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190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姬!”袁旭向她吩咐:“邺城形势繁杂,某有许多事情须去处置。显雍走失、父亲离世均有蹊跷,由你代某探查!”
  甄宓轻声应了。
  她始终低着头没敢去看袁旭。
  自从在刘夫人住处见了袁旭,她就觉着与以往大有不同!
  回到邺城的袁旭更加沉静,与他接近的人都能感觉到无形的压迫感,甚至甄宓也不敢与他直视!
  靠近袁绍,袁旭试图为他合上眼睛。
  离世不久医者已是尝试,袁绍那时尚且不肯闭眼。
  过去许多时辰,肌肉、皮肤早已僵化,袁旭又怎能让他把眼睛合上?
  凝视袁绍,袁旭说道:“孩儿深知父亲走的不甘,此事自将彻查到底!无论何人牵连其中,必定取其性命祭奠尊父!”
  跟随袁旭回到邺城,袁康当然知道这些日子发生了什么。
  他毫不怀疑袁绍是被人害死。
  袁蓬、袁毅毕竟年少,俩人不曾参与袁家内斗。
  并不相信在邺城有人敢害袁绍,他们跪伏在袁旭身后都不敢言语。
  “将当日为父亲诊治医者唤来!”袁旭吩咐。
  袁康起身到门外,安排一名卫士请医者去了。
  得到袁旭召唤,医者不敢有半点懈怠匆匆赶来。
  进入前厅,他跪倒在地向守灵的袁旭叩首说道:“医者王辰,叩见五公子。”
  没有回头,袁旭淡淡地问道:“父亲薨没之日是你前来诊治?”
  “正是!”
  “当时如何,从详道来。”
  “诺!”王辰应声说道:“当日得知袁公昏厥,某不敢有半点迟延匆匆赶至。待某到时袁公已是离世。”
  “某至之时,尸身虽软却无热度,应是亡故有了多会。”王辰说道:“某寻思着,应是照应袁公之人不知何为昏厥何为亡故,是以也未在意……”
  “没在意?”回头看了他一眼,袁旭说道:“没在意你因何记的如此清楚?”
  心知说错了话,王辰连忙伏下身躯,忐忑不安地说道:“所以在意,只因查验汤碗。”
  “说!”袁旭眉头一拧。
  从甄宓口中他已得知当日之事。
  请王辰前来,无非是要了解更深入的细节。
  “汤碗残留药草味道,只是不甚浓烈。”王辰说道:“某曾做查验,并非有毒之物。只是此药乃有凝滞血脉功效,寻常人服了,也会头晕目眩。袁公孱弱,若是服用虽不致命,却也不会好受!”
  袁旭问道:“父亲身上可有伤痕?”
  “某已查看,袁公浑身并无伤痕……”
  “发肤并无伤痕,只怕伤由心生!”袁旭轻哼一声。
  愕然看着他,王辰下意识地问道:“公子是说……”
  “尸身虽是擦洗,嘴角纹理却残余血丝。”袁旭说道:“父亲曾是口吐鲜血。双目圆睁,眼白血丝清晰,离世之前他是暴怒不已……”
  “家父是活活气死,汝为医者竟然不知?”猛然回头,袁旭问道。
  被他如此一问,王辰赶忙跪伏下去。
  前胸贴着地面,他浑身哆嗦深怕厄运临头。
  “你且去吧。”并未深究,袁旭说道:“闻你一言,某已知父亲如何亡故!”
  如梦大赦,王辰连忙。
  “甄姬。”看向甄宓,袁旭问道:“某方才所言,你可听见?”
  “字字不落!”甄宓欠身应道。
  “此事交你去做,你可下得去手?”
  甄宓说道:“妾身自将为公子分忧。”
  “女人的事,女人去办。”袁旭说道:“某若杀她,只怕落了天下人笑柄!甄姬前往,也可让她死的瞑目!”
  甄宓带了两名夜刺,唤了念儿往董晴住处去了。
  跪于袁绍灵前,袁旭拿起火箸,挑弄了几下火盆中的木炭。
  翻动的木炭烧的更旺!
  “显歆。”袁康小声提醒:“父亲离世,与逢纪也非毫无关联,是否……”
  “逢纪并未参与其中。”袁旭说道:“留他性命尚有用处!暗动手脚气死父亲者,乃是董晴!”
  “显歆如何得知?”
  “显而易见,如何不知?”袁旭说道:“天气渐热,老父停不多日。待长兄回返,某与甄姬当早日完婚。”
  袁康应道:“父亲生时,最记挂的便是显歆婚事。只是红事与白事同办……”
  “自家老父,有何忌讳?”袁旭向袁蓬、袁毅说道:“某与四兄尚有他事,守灵之责交你二人!”
  袁蓬、袁毅伏身应了。
  身为庶子,他们在袁家并无地位!
  袁旭曾与他们一样,只因战功彪炳深得袁绍疼爱,张夫人成了平妻,他也名正言顺的位于嫡子之列。
  正因如此,他在袁家兄弟中的地位,竟远远超出原本就是嫡子的袁谭等人!
