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无限世界进化史 >

第170部分

无限世界进化史-第170部分

小说: 无限世界进化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渐地,那些部落的范围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和周围的部落产生摩擦,或许是为了食物,也或许是为了优美的环境?

    在洪荒里,灵气才是检验环境好坏的唯一标准。

    当李易走到距离不周山还又四分之一的路途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场战争。

    或许也称不上是战争,因为双方的人数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不到一百个而已。

    其中一边看起来应该是植物化形,他们身上的枝杈还没有消除,而另一边应该是动物化形了。

    尽管刚开始的时候,洪荒中的种族仅仅只懂一点练气之法,但是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洪荒整体的进度已经到了化形的地步了。

    尽管此时洪荒中的人族还没有出世,但是人形却依然是很多化形的主流。

    因为盘古尽管一日九变,法体近乎无穷,但是他开天辟地之时,显示在众生面前的是人形。

    也正是有感盘古开天地,所以,人形是洪荒世界中最主流的化形。

    李易没有直接去算他们此次争斗的结果,他只是像是一个凡人一样,继续着自己的道路。

    不周山就在前方,盘古的意志还没有消散,他要去看看这个同路的行人,或许,也顺便送他一程。

    想必女娲和三清以及鸿钧,他们也都是这般想的。

    不周山,是盘古的脊梁,同样也是他在洪荒最强的意志所在。

    当他看到自己开辟的世界中终于有了能够独当一面的生灵出现之时,最后的一丝意志也终于消散,将不周山之精华分散到了洪荒地脉。

    不然,以共工之能,如何才能撞断盘古的脊梁所化的不周山?

    那是他自己选择的离开。

    不周山已经出现了李易的眼前,尽管此时的他距离不周山还有很远的距离。

    不周山下有许多生灵,他们大多是走兽化形而来。

    其中最为强大的一支族群,是麒麟一族,他们就环绕着不周山的山脚而居。

    可是除了他们族群中最强大的几为部落领袖,其他的人根本无法接近不周山,他们只能环绕着不周山的山脚定居。

    现在的不周山上,盘古意志未散,这里便是洪荒最强大的禁地,也是洪荒最安全的地方。


第二章 天庭


    也正是如此,尽管不周山这里有着强大的盘古意志,但是山上却不是完全的荒凉。

    这里有树、有草、有花,还有人。

    就在李易的前方,一个老人、一个中年、一个青年三个人坐而论道。在他们的旁边,一男一女相对而立,似乎是在交谈。

    而另外一边,则是两个愁眉苦脸的道人,看上去倒颇有李易原本生活的世界里路边算卦人的几分风采。

    “李易道友,久候多时了。”

    那个白发白眉的老人从蒲团上站了起来,对着李易说道。

    “太清道友,怎么不见鸿钧道友?”

    在这方世界中,圣人代表的是终极的境界,根本没有像李易之前所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实力的区分。他们都是与道身合的人物,没有高低之分。

    换句话说,他们都是一样的。

    或许他们是彼此在这个世界唯一的同类。

    也许一些特殊的准圣也能体会到这种滋味,但是他们还差的很远。

    “鸿钧道友已经先行上山去了。这几位听我叙说你的事情,颇有兴趣,便在此等候。”

    其他几人,三清中的元始和通天、女娲和伏羲以及接引准提和李易一一见过。

    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都是这方世界的代表,对于外界也颇为熟识,对于李易也是以礼相待。

    “请。”

    几人向着山峰顶部行去,他们并没有悬空而行,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上攀登着。尽管他们已经证就了圣人的境界,但是对于盘古,洪荒世界中没有人会不尊重他。

    开天辟地、身化万物。这是洪荒世界欠他的。

    行至半山腰,李易注意到某个方向上有血煞之气冲天,轻轻一看,他便知道,那里是巫族的祖地。

    在他周围,其他的几位圣人也看到了那里。

    “后土道友,身为盘古苗裔,想必对于这里有更多一些思绪。”元始看起来像是一个严肃的中年人,他倒是不像李易所知道的那样看不起巫妖之辈。而是他看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样子。

