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175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75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磕头如捣蒜,纷纷向袁旭告饶。
  摆了下手,袁旭吩咐几名夜刺:“带至岳丈灵前,开膛破肚,取其心肝斩其头颅,告慰英灵!”


第396章 此计太毒
  甄逸身死,张夫人大病一场身子虚弱。
  袁旭又不能把甄宓一人丢在太行,派人将此地之事传报邺城,他则暂住下来。
  太行山的晚上是清冷的。
  到达太行之时冬季已经过去。
  陪着甄宓留在太行,袁旭感受到许久未曾享受过的平静。
  没有战争,没有杀戮。
  太行山就像是个宁静的世外桃源。
  呼奴邪和张燕几乎每日都会前来拜访,袁旭也是喜得与他们谈论天下大事。
  高谈天下,张燕和呼奴邪完全就是听众。
  他们并不知天下将会如何,只是越发觉着袁旭把事情看的通透。
  又一次把张燕、呼奴邪送走,袁旭来到甄家后院的花亭。
  坐在花亭能看见四周环抱的群山。
  夕阳残照,群山上萦绕的雾气被镀上薄薄的橘色。
  “公子!”亭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袁旭听见甄宓轻声的呼唤。
  甄宓和念儿一前一后站在亭子下。
  甄逸的死,给甄宓带来打击不小。
  许多日子过去,她的脸色还是一片灰白。
  微微一笑,袁旭说道:“甄姬怎的来了?”
  “恰从此处经过,见公子坐在亭上特来说说话儿。”上了亭子,甄宓向袁旭欠身一礼。
  “岳母可康健些?”袁旭说道:“早间某去探望,见她脸色已是红润许多。”
  “蒙公子记挂,母亲康健许多。父亲走了,母亲若在太行,我这心里……”甄宓眼圈又红了。
  “甄姬不必多说。”袁旭说道:“岳母一人留在太行,莫说甄姬某也于心不安。不如将她接到蓬莱,你我日后好生尽孝!”
  正打算向袁旭提及此事,他却主动提起,甄宓便不再多说。
  “夕阳真的好美!”望向天边残霞,袁旭说道:“难得近日闲暇,某觉着残阳好似比往日更耐看了许多。”
  “公子是太累了!”跟着甄宓上了亭子的念儿说道:“没见过像公子这样的人儿!”
  念儿语气中透着几分嗔怨。
  甄宓微微一笑并没言语。
  袁旭则问道:“某又怎了?何时开罪了你这丫头?”
  “得了蓬莱,公子在岛上住过几日?”念儿嘟着小嘴说道:“整日领军厮杀,害得小姐天天提心吊胆。袁家如此之大,莫非除了公子再无可御敌之人?何事都须公子前往,时日久了还不得累死?”
  “这丫头是心疼公子呢。”甄宓笑道:“鬼精灵的很,近来说话也学会拐弯抹角了!”
  “都是甄姬调教的好!”袁旭说道:“只是口齿如此伶俐,日后如何寻得婆家?”
  提起给她寻婆家,念儿俏脸通红地说道:“我才不要嫁人。我要跟着公子、小姐,一辈子也不离开!”
  袁旭与甄宓相视一笑,甄宓打趣着说道:“女孩儿家不嫁人如何使得?要不我给你做个主,日后跟了公子做个偏房如何?”
  念儿脸颊越发红了,低下头说道:“小姐也是打趣我,念儿生的卑贱,得公子、小姐如此厚待,怎敢有非分之想?念儿只盼着能伺候公子、小姐,便是心满意足!”
  见她脸颊通红,袁旭说道:“甄姬莫要逗趣念儿,某将她当做妹子,怎肯僭越了礼数?待到念儿将来嫁人,必是以小姐之礼出阁。”
  念儿没再吭声,脸颊红到了脖子根,两只小脚不停的相互搓弄。
  残下的夕阳消失在山尽头,大地尚未昏暗太阳却已不见了踪影。
  袁旭到了太行,因甄宓母亲身体抱恙而耽搁下来。
  青州一带也不消停。
  海贼管承、郭祖避开蓬莱海盗,沿着青州海岸四处抢掠。
  辛毗传来急报,袁谭虽不放心邺城,却只能向袁绍辞行,返回青州剿灭海贼!
  袁谭离开,马飞担心留在邺城袁尚将对袁康不利,带着袁康随同袁谭出了城。
  因兄弟相残激怒袁绍,袁熙被迫回返幽州。
  甄宭与之随行,董晴却被留在邺城。
  外面也是安排了几个眼线,董晴已得知袁旭赶往太行。
  腹中胎儿夭折,董晴对袁家早已只存恨意。
  袁熙被赶回幽州,她并没有半点惋惜,只盼望着袁旭晚些回来,袁尚可趁着此时早做谋算,最终与袁旭斗个两败俱伤。
  坐于屋内绣着一方丝绢,想到袁熙被整回幽州,将来袁尚、袁旭也会两败俱伤,董晴得意的哼起了歌儿。
  袁谭离开邺城,不甘心就此失败的袁尚将逢纪唤到住处。
  “显庸在父亲面前首告,我等所行之事父亲已是尽知。”袁尚说道:“莫非从此之后,某只能任人摆布?”
