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196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96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承、郭祖也曾想过投效朝廷。
  他们毕竟是海贼出身,即便有心接受招安,谁又容得下他们?
  何夔派来的信使,恰恰让俩人看到了机会。
  虽非同一拨海贼,劫掠时却是时常碰面,管承、郭祖也算得熟人。
  得到何夔约见的讯息,来人互通了音讯,便给了回应,约定在小渔村相见。
  黑黢黢的海岸时常掀起雪白的浪花。
  聆听浪涛翻卷,何夔略显焦躁。
  约定的时辰已快到了,还是没有见到管承、郭祖的船队。
  “来了!来了!”正焦急的等到着,一个曹军喊道:“海面来船了!”
  眺望海面,何夔果然看见夜色中浮现几艘大船。
  大船并未靠岸,距岸边尚有一段路程便停了下来。
  没过多久,一只舢板靠岸。
  从舢板上跳下几个人,匆匆往小村赶来。
  见有人从海岸边赶来,何夔招呼卫士迎了上去。
  “敢问哪位是管公、郭公?”到了近前,何夔拱手一礼。
  来到他面前的,是几个衣衫破烂的汉子。
  常年在海面飘荡,他们的衣服湿漉漉的,还沾着一块块的盐霜。
  袒露的双腿并无任何保护,毛茸茸的大腿黝黑粗壮,站在被浪涛掀起的船板上,定然也是稳稳当当。
  “来者可是何叔龙何公?”当先汉子将他打量了一遍,警觉的问道。
  “正是在下!”何夔问道:“敢问阁下是郭公还是管公?”
  “海上讨生活的,怎敢当个公字。”拱了拱手说道:“我乃管将军手下,我家将军与郭将军正在船上等着何公!”
  海贼自称将军,世道也是乱了。
  何夔心中腹诽,嘴上却不敢说出。
  他愣了一下,向汉子问道:“管公与郭公曾与某约定,在此处相见。因何不见上岸?”
  “岸上欲取两位将军性命者太多!”汉子说道:“我等与何公也是不熟,怎知何公无有加害之意?”
  “大胆!”何夔身后一名卫士闻言大怒,按剑上前喝道:“区区海贼,竟敢推三阻四……”
  “退下!”不等卫士说完,何夔喝了一声。
  拱手向汉子赔礼,何夔说道:“某管束麾下无方,多有冲撞,还望阁下莫怪!”
  瞪了卫士一眼,汉子给何夔回了个礼说道:“无妨!何公若有诚意,请随我等登船!”


第444章 可敢靠近
  管承、郭祖临时改了主意,要何夔登船说话。
  卫士小声提醒:“何公,谨防有诈。”
  何夔淡然一笑并未回应,而是对前来迎接的汉子说道:“烦劳诸位引路!”
  “何公!”卫士还想劝阻。
  何夔说道:“你等在岸边候着。”
  不敢争辩,卫士虽是心存担忧,却只能目送他离去。
  数名海贼簇拥着何夔登上舢板,其中俩人划着船,向停在海面上的几艘大船行去。
  夜晚的大海比白天疯狂了许多。
  海风呼啸,浪涛翻卷。
  越离海岸远,海浪越是疯狂。
  距大船尚有不近,何夔已被浪涛拍了个浑身透湿。
  管承、郭祖应了何夔相邀,并没想过真的登岸。
  海贼一旦上岸,将会失去大海的庇护。
  在岸上,他们甚至还不如打家劫舍的山贼!
  被几艘大船夹在其中的一艘船上,站着两个人。
  其中一人身量不高,却是肌肉绷结,立于船头,他站的比船上任何人都要稳当。
  他正是海贼管承。
  在他身旁的那人,比他高的有限,皮肤却白皙了许多,并不像是常年在海面上摸爬滚打的人物。
  此人则是与管承齐名的郭祖。
  东海沿线极长,并非一支海贼能够吃下。
  管承与郭祖之间虽有竞争,也时常彼此策应,时日久远,俩人也算得是老友!
  他们脚下这艘大船,正是管承的舰船。
  望着岸边,管承说道:“何夔写来书信,要我二人登岸。只怕让他上船,他是不肯!”
  “登岸”郭祖撇嘴一笑:“我等上岸,犹如鲨鱼入了浅滩。倘若何夔有杀我之心,此生怕是再难回到船上!”
  “何夔若是不敢前来,奈何?”管承问道。
  “他若不敢前来,我等也不上岸!”郭祖说道:“时常袭扰沿岸,他也拿我等无有法子。”
  “若不见他,只怕难被招抚!”
  “若是登岸,只怕人头落地!”
  管承叹了一声没再争辩。
  曹操曾招抚三十万青州军,他们也是有所耳闻。
  三十万青州军,曹操当年若要杀戮,只怕是尸可填海。
  数千海贼算得什么?
  即便杀了,不过是海中多了些鱼食而已!
