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238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238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伏在地,太史恭已是泣不成声。
  “公子!”田丰来到袁旭身旁,小声说道:“子孝当日如此,也是情非得已!”
  “某知他情非得已!”袁旭喉咙好似哽着什么,堵的他心口憋闷:“某不欲降罪!可他须给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须为他们吹起号角,莫要让他们死后还游荡山野之中,做那死守军令无法撤离的孤魂野鬼!”


第539章 无令不行无法不治
  徐州军营。
  校场上传来将士们操练的吆喝声。
  袁旭坐在朱煜屋内。
  除他之外,来到徐州的蓬莱将军一个不少。
  众人分列两侧,朱煜则低头面朝袁旭站着。
  眼圈通红,袁旭对朱煜说道:“当日之事某已尽知,你等都是我麾下最好的兵,都是我袁旭的换命兄弟!”
  “公子!”两腿一屈,朱煜跪了下去。
  自从袁旭来到军营,他一直克制着情感。
  此时再也无法抑制,跪伏在地嚎啕说道:“兄弟们没有走!没有给天海营丢脸!没有给公子丢脸……”
  “都是好样的!”起身来到朱煜身旁,将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他扶起,袁旭哽咽着说道:“是某对不住你等!若非你回返,此事某竟不知!”
  “子孝!”牵着朱煜的手,袁旭向太史恭喝道:“若非朱校尉回返,你是否永不报知此事?”
  低着头,大颗眼泪滴落地上,太史恭没有应声。
  “你是否要让兄弟们死后也在山上等待号角,永远游荡于山野?”
  “公子……”袁旭极少动怒,发觉情势不对,田丰赶忙劝道:“子孝也是为大局着想!”
  “正是为大局着想,某才不欲治罪!”袁旭说道:“某不问罪,可你是否应向朱校尉,向死去的将士们告罪?”
  “还不跪下?”站在太史恭身旁的赵艺扯了下他的衣襟,小声提醒。
  两腿一屈,太史恭面朝朱煜跪了下去:“某愧对朱校尉,愧对死去的将士!”
  太史恭一跪,朱煜顿时慌了神。
  “使不得!使不得!”他赶忙说道:“将军跪我,真真是折煞了我……”
  “让他跪!”袁旭说道:“身为将军,若是这点气量也无,若是连跪拜战死英灵的气度也无,如何领军厮杀?如何纵马挥戈?”
  “点齐人手,随某前往东海,祭拜战死英灵!”松开朱煜双手,袁旭说道:“太史子孝,亲自为英灵吹号!”
  袁旭传令,马飞当即着手安排。
  当日晚间,众人尚未出发。
  朱煜屋内,英姑与他相向端坐。
  “将军寻到大军,奴家也该回到村中。”英姑低头说道:“只盼将军莫要过于悲伤,当日之事……”
  欠身握住英姑双手,朱煜说道:“可否莫要回返?”
  脸颊通红,英姑并未抽回手,却流露出村姑特有的娇羞。
  “留在我身边,我定不教英姑吃苦受累!”朱煜说道:“这些日子,每每想到兄弟们,我便是心如刀割。若非你在身旁,真不知如何才好……”
  抿着嘴唇,英姑脸颊通红并未应声。
  “答应我,不要走!”朱煜说道:“你要什么我都给。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将军顶天立地,奴家信得。”低垂着头,英姑轻声应了。
  一把将她搂进怀中,朱煜再没言语,缓缓闭上眼睛,两行清泪已是顺着脸颊滚落。
  与他住处不远,太史恭和高览坐在屋内。
  俩人面前的矮桌上摆着几坛酒,太史恭也不说话,只是闷头倒酒。
  一口一碗喝下去,酒水烧的他心内发烫。
  可他还在喝着。
  “够了!”一把抢过他的碗,高览说道:“子孝如此,让人如何放心?”
  “某无义无德,公子也是失望……”有了七八分醉意,太史恭说道:“高将军莫要理会,让某喝个痛快!”
  “真能喝个痛快,某陪你喝!”高览说道:“公子今日发怒,子孝莫非不知因何?”
  “一百多个将士!一百多个兄弟!”太史恭苦笑着说道:“某将他们留在山岗,竟是没想过让他们下来……”
  “征伐沙场,哪有不死人?”高览说道:“子孝即便悔断了肠子,死去的将士可能活着回返?”
  “某应亲自吹响号角,为他们招魂……”
  “子孝可是觉着公子此事不公?”
  “公子怎会不公?”太史恭说道:“是某行径失当……”
  “说出这等话来,心中已是有了憋屈。”高览说道:“子孝身为将军,领兵征战重在一个信字!失信于兵,日后如何统御大军?公子要你如此,无非为你挽回名誉,子孝当真糊涂!”
  被高览说的一愣,太史恭醉眼迷离地问道:“高将军之意,公子对某并未失望?”
  “若真失望,公子怎会如此安排?”高览叹道:“子孝允将士们吹响号角,大军已撤,号角却是迟迟未响。百余将士死于号角,在军中散播开来,何人还敢追随子孝上阵厮杀?”
