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214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21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取荆州是一回事,公然告知他人此意又是另一回事。
  刘备还在迟疑,诸葛亮说道:“使君切不可有半点犹疑,须知世事无常,当断则断!”
  “此事先莫提及!”刘备说道:“我等尚未攻伐曹操,至于回到荆州之后如何行事,待到日后再说!”
  他没再断然回绝,诸葛亮已知其心意。
  “天色不早,某先告退!”诸葛亮起身,拱手说道:“使君早些安歇!”
  将他送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刘备回到屋内。
  “使君!”进入内室,糜夫人上前说道:“近来使君整日操劳,还是歇了吧。”
  握住糜夫人的手,刘备说道:“军师之言,你尽听去?”
  “使君与军师谈论者乃是大事。”糜夫人说道:“我乃使君妾室,晓得如何伺候使君便可。至于其他,听与不听并无打紧!”
  “某甚难抉择!”刘备叹道:“刘景升与某乃是同宗,于情于理不可有相害之心。然而军师所言,也非全无道理……”
  “既是难以抉择,不如暂且不决!”糜夫人说道:“待到应决之日再去思量,岂非更好?”
  “言之有理!”搂住糜夫人,刘备说道:“再过数日,某将出征,你等在新野好生照应自家。无须随军,再不担心城池遭破!”
  糜夫人欠了欠身,替刘备脱起衣衫。
  见了刘备,诸葛亮回到住处。
  黄月英迎了出来:“怎样?使君如何说?”
  “某已尽数告知,他竟已是知晓!?”诸葛亮说道:“夫人所料不差,容得赵子龙在此,刘使君有着他的谋算!”
  “刘使君非同常人。”黄月英说道:“早年四处流亡,他屡屡身犯险境却又全身而退,夫君莫非以为尽是运道?”
  “再过几日,刘使君将出兵许昌。”诸葛亮说道:“夫人在新野,也须好生照料自家!”
  “蒙夫君记挂!”黄月英说道:“我有一事正欲与夫君商议。”
  “何事?”
  “我欲回返南阳。”
  “因何回返?”诸葛亮一愣。
  “刘使君虽得新野,有夫君在旁,将来必可再得荆州!”黄月英说道:“然而无根之萍,终究还在漂游。新野一地可否保得也是难说。曹操击破袁家,必将挥兵南下。以刘使君之力,夫君以为可否阻得曹操?”
  诸葛亮皱起眉头。
  黄月英说的不差!
  如今的刘备虽非当年丧家之犬,在纷繁乱世中,却依然是无根浮萍。
  不得益州,他终究不算有了根基。
  “可是……”诸葛亮迟疑道:“如此一来,你我夫妻岂非长久分别?”
  “夫君乃成大事者,岂可做小女子态?”黄月英说道:“我回南阳,时常也会写些书信给夫君。待到刘使君根基稳固,我再至夫君身旁不迟!”
  “你说的也非毫无道理。”牵住黄月英的手,诸葛亮说道:“先回南阳,荆州之事未定,切不可轻易出山!待某助刘使君稳固根基,自将迎你前往。”
  微微一笑,黄月英依偎在诸葛亮怀中。
  “妾身这些日子闲来无事,研习八卦五行,偶得一阵法,夫君领兵上阵,或许用得着。”
  搂着黄月英,诸葛亮说道:“某得贤妻,何愁刘使君大业不成?”
  仰脸凝视着他,黄月英说道:“夫君雄心壮志,且有挥斥天下之才,何愁闻名天下传扬千古?”


第485章 避其锋芒
  刘备整备大军,打算北上讨伐曹操。
  前往江东的使者,此时已回到许都。
  得了使者回报,曹操脸色阴沉的可怕。
  向孙权讨要质子,无非是已以人质胁迫江东,击破河北之后起兵南下,也可多个助力!
  哪知孙权毫不理会,反倒要他送个儿子过去。
  一巴掌拍在桌上,曹操怒道:“好个孙仲谋,胆敢如此无礼!”
  “曹公息怒!”使者吓的不敢言语,郭嘉说道:“孙仲谋如此,也是情理之中。”
  看向郭嘉,曹操怒容依旧未退。
  “孙策当年以传国玉玺与袁术交换三千兵马,各地征战方才有了而今的江东。”郭嘉说道:“孙权继承江东,且不问可是孙策传于他。只说孙氏重得江东历经多少辛苦,他又怎可拱手让于曹公?”
  “奉孝何意?”
  “曹公索要质子,无非胁迫江东。待到击破荆州,与江东毗邻之时,可否容得孙氏独占?”
  被郭嘉问的一愣,曹操没再言语。
  他确实想过,将来挥兵南下,以质子胁迫江东出兵,与他一同扫平荆州。
  至于打下荆州之后,那是后话。
  江东孙氏盘踞长江以南,待到中原一统,他又怎肯容留?
  紧攥拳头,曹操说道:“孙仲谋不肯送质子前来许都,待到击破袁家,某挥兵南下,变数必是不少!”