  逢纪低垂眼睑没有言语。
  “逢公因何不言?”袁尚露出怒容,向逢纪问道:“莫非某已失宠,逢公便欲离某而去?”
  “公子想的差了。”逢纪说道:“某曾得罪长公子与五公子,若他二人得了河北,可有某容身之地?”
  逢纪如此一说,袁尚脸色才好了些。
  “逢公以为,某可有翻身余地?”
  “毫无余地!”逢纪摇头叹道:“袁公此次怕是对公子失望至极!”
  袁尚面如灰土,坐在屋内半晌无言。
  有刘夫人帮衬,他本应最有希望继承河北。
  袁康跑到袁绍面前告了一通恶状,从此之后,他便再也无缘河北之主!
  “只有一个法子。”逢纪迟疑着说道:“或许此计可行。”
  “是何良策?”袁尚欠身问道。
  嘴唇动了动,逢纪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出口。
  他向袁尚拱了拱手说道:“此计太毒,某劝公子莫要为之!”
  丢下这句,逢纪起身行礼说道:“公子宽心,某且告退!”
  “逢公……”见逢纪要走,袁尚连忙开口挽留。
  可逢纪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
  目送逢纪离去,袁尚嘴巴微微张着,满脸的失落。
  此时袁绍书房。
  郭图与袁绍相向而坐。
  自从袁康首告袁熙、袁尚,逢纪就极少前来。
  每日陪着袁绍的只有郭图一人而已。
  “某觉着近来身子骨越来越差。”袁绍说道:“历经官渡、仓亭两场大战,袁家已是大不如前,理应早日择人继承河北!”


第397章 河北继承人
  青州沿岸。
  由于蓬莱海防稳固且有天海营坐镇,海贼不敢骚扰。
  其余地区则是海贼肆虐,时常遭到袭掠。
  众多海贼之中又以管承、郭祖两股势力最为强横!
  袁谭不在青州,辛评、辛毗集中军力防御曹军,却忽略了沿岸的海贼。
  毫无归属的海贼,根本不理会沿岸究竟属于曹军还是属于袁军。
  但凡可抢之处,他们一个也不放过。
  遭受海贼袭扰,沿岸百姓苦不堪言。
  回到青州,袁谭快马加鞭赶往平原。
  平原县城,一身风尘的袁谭坐在厅内。
  辛评、辛毗以及一众将军,分别坐于前厅两侧。
  “臧霸进击青州,我军多在内陆布防。”袁谭说道:“竟是忽略了管承、郭祖等海贼。而今贼人袭扰沿海,你等可有法子?”
  “管承、郭祖等人为恶沿海多年。”辛毗说道:“其啸聚海贼数以千计,将之歼灭并非易事。”
  袁谭脸色铁青。
  镇守青州多年,他怎不知海贼厉害。
  邺城形势纷繁复杂,他却因海贼劫掠不得不返回青州。
  多事之秋偏偏祸事不绝,屋漏偏逢连阴雨……
  “长公子!”辛评起身说道:“管承、郭祖等人沿岸劫掠,并不理会所过之处由我军镇守,还是曹军戍守。以某之意只须巩固海防令其不得登岸,另差水军于近海加以驱赶便可!”
  辛评所献虽是良策,却是长久之计。
  袁熙被驱回幽州,袁尚也是再无实权,可邺城情势依旧复杂。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绍尚未决定何人继承河北,袁尚就还有机会!
  留在青州太久,袁谭始终不会安生。
  锁紧眉头,他向辛评问道:“莫非无有尽速破贼之策?”
  “青州向来不重水军。”辛评说道:“强行出战,或将全军覆没!”
  脸色阴沉,袁谭说道:“如此便依辛公之意,传令各地巩固海防不得使贼人登岸,调拨水军于近海驱赶贼人!”
  袁谭回到青州,部署军力抵御海贼。
  袁旭则因甄宓母亲重病未愈,滞留太行!
  邺城,袁家。
  袁绍坐于书房。
  他的脸色灰白,子嗣争斗竟以性命相搏,他很长时间都难以接受。
  敕令袁熙回到幽州,袁尚也被软禁。
  本可见到袁旭,却因甄逸被杀,父子相见的时日又耽延许多。
  逢纪等人坐于屋内。
  众人都低着头,没人敢言语半句。
  袁绍近来心情郁结,说错一句话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某这些日子越发觉着不适,想来应是时日无多。诸子不思上进,只知兄弟相残。”袁绍说道:“近日某寻思着,是否应确定何人继承河北。”
  看向袁绍,众人还是都没言语。
  何人继承河北,全在袁绍一念之间。
  既然主动提及,袁绍心中应是已有人选。
  在他未表明心迹之前,任何人也不敢轻易表态。
  “你等以为何子继承河北最为妥当?”袁绍向众人问道。
  郭图眼珠转了转,起身说道:“袁家诸公子,若论战功,以长公子与五公子为最。长公子当年击破易京,逼迫公孙瓒自焚,后又镇守青州,阻截曹军自东而来,可谓劳苦功高。至于五公子更是功劳匪浅。先是进击公孙续将之头颅斩下。后又迫使张燕投诚,虽说张燕此时已叛,毕竟非五公子之过。南征北战,试问河北,何人功劳可比五公子?某以为,袁公若是交托河北,长公子与五公子均可胜任!”