  高览常年为将,许多事情看的当然比太史恭通透。
  愕然良久,太史恭猛的拍了下脑门:“若非高将军点拨,某险些误了大事!”
  “明日一早子孝将随公子前往东海。”高览说道:“酒是不可饮了,好生睡吧!”
  交代了太史恭几句,高览退出房间。
  卫士将房门掩上,他则回头看了一眼。
  轻声叹息,高览摇头离去。
  坐在屋内,太史恭迟迟没有去睡。
  高览虽是告知袁旭并未真心怪罪,想到将朱煜等人留在山岗,他心中还是涌动着愧疚!
  号角!
  将士们永远不可能活着听到的号角!
  徐州官府,袁旭住处。
  田丰还在苦苦相劝:“此事乃因子孝而起,公子无须前往。”
  “话已出口,怎能不往?”袁旭叹道:“百余勇士,竟阻截三万曹军,某若不往,将士们如何看待?”
  “田公!”袁旭对田丰说道:“跟随朱煜来到徐州的英姑,眉眼间对他颇有情义,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连年征伐,各地都是男少女多。”田丰说道:“将他许于朱煜也是情理之中。”
  袁旭点了点头:“朱煜在蓬莱应是已有家室,此事某当为他做主。还有英姑与其村人救下朱煜一事,田公须安排人手特意前往道谢,让徐州百姓晓得,但凡帮过蓬莱将士者,某当有厚谢。”
  “也有百姓趁乱抢劫落单将士。”田丰说道:“芸芸众生,果真是相差颇巨……”
  “抢劫将士者,一旦核实杀无赦!”袁旭说道:“无令不行无法不治,良善须抚刁横须杀!田公应有分辨!”


第540章 逝者如斯其威不灭
  袁旭赶往东海,亲自拜祭当日战死的百名天海营将士。
  随行者除了数百名天海营,还有马飞亲自带领的数十夜刺。
  太史恭与朱煜一左一右策马走在他身旁。
  地位卑微,虽已是校尉,走在袁旭身旁,朱煜还是满心不安。
  毕竟在他身后,还走着几员蓬莱猛将!
  “公子,前方不远便是!”望见前方出现一片焦黑的山头,朱煜抬手一指:“当日曹军势大难以抵敌,我便下令放火烧山!”
  袁旭没有吭声,脸色也是不好。
  远远望去,整座山头已烧成焦土。
  若非当日朱煜在厮杀中下了山岗,一旦陷身火海他也难逃一死!
  距满目焦炭的山岗越来越近,袁旭好似还能闻到烈火烧焦林木的糊味。
  到了山脚,他抬手止住队伍。
  翻身下马,袁旭对众人说道:“英灵在上,我等骑马上山是为不敬。众人随某步行!”
  袁旭下了马,众人哪还敢逗留在马背?
  行走在上山的路上,众人只觉着脚下一片绵软。
  厚厚的炭灰像是铺在山岗上的毯子,走在其上脚板很是舒服,鞋子却被染成了一片黢黑。
  “朱校尉,你等当时身在何处?”到了半山腰,袁旭向朱煜问道。
  环顾四周,辨别了一下方向,朱煜朝前一指:“就在前方不远!”
  “头前引路!”袁旭吩咐道。
  朱煜在前面引路,由于树木尽被烧成焦炭,当日的山林已成了光秃秃的荒岗,寻找阻击曹军的地方并非易事。
  正走着,朱煜突然朝前一指,高声喊道:“公子,就是那里!我记得那块巨石!”
  顺他指的方向望去,袁旭果然看见了一块焦黑的大石头。
  石头半截插在泥土中,还有半截像是一只朝山下张开的手。
  跑到巨石旁,朱煜抚摸着石头说道:“曹军自山下仰攻,我等守卫之处正是这块石头背后。”
  到了石头前,袁旭向山下眺望。
  石头指向南方,曹军当日迎击蓬莱军,正是自南而北。
  “公子!”马飞凑了上来:“可要把将士们尸骨起出?”
  “都已烧成焦炭,即便起出,又怎能分辨哪是敌军哪是我军?”袁旭说道:“逝者已去,让他们安安静静的躺在此处,我等莫要叨扰。”
  马飞应声退下。
  仰望山顶,袁旭喊道:“将石碑运来!”
  随行的马车上驮着石碑,早已运到山下。
  山岗虽被烧的光秃秃一片,路径却依旧难行。
  十数名天海营兵士将碑绑在木板上,连推带拉运上了半山腰。
  待到石碑送至,袁旭说道:“立起来!”
  当即便有人上前挖坑,待到立碑的坑挖妥,书名天海营兵士将它立在山腰。
  袁旭看着石碑,只见碑上刻着一行小篆字——蓬莱百烈在此抗击三万曹军!
  “上酒!”袁旭喊道。
  两个蓬莱兵士捧着陶碗、酒坛跑了过来。
  先为袁旭斟了酒,他二人随后又给前来祭拜的将军与朱煜都斟了满满一碗。
  “敬战死于此的猛士!”捧着酒碗,袁旭喊道:“逝者如斯,其威不灭,英魂永在,皇天荡荡!壮哉,我蓬莱将士!”