    李易遥遥朝那个方向施了一礼,盘古开天辟地,而后后土感世间生灵无魂归之所,以自身化**。此般大德,足以受礼,她是所有圣人中唯一一个将这些生灵放在眼中的。

    或许这便是她的圣道。

    李易尽管选择和她不同,但是也不妨碍他对于后土此举的尊重。

    那边的血煞之气受此礼,然后化身成为一名宫装女子,同样遥遥向这边施了一礼。

    双方礼毕,李易继续前行。

    山间的一条小路上,出现了本来不会在此时出现的一处凉亭。

    凉亭中,有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端坐在其中,李易和其他的几名圣人步入其中。

    众圣就座,相顾沉默无言。

    过了一会儿,鸿钧开口说道:“封神将终,西游渐起。你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女娲从袖中取出一团火红色的光团:“玄鸟之源,已然在此。”

    太清老子和玉清元始以及上清通天同时颔首:“已然成功。”

    准提和接引有些依依不舍地从袖中掏出一团宝光四溢的法宝还有散发着奇异元气的天材地宝:“全都在这里了。”

    可是剩下的几个人还是在盯着他们看。

    “罢了罢了!师弟,将那些也拿出来吧。”接引面带苦色地说,然后准提同样有些苦瓜脸地又拿出了几件宝物。

    其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二十四颗明珠、一枚长着翅膀的金钱、以及一把五种颜色的扇子模样的法宝,这些东西看起来又比他刚刚拿出来的要好上不少。

    几人将这些东西摆在了凉亭的中央,似乎并不在意李易这个外人还在这里。

    哦,伏羲可能在看着李易。作为准圣,他虽然也和洪荒有着很深刻的联系,但是似乎还参与不了这么重要的事里。不过他刚刚似乎献出了自己的一点本名精血作为材料。

    七位圣人将那些东西摆放在了凉亭的中央。

    然后不见他们如何动作,不周山上忽然升起了一道绝强的意志。

    再然后,在他们几人的面前,玄鸟之源忽然大放光芒,其中开始显露人间的景象。尽管此时的洪荒在时间线上来说并没有人类出现,但是眼前的这个景象上却是真的出现了人类的形象,甚至还有城郭出现。

    那些景象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却有一点十分相似,那就是其中的一面玄鸟的旗帜。

    李易知道,那些景象应该是商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历史中,商朝就是以玄鸟为图腾的。

    图像上的人类从筚路蓝缕,渐渐创造出了自己的国家,然后人类同样从弱变强,修仙练气之士比比皆是。

    渐渐地,那面玄鸟旗中产生了这份被称作“玄鸟之源”的红色光晕。

    再然后,一只白皙的手掌将这份玄鸟之源的光晕握在了手中。

    再然后,李易所熟知的封神演义中的场景开始出现。

    商朝与西周之间的战争、阐教、截教之间门人弟子的争斗、准提对孔宣的下手、以及后来元始天尊等人与通天之间的战斗……

    一件件事似乎好像是正在发展一般。

    这里的几人看着图中的战斗,却似乎没有任何感想。即便是那些图画中的人似乎就是其他世界的他们,即便那个世界极有可能就是这个世界即将发生的延续。

    当画面最终停下的时候,出现的景象是鸿钧与三清的身影,他们看起来与这边凉亭上的似乎并无多大分别,虽然面容有些不同,但是身上的气质却有**分相似。

    画面还在继续着,当鸿钧将三颗红丸打入三清身中的时候。

    凉亭中的桌子上所有摆放的东西忽然间融为一体。在这些东西的上方,一个通道直接形成。

    那个融合后的物质直接消失在了这里,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在画面之上了。

    就在鸿钧将红丸打入三清体内之后,那方世界忽然出现了另外的一颗太阳。那是一团炙热的火红色的光团。

    “洪荒,封神!”

    浩大的声音似乎从天空中响起,霎时间便已经传遍了广阔的洪荒世界。

    李易知道,这是世界晋升对于其中生灵的反馈。

    与之同时,洪荒世界的外围,就在不周山顶,一个新的世界入口出现了。那里是曾经的封神世界,亦是这方世界将来的天庭。


第三章 登山


    就在几人在这山间凉亭以洪荒吞了封神世界之后。

    外面的洪荒发展开始加速了。

    不一会儿,龙凤麒麟三族便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甚至他们的族内开始出现了金仙镜的强者。

    这个时候,又有一袭黑衣之人从山脚走了上来。

    李易知道他名为罗睺,是洪荒世界中的魔道起源,关于他身合魔道之前的故事在这个世界即将的流传中,应该是和鸿钧争道失败,不甘,以至于引爆洪荒西方地脉,以西方地脉无穷之力,诱发诛仙四剑灭世之威。

    可是最后仍然不敌,身死魂合魔道。当然,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李易也不是很清楚。

    罗睺上前和几人一一见礼,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魔道之祖,反倒更像是一个有些平常的修道人。