  “来了!来了!”俩人正猜测着何夔敢不敢登岸,船板上一个汉子喊了起来。
  扶着船舷,俩人向远处望去。
  夜色中的海面出现了舢板的浮影。
  距大船越来越近,舢板上亮起火光。
  望着晃动的火把,管承、郭祖相视一笑。
  何夔来了!
  可见他果然带了几分诚意!
  坐在舢板上,承受着海浪的冲刷,行的路程不远,何夔却觉着七荤八素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看见一旁的海贼点燃火把用力晃动,他向领头地问道:“因何如此?”
  “告知两位将军,何公来了!”
  没再多问,何夔已是明白。
  晃动的火把犹如两军厮杀摇摆的令旗。
  每个动作都有着它的意义!
  眼看快到大船边上,何夔听见船上有人喊道:“何公果真来此?”
  “回将军,果真来了!”舢板上的汉子高声应道。
  “带了几名卫士?”
  “舢板太小,止有何公一人!”
  沉默!
  除了海浪声,何夔听见的只有一群海贼乱哄哄辨不清在吵嚷着什么的喊声。
  一根绳索从大船上甩了下来。
  舢板上的汉子对何夔说道:“委屈何公,请缘绳而上!”
  接过汉子递来的绳索,何夔犯了难!
  他并非武将,又是在海面上。
  乘坐舢板已令他七荤八素,要他缘绳而上,谈何容易?
  见他犯难,汉子拿过绳索,在他腰上缠绕了两圈,随后将绳索绑缚在他的两侧腋下。
  “委屈何公!”拱了拱手,汉子说道。
  正要回应,大船上已是有人用力,被绳索牵着,何夔如同飞翔般蹿上船头。
  数名海贼将他扯上船头,立刻有两个人跑了过来。
  亲手为他解开绑缚,其中一人说道:“某乃郭祖,一旁之人便是管承。因常年做贼,遭乡人记恨不敢轻易登岸,劳烦何公来此还望莫怪!”
  “不怪!不怪!”解开绳索,何夔揉着被绑疼的手臂,笑着说道:“两位顾忌甚是,正因想到此一层,某才特意前来!”
  “何公来此,诚意斐然。”郭祖说道:“我等理应当即投效。只是不知若投了曹公,我等有何好处?”
  “两位要何好处?”
  “曹公再不兴兵讨伐,可成?”郭祖问道。
  “既已投效,便是曹公麾下。”何夔说道:“因何还要讨伐?”
  被他问的一愣,郭祖有些尴尬。
  “官拜将军可成?”管承问道。
  “二位麾下猛士数千,常年行于海上,试问东海沿岸何人不是闻风丧胆?”何夔说道:“区区将军,有何难处?”
  郭祖、管承相视一笑。
  他们要的就是被朝廷承认!
  曹操不再讨伐,唯一的敌人就是袁家水军!
  何夔登船之前,俩人想到的也只有这些。
  人心不足古来有之,轻易应允了两件,郭祖、管承便觉着可再多讨一些。
  郭祖试探着问道:“敢问郭公,封侯拜相可成?”
  被问的一愣,何夔露出一抹为难。
  攥紧拳头,管承、郭祖满怀期盼的望着他。
  见他没再言语,郭祖有些失落的追问:“莫非不成?”
  “并非不成!”何夔接下来的一句话,又给了俩人希望:“当今陛下身在许都,对曹公很是倚重。两位若有战功,封侯拜相有何不可?”
  得此一言心中大喜,管承说道:“有何公这句话,我二人便是放心!”
  “只不知曹公须我等做些什么?”郭祖毕竟老成些,他向何夔问道。
  “敢问两位,可知蓬莱?”
  “蓬莱?”与管承对视一眼,郭祖说道:“蓬莱乃是袁家五公子治处,海防甚紧,环岛建造高墙、塔楼。我等虽知,却从未靠近!”
  “两位可敢靠近?”何夔追问。
  管承说道:“袁显歆不仅建造高墙、塔楼,麾下商队有护航大船。我等劫掠东海,却从未敢劫夺蓬莱商队。靠近蓬莱……”
  “只须将曹公大军送上蓬莱便可!”何夔说道:“至于两位,麾下无须登岛!”


第三卷 海上之争


第445章 唯有黯然离去
  何夔前往东海招抚管承、郭祖,袁旭还在邺城,劝说张夫人与他一同离开。
  张夫人住处,袁旭与甄宓并排坐着。
  张夫人则端坐上首。
  面带悲楚,她淡淡地说道:“袁公新丧,显雍又不知身在何处。我如何可轻言离开?”
  “母亲!”袁旭说道:“孩儿已探查清楚,显雍乃是董晴暗中送出。放眼袁家,她可将显雍送往何处?”
  “显歆是说……”
  “幽州!”袁旭说道:“显雍必在幽州!”
  “既是知晓,因何不派人前往讨回?”得知袁买被送往幽州,张夫人眼睛一亮。
  “显雍生死,只在母亲决断!”袁旭说道:“苦无实据,二兄若是不认,差人前往只是无端害了他性命!”
  脸色灰暗下去,张夫人问道:“我改如何抉择?”