  “袁家虽是衰败,却非一日可破。”郭嘉说道:“袁谭、袁尚不睦,眼下虽不见动静,早晚必将反目。曹公可整兵秣马,只等兄弟二人闹将起来再行出兵!”
  曹操与郭嘉正说着江东与河北,门外卫士说道:“启禀曹公,有自荆州而来的斥候求见。”
  “荆州?”曹操眉头一拧,对郭嘉说道:“荆州向来不曾传回消息,斥候回返,必是出了变故。”
  “曹公可唤来一问。”
  “让他入内说话!”曹操向门外吩咐。
  一个穿着麻布深衣的汉子进入屋内。
  “荆州有何消息?”曹操问道。
  “回禀曹公!”斥候说道:“刘表调拨一万兵马于刘玄德,不日将行北上!”
  “刘玄德要北上?”曹操一愣。
  “正是!”
  “何人为先锋?”
  “常山赵子龙!”
  看向郭嘉,曹操问道:“刘玄德领军前来,某当如何?”
  “养精蓄锐静观其变。”郭嘉说道:“区区一万兵马,放任长驱直入,也是奈何不得许都。”
  曹操摆手示意斥候退下。
  他向郭嘉问道:“刘玄德乃世之英雄,莫非不予理会?”
  “曹公曾有机会诛杀刘备,却屡屡使其逃脱。”郭嘉说道:“刘备此次前来,必是早有准备。即便将之击破,也是擒获不得。不如由他闹去!”
  刘备起兵北上,曹操依着郭嘉建言,只管兴建沟渠、设置郡县,发展所部军力,并未加以应对。
  率领两千精兵,赵云一路破关斩将,不一日杀到叶县。
  叶县距许都已是不远,曹操得到战报,当即请众幕僚商议对策。
  众人落座,曹操向郭嘉问道:“奉孝当日劝某莫要理会刘玄德,而今他已逼近叶县,如之奈何?”
  “曹公莫忧。”郭嘉说道:“可遣派大军前去迎战,刘玄德闻之,当会后撤!”
  “何人愿往?”环顾众人,曹操问道。
  夏侯惇起身说道:“末将愿往!”
  赵云乃是勇将,若非猛将前去迎战,也是抵敌不得!
  夏侯惇愿往,曹操欣然说道:“元让前往,某心甚安!”
  “何人肯为副将?”主将已定,曹操再度问道。
  于禁、李典二人起身,一同说道:“我二人愿助夏侯将军一臂之力!”
  二人也是自曹操陈留募兵以来一直追随左右的将军。
  对他二人很是信得过,曹操说道:“有你二人相助,元让定可破敌!”
  “夏侯惇、于禁、李典听令!”曹操说道:“拨你等三万兵马,迎击刘备!”
  “末将领命!”仨人齐声应了。
  叶县与许都相距不远,城防并非南方各城可比。
  赵云挥兵进攻数次,始终没能攻破城池。
  连续攻打数日,这一日,赵云正欲领军攻城,迎面过来一骑快马。
  “赵将军!”到了近前,马背上的斥候说道:“夏侯惇、于禁、李典领军三万,前来迎击!”
  连日北进,从未有成建制的曹军前来迎击。
  得知夏侯惇等人赶来,赵云问道:“还有多远?”
  “不过二十余里!”
  正寻思着是否迎上去,阵列后方又来了一骑快马。
  “赵将军!”马背上的骑士到了近前,对赵云说道:“使君有令不可恋战,请将军速速后撤!”
  刘备下令后撤,赵云一愣。
  蓬莱还在遭曹军围攻,出于本心,他巴不得立刻兵临许都城下,逼迫曹军撤回远在蓬莱的兵马。
  刘备下令,不得不遵。
  赵云传令:“撤!”
  不足两千将士掉头赶往他们来时的方向。
  荆州军先锋后撤,领军驰援叶县的夏侯惇得知,对于禁、李典说道:“赵子龙不过如此,得知我等前来,尚未开战已是撤了!”
  “将军不可大意!”于禁说道:“赵子龙乃骁勇之将,尚未开战便行后撤,恐敌军有诈!”
  “一万老弱残兵而已!”夏侯惇说道:“我军三倍于敌,莫非还会怕了他们不成?”
  夏侯惇过于膨胀,于禁、李典不便强劝,只得随同他赶往叶县。
  大军进驻叶县,连遭攻城数日的叶县军民一片欢腾。
  本已膨胀的夏侯惇,在叶县军民的欢呼声中,越发藐视刘备。
  与此同时,赵云率部后撤,与刘备会师。
  “使君!”到了刘备近前,他拱手问道:“敢问因何撤军?”
  “敌军势重,子龙麾下兵马不多,强行交战恐将吃亏!”刘备说道:“且与大军会师,军师自有破敌之策!”
  看了诸葛亮一眼,赵云说道:“某愿为先驱!”
