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286部分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286部分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苦你了。”江晨忍不住叹道。

  “没事。”对于江晨的关心,韩君华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如果困了的话,你还是先回去睡一觉比较好。”

  敷衍地嗯了声,韩君华停下了手边的活,看向了江晨,“那个火箭弹,还有多少?”

  江晨摊开手说道,“已经用完了,整整四万发。不过现在异种潮结束了,还有需要吗?”

  虽然缺的话他再买也是可以的,但频繁地购买囤积这种违背日内瓦公约的大杀器,难保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可以的话,等过一段时间再买会更好些。

  “用完了吗?”韩君华捏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想来那种大杀器应该不会很多,毕竟汽油之类的化石燃料在末世本就很少见,更别说是混合其它化学材料制成凝固汽。油。弹了。更何况这种低科技含量的东西,一开始就没人去往这方面想。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事,正是这种低科技含量的东西,在面对异种时竟然意外地高效。

  短暂的沉默后,她接着开口道。

  “那个汽油,你还能弄到多少?”

  “很多。有什么问题吗?”江晨问道。

  “那个凝固汽。油。弹的技术含量应该不高,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出燃烧效果更强,射程更远的火箭弹。”

  顿了顿,韩君华看着江晨,认真地说道。

  “如此一来,从异种手中完全夺回望海市,也不是不可能。”

  PS:  求月票~诸君,帮我上回月票榜吧!



第四百五十八章 更强大的集群火箭

  从异种手中夺回望海市?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非常诱人,而且现在看来NAC也确实有这个能力。

  战前望海市不但是泛亚合作的经济重镇,更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基地。如果能将望海市整个置于控制之下,从废墟中还原战前科技的速度无疑将要快上许多。

  但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

  异种威胁着幸存者的生命确实不假,但其提供的亚晶却同样也是幸存者发展工业的基石。第六街区的发电站需要亚晶,从汽车到动力装甲的燃料棒也都需要亚晶。无法从月球获取氦…4生产核聚变电池的幸存者们,只能依靠亚晶制成同规格的燃料棒来为战前设备供电。

  比如现在27号避难所内,用的就是这种燃料棒。

  第六街区的经济来源正是依靠着望海市这个狩猎场,如果这钢铁水泥森林中的异种被清理干净了,那些赖此为生的狩猎团将不得不前往更远的地方才能获取猎物。

  不过江晨也就犹豫了那么两分钟,便做出了选择。

  收复望海市。

  理由很简单,从狩猎到农耕,是野蛮通往文明的必经之路。而这通往文明的第一步,是NAC总有一天必须迈出的。江晨不可能一直为这里提供粮食,现在NAC的总人口才几万,等以后变成十几万了呢?上百万了呢?

  至于耕种的问题,如果舍得成本的话,其实还是有办法解决的。由林玲掌握着的伊甸园计划,以NAC现在的生产力,在望海市郊区建立一个封闭生物圈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亚晶的来源,江晨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另外的想法,不过想要将它变成现实,还需要和27号避难所中的生物学家讨论下。

  从社区中心出来后,江晨直接来到了航天科技研究所的空地,在那里找到了刚返回地表的蒋林。

  说来也有趣。只见这家伙正一边把玩着扳手,一边围着江晨买来的那个BM…21式火箭炮转悠。这幅画面就好像是一个21世纪的现代火箭专家,围着一个明朝时期的“神火飞鸦”捣鼓转悠。

  一旁的士兵正紧张地看着蒋林,生怕他把这玩意儿给拆了。

  他可不管什么科研不科研的。身为负责发射火箭的炮手,他只知道这玩意儿灭了半个市的丧尸和异种。那呜呜作响的威势,即便是已经过去两天了,他依旧是记忆犹新。

  “看出点什么名堂来了吗?”走到了他旁边,江晨随口问道。

  一边点着头。蒋林一边感叹道:“很简单的设计,甚至可以用原始来形容,无论是定向管还是点火系统。发生的火箭弹也没有添加任何制导功能,纯粹以饱和覆盖的方式压制目标。配合凝固汽。油。弹这种对生物目标杀伤神器,确实没有比这东西更适合对付丧尸异种的了。不过这东西,对后勤的压力恐怕不小吧?”

  江晨神秘一笑,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

  开玩笑,后勤什么的对小爷我来说是个事儿吗?

  “后勤压力确实有,但并不是不能解决的。我需要你帮我设计一款类似的集束火箭发射器,不需要什么逆天的指导能力。只需要将三十多公斤的战斗部件送到几十公里外。威力比这个老古董大,误差比这个老古董小。能做到吗?”