  向袁绍行个叩拜大礼,袁旭起身说道:“四兄随某去见一人!”
  跟着起身,袁康并没问他要去见何人。
  虽是掌控了邺城局面,袁旭要做的事却还很多!
  离开前厅,他脸上已无才到袁绍灵前的悲怆,取而代之的则是沉稳淡然。
  袁旭带着袁康走向袁家正门,马飞唤了几名夜刺紧随其后。


第431章 猪样幕僚
  夜色深沉,审配毫无睡意。
  他与逢纪假造袁绍遗命,第二天袁旭就回到邺城。
  不仅回返还瞬间制服袁尚,夺取邺城兵权。
  邺城已操控在袁旭手中!
  昔日与袁旭也有些情分,官渡之战他的两个儿子投效曹操,曾经前往濮阳城下叫骂。
  袁绍对他曾有怀疑,幸而逢纪从中帮衬,才没落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镇守濮阳的袁旭又怎会不知此事?
  纵然袁旭对此毫不在意,他后来被迫做的许多事情,也不敢期盼可得到谅解。
  袁旭得了邺城,首当其冲要杀的应是逢纪。
  其次或许就是他审配!
  坐于屋内,审配面前桌上摆着一匹白绫。
  成者王侯败者寇!
  他选错了道路,就应为此承担代价!
  “审公,五公子来了!”门外传来仆从的声音。
  审配心中一慌,赶忙搬来箱笼将白绫搭上房梁。
  由于房梁太高,他丢了两次都未成功。
  当他终于把白绫挂上房梁,正打算悬梁自尽,房门被人推开。
  袁旭带着马飞、袁康进入。
  见审配站在箱笼上,手中还牵着白绫的一端,袁旭说道:“审公欲要自我了结?”
  牵着白绫,审配说道:“公子若还念着当日情谊,请赐某一具全尸!”
  “全尸?”走到审配身旁,袁旭绕着他转了两圈说道:“敢问审公,一旦死去埋入土中,来年可会破土发芽?”
  审配被问的一愣,随口答道:“人非草木,如何发芽?”
  “既不可发芽再生,终究只是冢中枯骨,留个全尸与粉身碎骨有何区别?”袁旭说道:“留下全尸无非好生安葬。若某日后想起,决定将审公从坟中扒出,来个戮尸泄愤……”
  “公子绝非如此之人……”
  审配说的决然,袁旭问道:“既知某非如此之人,审公因何自寻短见?”
  牵着白绫,审配问道:“莫非公子不欲杀某?”
  “某因何要杀审公?”袁旭反问。
  被问的哑口无言,审配竟不知如何应对。
  “若审公信得过某,还请放下白绫好生说话!”
  迟疑片刻,审配松开白绫跳下箱笼。
  “夤夜造访,乃有诸多之事询问审公!”袁旭说道:“还望如实道来!”
  “也罢!”审配叹道:“多行不义,早晚咎由自取!不用公子相询,某自家说来便是!”
  从官渡之战二子投效曹操说起,审配一直说到他与逢纪假传袁绍遗命。
  听着他的讲述,袁旭并未打断,甚至表情都没半点变化。
  “说完了?”当审配止住讲述,袁旭问道。
  “已是说完!”审配回道:“绝不敢再有半点隐瞒!某近来所行,虽多为逢纪怂恿,却与某自家顾虑不无关联。公子若欲治罪只求全尸!”
  “审公耿直,方会说出诸多之事!”袁旭说道:“某今日前来却非为此!”
  审配愕然:“公子欲问何事?”
  “父亲突然亡故,着实蹊跷!”袁旭说道:“以审公看来,逢纪有几分可能参与其中!”
  “公子是说……”惊愕不已的瞪圆眼睛,审配说道:“决然不会!逢纪为人虽有不妥,却绝不会做出谋逆之事……”
  “有审公这句话某便放心!”袁旭说道:“天色已晚,审公好生歇息!日后河北还蒙辅弼!”
  “公子只为问此?”袁旭要走,审配连忙说道:“某行诸多不义,莫非毫不问罪?”
  “袁家内宅争斗,形势尚未明朗,河北僚属各善其身,何罪之有?”袁旭说道:“昔日之事已是过去,某也有所应对并未酿成大祸,审公不必多想。”
  看了一眼吊挂在房梁上的白绫,袁旭说道:“吊挂房梁之物应予焚烧,留在家中颇不吉利!”
  送袁旭离开,望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审配满脸错愕!
  袁尚为得兵权连心存质疑的偏将也不放过。
  他帮着逢纪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袁旭却轻描淡写将之抹去……
  抱拳躬身,审配朝袁旭离去的方向深深行礼!
  离开审配住处,袁康问道:“审配所行之事,桩桩件件乃是可杀!显歆因何留他?”
  “审配耿直,某不忍杀!”袁旭说道:“耿直之人,若是太平盛世乃可为官清廉,天下纷争不断却无他用武之地!将审配留在邺城,必将使得三兄内忧不断!不落杀贤之名又可泄某心头之恨,何乐不为?”
