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330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330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五公子……
  想到袁旭,审配心中又是一片苍凉。
  河北若由袁旭操持,曹操必定难以寻到时机进入河北。
  世事纷繁,哪里这许多倘若?
  审配只恨当年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兵败之后不想着如何杀身成仁,反倒投效曹操,以至于他欠下逢纪人情,从此受人胁迫。
  后悔已是晚了,他所能做的,无非是与邺城共存亡。
  待到邺城城破,他唯有一死,以谢袁家!
  邺城守军忙于救人、抢粮,袁旭率领大军已到许都城外。
  曹操迎接献帝,以许地为都城。
  历经多年发展,此处早已成为豫州境内最为喧嚣之地。
  往来商贾不绝,百姓安居乐业。
  偶尔会有一两支大军兵临城下,也将很快遭曹军击破。
  袁旭率军来此,许都百姓并不惊慌。
  街市上,人来人往,路旁商铺也是照常营业。
  城头上,曹军戈矛森森严阵以待,与城内一派祥和形成鲜明对比。
  百姓对进逼许都的袁旭大军毫不在意,贾诩等人却是深知此次与往日不同。
  倘若袁旭贪功冒进过早兵临许都,贾诩尚有破他之法。
  偏偏袁旭并未急于进军,而是在谷阳驻扎许久,待到汝南平稳粮草筹措齐备,他才率军西进。
  城内守军,单论人数并不比袁旭麾下天海营少的太多。
  偏偏袁旭围城,守城的贾诩、李典、于禁等人,感觉到从城外扑来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
  “贾公!”与贾诩并肩站在城墙上,李典说道:“袁显歆麾下兵马虽是不多,却人人骁勇善战,倘若外无强援,许都只怕……”
  “两军尚未开战,将军怎可没了胆气?”贾诩说道:“且由袁显歆围城,我等只是闭城不出,看他能奈我何。”
  “贾公谋略甚是妥当。”于禁说道:“出城迎战,我军非是袁显歆敌手。闭城不出,彼军不过我军两倍而已,夺取许都谈何容易?”
  贾诩等人决定闭城不出。
  率军抵达许都的袁旭,也将众人召至帐前。
  帅帐内,田丰、袁康、马义、赵艺以及颜良、文丑等将军,环坐两侧,一双双眼睛全都看着袁旭。
  环顾众人,袁旭说道:“我军兵临许都,贾诩等人必将闭城不出。诸位以为如何破城最为妥当?”
  将军们面面相觑,田丰则捋着下巴上的胡须默然不语。
  片刻之后,高览站了起来,抱拳对袁旭说道:“曹操引漳水灌入邺城,我等何不有样学样,引水灌入许昌?”
  袁旭摇头说道:“漳水高于邺城,因此可饮水灌入。许都附近,却无河流可用,引水之法,只怕难能。”
  看向李植,袁旭问道:“李将军可有法子?”
  掘子营出身的李植,听闻袁旭发问,当即回道:“公子要挖多少暗道,末将定当全力而为。”
  袁旭微微笑着说道:“挖出暗道,曹军倘若自城内将出路一封,我军仍旧难以入城。”
  李植没再言语。
  率领掘子营开挖地道已有多年,他当然知道暗道所起的作用不过是锦上添花。
  真正破城,还须将士们强攻城头撞开城门。
  “李将军。”袁旭说道:“沿着邺城城墙挖出空洞,使得城墙坍塌,须多少时日?”
  李植一愣:“公子是要……”
  “挖空墙角,令城墙坍塌。”袁旭说道:“工程必定浩大,某给李将军时日,只不知究竟须多少日子?”
  李植面露难色:“公子,挖空城墙脚下倒是不难,然而要城墙坍塌却是不易。”
  “城墙稳固,即便全部挖空也只是陷落,若要使得城墙坍塌,所费时日只怕比建造新城还多一些。”
  “李将军开挖地道多年,不知可有挖过倾斜之处?”
  “但凡地下暗道,无处不可开挖。”李植说道:“只是公子所想,着实有些不切实际……”
  “李将军上前。”袁旭朝李植招了招手。
  满头雾水的起身来到他面前,李植抱拳躬身行了一礼。
  在桌上铺开一张丝帛,袁旭飞快的画了个图样。
  画好之后,他指着图样向李植问道:“若依此法,可否使得城墙坍塌?”
  常年开挖地道,李植当然看得懂地图。
  浏览之后,李植愕然:“公子如何想出此法?”
  “斜度决定城墙陷落的角度。”袁旭说道:“开挖之时,李将军令将士留出斜坡,城墙一旦陷落,根基不稳四处又无支撑,如何不坍?”
  “公子所虑甚是!某这便令将士开挖!”李植说道:“只是挖空城墙所费浩大,少说也须一两月……”
  “李将军统筹便是。”袁旭说道:“需要多少民夫只管开言,某自各地为将军调拨!”