  “这很容易,只需要改造下推进燃料和爆炸物的成分就行。问题在于材料,在废土上想要找点油比什么都难。如果能解决原料的问题,生产这种奢侈的武器并不是什么难事。”蒋林点点头,停顿了片刻后,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那么海豚…10弹道导弹还需要造吗?”

  “当然需要,核弹我有别的用处。”江晨微笑道。

  蒋林抓了抓后脑勺,无奈道:“好吧。既然您坚持的话。”

  火箭弹的事安排完了,接下来就是亚晶生产的问题了。

  异种潮已经结束,王兆武开始着手准备带领第二兵团返回27号营地。当江晨从航天科技研究所中出来时,第二兵团的车队已经在门口排成了一列。等候着王兆武下达出发的号令。

  “元帅。”看到江晨后,王兆武行了个军礼。

  “不必多礼。你现在是准备出发去27号营地吗?”

  “是的,我们的士兵已经准备完毕。”王兆武说道。

  “那顺便带我一程,我刚好也要去一趟。”江晨说道。

  “好的!”王兆武点了点头,立刻去为江晨安排了个位置。

  大概过去了十分钟,第一兵团的车队总算完成了物资装载。随着基地大门的打开。在幸存者的目送下,车队开始缓缓上路。

  一路上焦尸遍野,车队行至一半,江晨看到了一座跪在路中央的肉山。它的面色狰狞,全身比黑人还要黢黑。见它挡住了车队的去路,江晨坐着的那辆突击者步兵车调转了顶部机枪,只是轻描淡写地突突了几发,那黑煤炭似得肉山便如蜂窝煤一般碎成了碳块。

  碾过“煤渣”,车队继续向前。这一路上的惨状着实让人有些反胃,但对于心志坚定的末世人来说,不过是稀松平常的景观了。

  坐在车内的江晨关掉了观察口的镜头,靠在了椅子上闭目养神。

  约莫一小时的车程,车队总算是到达了27号营地的大门口。在设定洗地的时候,第一兵团并没有放过这个死角,所以此刻27号营地整个黑黢黢的一片,一副着了火灾的模样。不过地表的物资基本都搬到地下去了,剩下的水泥随便烧烧也无所谓。

  大门打开,里面同样是狼藉一片。

  闻到生者气息的丧尸可不会因为第二兵团的撤离而放过这里,十几米的高墙也就是几千几百只丧尸肉垫的事情。

  尸体在电梯口的地方扎了堆,工兵们跳下车,戴上防毒面具,拿着铲子忙活了好一会儿,总算是将堆在电梯入口的炭灰给清理了个干净。

  “干,这第一兵团的人下手还真狠。”和江晨一起下了车,王兆武咧着嘴,忍不住笑骂道。

  “不得不狠,要不我们回来的时候还得面对一群爬过了墙的丧尸。”江晨开玩笑道。

  “说的也是。不过负责打扫战场的工兵们可得头大了。”揶揄着说了句,王兆武便向江晨告辞,往车队后面的卡车走去。

  他现在需要立刻安排重新部署固定武器的事。在撤离的时候,围墙上的机枪和电磁炮都被拉回了鱼骨头基地,而现在又给拉了回来,自然是需要重新在安上去。

  与此同时,营地内现在这幅鸟样,不大扫除一番,显然是没法住人的。

  没有打搅第二兵团的工作,江晨径直向避难所电梯的方向走去。

第四百五十九章 异种牧场计划

  蓝色的冷光灯闪烁,电梯快速向下降落。

  很快,红色指示灯跳绿,电梯停在了1000米之下的底部。抬步走到了避难所的大门口,江晨在门上输入了几个密码,然后扯出里面的数据线,直连在了EP上。

  

  

  江晨扯掉数据线,后退了两步。很快,伴随着沉闷的响动,他眼前的那个圆形门板缓缓侧移开来。在那门的背后,27号营地的执行官徐璐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见到江晨,她笑盈盈地鞠了个躬,将江晨迎进了避难所内。

  “异种潮已经结束了,安排人返回地表吧。”

  “这么快?”徐璐微微诧异道,不过很快她便恢复了那笑盈盈的模样,“我这就去准备。”

  告别了徐璐后,江晨带着身后的两名卫兵,径直走向了27号避难所内的机械研究所,并在里面找到了正在埋头画图的方伟先。

  “元帅?您怎么亲自来了。”方伟先推开了手中的画图用平板,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嗯,有个东西想给你看下,然后参考下你的建议。”说完,江晨对身后的卫兵打了个手势。

  那卫兵点头,将手上提着的两个箱子放在了桌上,然后退到了江晨的身后。

  “这是?”方伟先微微皱眉,走到了箱子边上,伸手将其打开。

  看到箱子里的东西后,他先是愣了下,随即诧异道。

  “机械外骨骼……高斯步枪?!”