  袁旭将碗中酒倒在满是焦炭的地上。
  随他一同来此的众人,纷纷把酒洒向脚下。
  “诸公为蓬莱血洒于此。”端着酒碗,袁旭说道:“某敬诸公!”
  仰起脖子,袁旭一口把酒喝了个精光。
  众人紧接着喝干了碗中酒。
  唯独朱煜没有酒喝掉,站在山岗上,他早已满面泪痕。
  双腿一屈跪了下去,他扯着嗓门喊道:“兄弟们!睁开眼看看吧!公子亲自送你等来了!”
  酒碗落地,朱煜顾不得遍地都是焦炭,跪伏在地失声痛哭!
  哭声悲戚,闻着无不抹泪。
  “子孝!”袁旭说道:“吹响号角!告知将士们,他们可撤下山岗!”
  喊到最后,袁旭的声音也是带着哽咽。
  没有来到此处,他只知那场厮杀惨烈。
  站在山岗上,犹如亲眼见证了那场在烈火中展开的拼死搏杀。
  将士们垂死前的一击,将曹军阻截在此整夜,为大军转移赢得时间。
  若无东海援军及时赶到,广陵、徐州两地驰援兵马或遭曹军拦截!
  下邳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太史恭从一旁兵士手中接过号角,跨步上前。
  吹响号角之前,他高声喊道:“将士们!你等阻截曹军,为我军立下不世功勋。某下令,即刻撤离山岗!”
  喊声已毕,他吹响了手中的号角。
  太史恭毕竟不是号手,他吹的号角声,只是“呜呜”的地鸣。
  群山回响号角悠悠,好似在向人们阐述着当日那场惨烈的厮杀。
  焦黑的泥土已经冷却,熊熊的烈焰已经熄灭,镇守山岗的百名天海营将士,早已与群山化为一体。
  环顾群山,袁旭紧紧攥着拳头。
  自打击破易京,到如今已是过去三四年。
  战乱依旧,再精锐的将士,只要战争不止,终有一日将会埋骨荒野!
  不欲厮杀,却不得不杀!
  不欲征伐,却不得止歇!
  站在焦黑的山岗上,袁旭瞬间有种无力感!
  命运把他丢到了汉末,给了他一个极其尴尬的身份。
  他曾想过利用对历史的熟悉扭转乾坤!
  偏偏无论如何,也逆转不了大势的走向!
  官渡!
  袁家占尽先机,他本有机会一举破敌,却因袁绍的刚愎自用和袁家内耗,眼睁睁看着良机失之交臂!
  仓亭!
  彼战或许将有逆转乾坤之效,偏偏命运和他开了个极大的玩笑!
  袁家没落!
  袁谭、袁尚还在河北争的不亦乐乎,而他却已感受到了来自许都的危机!
  曹操身边有个曹铄,他虽是去了匈奴,早晚还要回来!
  同样熟知历史的俩人,一旦在沙场上相遇,他又有几成胜算?
  埋骨荒野的将士,不过是蓬莱陷入乱世征伐的起始!
  将来,还会有许多人战死沙场。
  蓬莱还将有无数的孤儿寡母!
  造成这一切的元凶虽不是他,他却是把将士们绑上战车的刽子手!
  “公子!”袁旭还在发呆,马飞凑到他身旁:“山上风冷,还是早些回去吧。”


第541章 曹操兴学
  袁旭坐稳徐州,回到许都的曹操整日如坐针毡。
  将幕僚召集至议事厅。
  曹操向众人问道:“我军撤兵已有多日,袁显歆因何迟迟不肯发兵?”
  “袁显歆不肯发兵,曹公却是不安。”郭嘉笑道:“徐州连年战乱,曹公虽在彼处有所图治,却是杯水车薪并无多少建树!听闻近日徐州裁汰兵马,精选将士加以操练,出兵之日应是不远!”
  锁紧眉头,曹操说道:“袁谭、袁尚其人庸碌,兄弟二人坐镇邺城,久则生乱并无可虑。反倒是袁显歆……”
  “曹公不必担忧。”郭嘉说道:“于禁、李典两位将军据守汝南。二将勇武或许不比夏侯惇、许褚,为人却是谨慎,当可胜任!”
  “话虽如此,某还是放心不下!”
  “近两日袁显歆前往东海,祭拜当日许褚、徐晃进击之时拦截我军兵士。”郭嘉说道:“他若有心攻伐许都,当不至如此。以某看来,若袁显歆发兵,应往泰山!”
  “泰山?”曹操一愣:“彼处只有青州军镇守,并非紧要之地……”
  “曹公以为非紧要之地,在袁显歆看来,却是南北通达,通联蓬莱之处。”郭嘉说道:“青州军战力寻常,袁显歆麾下精锐勇猛,一旦厮杀,若曹公发兵驰援不及,泰山或将沦陷!”
  “若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