  “公子放心,某定将尽快促成!”李植退出帅帐。


第749章 他究竟是谁
  许都城外,李植率领掘子营,在民夫配合下开挖地道。
  城头上,贾诩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
  “袁显歆兵临城下,因何迟迟不攻城,反倒令人在城外挖起地道?”于禁纳闷道:“挖了数日,也不见有甚起色,城内并无开通迹象。”
  锁着眉头,贾诩半晌无言。
  他也没想明白,袁旭究竟要做什么。
  袁旭军营外侧,林涛眺望着城头。
  袁康与蔡子墨来到他身旁,袁康问道:“林先生因何在此?”
  “城头之上那人是谁?”朝城头一指,林涛问道。
  蔡子墨并不认得贾诩,袁康却是认得。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袁康说道:“此人名唤贾诩……”
  “贾诩……”林涛眉头锁起,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好似想起了什么却无论如何也想不真切。
  “林先生可是想起了什么?”见他神色有异,袁康赶忙问道。
  林涛摇了摇头。
  蔡子墨说道:“先生可是认得贾诩?”
  “面善,却想不起他究竟何人。”
  “先生可愿入城一问?”蔡子墨突然问了一句。
  林涛一愣:“蔡校尉是说……”
  “某随你入城。”蔡子墨说道:“不瞒先生,公子曾派出风影代先生探查,却始终未能查出先生来历。洛阳城内,从未有人听闻林涛。”
  提起洛阳,林涛脸色瞬间变的灰暗:“某不知本名,只因离开洛阳之后,有一日落脚山林,聆听林声如涛,因而自取名姓。”
  袁康与蔡子墨这才恍然。
  难怪风影探查不出林涛来历,自取名姓毫无根由,即便袁旭派出全部风影前往洛阳,也定是无功而返。
  “曹军守城甚紧,蔡校尉打算如何入城?”袁康问道。
  “某与林先生通往,入城并非难事。”蔡子墨说道:“自投效公子,林先生整日困苦,着实令人心中难安。或许入城见了贾诩,许多事情也当明了。”
  “某独自入城!”望着许都城墙,林涛说道:“某自家之事,当不可劳烦蔡校尉。”
  “你我乃是同僚,有何劳烦?”蔡子墨还想再劝,林涛抬手止住了他。
  “不知身世,某心中总觉难安。”林涛说道:“若非蔡校尉提点,某尚未想到入城去寻贾诩。”
  林涛决定独自进入许都。
  袁康与蔡子墨劝了一会,见劝不动他,令人前去知会袁旭。
  自从林涛投到帐下,他尚且未立一功。
  然而此人剑术了得,袁旭得知他要入城,也是不会怠慢,立刻令姜俊前来请他。
  帅帐之内,袁旭端坐上首。
  林涛立于他对面。
  袁康、蔡子墨分别站在林涛两侧,姜俊则按剑立于袁旭身旁。
  凝视林涛,袁旭说道:“听闻林先生要独闯许都?”
  “正是!”林涛说道:“某今日见贾诩站在城头,好生面善,理应认得他。”
  “先生因何有此念头?”
  蔡子墨抱拳说道:“不敢欺瞒公子,是某无意提醒。”
  目光在蔡子墨脸上扫了一下,袁旭说道:“林先生可有想过,许都城内尽是曹军,如何入城?”
  “到了晚间,某自有法子入城。”林涛说道:“见了贾诩,倘若难知身世,某当将之诛杀,为公子除去心头大患。”
  “某心头大患乃是曹操。”袁旭说道:“区区贾诩,何足挂齿。倒是林先生,此举过于冒险,决然不可!”
  “可是……”林涛说道:“见着一人面善,他应知某身世……”
  “林先生。”袁旭打断了他:“但凡以往,多为源自本心。先生可有想过,有些事情是你自家想忘,因此才都忘了。”
  林涛一愣:“公子何意?”
  “或许先生记不起的,正是你不想记起的。”袁旭说道:“是否要记起,还望先生三思。”
  面露困惑,林涛想了片刻说道:“公子之意或许有理,某却觉着既是过往,理应记得。”
  “先生既有此想,某不便拦阻。”袁旭说道:“只是许都城内,先生却是去不得。”
  “因何?”林涛愕然问道:“公子莫非不信某剑术?”
  “先生剑术,举世之间难寻敌手。”袁旭说道:“然而许都城内曹军众多,先生敢于独闯,某却不敢冒险。”
  袁旭话中透着关切,林涛一愣并未说话。
  他对以往的记忆止于洛阳。
  即便如此,洛阳城内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很是朦胧。
  唯一记的清晰的,就是他曾在洛阳与人厮杀,如何出的城,又因何厮杀,他却记不真切!