  “附带有光学隐形的机械外骨骼。”江晨补充说明道。

  眼中闪过一抹饶有兴趣的光彩,方伟先伸手在这机械外骨骼的碎片中翻找了一下,又瞅了瞅那高斯步枪的残骸。

  “我希望你将这其中的技术还原出来,能做到吗?”

  “我可以试一试,难度应该不是很大。”方伟先将两个箱子搬到了一台扫描仪的旁边,“扫描其零件构造。还原其损失部件,再用量子计算机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最后设定生产工艺。”

  “可以大规模生产吗?”江晨问道。

  “不太容易。”方伟先摇了摇头,“很多东西都只能依靠回收。比如基地中的五十式电磁炮,里面很多零件都是无法从头到尾自行生产的。如果没有回收到零件的话,就只能使用3D打印技术。”

  22世纪的3D打印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存在21世纪初期所面临的强度、精度以及材料局限性问题。然而即便如此,3D打印技术依旧是一项昂贵的技术。举个例子。在战前如果用正常的军工生产线生产一把撕裂者步枪,售价可能在一万美元以下,但如果用3D打印技术制造这把步枪,售价将至少在十万美元,而且不会因为产量扩大而提升成本。

  在废土上,因为工业体系的崩溃,幸存者们对于部分无法加工的零件采取的方法也都是使用3D打印技术。就好像一台T…3性动力装甲,上万个零件中就有至少六千个是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然后在手工拼装的。这也正是动力装甲如此昂贵的原因。

  “如果使用动力装甲生产一把高斯步枪,你估计下成本大概是多少?”江晨随口问道。

  “成本主要体现在能耗和材料损耗上。如果完全由3D打印技术生产……大概一把步枪得4000亚晶。里面的微型高能电容器,还有加速轨道,对于材料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方伟先给出了个估计值。

  好家伙,都快赶上T…3动力装甲的一半了。江晨暗暗咋舌道。

  江晨沉吟了片刻后,开口说道:“无论怎么说,你先把技术还原出来吧。贵一点就贵一点好了。”

  除了应用在航空领域,这种高斯步枪在面对动力装甲时也十分有效。其穿透性和稳定性,都不是传统步枪能够媲美的。

  最后又视察了下机械研究所的战车生产情况,江晨便离开了这里,没再打扰研究所内的技术员们。

  离开机械研究所。江晨接着又去了距离这里不远的生物研究所,找到了那些在避难所中不怎么受待见的生物科学家们。当江晨走进研究所内,只见那几个身穿白大褂的科学家们正围着一个培养罐指指点点,脸上洋溢着让人毛骨悚然的兴奋。

  至于为何说毛骨悚然。完全是因为他们这样子实在是太像漫画中的科学怪人了。

  对于生命的研究,一直都是科学领域中的禁忌,其危险意义一点也不亚于高级人工智能。不过在废土上,一切的科研法律都不再适用,所以他们也就有了自由发挥想象力的能力。

  “在看什么呢?”走到王方平的背后,江晨拍了下他的肩膀。

  王方平吓了一跳。看到是江晨后,这才嘿嘿笑了笑,“元帅,您吩咐我们研究的发电海藻已经完成了。”

  “完成了?”江晨先是一愣,脸上随即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新国想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火力发电站。但以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效率过低,潮汐能发电成本过于昂贵,核电站有根本不用想,所以江晨对王方平提出的生物发电技术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不但环保,而且廉价,太平洋的国家最不缺的就是领海面积。

  “就是这个。”王方平让到了一边,笑呵呵地对那个培养罐做了个请的手势。

  只见那黄绿色的培养罐内,漂浮着一截3米长的海藻,海藻上方悬挂着紫外线灯。旁边的仪表记录下了该海藻的光照量与发电功率的比例。

  “可种植于100米深度水域,最大功率为每平米1千瓦。海藻根可与金属丝相连接,输送电能到岸上变压器,然后再并入电网。”王方平指着那个仪表,向江晨解释道。

  江晨满意地点头道:“很好,这事你干的不错。所有参与研究人员,每人1000亚晶奖励!”

  闻言,研究所内的9名科学家纷纷面露喜色。

  1000亚晶,要知道NAC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