  “显歆想法,某真是不懂!”袁康摇头:“不杀审配尚可因其耿直为由,不杀逢纪却是因何?”
  “人活世间,所行之事多须有人帮衬!”袁旭说道:“欲成大事者,身边贤良越多,越有成事可能。若是贤良不足,却又多几个猪样幕僚,被人击破不过指日而已!”
  袁旭认为河北已凋敝破败,即便是他也无力回天。
  又以给袁尚留下几个猪样幕僚为名,饶过逢纪等人,更令袁康不懂。
  拧眉沉思,他始终没明白其中关键。
  马飞则不言语,跟在袁旭身后只是左右顾盼。
  夜色深沉,邺城街道静的出奇。
  青石路上除了袁旭等人的马蹄声,再无任何异动。
  马飞却总觉得,黑暗中好似有双眼睛在看着他们!
  浑身不自在,他试图找出那双眼睛所在,环顾四处却是一无所获!
  黢黑的夜色下,一处民宅屋顶,一个黑影静静的坐着。
  望着策马走在青石路上的袁旭,公孙莺儿并无任何表情。
  一路尾随,来到邺城,她本以为会有场热闹可看!
  没想到袁旭竟轻描淡写将危机化解!
  不仅如此,他还得了邺城兵权,将袁尚关押起来!
  区区一个多时辰,曾剑拔弩张的邺城,竟被袁旭翻手覆手平定!
  他若活着,数年之后天下间必有袁家一席之地!
  公孙莺儿嘴角微微一牵,露出一抹淡然浅笑!
  只可惜袁旭不可能活那么久,她早晚取了他的项上人头!
  袁旭前往审配住处的同时,甄宓也来到了董晴住处。
  院中一片宁静,甄宓来到董晴卧房门外,屋内传出淡然的说话声:“房门未关,我已等候多时!”


第432章 董晴之死
  房间里点着两盏油灯。
  昏黄的光线照在董晴脸上,她的脸色显得有些蜡黄。
  火光投射不到的角落,暗影与光影交错,给气氛增添了几许诡异。
  在董晴对面坐下,甄宓问道:“你知我要来此?”
  “五公子回返,早晚得知真相,他不来寻我,必是你来。”
  “既然知道,为何还不逃走?却要在此坐等死期临头!”
  “天下之大,可有我容身之处?”董晴落寞地说道:“纵使逃走,我又将何往?”
  抬头望着房梁,她幽幽问道:“是否我的大限已到?”
  “显雍身在何处?”甄宓问道。
  “五公子聪慧绝顶,临死之前可给他留下不解之谜,我此生也是不枉。”董晴微微一笑。
  “袁公离世可与你相干?”
  “既是明知何须再问?”
  “袁家破败,于你有何好处?因何屡屡如此?”甄宓说道:“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你当然不懂!”董晴说道:“待你做了母亲,自将明晰。”
  董晴曾有身孕,甄宓也是知晓。
  她只是不知因何,董晴腹中胎儿竟会夭折,以致至今不再有孕。
  “孩儿因袁家而死。”董晴说道:“若是袁家不败,我那孩儿怎可瞑目?”
  “你等在邺城行诸多之事,公子回返不过瞬间则已平息……”
  “真的平息?”董晴微微笑道:“他不过掌控局面罢了,至于袁家已是无力回天!”
  甄宓沉默。
  经过官渡、仓亭两场大败,袁家早不如前。
  兄弟相争、内耗深重,袁旭回到邺城,也是无力逆天!
  “曹操早晚还会再来,五公子可敢将袁家紧攥手中?”董晴突然问道。
  “无须你再劳心。”甄宓说道:“你我早年相识,虽说交情不深,毕竟也是故交。一日香消玉殒,我心中也是难过。”
  “不过一死而已!”董晴淡然说道:“若有黄泉,我当与孩儿重逢。青春不死,待到鹤发鸡皮美貌不再,或许才是失落!”
  “天下之大,众生纷纭。黄泉路上,老少往来。”甄宓说道:“你怎知必定可遇你那孩儿?”
  董晴愕然凝视甄宓。
  “依你所行之事,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赎罪。”甄宓说道:“公子既将此事交我,我便给你个选择。”
  眼睑低垂,董晴并没说话。
  “利刃、毒药、白绫。你可任选一样。”
  “白绫!”董晴脱口回道。
  “利刃入心,虽是鲜血不止却可顷刻毙命。”甄宓诧异道:“毒药入口,或将腹痛不歇,或比窒息而亡强些。你因何选择白绫?”
  “我有一请。可否允我于内宅高阁悬梁?”
  “因何如此?”
  “高阁远望一览邺城。”董晴说道:“我虽身死,在天之灵却可看着袁家。我要看着袁家落败,要看着邺城终入敌手。若可如此此生不妄!”
  “董晴!”在一旁听着董晴与甄宓说话,念儿再没能忍住,厉声质问:“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