  郭图并未把话说满,也没一上来就把继承河北栽在袁旭头上。
  袁绍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人之言,并不意味着袁绍可当即宣布由袁谭或袁旭中的任何一人继承河北。
  “公则所言甚是,你等以为如何?”他向其他人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都以为逢纪会起身反对。
  没想到逢纪竟毫无回应,坐在那里好似此事与他毫无关联。
  看了逢纪一眼,见他没有说话,审配也没吭声。
  反倒是蒋奇起身说道:“袁公,某素闻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五公子虽是战功彪炳,毕竟……”
  蒋奇之所以反对,无非因濮阳之战,他与孟达不奉军令擅自回到邺城。
  “显歆已是嫡子!”袁绍脸色有些难看:“至于长幼之说,且看众人如何看待。”
  环顾众人,袁绍问道:“你等有何看法?”
  他话中之意,显然是想把河北传给袁旭。
  逢纪起身说道:“袁公,五公子已是嫡子,应有继承河北之权。不过蒋公所言并非毫无道理,若将河北传给五公子,长公子却只可领青州一地,难保心中不快。”
  心知逢纪与袁尚等人相善,近来袁绍也是刻意疏远他。
  他起身说话,袁绍脸色更加难看:“若依元图,此事该如何应对?”
  “暂缓行事,差人询问五公子。”逢纪说道。
  袁绍本打算无论他说什么都一口回绝。
  逢纪话说出口,他却找不到回绝的理由。
  袁旭与袁谭相善,若此时决定袁旭继承河北,袁谭难保心中不爽。
  兄弟二人若再斗起来,决然是袁绍不肯看见的场面!
  思忖片刻,袁绍向众人吩咐:“依着元图,差人前往太行,询问显歆何意!”
  袁绍令下,当日便有信使赶往太行。
  数日之后,身在太行的袁旭得到讯息。
  得知袁绍有心要他继承河北,袁旭顿时一愣。
  袁尚暗中谋划,甚至不惜向兄弟下手,无非是想排除与他争夺继承权的对手!
  根本没想过继承河北,袁绍却有将河北交托的打算,让袁旭也是不知该如何才好!
  得了河北,他将直面曹操。
  以袁家目前的实力,同曹操争夺中原霸权已是不太可能!
  更何况袁谭也有继承之心,他若应了,同袁谭之间的关系也会渐渐变得微妙!
  略一思量,袁旭对使者说道:“烦请尊使转告父亲,某乃五子,家有长兄怎可令某继承大业?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决然不可乱了纲常!”
  没想到袁旭会出言推脱,使者先是一愣,随后行礼说道:“五公子深明大义,某将转告袁公。”


第398章 送来的好处不能要
  传达袁绍意图的使者离去。
  马义来到袁旭身后。
  “公子,袁公有意将河北交托,因何不受?”
  “受?”袁旭笑道:“如何受?”
  “公子受了河北乃是众望所归。”马义说道:“以公子战功,何人胆敢不服?”
  “何人都敢不服!”袁旭说道:“若是三兄服某,怎会惹出许多事端?”
  马义没再多说。
  权欲作祟,人的双眼将会蒙蔽。
  他们看不见袁旭为袁家做的一切,所能看见的只是袁绍打算要他继承河北!
  袁绍召集众人商议继承之事。
  逢纪当晚拜会袁尚。
  袁尚住处内室,俩人相向而坐。
  逢纪说道:“袁公问及何人继承河北,郭公则提起长公子与五公子,某观袁公之意,应是更偏向五公子!”
  “显歆何德何能!”袁尚面露怒意:“长兄若得河北乃因他是长子。显歆不过庶子出身竟敢相争……”
  “五公子并未相争。”逢纪说道:“所谓不争便是大争,五公子越是不争,公子越是情境窘迫!”
  “逢公曾经有言。”袁尚眸中露出期冀说道:“尚有一计可令某得到河北……”
  逢纪面露为难:“公子莫急,且看五公子如何回应。”
  “逢公……”袁尚还想追问。
  逢纪却起身行礼说道:“公子已知此事,应早做计较,某先告退!”
  目送逢纪离去,袁尚满心无奈。
  失了袁绍宠爱,逢纪虽与他交好,有些话却不肯再说的通透。
  早做计较?
  河北将落到袁旭手中,又如何计较?
  袁绍将确定河北继承人之事很快散播开来。
  不仅邺城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