变动。国家按千户征派赋役和签调军队。蒙古汗国的最高统治集团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庭”,那颜对大汗和诸王处于绝对从属的地位,高级那颜还参与选举大汗、商议国策、通过赏赐和战争中的掳掠,那颜拥有大量的牲畜、财物和奴隶。建立特殊功勋的那颜,还被授与种种特权。而松仁那的祖先正是那95个千户之一,凭借着这个身份才逐渐拉拢了几个中小部落,组成了四王子旗。也正是如此,松仁那在周边部落头人面前,一直是霸主的存在,也是元朝统治这片区域的核心力量。

  之前四王子旗准备抢夺华夏寨草原商队时,如果不是那几个部落头人,武士都获得了好处,他们肯定是不愿意同四王子旗发生纠纷的,因为松仁那有太多理由收拾他们了。果不其然,这次记仇的松仁那没有放过这次机会。

  “格根,特木尔,宝力德,听说你们的部落现在很不错,跟大同的汉人贸易往来不绝,发展的很快呐。那就这样,你们三个部落的骑兵集中在一处,在草原上巡逻,你等部落的安全就交由我四王子旗负责,可好?”松仁那坐在上首,双手扶膝,身体微微前倾,死死的盯着下面众多部落头人中的三人。

  “这个不妥吧!”松仁那口中的格根,特木尔,宝力德没想到松仁那这么说,部落安全交由四王子旗负责?说的好听,到时候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恐怕到时候四王子旗又要多几个部落了,当然部落的头人肯定不再是他们了。三人中脾气最为火爆的宝力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其余两人都还来不及阻拦。听见他这么说,心中暗暗叫糟。

  “有何不妥。”松仁那缓缓的站了起来,大帐之中的气氛慢慢凝固了。有眼尖的头人似乎看到账外人影绰绰,怕是有不少人在外面。

  “尊敬的那颜,宝力德昨晚跟我和特木尔喝多了,在说胡话。一切就按照那颜的吩咐,另外我等三人早就仰慕大都的繁华市井,此战之后我等便居家搬往大都,到时候路过四王子旗,还请那颜行个方便。”三人中年龄最大的格根连忙站来,说出这一番话来。将账内所有人包括松仁那都吓了一跳。居家搬往大都?大都是好,但哪里比得上在这草原上做个土皇帝。大部分的部落头人,面露讥讽,只有少数的头人心中赞叹格根的当机立断。特别是宝力德更是要再次说话,只是被特木尔死死的捂住嘴巴。

  松仁那的惊讶只是一闪而过,不过随即心中大喜,接着面露笑容,笑道:“格根兄弟这是什么话,难道你等不做头人便不是我松仁那的朋友了,到时候说一声,我四王子旗定然安排周到。那三位就赶紧回部落安排吧,我四王子的5万骑兵已经集合完毕。到时候你等的骑兵在草原中与其纠缠,我四王子旗骑兵攻其不备,定能一举剿灭这帮该死的马贼!”

  格根,特木尔,宝力德只得走出大帐,叫上护卫,骑马往部落走去。宝力德气哼哼的对格根叫道:“格根,你若是仰慕大都的繁华,你自己去便是了,为何拖上我和特木尔。”一句话没说话,一旁的特木尔啪的就是对着他一耳光:“你这蠢驴,要不是看在你我二人自小相识,今日懒得让格根大哥救你!你且回头看看松仁那的大营!还有,格根大哥,我等真要舍弃那部落,去大都做个闲人?”

  宝力德被这耳光抽懵了,下意识的回头看看,只见松仁那的大营中光是披甲之士便有一两千人,营盘外还有骑兵来回骑巡,这让他很疑惑:“为何我等来的时候不见这么多的兵士,松仁那在我们面前摆这威风有何用,有本事跟马匪横去。我不去大都,我要留在部落。”

  特木尔气的还想给他一巴掌,但被格根拉住了。格根淡淡的看了一眼宝力德,开口说道:“我要不是用这话稳住松仁那,今日我等三人便死无葬身之地了!”宝力德听到,不屑的笑了笑,在他看来,松仁那可不敢无辜杀死非他部落的头人,正准备出言反驳,就听得身后一声惨叫,回头一看,原来是留在大帐中一个小部落的头人已经是人头落地,护卫们也被四王子旗的兵士们一拥而上,转眼间便死伤殆尽。

  特木尔和宝力德看到此景,都吓出了一声冷汗,连忙给格根道谢,格根却依然是脸色难看,看到两人不解,格根只好再说到:“你以为我等三人这就没事了?错,我们前往大都的路上,估计有不少马匪在等待我等呢。”一时间,特木尔和宝力德心若死灰,左右都是死,放在谁身上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