  “将军不必心焦。”轻摇羽扇,诸葛亮说道:“曹军兵锋正盛,避其锋芒,待其锐气尽消再行攻伐,更是妥当!”
  “军师说的轻巧!”赵云尚未开言,张飞在一旁说道:“两军尚未交战,曹军锐气如何尽消?纸上谈兵,远不及真刀实枪杀上一场!”


第486章 迟迟不做应对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关羽、张飞对诸葛亮就是满心不爽。
  投到新野,诸葛亮并无任何建树。
  兄弟二人早将他当成毫无能耐,只会耍嘴的骗子!
  “益德不得无礼!”冲张飞一瞪眼,刘备说道:“此战我等均须听从军师调遣。”
  “什么军师!”早就心怀不满,张飞冷笑道:“果真有能耐,献出破敌之计,待到击破曹军某自负荆请罪!”
  轻摇羽扇,诸葛亮笑而不语。
  刘备薄怒道:“益德不可胡言,两军厮杀岂是儿戏?”
  “三弟所言不差。”刘备喝止,张飞不敢多言,关羽却说道:“军师投效兄长也是有些时日,至今尚未见到本事。我等心存疑虑,并非全无可能!”
  关羽、张飞所言,正是刘备近来所想,他只是不便直言。
  看向诸葛亮,他有些为难地说道:“军师……”
  “使君不必多言,某已知晓!”诸葛亮说道:“自此往后,有处地界名为博望。大军撤至彼处,某自有破敌之法。”
  “博望?”张飞冷哼道:“击破叶县便可长驱直入兵临许昌,我军不进反退,军师之计,某看不通透!”
  向来少言的关羽把脸偏向一旁,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赵云始终没有开言。
  关羽、张飞与刘备有着八拜之交。
  他二人如何,刘备也是不肯问罪!
  与刘备交情不深,赵云当然不会在不该说话之时贸然插嘴。
  “将军莫非不信?”诸葛亮微微一笑问道。
  “博望乃是山地,我军进入也是施展不开,如何破敌?”
  “某愿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把脸一冷说道:“若是破不得曹军,将军可斩某头!”
  “若是破了曹军,某当自斩头颅以谢军师!”
  张飞和诸葛亮杠上,关羽也在一旁说道:“某愿陪同三弟!”
  仨人在大军前立下军令状,刘备想要阻止已是晚了。
  瞪了关羽、张飞一眼,他长叹一声。
  “敢请使君下令后撤!”诸葛亮说道:“兵至博望,某当破敌!”
  刘备下令大军后撤,已是进驻邺城的夏侯惇得知,立时觉着战机已至。
  把李典、于禁请到面前,夏侯惇说道:“刘玄德兵至于叶县,不进反退,是何道理?”
  李典向来稳重,他对夏侯惇说道:“两军尚未交战,胜负未有定论,刘玄德差军,必是有其深意,将军须谨慎方可!”
  “我等来此,一为守住叶县,二则为击破刘玄德!”夏侯惇说道:“龟缩城内,何时方可破敌!”
  “曼成之言有礼。”于禁说道:“刘玄德撤的蹊跷,将军不可不查!”
  “畏狼畏虎,如何成事?”于禁、李典都不赞同贸然出兵,夏侯惇怒道:“你二人若不愿往,某自领兵前去。”
  相互看了一眼,李典说道:“将军曲解我二人之意了……”
  “既言曲解,某只问你二人,可愿随某前去击破刘备?”
  俩人露出为难,于禁说道:“某随将军前往,曼成领兵留守叶县。万一有变,也可有个照应!”
  “也罢!”心知说服不得二人,夏侯惇说道:“某领五千兵马先行,文则率两万人随后。曼成领兵五千,固守叶县!”
  夏侯惇如此分派,于禁、李典也说不出不妥。
  俩人应了,各自召集兵马。
  亲率五千精兵,夏侯惇先行出城。
  于禁点齐两万兵马,随后出城。
  城门口,李典同于禁并骑而立。
  李典说道:“夏侯将军轻视刘玄德,两军一旦厮杀或将情敌冒进,文则断后切须谨慎!”
  “曼成所言正是某之忧虑。”于禁说道:“我军兵马多于敌军。刘玄德却诡诈万分,既敢率军北进,他必有筹谋。岂是说破便可击破?”
  “将军有此顾虑,乃是将士之福!”李典拱了拱手:“恭祝文则旗开得胜!”
  “多谢!”于禁回礼:“某先告辞!”
  俩人分别,各自心头都不是十分轻松。
  李典留守叶县,多少让他们放心一些。
  即便前方战败,刘备也是无法突破叶县防御,对许都构不成任何威胁!
  夏侯惇率军前来,退至博望以南,张飞向诸葛亮问道:“我军已是退至博望,军师何时破敌?”
  “就在这两日!”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若要破敌,某须用人。若关将军与张将军不遵号令,也是难以成事!”
  张飞冷冷一笑:“但凡军师有令,某当谨从!”
  “既是如此,那便妥了!”诸葛亮微微一笑,看向博望山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