  “离开邺城,与孩儿一道前往蓬莱。”
  张夫人没有言语。
  嫁到袁家已近二十年。
  跟随袁绍南征北战,终于在邺城安下了家。
  她早将此处当做最终的归宿。
  袁绍新丧,袁旭就要她离开此处,无论如何,张夫人还是放不下。
  “敢问母亲,对邺城可有眷恋?”见她迟疑,袁旭说道:“孩儿身在蓬莱,或将多年不回。显雍也被歹人劫走,不知何日才可回返!”
  “袁公葬于邺城,我留于此地,还可时常前往祭拜。”
  “即便母亲去了蓬莱,也可时常回到邺城祭拜父亲。”袁旭说道:“母亲可为显雍想过?”
  提起年幼的袁买,张夫人眼圈顿时又红了。
  甄宓见状,连忙说道:“婆婆无须忧心,夫君必有法子将八弟救回!”
  “是有法子!”甄宓之言使得张夫人脸色稍稍变了,袁旭趁势说道:“只是母亲须与孩儿一同前往蓬莱方可!”
  “我留邺城莫非不可?”张夫人问道。
  “当然不可!”袁旭说道:“不瞒母亲,孩儿回到邺城之时,三兄曾布下伏兵,欲取孩儿性命!幸而田公、沮公早有部署,方可险中求胜。若孩儿回返,日后三兄怎不将怨气发在母亲身上?”
  “他若要发,由他去便是!”
  “母亲!”袁旭急了:“母亲身在此处,为三兄之质,孩儿便将诸多掣肘。莫说救回母亲,将来孩儿也会成为二兄、三兄随意摆布的傀儡!”
  张夫人愕然。
  可想到要离开邺城,她还是心存不甘!
  见她还在迟疑,甄宓说道:“夫君也是担忧婆婆安危。儿媳不懂太多道理,却知男儿立世须孝敬父母。公公已是不在,婆婆莫非要让夫君心怀不安一世?”
  被甄宓问的一愣,张夫人说道:“显歆乃是我儿,我怎肯他如此?”
  “夫君领兵征伐,若是心有记挂,将是诸多掣肘!”甄宓说道:“心有挂念难成大事,还请婆婆成全夫君!”
  愕然看着袁旭和甄宓,张夫人脸色一片死灰。
  她终于点了点头说道:“也罢,我随你夫妇前往蓬莱便是!”
  劝说张夫人与他一同回返蓬莱,袁旭回到住处,当即令人将袁尚请至。
  邺城已落入袁旭之手,身为俎上鱼肉,袁尚怎敢不来?
  袁旭住处,兄弟二人相向而坐。
  袁尚面如死灰,低着头看也不敢多看他一眼。
  “三兄不必如此!”冷着脸,袁旭说道:“请你前来,只为告知一事!”
  “五公子只管差遣,某无不向前!”
  “某将离开邺城。”袁旭说道:“得知此事,三兄是否心中暗爽?”
  被他问的心头陡然一凛,袁尚连忙说道:“五公子如此说,直是折煞了某。河北一盘散沙,除公子再无他人可将僚属聚拢。公子当坐镇邺城,若是曹贼来犯,某愿为先驱!”
  “某从未怀疑袁家诸人抵御曹贼之心!”袁旭说道:“只是我等兄弟尽在邺城,内耗多于外患,河北早晚将破。某若离去,三兄坐镇,外有二兄强援,曹操若来也是讨不到好去!”
  “显歆曾经说过……”袁旭连着称呼他数次“三兄”,袁尚改了称谓说道:“河北早晚将破,不过是借曹操之手,斩某头颅罢了!”
  “河北人杰地灵,征召将士并非难事!”袁旭说道:“若无内耗,三兄励精图治,用不多年当可成就父亲伟业!”
  愕然看着袁旭,袁尚没敢应声。
  他始终不相信有人会把得到手的好处让出来!
  “三兄好似并不信某?”袁旭问道。
  “不敢!”袁尚连忙低头!
  “明日一早某将离去!”袁旭说道:“将河北交于三兄,并无他求。只有一事,须三兄应允!”
  袁旭早说过会把河北还给他,袁尚只是没敢想过真会发生这样的好事。
  他连忙问道:“何事?”
  “某离去之后,与河北袁家再无瓜葛。”袁旭说道:“二兄、三兄成就大业也好,兵败也好,与某无半点干系!显雍前些日子遭人掳去,某派人查探,得知是董晴所为。敢问董晴得了显雍,将送往何处?”
  “显歆是说……”
  “幽州!”袁旭说道:“董晴劫了显雍,必是无处可送。将他杀死也无好处,唯一可送之处,便是二兄掌管的幽州!二兄与三兄最为相善,某欲请他送回显雍。不知三兄可否代劳?”
  “显雍是显歆之弟,也是吾弟!”袁尚说道:“显歆放心,此事某将代劳!”
  袁旭将袁尚请去,袁谭正在他的住处大发雷霆。
  将满桌物事尽扫于地,他脸色铁青的向随从说道:“收拾细软,明日回返青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