  “李将军率掘子营正在开挖暗道。”林涛没言语,袁旭接着说道:“用不多久,我军当可击破许都,倘若擒获贾诩,某允先生前往见他便是。”
  “公子果真……”袁旭允他与贾诩相见,林涛眼睛陡然一亮。
  旋即,他眸中神采又黯淡了下去。
  袁旭知他急于知晓过往,开言劝慰道:“许都过于凶险,或许先生知晓以往之事,发现尚有要事未做。万一陨落许都岂非冤枉?”
  只知贾诩面善,却不知是敌是友,林涛只得沉默不言。
  待到林涛退下,袁旭叫住袁康:“四兄留步!”
  林涛与蔡子墨出帐而去,袁康则向袁旭问道:“显歆可有吩咐?”
  “林涛隶属游侠,四兄可发觉他有何不妥?”袁旭问道。
  袁康说道:“此人每日早间练剑,之后除吃饭之外再不离开房门半步,并无人与他有太深交情。唯一与他相交甚近的,唯有同屋杨武。”
  “杨武?”
  “乃当日以一敌八使大斧之人。”袁康说道:“此人粗豪,即便林涛有所异样,他也难以察觉。”
  袁旭没再多问。
  林涛名姓由来,在袁康等人来到之前,他已从风影口中得知。
  莫说军营中有人说什么逃不过风影耳目,即便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洛阳,发生的任何事情,袁旭也是了然于胸。
  袁康退出帅帐,袁旭捏着下巴,脸上露出极少有的困惑。
  即便是征伐天下,无论成败,他从未如此。
  偏偏林涛,区区一个游侠,却让袁旭觉着很是困惑。
  连风影都探查不出来由的人,他究竟是谁?


第750章 攻城
  李植率领掘子营,挖了整整两个多月。
  许都城内始终没有地道挖通的迹象。
  站在城墙上,贾诩心内很是疑惑。
  袁绍麾下掘子营,当初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李植更是擅长钻地打洞,已掘子营的效率,历经两个月,竟连一条地道也没挖通。
  贾诩很是不解!
  望着城外,陡然间,贾诩感觉到脚下晃动了一下。
  低头看着脚下,地面依然牢固。
  “方才你等可觉着脚下晃动?”他向一旁的于禁、李典问道。
  于禁、李典也觉着刚才脚下晃动了一下。
  由于晃动的并不剧烈,他们还以为只是错觉。
  贾诩一问,李典愕然问道:“贾公也觉着脚下晃动?”
  “不好!”李典话音才落,贾诩喊道:“传令将士,速下城头。”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已掉头往城内跑去。
  李典、于禁还在茫然,距他们不远,一片城墙轰然坍塌。
  伴着城墙坍塌发出的巨响,一阵烟尘滚滚卷起。
  坚厚的城墙在烟尘中化作一块块碎石,环绕成片的城墙,竟豁出了个极大的口子。
  “速速下城!”见到这一幕,李典和于禁高声喊叫起来。
  飞快的跑下城墙,二人才站稳脚跟,身后城墙便轰然坍塌。
  “呸!”啐了口唾沫,满头灰尘的于禁骂道:“这是怎的?好端端的城墙,因何便是坍了?”
  “乃是袁显歆所为。”先下城墙的贾诩并没二人这样狼狈,他们到了近前,贾诩说道:“他令掘子营开挖地道,为的并非通往城内,只为挖松城墙根基。”
  脸上全是灰白色粉末的于禁、李典一片愕然。
  征伐多年,他们还未听说有人将城墙挖坍得一破城的先例。
  城墙广阔且极其坚厚,将城墙挖塌,并非易事……
  “袁显歆如何做到?”李典愕然说道:“今日之前,从未听闻有人可将城墙挖塌……”
  贾诩摇头,他也不知袁旭如何做到。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阵阵号角,围城两月有余的天海营,终于发起了进攻!
  手持大盾,天海营将士列着整齐的队形,向坍塌的许都城墙逼近。
  城头上几乎没了曹军。
  在城墙坍塌的瞬间,陷落进乱石中的曹军已是不知所踪,更多的曹军站在没有坍塌的城墙上,他们哪里会等着厄运降临,当于禁、李典下令撤下城头,曹军已纷纷涌进城内。
  进军中的天海营步伐极快,他们阵型齐整,每前进一步,都会发出震天的怒吼。
  天海营的吼声越来越近,贾诩喊道:“堵住缺口,莫让敌军进城!”
  无数曹军涌向坍塌的缺口,一支支长槊指向正朝城池逼近的天海营。
  曹军脚下的碎石中,间或会露出一两条伸出的手臂。
  那是被碎石掩埋的曹军。
  虽已被砸到血肉模糊早没了生命气息,伸出的手却好似还在努力将他们的身躯从乱石中带出。
  天海营越来越近。
  当他们行进到距缺口一射之地,大阵停了下来。
  后排的将士把盾牌往地上一拄,从背后取出长弓,张弓搭箭瞄向曹军。
  堵住缺口的曹军以盾牌列出盾墙,严阵以待,防备着天海营的冲锋。
  “放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