    “龙汉大劫,即将开始了,各位道友,我们该下山了。”

    他说完之后,便独身一人下了山,消失不见。鸿钧向剩下的人说道:“我也该去了。”

    说完,他便一步步地走下了山,当他出现在此时已经颇为繁盛的麒麟祖地的时候,他同样也消失不见。

    紧接着,三清前往了昆仑,接引和准提从西方下了山。而伏羲和女娲,则是仍然留在了这里。

    李易和他们继续向着不周山上行去。

    走了不知道多远的距离,他们面前忽然出现了一片雾气缭绕的山谷。

    不周山实在太过广大,所以尽管以山相称,可是内部还是有不少的瑰丽景色。

    山谷、溪流、云雾……许许多多的地貌都能在此见到。

    “正是这里了。”女娲说道,然后她直接步入了山谷之中。

    李易和伏羲紧随其后。伏羲作为准圣,虽然无法做到如圣人一般的神异,但是那也是因为洪荒的世界意志要求太高的缘故,不然的话,单凭其在天地推演方面的成就,便足以在另外的世界成功合道了。

    在这方世界,真正的大罗金仙才是进行位面征战的主力军,而圣人则是王牌。

    不然的话,伏羲单凭他妹妹女娲的关系也不能进入这次的行动之中,作为准圣,最接近圣人的这个级别,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能起到不少的作用了。

    尽管在这个时候,圣人和所有的大罗金仙都仍旧保持自己应该有的生活轨迹,可是一但出现什么异数,他们这些人就能直接横贯未来,以未来之身加持现在,大罗金仙也不过是等闲而已。

    只不过,两者对比起来圣人能够完全记住所有,而大罗金仙虽然已经跳脱,但是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

    李易和伏羲两人走进了山谷之中,再穿过了厚厚的雾气之后,这里竟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谷。山谷中有一条溪流流过,溪流清澈见底,可是其中却似乎什么生物都没有一样。

    山谷中到是有些植物,可是一只动物都没有。

    这些植物长得青翠欲滴,看起来到是不错。

    先他们一步进谷的女娲就在不远处,她用一把看起来颇为精致的小铲子在地上挖出了一个坑。然后似乎是将一些植物的种子放了进去。

    见到李易和伏羲跟了过来,她将周围的土放回,然后对着二人解释道:“这葫芦到是在未来和许多人有缘,你们可有想要的?我在往其中放几个。”

    李易笑着说道:“相比这就是那几个著名的葫芦了吧。既然得你的邀请,我也不推脱了。这是一颗七彩葫芦的种子,到是麻烦女蜗道友了。”

    女娲摆了摆手:“道友太过客气了,哪里有什么麻烦的。我素听闻道友曾与太清道友在其开辟出的西游界中论道,早就想与道友一见了,现在看来,道友果然如太清道友所说那般睿智博学。相比道友如今对于洪荒的认识也极为不凡吧。何不在此坐而论道,也是一件美事。”

    女娲作为圣人,天生便具有和世界同级的位格,即便是世界意志都只能平等而待,否则的话,真以为圣人开辟出一个世界有那么难吗?

    她实际上不只是通晓洪荒世界的根本,同样对于其他的世界也有所了解。

    别的不说的,单单是洪荒界周围那些或是交易,或是征服来的大大小小的世界中,便有不少能够巩固洪荒的新法则。

    可是这对于伏羲来说却是一件大机缘。他这次先是见证七圣化封神,若是现在又能参与到两位圣人之间的论道的话,恐怕大突破也不是什么难得的事。

    在准圣到圣人的门槛之上,临门一脚说容易很容易,说难也十分难。

    “那当然再好不过了。”李易说道。

    女娲将那颗七彩葫芦的种子放进了土中。然后三人相对而坐,谈玄论道。

    期间到是没有什么天地异象,到是产生了不少各种各样的炼器造化成果。

    比如二向箔、山河图、光粒枪、红绣球之类的东西。

    伏羲在李易讲到半途的时候忽然有所领悟。他将自己所做的先天八卦拿了出来,利用其中的阴阳至理代替二进制的语言,推演其自身的进化之道。

    看的这时,李易和女娲默契地停了下来,他们知道,伏羲现在的情况,分明是只差临门一脚了。

    果不其然,过了没有多久,伏羲手中的八卦图像开始显露异象,其上各个爻开始进行复杂难辨的组合,渐渐地,八卦图开始悬浮在了空中,它吸纳着周围的灵气,不断地推动着自己的进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